動物 : 畜禽 : 蔬菜 > 武定雞
目錄
No. 1
  産地(或分佈):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
  主要特性:屬肉用型品種,體型高大。公雞羽毛多呈赤紅色,有光澤。母雞的翼羽、尾羽全黑,體軀、其他部分則披有新月形條紋的花白羽毛。單冠,紅色、直立、前小後大。喙黑色。脛與喙的顔色一致。多數有脛羽和趾羽。皮膚白色。雞羽毛生長緩慢,屬慢羽型。4~5月齡體重1千克左右纔出現尾羽,在之前,胸、背和腹部常無羽。有“光禿禿雞”之稱。成年體重公雞為3050千克,母雞為2100千克。屠宰測定:5月齡閹公雞半淨膛為85%,全淨膛為 77%;成年閹母雞半淨膛為85.4%,全淨膛為80.7%。母雞6月齡開産,年産蛋90~130枚。平均蛋重為50剋左右,蛋殼淺棕色,蛋形指數 1.27
  (一)産地和分佈
  武定雞是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地方良種肉用雞,素以體大著稱,以肉質肥嫩鮮美聞名。主産於該州的武定、祿勸兩縣。該雞有大小型之分,前者多分佈在山區,後者多分佈在壩區,而以大型的占多數。祿豐、雙柏、富民、安寧縣及昆明市郊也有分佈。1981年雲南省畜牧局調查統計,主産區武定雞的飼養量達90萬衹,該州收購傢禽數居全省首位,主要運銷昆明市。
  (二)品種形成
  武定、祿勸縣境內有三臺山和拱王山盤踞,並有普渡河通過,地形復雜,立體氣候明顯可分為山區和壩區兩種生態環境,而武定雞多分佈在高寒和氣候冷涼的山區。該地海拔為l710.1m,年平均氣溫為15.2℃,年平均降水量為l018.9mm,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21.1h,無霜期為226.9d。山場遼闊,雞能在村寨附近的山場樹林中自由活動並獲得充足的礦物質、動物性蛋
  白質和青緑飼料。當地農作物以玉米、蕎麥、馬鈴薯為主,並以此作為豬的飼料,成年雞白天不補飼,任雞從豬食槽中自由采食,並在早晚視雞的覓食量再補飼一定量的精料,雛雞則多以碎玉米為基礎飼料。
  長期以來,武定彝族人民多以養雞為主要副業,時逢佳節或走親訪友都以雞作為佳看和禮品,且當地人民對肉質要求也高,故不論公、母雞皆行閹割以改善肉質。此外,山區村寨還格守"衹能嚮外賣雞,不能嚮外買雞"的鄉規民約,使雞群長期處於自繁自養的封閉狀態,從而形成了武定雞的優良特徵和特性。
  (三)體型外貌
  1.外貌特徵
  武定雞體型高大,骨胳粗壯,腿粗,脛較長,肌肉發達,體軀寬而深,頭尾昂揚,步態有力,由於全身羽毛較蓬鬆,更顯得粗大.公雞羽毛多呈赤紅色,有光澤,而母雞的翼羽、尾羽全黑,體軀、其他部分則披有新月形條紋的花白羽毛。單冠,紅色、直立、前小後大,冠齒為7-9個。喙黑色。虹彩以插紅色最多黃褐色次之。耳葉、肉垂皆紅色。脛與喙的顔色一致。多數有脛羽和趾羽,群衆稱之為穿套褲子雞"。皮膚白色。
  2.體重和體尺
  1980年雲南省畜牧局和雲南農業大學測定,其體重和體尺如表1.
  1成年雞的體重和體尺
  性別
  體重(g)
  體斜長(cm)
  胸寬(cm)
  胸深(cm)
  竜骨長(cm)
  骨盆寬(cm)
  脛長(cm)
  公
  母
  3050
  ±78.36
  2100
  ±69.09
  25.5
  ±0.12
  21.4
  ±0.10
  8.4
  ±0.13
  8.0
  ±0.10
  12.95
  ±0.11
  11.85
  ±0.11
  13.59
  ±0.08
  11.0
  ±0.06
  7.9
  ±0.13
  8.0
  ±0.1
  14.98
  ±0.11
  10.0
  ±0.09
  (四)生産性能
  1.産肉性能
  武定雞雖體型高大,但生長緩慢,達到成年體重的育成期甚長,據調查,3月齡雞衹有500-600g,6月齡也不過1500g左右。武定雞屬慢羽型,一般長到4-5個月,體重達1000g左右時纔出現尾羽。在此之前,胸、背和腹部的皮膚常常裸露在外,俗稱"光禿禿雞"。公雞除留種的以外,一般在3月齡均予閹割。以後飼養5╠7個月,再強製肥育l-2個月後屠宰,屆時體重雖可達4-5的,但飼養期持續長達9-12個月之久。母雞一般在性成熟前長到800-900g時進行閹割。另一種情況是老母雞因産蛋量下降、就巢頻繁、利用價值降低時進行閹割。閹母雞的外形與閹割不完全的公雞相似,肥育後期能象公雞一樣啼嗚,閹割後的羽毛也從雌性羽換成雄性羽(由圓變尖),色澤更加鮮豔。
  閹割後的雞,不論公、母,肉質都比較肥嫩,味更鮮美。當年閹割後,當羽毛換成閹雞毛時即可上市。有的雞養到第二年換羽後再肥育。肥育的方法是用木條做成籠,限製其運動喂以煮熟的大米飯糰或玉米麵團。
  1980年雲南農業大學對産區閹雞進行屠宰測定,其結果如表2。
  2屠宰測定
  性別
  體重(g)
  半淨膛屠宰率(%)
  全淨膛屠宰率(%)
  5月齡閹公
  成年閹母
  1600
  3100
  85.0
  85.4
  77.0
  80.7
  2.産蛋性能
  6月齡以後開産,一般産蛋14-16個即就巢,年就巢4-6次,每次6-20d,有的達一月之久,影響産蛋量。估計年産蛋量為90-130個左右。平均蛋重為50g。蛋殼淺褐色。蛋形指數為1.27。
  3.繁殖性能
  武定雞歷來放牧混養,采取自由配種方式。公雞成熟較遲,6月齡以後開啼配種。
  (五)評價和展望
  武定雞是彝族人民長期選育的地方良種,有一定的分佈區域和數量,並有獨特的飼養管理技術,應加強選育,不斷提高其生産性能。
草業百科
  區劃品種名稱武定雞
  類別雞
  典型圖片
  産地及環境武定雞主産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武定、祿勸兩縣。武定、祿勸縣境內有三臺山和拱王山盤踞,並有普渡河通過,地形復雜,立體氣候明顯,可分為山區和壩區兩種生態環境,而武定雞多分佈在高寒和氣候冷涼的山區。該地海拔為1710.1米,年平均氣溫為15.2℃,年平均降水量為1018.9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21.1小時,無霜期為226.9天。山場遼闊,雞能在村寨附近的山場樹林中自由活動並獲得充足的礦物質、動物性蛋白質和青緑飼料。當地農作物以玉米、蕎麥、馬鈴薯為主,並以此作為豬的飼料,成年雞白天不補飼,任雞從豬食槽中自由采食,並在早晚視雞的覓食量再補飼一定量的精料,雛雞則多以碎玉米為基礎飼料。
  地理分佈武定雞有大小型之分,前者多分佈在山區,後者多分佈在壩區,而以大型的占多數。祿豐、雙柏、富民、安寧縣及昆明市郊也有分佈。
  品種特徵武定雞體型高大,骨胳粗壯,腿粗,脛較長,肌肉發達,體軀寬而深,頭尾昂揚,步態有力,由於全身羽毛較蓬鬆,更顯得粗大。公雞羽毛多呈赤紅色,有光澤,而母雞的翼羽、尾羽全黑,體軀、其他部分則披有新月形條紋的花白羽毛。單冠,紅色、直立、前小後大,冠齒為7~9個。喙黑色。虹彩以橘紅色最多,黃褐色次之。耳葉、肉垂皆紅色。脛與喙的顔色一致。多數有脛羽和趾羽,群衆稱之為“穿套褲子雞”。皮膚白色。
  品種性能武定雞成年公雞體重、體斜長、胸寬、胸深、脛長分別為:3050±78.36剋,25.5±0.12釐米,8.4±0.13釐米,12.95±0.11釐米,14.98±0.11釐米,成年母雞分別為:2100±69.06剋,8.0±0.10釐米,11.85±0.11釐米,10.0±0.09釐米。武定雞6月齡以後開産,一般産蛋14~16個即就巢,年就巢4~6次,每次6~20天,有的達—月之久,影響産蛋量。估計年産蛋量為90~130個左右。平均蛋重為50剋。蛋殼淺褐色。
包含詞
金元軒武定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