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福建 >南平 >武夷山市 >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
顯示地圖
目錄
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在福建西北部武夷山市和光澤、建陽兩縣間。以生物資源豐富著稱。世界罕見的物種基因庫。亞熱帶生態係統及自然景觀為主要保護對象。
No. 2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投訴電話南平市旅遊投訴電話:0599-8832075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景區榮譽國傢重點自然保護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門票價格111元(含風景區所有景點,但不包括漂流的費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開放時間8:00-17:00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武夷山、建陽、光澤三縣(市)交界處,南北長52公裏,東西寬22公裏,方圓570平方公裏。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7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有112座,2000米以上的有7座,主峰黃崗山2158米,是武夷山脈最高峰,號稱“華東屋脊”。由於山勢陡峭,群峰林立,既擋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襲,又截留了海洋的溫暖氣流,使這個地區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氣候溫濕,屬於典型的中亞熱帶。
  
  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92%,主要有針闊混交林、常緑闊葉林、針闊毛竹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高山矮林、針葉林等7大類。特別是毛竹種類大約在80種以上,占全國毛竹種類的三分之一。植物種類約有3、4千種,已定名的高等植物149科1800種,如銀杏、鵝掌秋、南方鐵衫、紫杉、三尖杉、半楓荷、銀種樹、水鬆等,有“天然植物園”之稱。
  區內野生動物達400多種,脊椎動物中獸類近百種。有華南虎、獼猴、毛冠鹿、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穿山甲、蘇門羚等國傢保護動物和在全國罕見或少見的崇安髭蟾(又稱角怪)、麗棘晰、竹鼠、閉殼龜及蠑螈、雨蛙等。挂墩一帶是候鳥南北遷飛的歇腳地,也是世界上鳥類資源最多的地區之一,大約有300多種,被譽為“鳥的天堂”。
  
  大竹嵐是世界生物模式的標本産地,有“昆蟲世界”、“蛇的王國”之稱。全國昆蟲有32個目1000個科,而這裏已定名的就有31個目300多個科。這裏的蛇比大連蛇島上的蛇還要多。已發現有5科26種,單是我國獨有的劇毒蛇──五步蛇就有50萬條以上。無怪乎許多專傢、學者驚嘆地說,在一個地方生存着這麽多的物種,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為全國5個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乘坐武夷山──保護區──邵武的汽車,可以領略到她的神奇景觀。
No. 3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武夷山、建陽、光澤三縣(市)交界處,南北長52公裏,東西寬22公裏,方圓570平方公裏。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7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有112座,2000米以上的有7座,主峰黃崗山2158米,是武夷山脈最高峰,號稱“華東屋脊”。由於山勢陡峭,群峰林立,既擋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襲,又截留了海洋的溫暖氣流,使這個地區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氣候溫濕,屬於典型的中亞熱帶。
  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92%,主要有針闊混交林、常緑闊葉林、針闊毛竹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高山矮林、針葉林等7大類。 特別是毛竹種類大約在80種以上,占全國毛竹種類的三分之一。植物種類約有3、4千種,已定名的高等植物149科1800武夷山保護區位於武夷山脈北端,福建省武夷山市、建陽市、邵武市、光澤縣四縣(市)的結合部,北部與江西省鉛山縣毗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17°27′~117°51′,北緯27°33′~27°54′。保護區全境南北長52km,東西相距最寬處22km,總面積56 527.3公頃;。屬森林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建立於1979年4月,是在鄧小平同志親自批示下得以建立的保護區。同年7月,被國務院批準為我國第一個國傢級重點自然保護區。1987年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1992年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現狀評估》確認為具有全球保護意義的A級保護區。1997年,在國傢14部委聯合編撰的《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中被列為我國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11個關鍵地區之一。1999年12月1日,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名錄》,是目前中國面積最大的世界遺産地和我國4個雙重世界遺産地之一。保護區設管理局,隸屬於福建省林業廳,為省財政核撥的事業單位,現有在職幹部職工92人,聘用生態公益林護林員和專業森林消防隊員291人,下屬企業40人。保護區成立黨委,管理局下設辦公室、計財科、保護管理科、社區管理科和桐木、黃坑、大安、坪山、竜湖管理所及邵武辦事處。森林公安分局在五個管理所下設四個森林公安派出所和一個公安執勤點。
  武夷山屬閩西北隆起帶中的邵武—建寧拗陷帶,具有地勢高,起伏大,多埡口的地貌特徵,保護區內平均海拔1200m,最高處達2158m,最低處僅300m,高差極為懸殊。河流侵蝕切割深度達500m ~1000m,溝𠔌相間,山勢雄偉,斷裂地貌壯觀,桐木關-大竹嵐斷裂,黃溪洲-皮坑口斷裂,美羅灣斷裂等延伸十幾公裏。
  本區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氣溫低、降水量多、濕度大、霧日長、垂直變化顯著等特點。境內以黃崗山為主峰的海拔1800m以上的山峰有34座,在西北部構成一道天然屏障;鼕季阻攔、削弱了北方冷空氣的入侵,夏季擡升、截留了東南海洋季風,形成了本區中亞熱帶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區內年平均氣溫8.5~18℃,年平均降雨量為1486mm ~2150mm,年平均相對濕度78~84%,年平均霧日達120天。
  最高峰黃崗山山頂自上而下,隨着海拔高度的下降,生物、氣候遞變,土壤垂直分佈明顯,分別為山地草甸土帶、黃壤帶、黃紅壤帶、紅壤帶;海拔從高到低,土壤有機質、全氮含量逐漸減少,土壤粘粒含量逐漸增加,砂粒含量相對減少。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在1億年前(中生代白堊紀初),尚屬一處風光明媚,碧波蕩漾的內陸湖,湖內堆積樂以紅色沙礫為主的赤石群地層(稱為紅層)。5000萬~6000萬年前(早三世紀末),湖盆開始擡升。2000萬~3000萬年前(晚第三紀末到第四紀初),地殼再次擡升,同時在以強烈的流水作用為主的外力作用塑造下,雕琢成丹崖峭壁,溝壑縱橫,奇峰林立的丹霞地貌。
  武夷山脈的自然保護區地段是福建閩江水係與江西贛江水係的天然分水嶺。保護區內溝壑縱橫,溪流交錯,各類溪流多達150餘條,著名的武夷山國傢級風景區的精髓和靈魂--九麯溪就發源於保護區內的桐木關,她長流不息的溪水正是得益於這片保護完好的茂密森林。
  武夷山保護區自然地理條件優越,森林植被保護良好,特別是擁有彌足珍貴的2.9萬公頃;原生性中亞熱帶森林植被,是中國東南大陸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藴藏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我國小區域單位面積上野生動植物資源較豐富的區域,被中外生物學家譽為“東南植物寶庫”、“蛇的王國”、“昆蟲世界”、“鳥的天堂”、“研究亞洲兩棲爬行動物的鑰匙”,是開展生物研究的理想場所。據科學考察記載,區內已定名的高等植物種類有2466種,低等植物840種,脊椎動物有475種,昆蟲有4635種,其中種國傢明令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就達77種。早在19世紀中葉,位於保護區腹地的挂墩、大竹嵐便是倍受全球生物界矚目的“生物模式標本産地”,據科學資料記載,一百多年來中外生物學家在此發現了模式標本達1000多種。在這樣小區域面積上脊椎動物新種模式標本種類之多,在世界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保護區內的景觀資源極為豐富,有多彩多姿的生態景觀、綺麗迷人的麯溪瀑泉、奇趣怪異的森林植物、野趣盎然的鳥鳴猴躍、雄峻奇特的峰石和斷裂帶景觀、變化萬千的氣象景觀,古樹名木和珍奇花卉,教堂廟宇、摩崖石刻、自然博物館、觀鳥臺、小種紅茶原産地等人文景觀成為環境教育和生態旅遊的勝地。
  號稱“華東屋脊”的黃崗山,海拔2158m,為東南大陸最高峰。從山腳到山頂依次排列着常緑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矮麯林、中山草旬等5個群落外貌特徵不同的植被帶譜,其分界綫清晰可見。這樣明顯的垂直分佈帶在世界同緯度地區是十分罕見的。
  武夷山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一是我國中亞熱帶最具典型、保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森林生態係統;二是國傢重點保護的珍稀野生植物20種,其中國傢一保護的野生植物有銀杏(Ginkgo biloba)、南方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 mairei)、水鬆(Glyptostrobus pensilis)、鐘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4種,二級保護的野生植物有金毛狗、白豆杉等16種。三是國傢重點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57種,其中國傢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雲豹(Neofelis nebulosa)、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黑鸛(Ciconia nigra)、中華秋沙鴨(Mergus squamatus)、黃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白頸長尾雉(Sytmaticus ellioti)、金斑喙鳳蝶(Teinopalpus aureus Mell)9種,國傢二保護的野生動物有藏酋猴、獼猴、穿山甲等48種; 四是福建最長的地質斷裂帶及豐富多樣的地質地貌等自然景觀;以及福建閩江和江西贛江水源地等。
  保護區是大量珍貴稀有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動植物物種及其生存繁殖地區,是一千多種世界生物模式標本産地,有效地保護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豐富的自然資源,使保護區成為巨大的物種基因庫,可以為培育突破性的新品種提供強大的後備資源。
  保護區內保持的自然原始狀態,可作為研究生態變化的參照與基準,以便更加準確地評價生態係統在天然條件和人工條件下的演化方向、演化速率,以及演化終極,這對人類研究合理的生態結構、積極保持生態平衡有着重大意義。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世界著名的生物模式標本的産地,尤其以種類衆多的動物模式標本而聞名於世。無論是從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還是從生態係統多樣性來說,武夷山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中都具有關鍵意義。
  近年來,武夷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嚴格遵循國際生物圈保護區“保護、科研、發展、宣傳教育”的原則,以保護為根本、社區為基礎、科技為先導、發展為動力,建立完善規範有效的保護控製體係,嚴格加強資源保護與監測,嚴格管理,各項工作紮實推進並取得顯著成效,至2005年已實現連續十九年無森林火災,被國傢林業局授予“全國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稱號;1999年獲得國傢環保總局、國傢林業局、農業部、國土資源部的聯合表彰,被評為“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2002年12月在廣州召開的全國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工作會議上,再次獲得“全國自然保護區先進集體”的表彰;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 “第八屆省級文明單位”;2004年7月獲得省政府“全省森林保護十佳集體”的表彰;2005年又榮獲省人民政府《2002~2005年森林防火責任書》考核第一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全國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先進單位”,並連續第四年獲得省林業廳目標管理責任製考核一等奬。如今,武夷山保護區的森林覆蓋率高達96.3%,緑化程度達98%,而且擁有2.9萬公頃;原生性亞熱帶森林植被,是我國東南大陸也是世界同緯度帶保存面積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係統,是武夷山自然遺産的精華,對閩江流域的水土保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態建設日益得到重視的今天,武夷山保護區作為福建省生態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將越來越好地發揮其突出的作用。
  保護區劃為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三個部分。
  核心區區劃為東西兩片,面積29272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51.8%,區域內無居民點、農耕地和社區村民的其它生産性經營用地或項目。
  緩衝區在核心區外圍,面積12395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21.9%。區域內除個別以毛竹、茶葉為主的小班由社區村民經營外,沒有其它經營用地或項目。
  實驗區是除核心區和緩衝區之外的區域,面積1486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26.3%。現區域內有居民2508人,毛竹面積6553公頃,茶葉面積538公頃,農耕地113 公頃。
  1995~2001年,保護區實施了“中國自然保護區管理項目(GEF)”。期間,保護區編製了《武夷山保護區管理計劃》和《福建武夷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計劃》,實施了生物走廊帶工程,建立了信息管理係統、資源監測體係,添置了科研設備、巡護車輛,進一步改善了保護區的保護、科研條件,提高了保護區保護管理的有效度和科技含量。此外,項目的實施,還支持了保護區小型科研基金課題的開展,為保護區的科研選題和研究項目提供了示範作用。同時,保護區大力開展了科普宣傳與學術交流,相繼出版了《武夷山研究·自然資源捲》、《武夷山研究、森林生態係統I》、《武夷山保護區葉甲科昆蟲志》等三部學術文集,並在多種刊物上發表了一批學術論文。
  1999年,經國傢林業局、國傢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傢科委確定,在區內黃溪洲建立了我國唯一一個中亞熱帶常緑闊葉林定位研究站。定位站的建立對正在實施生態工程中的生態功能與效益進行有效的監測、評價和預測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目前生態定位站的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正式開展了森林生態係統功能、森林水文、森林土壤、植物群落監測和氣象研究,並將有關監測數據上傳,實現了生態研究觀測數據的資源共享。
  長期以來,武夷山保護區的社區工作一直受到國內各兄弟保護區的推崇。1997年7月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就以“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聯合保護與社區的協調發展”為主題在武夷山召開評估會,總結武夷山保護區在這方面的經驗。首先,保護區堅持“有效保護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有控製性地合理發展部分更新性強的資源”的方針,積極扶持和引導區內村民發展生産,不斷提高其生産、生活水平。通過省政府批準保護區管理局每年有計劃地安排村民生産適量的毛竹,積極扶持他們發展茶葉生産和其它多種經營,使村民的收入逐年增長。較好地解决了在集體林成分占多數的自然保護區建設發展的一大難題。其次,落實具體措施,服務社區,加大扶持力度,積極探索社區經濟發展的新途徑,保持社區經濟持續發展。支持鄉村發展村辦企業,多次撥款維修村組道路,幫助區內鄉村進行奔小康的新村規劃和建設,積極引導、帶動社區參與生態旅遊,減少對毛竹資源的過分依賴,並鼓勵和幫助村民發展種養業等,拓寬創收渠道,進一步引導鄉村從資源的消耗型到資源的非消耗型根本轉變。第三,重點扶持區內竜頭企業,通過竜頭企業的輻射和示範作用,帶動社區的經濟發展。區內的元勳茶廠近兩年開發傳統“正山小種”紅茶,形成較大規模和較好的效益,我們通過政策扶持和積極幫助爭取産業結構調整資金,幫助該企業擴大生産。如今,社區經濟持續發展,社區群衆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村民的生態保護意識不斷加強,社區保持了長期穩定。
  根據國傢林業局批準的《武夷山保護區生態旅遊計劃》的要求,突出生態健康遊的特點,對生態旅遊進行了細緻的規劃。保護區大力開展以科普宣傳、環境教育為主的生態旅遊活動,充分利用“雙世遺”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品牌和旅遊資源優勢,着力開發旅遊精品。近年來,保護區新開發了桃源峪負氧離子吸氧區和天籟氧吧等景點,並着力開發世界紅茶鼻祖--桐木正山小種紅茶旅遊文化,改善了住宿和餐飲環境,提高了接待水準和服務水平。1999年底,保護區相繼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保護區充分利用“雙世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和全國、全省教育基地的品牌優勢,通過新聞媒體和互聯網大力開展多方位、多渠道的科普宣傳、環境教育活動,提高了保護區的影響力。現在越來越多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把保護區定為科考和教學實習基地和舉辦夏令營的理想場所。
  聯合保護工作:
  一是完善機構設置,建立保護管理網絡體係,切實加強資源保護工作。1994年,保護區還成立了由省林業廳的有關單位,保護區周邊四縣市的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江西省的自然保護區及有關鄉鎮,區內及周邊地區的鄉鎮村場和有關單位組成的福建武夷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聯合保護委員會,作為保護區及周邊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協調機構。聯保會製訂有《聯合保護公約》和《章程》。這樣,保護區就形成了“管理局—管理所—哨卡”和“聯合保護委員會—聯保小組—村、場”兩綫交織的三級保護管理網絡體係。經過十三年的實踐,聯保會在推進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科學研究,服務社區以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做出了顯著的成績,聯合保護已成為保護區的一條規範有效的管理途徑。
  二是堅持依法治區,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成效明顯。1990年7月18日福建省政府頒布實施《福建武夷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圍繞《管理辦法》,保護區製訂了相關的具體規定,使保護區的資源保護與管理步入法製軌道。2002年9月1日《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後,保護區管理局將《條例》及有關的保護法規印發到各村組農戶手中,並組織村民召開座談會,學習宣傳貫徹《條例》。這不僅提高了社區群衆的自然保護意識和法製觀念,也加快了保護區的法製化進程。
  三是實施森林生態效益管護補助試點工作,為資源保護提供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2001年底,保護區被國傢林業局和福建省確定為生態公益林管護補助試點單位,全區有近80萬畝的面積得到了國傢生態公益林管護資金的補助。保護局認真選聘公益林護林員和監管員,成立了我福建第一支專業森林消防隊,各哨卡也引進了年青技術人才,全區的保護管理力量進一步壯大。經過三年的試點,2005年保護區正式實施生態效益補償工程,為保護區的保護管理提供可靠的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緩解了保護區管護經費不足的壓力,建立和完善了管理監督體係,管護質量和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同時也為區內群衆創造了就業機會,改善了部分群衆的生活水平,有力地促進了社區經濟發展和轄區治安穩定。
百科大全
  Wuyishan ziran baohuqu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
  Wuyishan Nature Reserve
  中國加入國際生物圈保護網的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1979年建。 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和光澤、建陽2縣之間,面積566平方公裏。保護區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峰黃崗山2158米。保護區的地貌受邵武—河源深大斷裂帶控製。主嶺和主𠔌多呈北北東嚮,支嶺和支𠔌則多呈北西嚮。溪流沿斷裂不斷下切,形成深邃峽𠔌。山𠔌高差懸殊,一般達200米左右,最大可達500米以上。由於地勢高峻,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擋北方冷空氣的入侵,且距海不遠,直距不及240公裏,夏季從海上來的熱濕氣流可以深入保護區,並被地形擡高,形成豐沛的地形雨。因此溫暖濕潤是保護區最主要的氣候特徵。由於復雜的地貌和氣候分異,在保護區內形成了許多不同的生態環境,為各種各樣生物及特性不同的生物,提供了棲存、繁衍的場所。保護區以生物資源豐富著稱。
  19世紀70年代,法、英等動物學家曾至保護區桂墩、大竹嵐等地採集標本,並發表了許多新種資料。20世紀20~30年代,外來採集標本者日衆,桂墩被認為是研究中國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分佈的鑰匙。自然保護區現有植物1800多種,其中種子植物有152科,713屬,1500多種,且多珍稀樹種和名貴藥材,如銀杏、楠木、花櫚木、桂花木、降香黃檀、紫檀、香果樹、亮葉青岡、紅豆杉、鐘萼木及厚樸、三尖杉、三節茶、十大功勞等。高等野生動物獸類近100種,分屬24科46屬;鳥類234種;爬行類72;兩棲類22種;山溪魚類33種;昆蟲有31目200多科、2000多種。 屬於國傢保護的動物有12種, 如獼猴、大小靈貓、黃腹角雉和紅嘴相思鳥等。保護區斷裂構造發育,新構造反映明顯。因此,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生物科學和地學理想的科學研究基地。
  (趙昭□)
相關詞
天然氧吧武夷山地質活動斷裂帶福建地理旅行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