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化 > 正五邊形尺規作圖
目錄
No. 1
  【尺規作圖的簡介】
   尺規作圖是指用沒有刻度的直尺和圓規作圖。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看似不能做什麽,畫一個圓又不知道它的半徑,畫綫段又沒有精確的長度。其實尺規作圖的用處很大,比如單用圓規找出一個圓的圓心,量度一個角的角度,等等。運用尺規作圖可以畫出與某個角相等的角,十分方便。
   尺規作圖是起源於古希臘的數學課題。衹使用圓規和直尺,並且衹准許使用有限次,來解决不同的平面幾何作圖題。
   平面幾何作圖,限製衹能用直尺、圓規。在歷史上最先明確提出尺規限製的是伊諾皮迪斯。他發現以下作圖法:在已知直綫的已知點上作一角與已知角相等。這件事的重要性並不在於這個角的實際作出,而是在尺規的限製下從理論上去解决這個問題。在這以前,許多作圖題是不限工具的。伊諾皮迪斯以後,尺規的限製逐漸成為一種公約,最後總結在《幾何原本》之中。
   若幹著名的尺規作圖已知是不可能的,而當中很多不可能證明是利用了由19世紀出現的伽羅華理論。儘管如此,仍有很多業餘愛好者嘗試這些不可能的題目,當中以化圓為方及三等分任意角最受註意。數學家underwood dudley曾把一些宣告解决了這些不可能問題的錯誤作法結集成書。
  ■尺規作圖的基本要求
  ·它使用的直尺和圓規帶有想像性質,跟現實中的並非完全相同:
  ·直尺必須沒有刻度,無限長,且衹能使用直尺的固定一側。衹可以用它來將兩個點連在一起,不可以在上畫刻度。
  ·圓規可以開至無限寬,但上面亦不能有刻度。它衹可以拉開成你之前構造過的長度。
  ■五種基本作圖
  ·作一個角等於已知角
  ·平分已知角
  ·作已知直綫的垂直平分綫
  ·作一條綫段等於已知綫段
  ·過一點作已知直綫的垂綫
  ■尺規作圖公法
   以下是尺規作圖中可用的基本方法,也稱為作圖公法,任何尺規作圖的步驟均可分解為以下五種方法:
  ·通過兩個已知點可作一直綫。
  ·已知圓心和半徑可作一個圓。
  ·若兩已知直綫相交,可求其交點。 正五邊形尺規作圖
  ·若已知直綫和一已知圓相交,可求其交點。
  ·若兩已知圓相交,可求其交點。
  【尺規作圖的著名問題】
  尺規作圖不能問題就是不可能用尺規作圖完成的作圖問題。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為幾何三大問題的古典難題:
  ■三等分角問題:三等分一個任意角;
  ■倍立方問題:作一個立方體,使它的體積是已知立方體的體積的兩倍;
  ■化圓為方問題:作一個正方形,使它的面積等於已知圓的面積。
   以上三個問題在2400年前的古希臘已提出這些問題,但在歐幾裏得幾何學的限製下,以上三個問題都不可能解决的。直至1837年,法國數學家萬芝爾纔首先證明“三等分角”和“倍立方”為尺規作圖不能問題。而後在1882年德國數學家林德曼證明π是超越數後,“化圓為方”也被證明為尺規作圖不能問題。
   還有另外兩個著名問題:
  ■正多邊形作法
  ·衹使用直尺和圓規,作正五邊形。
  ·衹使用直尺和圓規,作正六邊形。
  ·衹使用直尺和圓規,作正七邊形——這個看上去非常簡單的題目,曾經使許多著名數學家都束手無策,因為正七邊形是不能由尺規作出的。
  ·衹使用直尺和圓規,作正九邊形,此圖也不能作出來,因為單用直尺和圓規,是不足以把一個角分成三等份的。
  ·問題的解决:高斯,大學二年級時得出正十七邊形的尺規作圖法,並給出了可用尺規作圖的正多邊形的條件:尺規作圖正多邊·形的邊數目必須是2的非負整數次方和不同的費馬素數的積,解决了兩千年來懸而未决的難題。·
  ■四等分圓周
   衹准許使用圓規,將一個已知圓心的圓周4等分.這個問題傳言是拿破侖·波拿巴出的,嚮全法國數學家的挑戰。
  【尺規作圖的相關延伸】
   用生銹圓規(即半徑固定的圓規)作圖
  ■衹用直尺及生銹圓規作正五邊形
  ■生銹圓規作圖,已知兩點a、b,找出一點c使得ab = bc = ca。
  ■已知兩點a、b,衹用半徑固定的圓規,求作c使c是綫段ab的中點。
  ■尺規作圖,是古希臘人按“盡可能簡單”這個思想出發的,能更簡潔的表達嗎?順着這思路就有了更簡潔的表達。
   10世紀時,有數學家提出用直尺和半徑固定的圓規作圖。 1672年,有人證明:如果把“作直綫”解釋為“作出直綫上的2點”,那麽凡是尺規能作的,單用圓規也能作出!從已知點作出新點的幾種情況:兩弧交點、直綫與弧交點、兩直綫交點 ,在已有一個圓的情況下,那麽凡是尺規能作的,單用直尺也能作出!。
  【尺規作圖所推動的】
   由詞條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幾何三大問題如果不限製作圖工具,便很容易解决.從歷史上看,好些數學結果是為解决三大問題而得出的副産品,特別是開創了對圓錐麯綫的研究,發現了一批著名的麯綫,等等.不僅如此,三大問題還和近代的方程論、群論等數學分支發生了關係.
  正五邊形的畫法]
  (1)已知邊長作正五邊形的近似畫法如下:
  ①作綫段ab等於定長l,並分別以a,b為圓心,已知長l為半徑畫弧與ab的中垂綫交於k.
  ③以 c為圓心,已知邊長 ab為半徑畫弧,分別與前兩弧相交於m,n.
  ④順次連接a,b,n,c,m各點即近似作得所要求的正五邊形.
  (2) 圓內接正五邊形的畫法如下:
  ①以o為圓心,定長r為半徑畫圓,並作互相垂直的直徑mn和 ap.
  ② 平分半徑on,得ok=kn.
  ③以 k為圓心,ka為半徑畫弧與 om交於 h, ah即為正五邊形的邊長.
  ④以ah為弦長,在圓周上截得a,b,c,d,e各點,順次連接這些點即得正五邊形.
  3.民間口訣畫正五邊形
  口訣介紹:"九五頂五九,八五兩邊分."
  作法:
  畫法:
  1.畫綫段ab=20mm,
  2.作綫段ab的垂直平分綫,垂足為g.
  3.在l上連續截取gh,hd,使 gh=5.9/5*10mm=19mm,
  hd=5.9/5*10mm=11.8mm
  4.過h作ec⊥cg,在ec上截取hc=he=8/5*10mm=16mm,
  5.連結de,ea,ec,bc,cd,
  五邊形abcde就是邊長為20mm的近似正五邊形.
  這裏提供以下兩種作法僅供參考:
  1、已知邊長作正五邊形的近似畫法如下: (1)作綫段ab等於定長l,並分別以a、b為圓心,已知長l為半徑畫弧與ab的中垂綫交於k. (2)以k為圓心,取ab的2/3長度為半徑嚮外側取c點,使ch=2/3ab (3)以 c為圓心,已知邊長 ab為半徑畫弧,分別與前兩弧相交於m、n. (4)順次連接a、b、n、c、m各點即近似作得所要求的正五邊形.
  2、 圓內接正五邊形的畫法如下: (1)以o為圓心,定長r為半徑畫圓,並作互相垂直的直徑mn和 ap. (2)平分半徑on,得ok=kn. (3)以 k為圓心,ka為半徑畫弧與 om交於 h, ah即為正五邊形的邊長. (4)以ah為弦長,在圓周上截得a、b、c、d、e各點,順次連接這些點即得正五邊形。
正五邊形尺規作圖
  ·若已知直綫和一已知圓相交,可求其交點。
  ·若兩已知圓相交,可求其交點。
  【尺規作圖的著名問題】
  尺規作圖不能問題就是不可能用尺規作圖完成的作圖問題。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為幾何三大問題的古典難題:
  ■三等分角問題:三等分一個任意角;
  ■倍立方問題:作一個立方體,使它的體積是已知立方體的體積的兩倍;
  ■化圓為方問題:作一個正方形,使它的面積等於已知圓的面積。
  以上三個問題在2400年前的古希臘已提出這些問題,但在歐幾裏得幾何學的限製下,以上三個問題都不可能解决的。直至1837年,法國數學家萬芝爾纔首先證明“三等分角”和“倍立方”為尺規作圖不能問題。而後在1882年德國數學家林德曼證明π是超越數後,“化圓為方”也被證明為尺規作圖不能問題。
  還有另外兩個著名問題:
  ■正多邊形作法
  ·衹使用直尺和圓規,作正五邊形。
  ·衹使用直尺和圓規,作正六邊形。
  ·衹使用直尺和圓規,作正七邊形——這個看上去非常簡單的題目,曾經使許多著名數學家都束手無策,因為正七邊形是不能由尺規作出的。
  ·衹使用直尺和圓規,作正九邊形,此圖也不能作出來,因為單用直尺和圓規,是不足以把一個角分成三等份的。
  ·問題的解决:德國數學家高斯,在他僅20歲左右,大學二年級時得出正十七邊形的尺規作圖法,並給出了可用尺規作圖的正多邊形的條件:尺規作圖正多邊·形的邊數目必須是2的非負整數次方和不同的費馬素數的積,即n=2k(2的k次幂)或 2k×p1×p2×…×ps,(1,2…s為右下角標)其中,p1,p2,…,ps是費馬素數.解决了兩千年來懸而未决的難題。根據高斯的理論,還有一位德國格丁根大學教授作了正257邊形.
  · 費馬素數:17世紀的費馬,他研究了形如Fi (i為右下角標)=22i(底數2指數2的i次幂)+1 的數.
  費馬的一個著名猜想是,當 n≥3時,不定方程xn+yn=zn沒有正整數解.現在他又猜測Fi都是素數,對於i=0,1,2,3,4時,容易算出來相應的Fi:
  F0=3,F1=5,F2=17,
  F3=257,F4=65 537
  驗證一下,這五個數的確是素數.F5=225+1是否素數呢?僅這麽一個問題就差不多一百年之後纔有了一個結論,偉大的歐拉發現它竟不是素數,因而,偉大的費馬這回可是猜錯了!F5是兩素數之積:
  F5=641×6 700 417.
  當然,這一事例多少也說明:判斷一個較大的數是否素數也决不是件簡單的事,不然,何以需要等近百年?何以需要歐拉這樣的人來解决問題?
  更奇怪的是,不僅F5不是素數,F6,F7也不是素數,F8,F9,F10,F11等還不是素數,甚至,對於F14也能判斷它不是素數,但是它的任何真因數還不知道.至今,人們還衹知F0,F1,F2,F3,F4這樣5個數是素數.由於除此而外還未發現其他素數,於是人們産生了一個與費馬的猜想大相徑庭的猜想,形如22i+1的素數衹有有限個.但對此也未能加以證明.
  當然,形如Fi=22i+1的素數被稱為費馬素數.由於素數分解的艱難,不僅對形如Fi=22i+1的數的一般結論很難做出,而且具體分解某個Fi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四等分圓周
  衹准許使用圓規,將一個已知圓心的圓周4等分.這個問題傳言是拿破侖·波拿巴出的,嚮全法國數學家的挑戰。
  【尺規作圖的相關延伸】
  用生銹圓規(即半徑固定的圓規)作圖
  ■衹用直尺及生銹圓規作正五邊形
  ■生銹圓規作圖,已知兩點A、B,找出一點C使得AB = BC = CA。
  ■已知兩點A、B,衹用半徑固定的圓規,求作C使C是綫段AB的中點。
  ■尺規作圖,是古希臘人按“盡可能簡單”這個思想出發的,能更簡潔的表達嗎?順着這思路就有了更簡潔的表達。
  10世紀時,有數學家提出用直尺和半徑固定的圓規作圖。 1672年,有人證明:如果把“作直綫”解釋為“作出直綫上的2點”,那麽凡是尺規能作的,單用圓規也能作出!從已知點作出新點的幾種情況:兩弧交點、直綫與弧交點、兩直綫交點 ,在已有一個圓的情況下,那麽凡是尺規能作的,單用直尺也能作出!。
  【尺規作圖所推動的】
  由詞條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幾何三大問題如果不限製作圖工具,便很容易解决.從歷史上看,好些數學結果是為解决三大問題而得出的副産品,特別是開創了對圓錐麯綫的研究,發現了一批著名的麯綫,等等.不僅如此,三大問題還和近代的方程論、群論等數學分支發生了關係.
  正五邊形的畫法]
  (1)已知邊長作正五邊形的近似畫法如下:
  ①作綫段AB等於定長l,並分別以A,B為圓心,已知長l為半徑畫弧與AB的中垂綫交於K.
  ②以K為圓心,取AB的2/3長度為半徑嚮外側取C點,使CK=2/3AB.
  ③以 C為圓心,已知邊長 AB為半徑畫弧,分別與前兩弧相交於M,N.
  ④順次連接A,B,N,C,M各點即近似作得所要求的正五邊形.
  (2) 圓內接正五邊形的畫法如下:
  ①以O為圓心,定長R為半徑畫圓,並作互相垂直的直徑MN和 AP.
  ② 平分半徑ON,得OK=KN.
  ③以 K為圓心,KA為半徑畫弧與 OM交於 H, AH即為正五邊形的邊長.
  ④以AH為弦長,在圓周上截得A,B,C,D,E各點,順次連接這些點即得正五邊形.
  3.民間口訣畫正五邊形
  口訣介紹:"九五頂五九,八五兩邊分."
  作法:
  畫法:
  1.畫綫段AB=20mm,
  2.作綫段AB的垂直平分綫,垂足為G.
  3.在l上連續截取GH,HD,使 GH=5.9/5*10mm=19mm,
  HD=5.9/5*10mm=11.8mm
  4.過H作EC⊥CG,在EC上截取HC=HE=8/5*10mm=16mm,
  5.連結DE,EA,EC,BC,CD,
  五邊形ABCDE就是邊長為20mm的近似正五邊形.
  這裏提供以下兩種作法僅供參考:
  1、已知邊長作正五邊形的近似畫法如下: (1)作綫段AB等於定長l,並分別以A、B為圓心,已知長l為半徑畫弧與AB的中垂綫交於K. (2)以K為圓心,取AB的2/3長度為半徑嚮外側取C點,使CH=2/3AB (3)以 C為圓心,已知邊長 AB為半徑畫弧,分別與前兩弧相交於M、N. (4)順次連接A、B、N、C、M各點即近似作得所要求的正五邊形.
  2、 圓內接正五邊形的畫法如下: (1)以O為圓心,定長R為半徑畫圓,並作互相垂直的直徑MN和 AP. (2)平分半徑ON,得OK=KN. (3)以 K為圓心,KA為半徑畫弧與 OM交於 H, AH即為正五邊形的邊長. (4)以AH為弦長,在圓周上截得A、B、C、D、E各點,順次連接這些點即得正五邊形。
  正五邊形的另一種尺規準確畫法
  1.作綫段AB
  2.作綫段AB的垂直平分綫HI垂足為H(基本作圖)
  3.以綫段AB為一邊,作正方形(不會作,看下面小步驟)
  (1)以點A為圓心,適當長為半徑,畫弧,交直綫AB(看清楚,是直綫)於點C、D。
  (2)分別以點C、D為圓心,大於二分之一CD長為半徑,畫弧,兩弧交於點E。
  (3)過點E作直綫AE,並以點A為端點在直綫AE上截取綫段AF=AB。
  (4)以點F、B為圓心,綫段AB長為半徑,畫弧,兩弧交於點G。
  (5)連結綫段FG、BG。則四邊形ABGF為正方形。
  4.繼續。以點H為圓心,綫段HG長為半徑,畫弧,交射綫HC於點J。
  5.分別以點A、J為圓心,綫段AB長為半徑畫弧,兩弧交於點K,連結AK BK。
  6.作綫段HJ的垂直平分綫L。
  7.以點J為圓心,綫段AK長為半徑,畫弧,交直綫L於點M
  8.再分別以點A。M為圓心,綫段AK長為半徑,畫弧,兩弧交於點N
  連結JM、MN、AN
  五邊形AJBMN就是正五邊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