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學名: 橙胸咬鵑
中文目名: 咬鵑目
中文科名: 咬鵑科
中文屬名: 咬鵑屬
同物異名: harpactes oreskios temminck, 1823,
拉丁文目名: trogoniformes
拉丁文科名: trogonidae
拉丁文屬名: harpactes
拉丁文種名: oreskio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temminck, 1823)
英文俗名: orange-breasted trogon |
|
雄鳥的頭部和頸部都是橄欖黃色,眼睛的周圍裸露出青藍色的皮膚,眼睛裏有暗褐色的虹膜。短闊而粗厚的嘴為黑褐色,尖端微微嚮下鈎麯,邊緣上有一些不太明顯的鋸齒,下嘴的基部還生有發達的嘴須。背部為慄色,翅上的覆羽具有細窄而密集的黑色與白色相間的斑紋,頦部、喉部和前頸等處都是橄欖黃色,下胸部呈深橙紅色,其餘的下體都是橙黃色,衹有腋部的羽毛為白色。尾部共有12枚尾羽,色彩搭配非常復雜,別具一格。其中一對中央尾羽為慄色,但尖端為黑色,呈平截狀,三對外側的尾羽基部為黑色,端部為白色,鄰近的其餘兩對尾羽則全部是黑色。腿和腳趾都是鉛灰色,爪為角色,腳趾兩前、兩後,但卻是三、四趾在前,一、二趾在後,所以稱為異趾型,趾的基部有部分合併,適於攀緣。
雌鳥的頭頂與後頸為暗橄欖褐色,嚮後轉為棕褐色,翅上覆羽的橫斑不為白色而為棕色,頦部、喉部和前頸等為灰橄欖色,其餘的下體都是鮮黃色,下胸部的色澤更為濃著而呈橙黃色。
叫聲:雄鳥囀鳴為五音一拍的kek tau?tau?tau?tau。粗啞的kek?kek聲反復鳴叫。 |
|
分佈範圍:中國南部、東南亞、婆羅洲、蘇門答臘及爪哇。 分佈狀況:罕見留鳥,亞種stellae 見于云南南部(西雙版納),至海拔1500米。 |
|
主要棲息於海拔600~1500米之間的低山常緑闊葉林中,也出現於小塊叢林、竹林和疏林中,常常單個或成對活動,多出現在樹的中、上層部位,但也頻繁地活動於地上。在林間飛行時多呈上下起伏的波浪式,十分迅速,但飛行距離不算太遠。性情膽怯而孤僻,喜愛安靜的環境,不善鳴叫,休息時多隱匿在較陰暗的地方。
橙胸咬鵑在空中和地面上均能捕食,它的食物主要是蝗蟲、螳螂、蛾類、蝶類、蜂類等各種昆蟲以及它們的幼蟲,有時也吃蝸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的果實、漿果與種子等。 |
|
繁殖期為3~5月,營巢於天然的樹洞之中,或者在殘存的樹幹上自己掘洞築巢。每窩産卵2~4枚,卵的顔色為淡咖啡色,形狀為圓形。孵化期為17~19天,由雄鳥和雌鳥輪流孵卵,雛鳥為晚成性。 |
|
國傢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稀有
生效年代: 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