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中草藥 : 中國 >西藏 >日喀則 > 樟木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樟木投訴電話 拉薩市旅遊投訴電話:0891-6650808 0891-6324691
  西藏旅遊投訴電話:0891-683419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樟木有山城之稱,海拔衹有2000米,在西藏來說是低地。樟木是中國和尼泊爾的邊界,兩國以波麯河為界,和上築有友誼橋,供旅客徒步過境。 交通:樟木沒有定期客車來往拉薩及其他地區,衹可乘便車或租車。遊客可在客運站或樟木賓館查問。另外尼泊爾常常有旅行團到拉薩,遊客想坐便車,可以在賓館聯絡導遊或司機。 住宿:樟木賓館是鎮上唯一的賓館,但價錢較貴,標準房100元/間。對遊客來說,最好還是到聶拉木投宿,一方面價格便宜,另一方面大多數司機都在聶拉木投宿,容易找到便車。可在聶拉木的運輸站旅館及聶拉木旅館住宿,運輸站旅館每晚約10元,聶拉木旅館每晚20-50元;此外還可在運輸站的餐廳用餐,這裏的飲食以傢常菜和川菜居多,附近的藏式茶館裏,還有青稞酒和饃饃供應。
No. 2
  別名 香樟木
  來源 為樟科植物樟cinnamonum camphora (l.)presl的木材。
  植物形態 常緑喬木,全株具香氣。樹皮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縱裂紋。葉互生,薄革質,卵形,長6~12cm,寬3~6cm,下面灰緑色,離基三出脈,脈腋有明顯的腺體。圓錐花序腋生;花被片6,淡黃緑色,內面密生短毛;能育雄蕊9,花藥4室,第3燁雄蕊花藥外嚮,瓣裂;子房上位。漿果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狀。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於山坡、溪邊;多栽培。主産長江以南及西南各地。
  采製 鼕季伐樹劈碎或鋸成塊狀,曬幹或風幹。
  性狀 木材塊狀大小不一,表面紅棕色至暗棕色,橫斷面可見年輪。質重而硬。有強烈的樟腦香氣,味清涼,有辛辣感。
  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主成分為d -樟腦(d-camphor)、桉油精(cineole)、黃樟油醚(safrole),尚含僮腦醇(campherenol)、樟腦酮(campherenone)及d-蒎烯、莰烯、水芹烯(phellandrene)、α-檸檬烯(d-limonene)、杜鬆烯(cadinene)、竜腦奧等。
  性味 性微溫,味辛。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止痛,消食。用於風濕痹痛、心腹冷痛、霍亂腹脹、宿食不消、跌打損傷。
  木材用途:樟木是一種很好的建築和傢具用纔,不變形,耐蟲蛀。民間多用樟木雕刻佛像。
  附註 樟腦為樟樹根、幹、枝、葉經蒸餾加工製成的顆粒狀結晶。性溫,味辛;能 通竅闢穢、溫中止痛、利濕殺蟲。
  西藏樟木鎮,中尼(尼泊爾)邊界口岸。樟木地處中尼邊境喜馬拉雅山中段南麓溝𠔌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鎮。周圍自然環境很美,現代化建築和一些古老的木結構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盤山而下的公路兩側。
  樟木這一帶屬於亞熱帶,氣候潮濕,風景宜人。其建築以二、三層的小樓房為主,材質有石料,木板以及磚混等。由於樟木鎮是依坡而建,街道拐彎很多,整個鎮的房屋佈置比較隨意,高低錯落明顯,層層緊挨,全由街道和石階相溝通。大多數屋頂都有小花園和鐵皮屋頂,各種風馬旗,運氣樹等布滿屋頂,將整個城鎮打扮得花花緑緑的,在周圍青山緑水和白雲的環抱中,顯得非常醒目。作為一個非常繁忙的通商口岸,鎮裏車水馬竜,常常水泄不通。公路兩旁,商店密密麻麻約有幾百傢,經營着各種各樣的物品,能看到不少印度、尼泊爾等地的舶來品。街上常能見到五頗六色的尼泊爾tata貨車,除藏族和漢族外還有很多印度人和尼泊爾人,各種膚色的遊客、商人來來往往。
  分佈:中國江西
No. 3
  樟木
  (《本草拾遺》)
  【異名】樟材(《本草拾遺》),香樟木(《藥材資料匯編》),吹風散(《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
  【植物形態】樟(《本草拾遺》),又名:樟公(《花木考》),香樟(《分類草藥性》),香蕊、樟腦樹、芳樟、烏樟。
  常緑喬木,高20~30米。樹皮灰褐色或黃褐色,縱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葉均有樟腦味。葉互生,革質,卵狀橢圓形以至卵形,長6~12釐米,寬3~6釐米,先端漸尖,基部鈍或闊楔形,全緣或呈波狀,上面深緑色有光澤,下面灰緑色或粉白色,無毛,幼葉淡紅色,脈在基部以上3出,脈腋內有隆起的腺體;葉柄長2~3釐米。圓錐花序腋生;花小,緑白色或淡黃色,長約2毫米;花被6裂,橢圓形,長約2毫米,內面密生細柔毛;能育雄蕊9,花藥4室;子房卵形,光滑無毛,花柱短,柱頭頭狀。核果球形,寬約1釐米,熟時紫黑色,基部為宿存、擴大的花被管所包圍。花期4~6月。果期8~11月。
  栽培或野生於河旁,或生於較為濕潤的平地。分佈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江蘇、浙江、安徽、福建、臺灣、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香樟根)、樹皮(樟樹皮)、樹葉(樟樹葉),果實(樟樹子)以及木材、枝、葉中提取的結晶(樟腦)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通常在鼕季砍取樟樹樹幹,鋸段,劈成小塊後曬幹。
  【藥材】為形狀不規則的木塊,外表呈赤棕色至暗棕色,橫斷面可見年輪,質地重而硬,有強烈的樟腦香氣,嘗之有清涼感。以塊大、完整、香氣濃郁者為佳。
  盛産我國沿海一帶,廣西、江西、福建、臺灣、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均有,以臺灣産量最大。
  四川地區有以本品製成的船底板,經多年水浸腐朽,取出入藥者,名"甲沉香"。
  【化學成分】樟木含樟腦及芳香性揮發油(名樟油)。樟油減壓分餾,可得白油20%(沸點160~165℃),中含1,8-桉葉素25~30%、α-蒎烯、莰烯、檸檬烯等;赤油24%(沸點210~250℃),中含黃樟醚、α-鬆油醇、香荊芥酚、丁香油酚等;藍油1%(沸點250~300℃),中含畢澄茄烯、甜沒藥烯、α-樟腦烯、薁。樟樹的根中尚得新木薑子鹼和牛心果鹼。木材尚含C16~25正烷烴、C17~33異烷烴、C16,20,22,24,26,28烷醇(其中C26烷醇約占50%)、β-𠔌甾醇、多元醇、酮醇等。樹皮中尚檢出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油酸等。葉中尚含C16~33的正烷烴。種子含脂肪油,其中飽和脂肪酸占93%;三飽和酸、二飽和酸、一飽和酸及三不飽和酸甘油酯的比例為80、17、1、2%。髓季節不同,葉中含樟腦0.2~1.5%。葉中黃樟醚含量為0.04~0.05%,與季節無關。
  樟樹變種的葉含重揮發油0.83%,輕揮發油0.26%。重油中含黃樟醚80%,樟腦10%;輕油中含芳樟醇70%,樟腦1%。
  雲南樟葉袖中含莰烯、α-蒎烯、聚傘花素、芳樟醇、α-鬆油醇、樟腦、檸檬醛、癸醛、甲基庚烯酮、1,8-桉葉素及丁香油酚。
  毛葉樟的小品種之一香茅樟的鮮葉出油0.68~2%,葉油中樟腦約為50%,檸檬醛及甲基庚烯醒約為42%,另外尚含有1,8-桉葉素、α-蒎烯、莰烯及dl-檸檬烯。毛葉樟的另一小品種毛葉芳樟的葉油以含萜烯和1,8-桉葉素為主。
  日本産樟樹的葉和小枝産揮發油和樟腦約1%,揮發油去樟腦後的餘油約占10%,中有α-衣藍烯約3%,β-欖香烯約8%,β-石竹烯約35%,葎草烯約18%,芹子烯14%,橙花叔醇1%。另有報道,樟油高沸點部分(沸點>215°)中的主要成分是α-衣藍烯、α-檀香萜烯、β-檀香萜烯和δ-畢澄茄烯,含量都在10%以上;尚含γ-廣藿香烯、二氫白菖考烯、白菖考烯、茄萜二烯-9,11、1,6-二甲基-4-異丙基-7,8-二氫萘、β-欖香烯、石竹烯、葎草烯等。從藍油部分還分得倍半萜成分樟烯酮、樟烯醇、枯蘇醇。日本産樟樹的枝葉存放幾天後再蒸氣蒸餾,可産揮發油1~1.3%,油中含醇類90%,主為芳樟醇,樟腦2.1%。
  【性味】辛,溫。
  ①《本草拾遺》:"味辛,溫,無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性溫,無毒。"
  ③《廣西中藥志》:"味辛,性溫,有小毒。"
  【歸經】《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
  【功用主治】祛風濕,行氣血,利關節。治心腹脹痛,腳氣,痛風,疥癬,跌打損傷。
  ①《本草拾遺》:"主心腹痛,霍亂,腹脹,宿食不消,常吐酸臭水,酒煮服之。亦作浴湯治腳氣,除疥癬風癢。"
  ②《本草再新》:"暖血道,利關節,治跌打折骨,氣逆血滯,兼能墮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
  【宜忌】孕婦忌服。
  【選方】①治胃痛:樟木五錢,水煎服。(《江西草藥》)
  ②治腳氣,痰壅嘔逆,心胸滿悶,不下飲食:樟木一兩(塗生薑汁炙令黃),搗篩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錢。(《普濟方》樟木散)
  ③治痛風,手足冷痛如虎咬者:樟木屑一鬥,以水一擔熬沸,以樟木屑置於大桶內,令人坐桶邊,放一腳在內,外以草薦一領圍之,勿令湯氣入眼,恐壞眼,其功甚捷。(《醫學正傳》)
  ④治蜈蚣咬傷:鮮樟樹枝,煎服二碗。(《驗方選集》)
  【名傢論述】《綱目》:"霍亂及幹霍亂須吐者,以樟木屑煎濃汁吐之,甚良:又中惡卒死者,以樟木燒煙熏之,待蘇乃用藥,此物辛烈香竄,能去濕氣、闢邪惡故也。"
分佈:
  中國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浙江等長江以南地區。
  樟樹,木理多文章,故謂之“樟”。性味: 性微溫,味辛,無毒。《中國木材志》《本草綱目》、《中藥大辭典》等專著均有記載。
  樟腦(camphor)化學名為莰酮-,分子式為C10H16O,分子結構為立體結構。由樟樹木片用水蒸氣蒸餾所得的精油,係白色晶體。根據原料和加工方法,有天然樟腦和合成樟腦兩種。
  概況 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記載:“樟腦出韶州、漳州,狀似竜腦,色白如雪,樟樹脂膏也。”明末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樟腦業開始傳入臺灣。1863年起樟腦行銷國外,臺灣樟腦由此聞名世界。隨着賽璐珞工業的迅速發展,天然樟腦供不應求。20世紀初德國首先以鬆節油中的蒎烯為原料進行樟腦的工業合成研究。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生産合成樟腦。世界樟腦年消耗量約 1萬噸。國際貿易量每年約0.7~0.8萬噸。中國每年出口量約占世界總貿易量的一半。
  性質 樟腦結晶體呈粒狀、針狀或片狀;無色或白色;具粘性,可壓製成半透明團或塊。加少量乙醇、氯仿或乙醚後易研碎成細粉。易升華,有特殊香氣,刺鼻。味初辛、後清涼。燃燒時能發生有光的火焰並有濃黑煙。能溶於多種有機溶劑,如二硫化碳、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等。極易溶於氯仿、乙醚和乙醇。微溶於水〔1:598(14~17℃)〕。天然樟腦大多為右旋體。罕見左旋體和外消旋體,合成樟腦一般為外消旋體。
  生産 天然樟腦和合成樟腦的生産方法如下述。
  天然樟腦 中國宜於提取天然樟腦的樹種主要有:①樟樹。又名香樟,是提煉樟腦、樟腦油最重要的樹種。就所含樟油成分又可分為3個類型:本樟(含樟腦為主),芳樟(含芳樟醇為主)和油樟(含桉葉油素和鬆油醇為主)。②猴樟 (Cinnamomum bodinieri)。③雲南樟(C.glanduliferum)。
  樟腦由粗樟腦精製而成。粗樟腦通常在鼕季加工用50年生以上樟樹樹幹和根為原料,削成薄片後在木甑中隔水蒸餾,樟腦和樟腦油隨水蒸氣餾出,冷凝所得白色晶體為粗樟腦,油狀液體為樟腦油。總得率2.0~2.5%。粗樟腦精製有吹風升華法和連續分餾升華法兩種方法。中國以吹風升華法為主。粗樟腦先經離心機除去油和水,放入升華鍋熔融、升華,樟腦蒸氣隨鍋頂吹入的空氣一起引入第1升華室,控製冷卻溫度得粉狀結晶成品。隨後進入第2、第3升華室的餾分,因控製溫度較低,沸點低於樟腦的水分和油分隨同少量樟腦蒸氣在此冷凝結晶,為樟腦粗品(含油水 8%以上),需重新升華精製。中國天然精製樟腦有粉狀和塊狀兩種。質量符合各國藥典規格:熔點174~179℃,比旋度[a]厙+41°~+43°(20%於乙醇中),不揮發物0.05%以下,水分符合1剋加石油醚10毫升澄清溶解。
  樟腦油主要由各種萜類化合物組成。一般用多塔式連續減壓精餾,結合冷凍、升華等工藝製得精製樟腦和各種香精油(如桉葉油素、芳樟醇、鬆油槨、黃樟素)以及副産品(如白樟油、紅樟油、藍樟油)。
  合成樟腦 優級鬆節油減壓分餾所得a-蒎烯,用偏鈦酸催化劑異構成莰烯。經分餾所得的純莰烯(凝固點在44℃以上)用冰乙酸等酯化成乙酸異竜腦酯。分餾提純至含酯量達95%以上,用約45%濃度的氫氧化鈉水溶液和適量二甲苯加壓皂化,反應完畢再加入適量二甲苯作溶劑,靜置分層,分離去乙酸鈉後,水洗至中性,得異竜腦二甲苯溶液。以鹼式碳酸酮[CuCO3·Cu(OH)2]為催化劑,在180℃使異竜腦脫氫並蒸去二甲苯,最後於212℃進行吹風升華製得合成樟腦。中國合成樟腦的規格分工業級和藥用級兩類。工業級樟腦粉規格為熔點 165℃以上,含腦量96%以上:藥用級能符合各國藥典規格。
  用途 樟腦用於製造賽璐珞和攝影膠片;無煙火藥製造中用作穩定劑;醫藥方面用於製備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十滴水、人丹)和復方樟腦酊等。能防蟲、防腐、除臭,具馨香氣息,是衣物、書籍、標本、檔案的防護珍品。天然樟腦純度高、比旋度大,在醫藥等方面的特殊用途難於用合成樟腦完全代替。
  理化常數
  國標編號 41536
  CAS號 76-22-2
  中文名稱 2-莰酮
  英文名稱 Camphor;2-Camphanone
  其它名稱 韶腦,潮腦,腦子,油腦,樹腦
  分子式 C10H16O
  分子量 152.23
  熔點: 180℃
  沸點: 204℃
  密度 相對密度(水=1)0.99 ;相對密度(空氣=1)5.24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8(易燃固體)
  外觀與性狀 無色至白色半透明塊狀或粉末,有樟木氣味
  蒸汽壓 0.05kPa/24℃
  閃點: 65.6℃
  溶解性 微溶於水,溶於乙醇、醚、氯仿、二硫化碳、油類等多數有機溶劑
  主要用途 用於製造賽璐珞、化學漆、照相軟片、炸藥、香料、殺蟲藥、醫藥等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1213mg/kg(小鼠經口);70mg/kg(大鼠經皮)
  緻突變性:細胞遺傳學分析:製酒酵母菌2mmol/管。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燃燒時産生大量煙霧。常溫下有蒸氣揮發,高溫下能迅速揮發。
  燃燒(分解)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來源】為樟科樟屬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以根、枝、葉及廢材經蒸餾所得的顆粒狀結晶。除春分至立夏期間含油較少外,其餘時間均可采葉,用蒸餾法提取樟腦油。根含樟腦油最多,莖次之,葉更次。
  【性味歸經】辛,溫。
  【功能主治】通竅闢穢,溫中止痛,利濕殺蟲。用於寒濕吐瀉,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癬、齲齒作痛。
  【用法用量】 1~5分,多入丸散或酒劑;外用適量。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樟腦和臭丸
  夏天的時候, 許多人把樟腦或臭丸(衛生球)放入衣櫃裏, 以防上昆蟲的蛀蝕。事實上, 樟腦和臭丸在性質上是不同的。如果我們不當地使用它們, 可能發生相反的效果。所以在這裏, 我想談論一下樟腦和臭丸。
  樟腦是酮類, 分子式為C10H16O。它是從天然樟木得到的晶體。它特別的香味由晶體升華出來, 能夠用於醫藥及預防昆蟲蛀蝕等方面。正因為它無毒和對人體和衣服沒有任何壞影響, 所以使用樟腦是安全的。
  臭丸是由萘製造而成,萘是從原油或煤焦油提取的一種稠環芳烴化合物。它升華出來的“臭”氣有毒性, 尤其傷害肝髒。它也對絲綢和尼竜有化學反應, 所以在這些衣服上會出現一些孔洞。當我們使用臭丸時, 使用1——2個球已足夠, 記緊要用布包着這些臭丸, 以避免臭丸與衣服的直接接觸。
  因此, 使用樟腦比使用臭丸更為安全。但價錢方面, 樟腦比臭丸較貴。
  如何去除衣物上的樟腦味?
  巧除衣物上的樟腦味 秋天一到,放了一個夏天的厚衣服又該拿出來穿了,可是這衣服上的味道可就讓人好頭痛呀!原來這怪怪的味道出自咱們平時放在衣櫥裏的樟腦球呀!經過一個夏天的時間,樟腦氣溫慢慢的散發到衣櫥的各個角落,等我們再拿出來衣服,可不就有濃濃的氣溫嗎?如果我們再拿熨鬥熨一下的話,那麽樟腦味可就會牢牢的留在衣服上,可是非常難洗的喲! 去除樟腦味道的方法登場了!先從冰箱裏取出一件東西,是冰箱除味劑.把衣服疊好,拿來一個大塑料袋,把除臭劑放進塑料袋裏,紮好袋口,為了能讓袋子密封我們可以找一個夾子,把塑料袋口夾緊了。然後放到陰涼的地方晾一天,經過一天的時間除臭劑裏的活性炭等有吸附作用的材料會吸收衣服上的異味。一天以後再打開塑料袋,聞一聞,衣服上的異味一點都沒有了!這個方法還真不錯!
  西藏樟木鎮,中尼(尼泊爾)邊界口岸。樟木地處中尼邊境喜馬拉雅山中段南麓溝𠔌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鎮。周圍自然環境很美,現代化建築和一些古老的木結構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盤山而下的公路兩側。
  樟木,古稱“塔覺嘎布”,藏語總為“鄰近的口岸”,是茶馬古道一條重要的分支延長綫。它東南西三面與尼泊爾接壤,距拉薩736公裏,距加德滿都120公裏。
  樟木這一帶屬於亞熱帶,氣候潮濕,風景宜人。其建築以二、三層的小樓房為主,材質有石料,木板以及磚混等。由於樟木鎮是依坡而建,街道拐彎很多,整個鎮的房屋佈置比較隨意,高低錯落明顯,層層緊挨,全由街道和石階相溝通。大多數屋頂都有小花園和鐵皮屋頂,各種風馬旗,運氣樹等布滿屋頂,將整個城鎮打扮得花花緑緑的,在周圍青山緑水和白雲的環抱中,顯得非常醒目。作為一個非常繁忙的通商口岸,鎮裏車水馬竜,常常水泄不通。公路兩旁,商店密密麻麻約有幾百傢,經營着各種各樣的物品,能看到不少印度、尼泊爾等地的舶來品。街上常能見到五頗六色的尼泊爾TATA貨車,除藏族和漢族外還有很多印度人和尼泊爾人,各種膚色的遊客、商人來來往往。
英文解釋
  1. n.:  camphor wood
近義詞
樟木
樟木
樟木
包含詞
樟木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