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目錄 檳城民俗節慶活動 Folk Festivals Penang槟城民俗节庆活动 槟城民俗节庆活动 槟城民俗节庆活动 槟城民俗节庆活动
檳城 民俗節慶活動: 風俗:
握手及拿食物應用右手,因為印度教認為左手是不潔淨的。
不可隨意摸人的頭,也不可用食指指人。
進入寺廟須脫鞋,且不要將手臂及腿露出,應著及長裙等整齊的服裝。
回教為國教,其他尚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 。
檳城 特別提醒: 簽證:需辦理馬來西亞簽證,辦理時間為三個工作日。需要護照及照片一張,費用為120元。
在購買貴重物品(如金銀首飾等)時,要先確認是不是旅遊協會推薦的商店,以免購買後引起不必要的爭執或購得假貨次品。
檳城 購物: 檳城 的旅遊紀念價格較其它城市便宜。最有特色的是金製品、巴迪布、錫製品、寶石和木雕藝術品。錫製品叫“布達”,這是用馬來西亞特産的錫加工製成裝飾品和用具等。檳城 路是喬治城中最著名的購物地點,街上擺滿攤位,出售食品、服裝、家庭用品、錫器、銀器、寶石、木雕及各種裝飾紀念品。光大中心是市內著名的購物商場,樓高65層,位於市中心。57樓是免稅店。中心內有時裝店、大型百貨公司、餐館、快餐店、娛樂場所、旅遊中心(58樓)等,遊客可在58樓鳥瞰全市。
檳城 交通: 檳榔嶼上的八洋來波機場(bayan le pas airport)位於本島南部,機場內部設計得很整齊,到達大廳內有問事處、汽車出租處和珍珠度假村的辦事處。從機場到檳城 約20公裏,有出租車和公共汽車。出租車站在機場外大路左側。票價根據目的地不同而各異(分為1-7地區製)。
島上有6個公共汽車公司,各有不同的行車路綫,各公司汽車顔色不同,路綫也進行了編號,旅遊者乘車就比較方便。檳城 的汽車站(島內綫)全都在輪渡碼頭附近。
檳榔嶼上的出租車絶大部分不用計程表,乘之前將目的地告訴司機,講好價錢再上車。一般在檳城 市內距離不遠的話3-6馬元,檳城 —巴圖飛凌磯15-20馬元。圍繞島轉一圈(約3小時)約需80馬元。
檳城 住宿: 檳榔嶼的賓館旅捨,大多集中於喬治城的市中心和北部海岸邊。由於本島四季風和日麗,幾乎全年都是觀光季節,因此最好提早訂妥賓館旅捨。ywca也是相當理想的住所,並可在此詢問有關旅遊事宜。
這裏的高級賓館、海濱度假賓館設施完備,娛樂項目較多。普通的旅捨、旅館多位於珠烈街、萊特街和愛情巷,多為中國人開設。
擁有「東方珍珠」美譽的檳城 ,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北,是首屈一指的休閑島嶼,不僅有美麗的景緻,以及碧海藍天、細白沙灘的悠閑情調,更有豐富的歷史古跡及人文景觀,處處古意盎然,恬靜而美好。
檳城 是個匯集多元文化的旅遊勝地,從早期印度文明的傳入,到荷蘭、葡萄牙人、英國人的殖民,而各族的交融,展琭出豐富而多樣化的傳統、信仰、美食及藝術文化,燦爛而迷人!
主要城市為喬治市,是個景色秀麗的港口,古雅的建築更令人嚮往,登上升旗山可將檳城 風光盡收眼底,樸實的傳統民風及滿眼的文化遺産,並可陶醉在搖曳的椰影以及置身清澈的海水中享受各式水上活動,這一切讓檳城 成為一個無限悠遊自得的渡假天堂。
喬治市是檳州首府,也是許多歷史建築及文化遺跡的所在,建議您可利用半天時間步行遊覽下列路綫,進行一次有趣的深度之旅:首先,由法卡路(lebuh farquhar)e&o酒店為起點,欣賞精緻的庭院和酒店建築,酒店建於1885年,富有英國風,在當年是最好的旅館!接着沿萺特街(lebuh leith),經張發澤別墅,這幢建築呈現出十八、十九世紀的中國建築藝術精華。
之後轉回法卡路(lebuh farquhar),沿港口方向走,經天主教堂,並參觀州立博物館及美術館,欣賞館內展示的美術及手工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充份反映了當地社會的多元文化特質。再嚮前走,經過聖僑治教堂,由教堂穿過馬路就是檳城 的最高法院,嚮左沿着萺特街(lebuh light)朝東走至盡頭,眼前就是著名的鐘塔。
接着,來到海灘路(lebuh pantai),抵達檳城 以前的商業中心,有許多古老的銀行和商店聚集,古意盎然,此處建築多是百年以上歷史的珍貴古跡。往前行,遇lebuh acheh右轉再轉入堪農路(lebuh cannon),即抵達竜山寺,寺廟建築全由來自中國的師傅所精心雕造,並使用最上等的建材,建築之美,值得您細細欣賞。 地理與行政區劃 Geography an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槟城 地理与行政区划 槟城 地理与行政区划
經緯度:N 5°24',E 100°14'。 檳城 :意指島嶼本身,素有“東方花園”美譽,大馬旅遊勝地之一。 檳城 州範圍包括: 檳島:位於馬六甲海峽,行政上劃分為兩個地方政府,即東北縣和西南縣, 威省:地名是根據英文舊稱Province Wellesley翻譯,然而獨立後官方已正名為Seberang Perai, 位於馬來半島西海岸面對檳島的部分,行政上劃分為三個地方政府即威北,威中及威南。 首府:喬治市(Georgetown,因英王喬治三世而得名),檳島東北方,大馬第三大城市。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具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華人人口數約占檳城 人口的43%,馬來人占41.1%、印度人占10.1%(註:2006年人口資料)。 沿海為狹長的平原,內陸多山地,岸外小島包括木寇山(Jerejak Island)等。
檳城 又稱喬治市,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約24.8萬,位於檳榔嶼島東北部,馬六甲海峽北口,檳榔嶼海峽西岸。離大陸3.2千米。年平均氣溫26.9℃,年降水量2434毫米。1786年闢為自由港,為印度一中國航綫上的停泊港。後發展成海峽殖民區首府和商業中心。工業居西馬來西亞北部地區首位,生産錫、大米、椰油、肥皂、藤竹器、電子儀器等。80年代,橫貫西馬來西亞北部的東西(北海一哥打巴魯)大道通車,興建 8 千米長連結檳城 與大陸的檳威大橋,密切了檳城 與西海岸帶的聯繫, 擴大了腹地 。 檳城 港占全國各港總吞吐量的25%,出口橡膠、棕油、錫與木材,進口燃料、糖與肥料。名勝有竜山堂邱氏宗祠、張弼士別墅、橋生博物館、蝴蝶公園、蛇廟和極樂寺。島內設有檳城 理科大學和拉曼大學分校。
檳城 以檳榔樹而得名,並有“印度洋緑寶石”之稱,既有美麗的海灘與原野風光,又有衆多的名勝古跡。檳城 也被稱為美食天堂。
檳榔嶼南北長24公裏,東西寬15公裏,面積285平方公裏,人口約150萬。島上最高的檳城 山,海拔830米,可乘登山纜車直達山頂,在山頂盡覽全島和海峽的景色。島上有中國式的極樂寺、緬甸式的臥佛寺,也有馬來西亞最大的海港城市喬治鎮和東南亞第一、世界第三長的跨海大橋。
檳城 和新加坡、香港一樣,也是購物者的天堂,市內居民也以華人為多。由於受英國的影響,市內的建築物歐洲風味很濃,名勝地點也很集中。
檳城 一嚮有東方之珠的稱號,是東方城市中最如詩如畫及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它位於馬來西亞道西北的海岸邊。檳城 這名字,乃取自當年遍布在該島上的檳榔樹而來的。檳城 ,於1786年時被英國殖民政府開發為遠東最早的商業中心,今日的檳城 ,已經是一個反映東西方獨特情懷的熙熙攘攘之大都會了。
檳城 州是由檳城 島及半島威省的共同組成。兩塊土地是由全長13.5公哩的檳威大橋所連接左一起,這座橋也是亞洲最長的橋梁之一。此外,這裏亦有通往威省的渡輪服務。
位於檳城 島的喬治市是該州的首府,這是一座富有歷史傳統的城市,如今它已經被規劃及發展成現代化的都市了。檳城 的某些地區還保有過去非常古老及典雅的足跡,例如:狹窄的街道、三輪車、廟宇及業者辛勤搬運貨物等景象,這些似乎是屬於被遺忘的時代之跋蟆?
檳城 亦是新、舊貨品的購物天堂,旅客可在此購得價廉物美的貨物。舉凡各類照相機、各種類的電子及電器産品、服裝、峇迪布料、紀念品、古文物及玩具飾品等,皆可以很低廉的價格買到。
檳城 島也以其美食聞名於本區域,食物種類從娘惹美食到小檔口的油飯、炒粿條(河粉)及檳城 叻沙等,其食物風味和其他州屬有很大的差別。
檳城 州的島嶼檳榔嶼在馬來歷史書籍馬來記年之書就記戴有Polo Pinang之稱,而當年的鄭和航海圖中就有檳榔嶼之稱,這是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唯一在6百年來仍然沿用航海圖上的華文名稱的地方。
檳城 是於1786年,由FRANCIS LIGHT萊特船長所發現的。萊特船長是在答應吉打蘇丹,英國將保護吉打免於暹羅的侵略後,代表東印度公司接收檳城 的管轄權。當萊特抵達時,這裏還是人煙稀少的島嶼。有故事流傳謂,當年萊特以大炮將金塊射進內陸去,來鼓勵工人協助開發這片土地。
他將該島重新命名為威爾斯王子島,事因徵得這座島嶼時,適逢王子生日。他很快的將喬治市發展起來,不久,他亦占取了鄰近大陸的一片土地,後來被稱為威省。萊特將喬治市發展為免稅港口,他並且鼓勵移居本地的住民,盡量開墾土地,這座原本荒蕪無人煙的島嶼,在萊特的帶動之下,其人口於世紀之交竟然多達一萬人。
1805年,檳城 成為孟卡的臣屬地。它過後被升級為第四印度殖民政府,擁有和馬德拉斯及孟買相同的行政架構。1826年,馬六甲及新加坡的管轄權轉移到檳城 ,海峽殖民地於焉成立。經濟發展得非常迅速,1816年喬治市設立了第一所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大英義學。
1910年孫中山先生在檳城 主持“庇能會議”。這個事跡在2007年被珠江電影與深圳影視廠聯合拍攝一部電影《夜明》。
檳榔嶼此地理名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永樂年間成書的《鄭和航海圖》中。15世紀中,一部中國舟師使用的海道針經《順風相送》就紀錄從馬來半島的昆侖島(Pulo Condore)到檳榔嶼的航行指南,可見在15世紀檳榔嶼已經和中國通商。 1786年3月,英國東印度公司根據萊特(英文:Francis Light)的建議,以檳榔嶼為英國海軍基地。萊特為第一任總督,他在任期間鼓勵華人及其他移民進入檳榔嶼,令檳榔嶼日益繁榮。 海峽殖民地:英殖民時期之新加坡、檳城 、馬六甲叁港口 最高行政長官由華人擔任;未設蘇丹之州(其他叁州為馬六甲、沙巴、和砂勞越)之一。 早期為孫中山及中國同盟會和革命黨在東南亞的根據地。除了創辦光華日報, 革命人士也在檳榔嶼組織“檳城 閱書報社”鼓吹革命。黃花崗起義即辛亥“三·二九”廣州起義就是孫中山和趙聲、黃興、鬍漢民、鄧澤如等同盟會重要骨幹於1910年11月13日在檳榔嶼議决和策劃的。據說,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就有4人來自檳榔嶼,目前可考的衹有羅仲霍。 萊特死於1792年時,當時估計人口已近一萬人。絶大多數雜居在碼頭處極不衛生的地方,很多人因而死亡。更難置信的是連萊特本人也是受害者。他因瘧疾而在1794年10月21日逝世,終年54歲。萊特掌理檳榔嶼不過8年,就告英年早逝,以致他無法實現其理想,衹能交後來者繼承。 萊特將檳榔嶼命名為“韋爾斯太子島”,但此名挂不住,甚至連以後的史書也少提及,而是慣稱為“檳榔嶼”(Penang)。為什麽叫做檳榔嶼呢?它又不是盛産檳榔的地方。原來這個小島的形狀如同檳榔,因而得名。馬來人一早就將此地叫做“丹絨”(Tanjong),後來馬來文譯為Pulau Pinang。至於喬治市則一直沿用下來,直到今天我們還是把檳城 的首府稱之為喬治市,即便在1957年獨立後,也不易名,因為它已經載入史册。 根據史書記載,萊特初抵檳島,衹有居民58人。其中三人即張理、丘兆進及馬福春在丹絨道光過着打漁生活。這三位客傢人在1745年來到檳城 ,死後化身成為大伯公,比萊特早來41年。在這方面,曾任華民政務司的巴素博士這樣說:“一位姓邱的客傢鐵匠,一位姓張的教書先生及一位姓馬的燒炭人,他們都被尊奉為華僑的開闢者。”巴素也引述史料指出,檳榔嶼可以說是華人第一個被鼓勵移民的地方。 槟城 交通
陸運:檳島與威省之間以一條長達13.5公裏(亞洲第四,世界第九)的大橋連接着,簡稱檳威大橋,建於1985年。 檳威大橋直接連接馬來半島西海岸的南北大道(PLUS)高速公路,可達北部馬泰邊境的黑木山(Bukit Kayu Hitam)或南部馬新邊境的新山。另外,從威省北海(Butterworth), 可由鐵路南下直達吉隆坡或北上泰國的合艾和曼𠔌。 水運:行人和車輛可使用渡輪來往檳島喬治市和威省北海(Butterworth);快艇服務至吉打州浮羅交怡島(也稱浮羅交怡)和印尼棉蘭(參見周圍關係地圖)。 空運:喬治城東南方16公裏的峇六拜國際機場(Penang/Bayan Lepas International Airport),西馬來半島北部主要機場。
密度:大馬之首 多元民族 19世紀初期:由於檳城 早期為自由港的身份,且英殖民政府鼓勵移民政策,在短短數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民族,華人、印度人、馬來人、歐洲人為主要人口,個別族群自成區塊在喬治城各個區段。 種族比例:2000年,檳州總人口55萬2909人,其中華裔30萬9965人(56.06%);馬來裔18萬9699人(34.31%);印度裔5萬0313人(10%),其他民族2932人(0.53%)。檳州是馬來半島上馬來裔不占大多數的唯一州屬。 根據2006年的族群人口分佈,檳州華人人口為63萬5500 (42.5%)、馬來人 61萬2300 (41.0%)、印度人14萬8000 (9.9%)、其他民族9萬6800 (6.4%)
華裔:可從另外角度分成兩類:(1)移民華人;(2)土生華人。後者又可以分成兩類: 華人後裔 早期移民華人同當地人通婚者的後代,即所謂峇峇(baba、Peranakan)和娘惹(nyonya)。(參見馬來西亞文化)雖受西洋文化的影響,日常生活中仍保留部分華人傳統,註重華人傳統禮節、風俗和信仰。 槟城 语言 槟城 语言
典型多語社會,大致可分為四種: 馬來語,乃大馬國語,分為正宗馬來語和巴剎馬來語;後者流通於集貿市場(即所謂巴剎)的族際通用語,混有漢語方言、英語、淡米爾語成分。 英語,大馬的通用語,包括正宗英國英語和非正式“檳城 英語”。 華語,華族通用語,明顯帶有當地口音的普通話域外變體 。 淡米爾語,大多數星馬印度人的母語。 漢語方言,多為福建話,已形成檳城 特色,也有粵語、潮州話、客傢話等。依場合而會運用不同語言進行交談,有所謂“語碼轉換”的現象。日常生活中華人使用“檳城 福建話”(Penang Hokkien),稱得上是一種屬於本土的語言。它不同於中國福建話的任何一種次方言,因為不僅是多種福建話的融合,同時從馬來語、英語、漢語其他方言中吸收不少成分。 但不大適於表達科學術語,一個講檳城 福建話的人在需要表達一些科學概念時,會自然轉換其他語言,通常是華語或英語。 除了學校教學,檳城 的地名,店名或人名使用中國大陸的漢語拼音並不多。人名拼寫方法為拉丁字母按照方言進行拼寫。華人稱之為英文名稱,這是為英國人將中國方言拉丁化的原因。從名字的拼法可以辨認出福建人還是廣東人或客傢人。例如: Lim Chong Eu 實際上是“林蒼佑”的檳城 福建話發音。80年代馬來西亞政府根據聯合國采取漢語拼音為學校標準,新一代華人漸漸開始使用漢語拼音為下一代命名。可是,中文不被承認為官方語言,所以華人的“姓”已由拉丁化定下來。除非是皈依回教,法律上要更改姓的拼音是很睏難的,加上舊一代視改“姓”為恥辱,所以方言拉丁化的拼音特別是姓還是保留下來,成為華人的特色。 英國人以中國方言拉丁化的拼音來登記華人姓名的確造成一些問題,因為同一個姓會有不同拼法。例如同樣姓“蔡”,有Chuah、Chua、Choy、Choi和Chai幾種拼法;“陳”則有Tan、Chan等不同拼法。更極端的情況是,因為註册地不同,同傢同姓在護照或身份證上可能會有不同的拼法。如姓黃的華人,竟有Wong(廣東人), Ng(福建/潮州/福州人), Ooi(福建人), Hwang(中國北方人), 等等拼音。 平面報紙媒體 西馬主要的華文報紙在檳城 街頭到處可以看到。 主要有全國發行的《星洲日報》(Sin Chew JitPoh,1929年創辦)、《南洋商報》(Nanyang Siang Pau,1923年創辦)、《中國報》(China Press,1946年創辦)、《東方日報》(2003年創刊)、《光明日報》(Guang Ming Daily,1987年創辦)和主要在檳城 一帶發行的《光華日報》(Kwong Wah Yit Poh,迄今世界歷史最悠久的一份華文報紙,1910年由孫中山創辦)。 其中後兩種報紙是在檳城 出版的,即《光華日報》及《光明日報》。 報紙以簡體字為主,偶爾也有繁簡字混用的情況,原使用繁體,後來因為教育政策規定以及和國際接軌漸漸改用簡體和漢語拼音,之所以繁簡混用是為了提醒年輕一代繁體字。 報紙上的文章均為白話,買華文報紙看是華人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 街道招牌與廣告用語 檳城 是一個多語社會,街上到處是多種文字的招牌和廣告。 使用漢字是華人商店的標志。政府規定漢字招牌在尺寸上不得大於馬來文,但漢字招牌廣告仍然顯眼,除了標準漢字外,可見方言或普通話極少用到的字(如“叻、吡、峇、杪”)等等。 檳城 的街巷名。 法定的檳城 街巷名、路標均為馬來語,例如Jalan Pinang(直譯檳榔路,華人稱檳榔‘律’,‘律’字乃取自英文的‘Road’)。但是許多街巷都另有華語或福建話名稱。如“車水路、打石街、打鐵街、汕頭路”等。華文地名記錄華人在檳城 生活的歷史,是重要的研究資料。 電視臺與電臺 檳城 沒有自己的電臺和電視臺,所以有聲媒體的影響和大馬其他地區應該是一樣的。 當地的華人更喜歡看華語節目(閩粵客方言節目的影響也很大)。各語種的電影或電視劇都附有包括華語在內的多語字幕。 檳城 植物園的猴子
升旗山 (馬來語是Bukit Bendera,Bukit是山,Bendera為旗,檳城 華人稱之為升旗山); 而英語是Penang Hill,檳榔山之意): 位在島嶼中部,檳城 的主要山麓有西山(Western Hill),虎山(Tiger Hill),草莓山(Strawberry Hill),是當地居民避暑聖地,主峰高830米為檳城 至高點。由於昔日英國高官多居住於此,山下士兵利用旗語傳遞重要訊息,此乃升旗山名稱之由來。 登山遊客可以選擇乘搭纜車,或沿着纜車軌道旁的小徑及梯級徒步而上,一面運動、一面欣賞隱藏在升旗山熱帶雨林內的奇花異草,沿途並可俯覽喬治市的壯麗景色;山上空氣清新,景色一覽無遺,山上另可參觀檳城 飛禽公園(Penang Bird Park)。纜車於1923年通車,山上小旅館Bellevue,乃由一別墅改建而成,時間久遠可追溯自英東印度公司時期。 檳城 植物園(Penang Botanical Garden):1884年由英國殖民籌建,主要以種植熱帶經濟作物、搜集熱帶植物物種為目的。園地占地30公頃,瀑布奔流期間,邊界以原始熱帶雨林圍繞,型塑一個兼具英式庭園與檳城 本地風景的植物園。園中的野生猴子為其另一特色。 極樂寺,依山而建,分為叁層,被譽為東南亞最雄偉的佛教寺廟之一。為一座柔合了中國式、泰式和緬甸式建築風格的寺廟。 臥佛寺 (Wat Chaiya Mangkalaram),建於19世紀的臥佛寺,位於車水路。該佛寺融合了中國、泰國和緬甸的建築風格,華麗且精雕細琢。寺內供奉著一尊長達33米,排名世界第叁大的臥佛像,僅次於緬甸和泰國的大佛。 檳城 蛇廟,建於1873年,原是一間清水師祖廟,名為“清雲岩”。蛇廟的稱呼,是在廟建好後,來了數條青蛇在裏頭居住。而每當清水祖師寶誕時,更有無數的青蛇從後山涌入廟,成為一大奇景,因此“蛇廟”就享譽各地。蛇廟距離檳城 國際機場3.2公裏。 邱公司竜山堂(Khoo Kongsi)是邱氏宗祠,建於十九世紀末,位於打石街(LebuhAceh)附近,建築物至今仍然保持良好。建築物為古老中國式,仿清朝宮殿而立,祠堂分正中的“正順宮”和兩側的“福德宮”及“浴𠔌宮”。邱氏宗祠又稱“竜山堂”,共分叁部分:中為大廳,供奉大佛爺,右為邱氏歷代靈牌,左為復印堂,供奉大伯公。它的底層為專供族人租用與婚宴慶典之用,宗祠對面有一個舞臺,供酬神演大戲之用。 康華利堡 (Fort Cornwallis) 康華利堡位於檳島東北部,是1786年法蘭西•萊特(Francis Light)登陸上岸的地方。這座城堡原本是木造的,後來利用當地的獄犯搬運石頭改建,以守衛海口。城堡上目前還留有數尊大炮。 檳城 飛禽公園(Penang Bird Park) 海岸景觀 新關仔角(Gurney Drive) 喬治市古跡區
百年前南洋華人首富張弼士的豪宅,俗稱“藍屋”,1995年修復成展覽館/酒店。建築非常壯觀,巧妙融合中西文化風格,令人印象深刻。有錢的話,可考
慮住上一晚。
屋檐華麗壯觀,起翹翼然的竜山堂,與戲臺、宗議所與周圍排屋組成邱公司盤地。有如迷宮,位置隱秘,明明看到屋檐了,就是找不到入口處,非常刺激。堪稱東南亞最精緻堂皇的宗祠正在進行修復,工程會在農歷新年前完工開放。
滿身苔痕、斑駁滄桑,戰前街屋自呈本來面目。檳城 集中了全馬三分之一的戰前建築。
陽光下的“藍屋”(張弼士故居),時間仿佛停止了轉動。
五福書院/檳城 五福堂廣州府會館。建於1857年,由粵中的南海、番禺、順德、香山和東莞五縣移民組成,為典型廣東或嶺南建築的代表。 歷史與文化資産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s_set_s槟城 历史与文化资产 槟城 历史与文化资产 槟城 历史与文化资产 槟城 历史与文化资产
在馬來語中檳城 稱為檳榔嶼(Pulau Pinang),這是因為早期島上遍植檳榔樹而得此名。1786年8月11日,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代表,法蘭西斯·萊特船長(Captain Francis Light), 從吉打蘇丹取得檳島,並命名其為“威爾斯王子島”(Prince of Wales Island),把登陸地稱為喬治市,爾後成為檳城 的首府。檳城 因此成為英國最早在遠東殖民的貿易自由港。在萊特開闢檳城 之前,檳榔嶼已經是東西方貿易途經馬六甲海峽,所共知可以取得良好品質飲用水的地方。水源地相當於現在的Dato Kramat及Batu Uban之間的地區,當時已有聚落存在。
喬治市於2008年7月7日與馬六甲正式登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之世界文化遺産(World Heritage Site)清單中。
竜山堂邱公司
由於缺乏官方對華人歷史的保存與維護,加上主流歷史的排斥,很多年輕一代的檳城 華人都不知道百年來檳城 對中國的影響。除了黃花崗起義之外,檳城 也出了一位中國傳統文化大師辜鴻銘。滿清末年,許多中國離異份子(包括康有為)都曾留居檳城 並留下不少遺跡。然而,在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後人對歷史的不解,這些珍貴的歷史遺跡都遭受人為和大自然的摧毀。例如: 檳城 極樂寺放生池附近的山壁就刻有許多文人和同盟會革命志士的題詠。可惜一些題詠已因雨水侵蝕而沒法辨認。極樂寺內的“大雄寶殿”和“海天佛地”是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的御筆。另有康有為所題的‘勿忘故國’四字。相信很多檳城 人都不知道檳城 極樂寺的開山住持妙蓮法師將募化來的數萬銀元獻給清朝承擔“庚子賠款”。除了“大雄寶殿”和“海天佛地”之外,慈禧太後還御賜《竜藏經》。 華人依姓氏群聚之現象 檳城 五大姓氏公司(Chinese Kongsi)與會館:一種“社團組織”而非貿易行為,源於華人移民的南來,通過血緣、姓緣、地緣關係,團结客居同胞以接應新移民,位於牛甘鼕街、打鐵街一帶聚居;緊密格局,以祠堂為中心,屬於公司的建築叁面或四面圍繞、相互比鄰帶有“防禦性質”是移民社會初期常見現象。例如:竜山堂邱公司(Khoo Kongsi)、福候謝公司、葉公司、楊公司、林公司、陳公司。 姓氏橋(Clan Jetty):姓林橋、姓周橋、姓陳橋、姓楊橋、姓李橋 都市規劃:喬治市是以Light Street,Beach Street,Pitt Street(椰角街)及Chulier Street(牛幹鼕)為粗略的邊界,之間為格子狀形狀來作分隔,首開都市規劃的先河。
文化資産保存與維護組織
民間:檳城 古跡信托會(Penang Heritage Trust,簡稱PHT) 官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官方與民間路名係統
華語教育:
(1819),大馬華語教育的濫觴始於檳城 :建立第一傢私墊‘五福書院’ (1904), 檳城 第一所華文中學(孔聖廟中華學校)創辦。 (1954.6.4),檳榔嶼叁輪車工友聯合會舉行了‘為南洋大學義踏’活動,500輛叁輪車義踏一天,籌獲款項逾萬,轟動星馬兩地,體現華人社會【再窮不能窮教育】的精神。 韓江中學等華文獨立中學堅决反對改製;近日籌辦韓江學院華人文化館,有計劃地搜羅華語在大馬發展之文獻紀錄。 地方小吃
叻沙 福建面(又叫檳城 蝦面) 沙爹(一種串燒) 鹵肉(lor bak) 咖哩面(Kari Mee) 椰漿飯(Nasi Lemak) 蔴芝 炒粿條 雲吞面 經濟飯 鹵面 四果湯(Ling Chee Kang)槟城 教育
檳城 鐘靈中學 北海鐘靈中學 大山腳日新獨立中學 大山腳日新中學 韓江中學 中華中學 恆毅中學 檳城 檳華女子中學 菩提中學 協和中學 聖心中學 修道院中學 馬球場女中Sekolah Menengah Kebangsaan Padang Polo 高等教育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 University of Science Malaysia (USM) 檳城 拉曼學院 Tunku Abdul Rahman College (TARC) 英迪國際學院 韓江學院 (Han Chiang College) 百樂學院 迪斯史坦福學院 檳城 醫藥學院 Penang Medical College - RCS Ireland/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經濟建設 Economic development 檳城 的經濟是以貿易、工業、旅遊業及農業相混合的經濟體。高科技工業在此設廠,以生産電腦周邊的配備、電路板或晶片等。
一切和旅遊業有關的服務業,檳城 也發展的很好。檳城 已經是最主要的旅遊景點,它並且還是亞洲最主要的開會、大型會議及展覽中心。
在農業方面,這裏有部份土地供種植油棕、稻米、橡膠及水果。檳城 港口是屬於深水港口,它將馬來西亞連接到全世界200個港口去。
‧ 檳城 的經濟實況掃描
.檳城 被尊稱為東方矽𠔌,這裏有許多國際著名的電子公司之工廠
.1997年,製造業及第三産業占了全州的國民生産毛額各53%及42%
.五萬五千公頃的土地被用在農業用途。主要的農作物是油棕、稻米、橡膠及水果等
.檳城 港口是一個深水港口,它將馬來西亞連接到世界超過200個港口。它亦是進入印尼 – 馬來西亞 – 泰國成長三角區的主要窗口
.檳城 是亞洲首屈一指的會議、激勵、大會及展示(M.I.C.E CENTRES)中心
.檳城 國際體育館是一座擁有多用途的運動設施。這座體育館有停車大廈、遊泳池類運動比賽的場地等,這裏有條件舉辦多樣的運動賽事
2008年7月8日檳城 的首府喬治市與馬六甲榮獲聯合國文教機構世界文化遺産城之榮耀。 檳城主要古建築: Penang major ancient buildings:槟城主要古建筑:
1.康沃利斯堡及海濱(Fort Cornwallis & Esplanade)
2.市政廳大廈(City Hall & Town Hall)
3.聖喬治教堂(St George Church)
4.檳城 博物館(State Museum)
5.張弼士故居(Cheong Fatt Tze Mansion)
6.E&O酒店
7.觀音亭(Goddness of Mercy Temple)
8.印度廟(Mahamariamman Temple)
9.吉寧甲必丹回教堂(Kapitan Keling Mosque)
10.賽·阿拉達斯故居(Syed Alatas Mansion)
11.孫中山檳榔嶼同盟會基地(Dr Sun Yat Sen's Penang Base)
12.亞齊回教堂(Acheen St Mosque)
13.竜山堂邱公司(Leong San Tong Khoo Kongsi)
14.謝公司(Cheah Kongsi)
15.五福書院(五福堂廣州府會館)
16.福德祠(大伯公)
17.魯班古廟
推動古跡保留的民間組織:
▲檳城 古跡信托會(Penang Heritage Trust)
★清荷人文空間(大街83號)槟城 购物广场
光大購物中心 Komtar Shopping Centre 新光大廣場 Prangin Mall 檳島時代廣場 Penang Times Square 合您廣場 Gurney Plaza 王後灣廣場 Queensbay Mall 檳島廣場 Island Plaza 武吉占姆廣場 Bukit Jambul Mall 陽光廣場 Sunshine Square 中國廈門 印尼棉蘭 槟城 购物广场 槟城 购物广场
檳島:
光大購物中心 Komtar Shopping Centre 新光大廣場 Prangin Mall
檳島時代廣場 Penang Times Square
合您廣場 Gurney Plaza
皇后灣廣場 Queensbay Mall
檳島廣場 Island Plaza
武吉占姆廣場 Bukit Jambul Mall
陽光廣場 Sunshine Square
北海:
北海美嘉廣場 Megamall
雙威嘉年華 Sunway Carnival Mall
大山腳伯達鎮廣場 The Summit Bukit Mertajam槟城 百科大全 槟城 百科大全
Bin Cheng
檳城
Pinang
又稱喬治市,馬來西亞檳榔嶼州首府,全國第二大城,重要海港和工業基地,半島馬來西亞北部地區經濟中心。位於花崗岩島檳榔嶼東北角吵咀上,當馬六甲海峽北口,扼檳榔海峽西岸。離大陸3.2公裏。依山傍水,港闊水深,可同時停泊萬噸輪船15艘。面積23平方公裏。人口約30萬(1980)。年平均氣溫26.9℃,年降水量2434毫米。1786年被英國東印度公司占領,闢為自由港,作為聯繫印度、中國及印度尼西亞各地的中繼站。後發展為海峽殖民地首府和工商業中心。工業居西馬北部地區首位,除煉錫、橡膠外,有造船、建築材料、油脂、皮革、木材、罐頭、印刷、化妝品及手工藝製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檳城 自由港被取消,巴生港作為首都的外港迅速發展,檳城 加工業及轉口貿易衰退。70年代開始着手城市改造,建造高層住宅與工廠,建立班丹巴揚巴魯新鎮工業區和自由貿易區,發展電子、紡織與農機工業,檳城 已成為全國最大電子工業基地和擁有東南亞最大的紡織工業係統,還有以橡膠,木材為基礎的加工製造業。與此同時,港區不斷擴大,已包括對岸的北海與北賴(新碼頭);80年代,橫貫西馬北部的東西大道(北海—哥打巴魯)通車,連結檳城 與大陸的檳威大橋興建,密切了檳城 與半島西海岸帶的聯繫,擴大了腹地。檳城 港占全國各港總吞吐量的25%。出口橡膠、棕油、錫與木材,進口燃料、糖與肥料等。
(徐成竜)
: Penang lat.: George Town 旅遊 馬來西亞 橋 吉隆坡 世界歷史 西馬 鐘靈 中學 國民型中學 地理 山 廟 奇景 植物園 越野賽跑 風俗 東南亞 佛教 馬來西亞佛寺 惠州 華僑 會館
喬治市 升旗山 觀音廟 藝術博物館 緬甸佛寺 蛇廟 檳威大橋 竜山寺 聖喬治教堂 檳城 極樂寺大會堂&唐人街 尼都高達寺 馬裏安曼寺 珍寶蘭花及大紅花園 雅哲清真寺 光大中心 檳城 文化中心園林博物館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藝術館 惠裏園 檳城 海灘勝地沙洛村莊 𠔌都馬容漁村 直落巴亨 巴都斐令宜 丹絨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