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安徽 >黃山市 >黃山 > 槐塘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槐塘投訴電話 黃山市旅遊投訴電話:0559-2517464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槐塘位於歙縣徽城西郊,是歙縣古村落的一顆明珠。相傳村裏北宋時,有一個叫槐山的學子,進京趕考,考上了狀元,因此特意在村中的長方形水塘邊種下一棵槐樹。後來,村子裏就有了這樣一個傳統,傢中要是有人科考得意或是當上了大官,便可以在塘邊栽上一棵槐樹,以示榮耀。由於歷史上槐塘人才輩出,塘邊槐樹成林,槐塘因此得名。民諺曰:“槐塘賣朝笏,不知來和歷”,說的是村子曾經的顯赫歷史。後因太平軍戰火,整個村子毀於一旦。 槐塘至今仍有全徽州農村少有的宋代建築御書樓。它是宋理宗為表彰程元鳳而贈的“儒碩、昭光、清忠”六個大字,程元鳳特意建造的紀念性建築。
No. 2
  槐塘位於歙縣徽城西郊,是歙縣古村落的一顆明珠。相傳村裏古代有長方形水塘,塘邊栽有古槐樹,村由此而得名。在它的一方公裏範圍內,南有棠樾第一牌坊群,北有稠墅第二牌坊群。在這它周圍十平方公裏內,牌坊總數占全歙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徽州歙縣號稱中國牌坊縣)槐塘歷史優久,名人靠出。宋代丞相程元鳳、學者程 嶽、御賜狀元唐臯、學者唐仲實,明代學者唐子彰、程孟、明末清初名醫程敬通,清代學者汪增、詩人程培坤、畫傢程義、篆刻傢唐燠、程奐輪、書法傢程京萼、圍棋高手程蘭如等,都很出名。黃山丞相源的來由,就在於槐塘宋代丞相程元風。該村科舉製時,進士有31人,舉人很多,官員不計其數。
  清道光年間,歙縣人口達62萬,槐塘千竈萬丁,商店林立,古建遍布,有九條通道村,名曰“九竜戲珠”。同治時。全村毀於戰火,十室九空,至民國八十年時間裏,田園蕪荒,人煙稀疏。“槐塘賣朝笏,不知來和歷”的辛酸故事,由此傳遍全國。解放前後,十多個縣的人遷居於此,同僅由四分之一的當地人共同耕耘着這方沃土,該村逐漸成了聞名的“溫州村”。其中西北軍黃石生將軍也蟄居於此,直到1982年纔由黃鎮同志聯繫省委安排為省文史館員(已故),改革開放以來,200多人出國營商,該村又成了歙縣“華僑第一村”。
  槐塘至今仍有全徽州農村少有的宋代建築御書樓。它是宋理宗為表彰程元鳳,而贈的“儒碩、昭光、清忠”六個大字,程元鳳特意建造的紀念性建築。程元鳳60多歲添子,宋理宗又送禮物來,也藏在此樓中。它歷來被重視仍留有清代修葺過的標志竜鳳圖案。還有丞相狀元坊,是為旌表程元鳳和程揚祖的,位於村南水口大道上。村東路口旁有竜興獨對坊,是明正德年間,為紀念元末朱元璋拜訪該村唐仲實先生兩人對話一事而建的。 千年古槐,歙縣林業志紀載。此外還有古民居、古井、古塘、古墳、古銀杏等。
  槐塘歷史上的輝煌,一直受到人們關註。<<徽州學概論>>一書序中,明文提到“歙縣槐塘等村落部局透露出風水設計師的匠心獨具”。“徽州社會》科學有文,用500多字開篇,專門介紹歙縣槐塘的水口林。
  勤勞開拓的槐塘人,創業有成。近期又提出分三期開發,把槐塘建成黃山南麓、古城西郊一個新的旅遊區。槐塘交通便利,距鄭村口蕪屯公路4公裏,距徽州城9公裏,距屯溪26公裏,距黃山風景區74公裏。
近義詞
槐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