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榵梜
目錄
No. 1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形或長橢圓形,背面密生軟毛,花色白,或略帶淡紅,果實有香氣,味甘酸,供食用或藥用。
No. 2
  名稱 榵梜
  別名 木梨
  拉丁名 cydonia cblonga
  科名 薔薇科
  屬名 榵梜
  産地分佈:中亞細亞,中國引入栽培甚久
  形態特徵:為落葉小喬木。幼枝有絨毛。葉卵形或長圓形,表面暗緑色,背面密被絨毛。花單生枝頂,白色或粉紅色。果梨形,黃色,有香味。花期4-5月。
  生長習性:喜光而能耐半陰。適應性強,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排水良好之地均可栽培。
  繁殖培育:用播種、扦插或壓條法繁殖均可。移植宜在落葉後或萌芽前進行,一般小苗需留宿土,大苗需帶土球。萌芽力尚強,可以整枝。主要害蟲有大簑蛾、刺蛾和蚜蟲。
  景觀用途:榵梜枝葉扶疏,花粉紅色,宛如朝霞,果黃色,具芳香。適於孤植院前庭後觀賞。實生苗可作梨、木瓜、蘋果的矮化砧木,嫁接枇杷可增強期抗寒性。果可藥用。
  【別名】木犁
  【來源】薔薇科榵梜屬植物榵梜cydonia oblonga mill.,以果實入藥。成熟後采收,陰幹。
  【性味歸經】甘、酸,溫。
  【功能主治】祛濕解暑,舒筋活絡。用於傷暑,嘔吐,腹瀉,消化不良,關節疼痛,腓腸肌痙攣。
  【用法用量】 1.5~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第一節 概 論
  一、經濟意義
  榵梜(cydonia oblonga mill.)在歐洲、中亞、中國新疆是古老果樹之一。果實芳香味濃,含有多種營養物質,一般含幹物質15.5-23.9%,含糖8-9.6%,有些品種高達10.7%。其中葡萄糖1.96-2.37%,果糖6.05-6.49%,蔗糖0.38-1.58%,蘋果酸0.93%,維生素1.86%,礦物質0.47—5.5%。鮮食時具有特殊的清香味。新疆群衆用於“抓飯”佐料,其味鮮美,視為上等食品。
  果實中含有較多的單寧(約0.32%)、纖維素和果膠(1.1-2.3%)等,生食雖有澀硬之感,但果實卻是食品工業上很好的原料,常用以製作果凍、果醬、果脯、果汁、罐頭,以及糖果、點心,青紅絲等食品。由於果面凸凹不平,果心大,果肉中石細胞多,加工製作時,利用部分約占果實鮮重的50—60%左右。
  榵梜果實含兒茶素、黃磷素等類活性物質,較其它仁果含量多,能增進血管強度,保證 人體健康。中醫認為榵梜性溫無毒,有祛濕、解暑、舒筋活絡、消食及治療中暑吐瀉、腹脹、關節疼痛、痙攣、消化不良等癥的作用。搗爛果實,取汁外塗,能治無名腫痛。新疆中醫認為,榵梜果、葉、根、枝等部分均可入藥,對氣管炎等14種疾病均有一定療效。
  楹槨常作為西洋梨的矮化砧木,世界各國普遍采用。與中國梨品種的親和力不強,一般采用西洋梨作為中間砧木,上部嫁接中國梨品種達到矮化栽培目的。
  二、栽培歷史和現狀
  榵梜原産中亞細亞、伊朗、蘇聯高加索、土耳其等地,是一個古老的樹種。在格魯吉亞、阿塞爾拜疆、亞美尼亞、我國新疆等地果園中普遍栽培。
  我國引入榵梜已有悠久歷史,晉、唐,宋各代均有記載。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上林苑內即栽有榵梜,當時稱“蠻植”。《晉官闕記》(公元3世紀)記載:“華林固有林檎十二株,榵梜六株。”宋時《圖經本草》載:“榵梜舊不著所出州土,今關、陝有之,沙苑出者更佳,其實大抵類橫,但膚慢而多毛,味甘甜。”許多原生果樹遠在古代時候就隨着人類文化和經濟交流互相傳播,新疆地處古代“絲綢之路”要衝,榵梜栽培當較內地各省更早。現在南、北疆各地均有栽培,以阿剋蘇、喀什、和田、剋孜勒蘇、庫爾勒等地分佈較多,其中喀什市、疏勒,疏附、阿剋蘇、莎車等縣比較集中,在莎車、阿剋蘇還有中、小型的榵梜園,其它各地多為混合栽植果園或零星栽培。北疆分佈極少。
  榵梜在陝西、河北、遼寧、江西、福建、貴州等省也有少量栽培。1936年法國人賈哈義從法國引入兩個榵梜類型,一個是翁熱(angers) 榵梜,小果型;主要作梨的矮化砧木,即現在各省采用的“雲南榵梜”,由於長期栽培已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生長良好。
  另一個是纔木波榵梜(champion),大果型,主作鮮食,現已斷種。
  三、發展前途
  榵梜在中亞和新疆地區自古以來都是作為果品生産栽培的。榵梜是食品工業中的重要原料,又是有價值的中藥。當前榵梜在各地栽培數量極少,在市場上視為珍品。今後應該積極引進鮮食和加工用的大果優良品種,以豐富市場果品供應種類和滿足人們日愈增長的需要。
  歐、美各國梨樹矮密栽培,多半都是采用榵梜作為矮砧的。如法國90%的洋梨樹采用榵梜矮化砧,西德新栽的洋梨樹全部是矮化的。美國采用ema砧和普魯文斯榵梜砧矮化栽培面積較大。蘇聯剋裏米亞果樹站的西洋梨矮密園,栽植後第三年畝産1075.5kg,第10年畝産8966kg。榵梜上嫁接香梨,其果實着色好,外觀美麗,含糖量為9.71%,含酸量為0.057%。而喬化砧上的香梨含糖量為8.94%,含酸量為0.068%。目前,許多國傢還積極開展榵梜的選育工作,英國東茂林試驗站把榵梜劃分為ema、b、c、d、e、f、g等7個類型,為實際應用打下基礎。但是,榵梜砧與中國梨的親和力很差。今後應註意利用榵梜作為中國梨砧的研究,為實現中國梨的矮化密植和集約栽培創造條件。
  第二節 主要種類和品種
  一、 類
  榵梜別名蠻檀,楔楂、比也(新疆維語)、木梨(河南)。是薔薇科(rosaceae) 榵梜屬 (cydonia)的果樹。本屆僅有一種。
  樹體為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8m,樹冠圓頭形,主幹紋理常扭麯。一年生枝細弱無刺,嫩時密被絨毛,以後脫落。2年生枝紫褐色,有稀疏皮孔,鼕芽小,有少數鱗片,外被短柔毛。
  葉卵圓至長圓形,長5-l0cm,寬3-5cm,先端急尖,稀微凹,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全緣,上面無毛或幼時有疏柔毛,暗緑色,下面密被長柔毛,葉脈顯著,單葉互生。葉柄長0.8-1.5cm,有柔毛。托葉膜質,早落。
  花冠直徑4-5cm,純白色,單生於小枝頂端。萼筒鐘狀,萼片反轉,比萼筒長,內外均被絨毛。花瓣倒卵形,雄蕊約20枚,花柱5枚,離生,基部密被長絨毛。果實有扁圓形、倒卵形、石榴形,直徑3-8cm,黃色,密被短絨毛,有特殊香味,萼片宿存,反折。5心室,每室有多數胚珠,果柄短粗,外被絨毛,2n=34。果面有不規則的縱肋(果溝)5-7條,擦去果皮柔毛,果皮光滑,上有褐色果點。果肉粗硬,味酸略澀,種子飽滿,紅褐色,堅硬。
  榵梜在歐亞各地長期栽培,已經形成許多變種,主要變種約有5個,即;蘋果形榵梜、梨形榵梜、塔形榵梜、大葉榵梜,斑葉榵梜等。史聯讓等在新疆調查,發現梗瘤形榵梜一個類型,一並介紹如下:
  (一)蘋果形榵梜(var.maliformis schneid.) 果實呈扁圓形、圓球形或倒圓錐形。新疆約有2個品種。
  (二)梨形榵梜(var.pyriformis rehd.) 果實呈倒卵形,洋梨狀,新疆約有3個品種。
  (三)梗瘤形榵梜 果實呈圓形或圓柱形,梗部有緑色突出或凹陷的瘤狀物。新疆約有4個品種。
  (四)塔形榵梜(var.pyramidalis sehneid.) 樹體為塔形,枝條直立,鼕季葉變黃色,果實主作腌食用。
  (五)大葉榵梜(var.1usitanica schneid.) 果實呈洋梨形,有棱起,葉片大,強健。
  (六)斑葉榵梜(var.rnarmorata schneid.) 亦稱花葉榵梜,葉有黃斑或白斑。
  (一)梨形榵梜
  1.豬嘴榵梜
  分佈於焉耆回族自治縣。
  樹勢弱,樹冠較小,葉色淡,節間較短。14年生樹高3.8m,冠徑2.6—2.85m。—年生枝平均長約51 cm,葉片長約4.1cm,寬約3.6cm,葉柄長約0.8cm。果實洋梨形,緑黃色,氈毛部分灰白,梗部有5個棱狀凸起,狀似豬嘴。縱徑5.3cm,橫徑5.8cm,平均重76g。成熟期比其它品種早10天。心室5個,種子4—24粒。果肉黃白色,味甜酸,肉較粗,水分中多,有香味。
  2.黃榵梜
  維語賽力剋比也。分佈較普遍,阿剋蘇地區較多。
  樹形較大,14年生樹高4.6m,冠徑3.6—2.3m。一年生枝平均長62.9cm。葉闊扁圓形,平展,葉脈紅色。花大,花蕾紅色。果實洋梨形,縱徑5.8cm,橫徑6.7cm,:平均重93.8g,梗部5個凸起,不明顯。果皮較黃,氈絨較厚,深黃色不易脫落。果肉較黃,質脆而致密。汁少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2.7%。果心小,間距也小,桃形閉合。
  (二)蘋果形榵梜
  1.蘋果榵梜
  維語阿爾馬比也,分佈較普遍,阿剋蘇地區較多。
  樹勢旺,樹冠大,14年生樹高3.5m,一年生枝平均長80.4cm。葉色濃,中大,長卵圓形,葉長5.9cm,寬4.6cm。葉柄短,長0.65cm。葉片薄,背面茸毛厚。
  果實扁圓形或圓形,縱徑5.05cm,橫徑5.68cm,中等大。萼窪中深中廣,氈茸棕灰色,易脫落。果肉白黃色,果心大,間距亦大。心室5個,圓形閉合。肉粗汁少味淡,可溶性固形物10%。9月下旬成熟。
  2.兔頭榵梜
  維語加拉比也,分佈於阿剋蘇縣.
  葉長卵圓形,短果枝上葉片較大而平展,發育枝上葉片較小。長5.1crn,寬約4.1cm。葉柄長約0.9 cm。葉脈顔色較淡。
  果實倒圓錐形,萼周溝棱明顯,微嚮外開裂,狀如兔頭。果實較大,縱徑8.0cm,橫徑6.9cm。萼窪深廣,氈茸薄,淡棕黃色,易脫落。果心大,間距小,圓形閉合。果肉白黃色,肉質脆,汁多味酸甜,質細,香味濃,可溶性固形物13.5%,10月中旬成熟。
  (三)梗瘤形榵梜
  1.溝紋榵梜
  分佈莎車縣。
  果實扁圓形,縱徑6.3cm,橫徑7.4cm。果梗有緑色瘤狀凸起,果皮緑黃色或黃色,與大榵梜相近似。果面縱溝10條極為明顯。氈茸薄,深黃色。萼窪深廣,有殘存花瓣。果肉黃色,味甜香,微帶酸味,肉較大榵梜鬆,水分多,種子黑褐色。
  2.緑榵梜
  分佈於莎車縣和輪臺縣。
  樹冠較大,開張。葉長約6.5cm,寬約5.2cm,葉柄長約1.3cm。果實短圓錐形,縱徑6.6cm,橫徑6.8cm。梗部有緑色瘤狀突起。果面氈茸較薄,易脫落。花瓣殘存,萼窪深廣。果肉米黃色,肉韌、汁少,味酸甜,香味濃。心室5-7個,種子較多,黃褐色,可溶性固形物14%。
  3.提載剋榵梜
  分佈於喀什市郊。
  樹冠比大榵梜小,開張,葉長約8.3cm,寬約7.2cm,葉柄長約1.4cm,葉大。果實球形或扁圓形,縱徑6.4cm,橫徑7.3cm。果面溝紋不規則,凸凹不平。果皮緑色,氈茸厚,灰白色,不易脫落。果梗部有緑色瘤,扁平。萼片殘存,萼窪廣淺。果肉白黃色,味甜酸,澀味濃,汁多,肉粗鬆,經貯藏後仍呈緑色或黃緑色,種子黑褐色。果實成熱後能長期在樹上不落,極耐貯藏。
  第三節 生物學特性
  一、生長結果習性
  榵梜為小喬木或灌木果樹,一般高約3-5m,有時可達8m。但是作為砧木與梨嫁接成活後,具有樹冠矮,結果早,品質好、貯藏性強等特點。因類型不同,對梨樹的矮化程度和繁殖難易差異很大。據陝西省果樹研究所資料:雲南榵梜最矮,三年生苗高1.45米;鄭州榵梜次之,高2.76m;阿爾巴尼亞榵梜生長勢較雲南榵梜稍強,扦插成活率略低;石傢莊榵梜根係發達,成活率中等,適應性優于云南榵梜,西安榵梜成活率為雲南榵梜的1/3,但樹冠小,根係發達,抗性較強,新疆、山西榵梜成活率低,但抗寒力強,可作矮化砧的育種和寒地栽培材料。
  榵梜萌蘖力強,對扦插不易生根的類型,可用分株繁殖。苗木栽植後5—6年開始結果,15—36年為盛果期,一般在樹冠中外部結果較多,有大小年現象。36年生大樹株産約50kg左右。在新疆南部4月上旬抽葉,下旬開花,5月上旬座果,新梢迅速生長,6月下旬生長停止,9—10月果實成熟,11月中旬落葉。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榵梜對環境條拌要求不嚴,風土適應性強,不論是粘土或砂土均能生長,但在砂質壤土中生長良好,結果多。新疆榵梜抗寒力強,在短期出現-30℃低溫時,可以正常生長結果。到-35℃左右時,一年生枝發生凍害,小樹地上部凍死,這時梨樹也受凍害。因此,在寒地栽培和作為梨樹抗寒砧木是完全可能的。
  新疆榵梜抗????鹼力較強,從幼苗和大樹的生長表現觀察,凡是杜梨、新疆野蘋果、小麥能夠生長的地區,榵梜也能很好生長。一般可耐0.3—0.4%????鹼土壤,可以利用????鹼土地進行生産。
  第四節 栽培特點
  一、繁殖技術
  有播種,扦插、壓條,分株、嫁接等方法。
  (一)播種法
  3月下旬當沙藏的部分種子吐白,即可進行播種。每畝播種量1-1.2公斤,保苗7000-8000株。
  (二)扦插法
  是常用的重要繁殖法。不同地區的榵梜扦插成活率差異很大,其中以雲南榵梜成活率最高,為77-82%,其次是西安、旅大榵梜分別為30%和15。4%,其它地區榵梜均在10%以下。榵梜的類型,立地條件,插條長度,插條枝齡是影響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土壤疏鬆程度和溫濕度是成活率高低的重要條件。雲南榵梜插條在土壤15cm處地溫16℃左右時,是生根最適溫度。扦插後約經1個月生根,當新根大量産生時,地上部生長也轉旺盛。
  插條選用充實的一年生或二年生枝,長約15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