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椰心葉甲
  【害蟲名稱】椰心葉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別名】紅胸葉蟲、椰子扁金花蟲、椰子棕扁葉甲、椰子剛毛葉甲。
  【目名】鞘翅目coleoptera
  【科名】葉甲總科chrysomeloidea、鐵甲科hispidae、鐵甲亞科(hispinae)。
  【分佈】椰心葉甲原産於印度尼西亞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現廣泛分佈於太平洋群島及東南亞。也括中國(臺灣、香港)、越南、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新喀裏多尼亞、薩靡亞群島、法屬波利尼西亞、新赫布裏底群島、俾斯麥群島、社會群島、塔西提島、關島、馬來西亞、斐濟群島、瓦努阿圖、新加坎、法屬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馬爾代夫。馬達加斯加、毛裏求斯、塞舌爾、韓國、泰國等。
  【形態特徵】椰心葉甲屬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成蟲、卵、幼蟲、蛹四個蟲態。
  成蟲: 體扁平狹長,雄蟲比雌蟲略小。體長80-10mm,寬約2mm,觸角粗綫狀,11節,黃褐色;頂端4節色深,有絨毛,柄節長2倍於寬。觸角間突超過柄節的1/2,由基部嚮端部漸尖,不平截。沿角間突嚮後有淺褐色縱溝。頭部紅黑色;頭頂背面平伸出近方形板塊,兩側略平行,寬稍大於長。前胸背板黃褐色,略呈方形,長寬相當。具有不規則的粗刻點。前緣嚮前稍突出,兩側緣中部略內凹;後緣平直。前側角圓,嚮外擴展,後側角具一小齒。中央有一大的黑斑。足紅黃色,粗短,跗節4節。
  卵: 橢圓形,褐色,長1.5mm,寬1.0mm。卵的上表面有蜂窩狀平凸起,下表面無此結構。
  幼蟲: 幼蟲可分為1-5齡。白色至乳白色。
  幼蟲的齡期可從尾突的長短來分別:1齡平均為0.13mm,2齡0.2omm,3齡0.2gmm,4齡0.37mm,5齡0.45mm。蛹:長10.5椰,寬2.5mm,與幼蟲相似,但個體稍粗,出現翅芽和足,腹末仍有尾突,但基部的氣門開口消失。
  【繁殖】椰心葉甲每年發生4-5代,世代重疊。卵期為3-6d,孵化率92.5%,幼蟲期為30-40d,預蛹期3d,蛹期6d;成蟲期可達220d。雌成蟲産卵前期1-2月,每雌蟲可産卵約100多粒。從卵至成蟲約為50天。産卵前期18天,成蟲有的每天都産卵,有的隔1-5天産一次卵,每次産卵多為1-2粒,最多6粒。卵産在取食心葉而形成的蟲道內,3-5個一縱列,卵和葉面粘聯固定。
  【行為習性】成蟲懼怕陽光,白天多緩慢爬行,但早晚趨於飛翔。具有一定的飛翔能力,有資料記載可飛翔300-500米,可靠飛行或藉助氣流進行一定距離的自然擴散。遠距離傳播是藉助於各個蟲態隨寄主(主要是種苗、花卉)調運而人為傳播。
  【寄主植物】椰子、西𠔌椰子、大王椰子、華盛頓椰子、亞歷山大椰子、雪棕、檳榔、棕櫚、卡噴特木、魚尾葵、假檳榔、山葵、刺葵、蒲葵、散尾葵、省藤等。其中椰子是最主要的寄主。
  【發生特點】椰心葉甲是一種重大危險性外來有害生物,屬毀滅性害蟲。在國傢林業局最新公佈的19種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中名列第三位。原産於印度尼西亞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現廣泛分佈於太平洋群島及東南亞。每年可發生4~5代,世代重疊。可靠飛行或藉助氣流進行一定距離的自然擴散,遠距離傳播是藉助於各個蟲態隨寄主調運而人為傳播。它在寄主上的危害部位為最幼嫩的心葉,葉片受害後出現枯死被害狀,嚴重時植株死亡。具有繁殖快、破壞性強和防治難度大的特點。
  【危害癥狀】椰心葉甲是國傢禁止進境的國際二類植物檢疫對象,危害以椰子為主的棕擱科植物。主要為害未展開的幼嫩心葉,成蟲和幼蟲在摺叠葉內沿葉脈平行取食表皮薄壁組織,在葉上留下與葉脈平行、褐色至灰褐色的狹長條紋,嚴重時條紋連接成褐色壞死條斑,葉尖枯萎下垂,整葉壞死,甚至頂枯,樹木受害後期表現部分枯萎和褐色頂冠,造成樹勢減弱後植株死亡。一棵椰子樹最多可以有幾千頭椰心葉甲,一年之內可以讓一棵椰子樹枯萎。
  【防治方法】①疫區植株,禁止調運。新的椰心葉甲疫情發現後,要嚴密封鎖疫區,禁止一切棕櫚科植物的調運,禁止範圍包括有疫情的縣內、縣與縣之間和省際之間的調運;②對於染蟲區內棕櫚科植物株數小於500株的小疫點,可以對所有植株采取人工拔除和去頂的辦法進行除治;③對於新發現的疫情發生點,在確定染蟲區面積少於7hm2(不含隔離帶面積),染蟲區內植株少於1000株(不含隔離帶內的植株)的情況下,對染蟲區內的所有棕櫚科植物采取以椰甲清粉劑挂包法為主的化學防治方法進行防治;④緑僵菌法。為生物防治方法,此方法正在試驗推廣階段;⑤天敵法。用椰心葉甲的天敵,寄生蜂——姬小蜂和嚙小蜂進行防治;⑥采取綜合防治方案。
  【防治技術】葉甲清粉劑挂包防治方法。挂包法比其它化防方法有明顯效果,是椰心葉甲化學防治上一個很大的進步。椰甲清粉劑所含成分包括觸殺性藥劑和內吸性藥劑,藥劑可以通過植物內吸進入心葉緩慢釋放。同時,挂包法是將藥包固定在植株心葉上,讓藥劑隨水或人工淋水自然流到害蟲危害部位從而殺死害蟲。衹要藥包中還有藥劑剩餘,一旦下雨,雨水都會帶着藥劑流嚮葉心起到殺蟲作用。因此,挂包法不僅沒有噴灌引起的霧滴飄移污染,而且藥劑衹流嚮害蟲危害部位,藥劑有效利用率高,對環境污染小。根據專傢評定,椰甲清粉劑挂包法對椰心葉甲的防效高、持效期長(8-10個月)、對環境污染小、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椰甲清粉劑挂包防治方法是華農專門針對椰心葉甲防治而研製的新藥新方法,實踐證明,該方法藥效期長、效果較好,無粉塵或霧滴飄污染,有利於環境保護,對控製疫情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操作方法:危害嚴重的挂藥2小包,其中1包放置在心葉基部幼嫩葉片內側,塞入心葉與旁側葉片之間,並用挂包綫固定在1.5米以上長的心葉(一般為第2片心葉)葉梗上,用於殺死藏於心葉內的幼蟲、成蟲和卵。另1包固定在為害較嚴重的心葉上方內側,再把心葉和周圍幾片心葉捆綁在一起,用於殺死葉片上部的害蟲。如心葉上部未發現成蟲或成蟲少於20頭,則該樹用藥一包,該藥包置於新葉基部。然後在藥包上部緩慢淋水,讓水慢慢入有蟲的葉片和心葉深處。危害不嚴重的衹在心葉底端挂一包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