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棕鬣狗
目錄
No. 1
  中文名稱:棕鬣狗
  英文名稱:brown hyaena
  學名:hyaena brunnea
  分類:食肉目、鬣狗科、鬣狗屬
  體色:深褐色
  棲息地:半幹旱灌叢區
  食物:動物腐屍或小的哺乳動物
  重量:約 55公 斤
  肩高:約 76公 分
  懷孕期:3個月
  仔數:2到4頭
  壽命:最長約14年
  體型:頭軀幹長1100-1356mm,尾長187-265mm,肩高640-880mm,體重37-47.5kg,雄性體型較雌性略大。
  形態:有一對尖耳朵,毛長,呈深棕色,頭部為灰色,頸部及肩部為黃褐色,四肢的下方為灰色,有深棕色的環紋,背上的鬃毛明顯.
  卓越的幸存者。它的個頭比斑鬣狗小得多,體重衹有40~47千克。站立身高與德國牧羊犬差不多。它是世界上四種鬣狗中最珍貴的一種,由於對南非幹旱,半幹旱地區的適應能力極強,所以在卡拉哈裏沙漠中一直保持着可觀的數量。
No. 2
  中文名稱:棕鬣狗
  英文名稱:Brown Hyaena
  學名:Hyaena brunnea
  分類:食肉目、鬣狗科、鬣狗屬
  體色:深褐色
  棲息地:半幹旱灌叢區
  食物:動物腐屍或小的哺乳動物
  重量:約 55公 斤
  肩高:約 76公 分
  懷孕期:3個月
  仔數:2到4頭
  壽命:最長約14年
  卓越的幸存者。它的個頭比斑鬣狗小得多,體重衹有40~47千克。站立身高與德國牧羊犬差不多。它是世界上四種鬣狗中最珍貴的一種,由於對南非幹旱,半幹旱地區的適應能力極強,所以在卡拉哈裏沙漠中一直保持着可觀的數量。
  外形特徵: 棕鬣狗體形似犬,體長為110—125釐米,尾長25—35釐米,體重約為60千克。頭大,額寬,耳長。身上沒有斑紋,體毛主要呈棕褐色,但也有灰色、赤色、近黑色等色形變化,一般頭部、上背、肩部等毛色較淺,其他部位較深,四肢外側有橫行的棕褐色與白色相間的條紋。體毛很長,粗糙而蓬鬆,從頸背部至臀部都有發達的鬣毛,在激動時能高高聳起,好像體型突然變大了一樣。前肢較後肢長,故肩高於臀部,使身體呈前高後低的傾斜狀態,顯得十分精神。四肢上均具4趾,趾較鈍而且不能伸縮。尾巴比狗的尾巴稍短,顔色較身體其他部位更深。
  分佈範圍: 棕鬣狗分佈於非洲的南非、莫桑比剋、津巴布韋、贊比亞、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和安哥拉等國境內,主要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有稀樹的草原和荒漠地帶,但也有一些生活在海岸附近,被稱之為“灘狼”。棕鬣狗比較膽怯,一般都是晝伏夜出,夜晚進行活動和覓食,白天則隱藏在稠密的灌木叢、較高的草叢中,以及岩石隙縫或土豚的舊洞中休息。它的食性極雜,幾乎什麽都吃,其中包括一些瓜果、蔬菜等,但更主要的是撿食原野上的殘骸腐肉,有時也獵食一些小動物,在海濱活動的有時還會吃被海浪推上來的鯨等動物的屍體。它的上下顎和牙齒都堅強有力,頰齒和咬肌都特別發達,顯得極為強悍,能咬碎巨大的非洲水牛或斑馬等動物頭部和腿上最粗壯的硬骨和肉塊。它的消化功能也很強,所以才能將其他動物不愛吃的或者咬不動的堅硬食物打掃得一幹二淨,寸骨不剩,賴以生存。由於擅長清理草原、荒漠上的動物殘骸,對於防止傳染病的發生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贏得“清道夫”之稱。在被追擊時,還會裝死,藉以逃脫。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有時白天也出來覓食。經常跟隨在獅、獵豹等猛獸的後面流浪徘徊,以便隨時飼機撿拾它們獵捕到的食物,但獅、獵豹等對這些貪婪的“尾隨者”非常討厭,常常對其進行威脅,有時甚至把它們捉住或殺死。所以當獅或獵豹“進餐”的時候,它們也時刻警惕着,保持一定的距離,等待時機。有時實在餓得不行,也會按奈不住急切的求食心情,以淬不及防的動作,貿然進行掠奪,同時與之競爭的還有禿鷲和禿鸛等食腐鳥類。如果它棲息的地區比較幹旱,還要經常到遠離棲息地的地方去飲水。棕鬣狗就是這樣,依靠自己的力量、耐力再加上獨特的取食方式,在草原和荒漠上的捕食者中占據一席之地。
  生活習性:棕鬣狗有一個組織嚴密的社會體係,一般由雌獸統治着,因為在群體中,做為首領的雌獸比雄獸還要強壯一些,而其他方面雌獸和雄獸看起來都相差不多。在距離洞穴較遠的地方,雄獸和雌獸會相互致意,像其他動物一樣,用暴露身上最容易被攻擊的部位以表示恭維和信任。這種姿勢使成員之間減少了侵略性,並給群體內部增強了團结和諧和秩序良好的氣氛。除了用身體姿勢表達以外,還用嗬嗬、咯咯的叫聲和呻吟聲等來表達類似的意思。
  棕鬣狗的聽力和視力都很好,嗅覺更是極其靈敏。每衹棕鬣狗還有自己的獨特的氣味,在活動中,群體成員主要以嗅覺來進行聯繫,在彼此相遇時,常常互相嗅個不停。群體中的成員共同地承擔着保衛領地的任務,經常集合在一起到邊界上巡邏,能夠毫無倦意地走過很長的路程,並且時而停下來,用氣味和糞便作一些標記。成群結隊可以顯示出集體的強大力量,並以此來威嚇鄰近的其他群體。如果群體中發現有另外一些群體中的個體混進來,就會毫不客氣地把它們趕走。這是常見的一種特殊的小衝突,但有時也會因此而展開群體與群體之間的搏鬥,在邊界巡邏和彼此的爭端中相互殘殺。
  棕鬣狗能發出十多種叫聲,這對於它的生存來說十分重要,因為它經常在夜間活動,必須依靠不同的叫聲來加強群體成員之間的聯繫。但這些叫聲差不多都非常奇特,常常令人聽了感到毛骨涑然。尤其是在一旦尋找到食物,或者發情的時候,所發出的一種強烈的叫聲,更是令人膽戰心驚。由於棕鬣狗常常給人們以十分討厭和喜歡偷懶的形象,所以有些地方流傳着衹要它在人類的居住地出現,就會帶來死亡的荒誕傳說。
  棕鬣狗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雄獸常用搖尾巴的方式嚮雌獸求愛。雌獸的懷孕期為3—3.5個月,每胎産1—4仔。幼仔一生下來眼睛就睜開了,重量為1.5千克左右,大約要在土豚遺棄的洞穴裏度過11個月的漫長日子,在此期間,雌獸則經常需要外出捕獵,以便使幼仔得到充足的奶水和食物。出生後的4個月裏,幼仔全部依靠吃奶生活,甚至當它們的牙齒都已經長出以後,還幾乎沒有吃過肉。當長到3—4個星期的時候,便可以經常到地面上活動了。像所有的動物幼仔一樣,它們對什麽都很好奇,東聞聞西嗅嗅,很快就學會了靠鼻子、耳朵和眼睛來認識外邊的世界。雌獸的警惕性很高,就連雄獸也不允許靠近巢穴和它撫養的幼仔,因為有時候有些饑餓的雄獸也會吃掉幼仔。幼仔出生10個月以後就可以隨着雌獸到各處去玩耍了,特別是一群棕鬣狗在附近吃東西的時候,它們更喜歡跟在後面。幼仔約3歲時性成熟。壽命為14年左右。
  棕鬣狗是其中分佈範圍最小的一種,數量也較為稀少,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被列入附錄I,已從原産地之一的阿紮尼亞等地絶跡,全世界人工飼養的也僅有60衹左右,分別飼養在25傢動物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