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藥 > 棕櫚葉
目錄
No. 1
  【棕櫚葉的功效介紹】:
  棕櫚葉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葉片,植物形態詳棕櫚皮條。
  【化學成分】參見棕櫚皮條。
  【功用主治-棕櫚葉的功效】用於勞倦內傷或憂思過度所致脾胃虛弱。中氣虧損、脾不統血。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吐血,勞傷,虛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
  【選方】治高血壓,預防中風:鮮棕桐葉一兩,槐花三錢。
  作一日量,泡湯代茶。
  (《現代實用中藥》)
No. 2
  棕櫚葉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葉片,植物形態詳"棕櫚皮"條。
  【化學成分】參見"棕櫚皮"條。
  【功用主治】《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吐血,勞傷,虛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
  【選方】治高血壓,預防中風:鮮棕桐葉一兩,槐花三錢。作一日量,泡湯代茶。(《現代實用中藥》)
No. 3
  【棕櫚葉的功效介紹】: 棕櫚葉 (《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葉片,植物形態詳棕櫚皮條。
  【植物形態】棕櫚,常緑喬木,高達10m。莖桿圓柱形,粗裝挺立,不分枝,徑約20cm,殘留的褐色纖維狀老葉鞘層層包被於莖桿上,脫落後呈環狀的節。葉簇生於莖頂,嚮外展開;葉柄堅硬,長約1m,橫切面近三角形,邊緣有小齒,基部具褐煞費苦心纖維狀葉鞘,新葉柄直立,老葉柄常下垂;葉片近圓扇狀,直徑60-100cm,具多數皺摺,掌狀分裂至中部,有裂片30-50,各裂片先端淺2裂,上面緑色,下面具蠟粉,革質。肉穗花序,自莖頂葉腋抽出,基部具多數大型鞘狀苞片,淡黃色,具柔毛。雌雄異株;雄花小,多數,淡黃色,花被6,2輪,寬卵形,雄蕊6,花絲短,分離;雌花花被同雄花,子房上位,密被白柔毛,花柱3裂。核果球形或近腎形,直徑約1cm,熟時外果皮灰藍色,被蠟粉。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化學成分】參見棕櫚皮條。
  【功用主治-棕櫚葉的功效】用於勞倦內傷或憂思過度所致脾胃虛弱。中氣虧損、脾不統血。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吐血,勞傷,虛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
  【選方】治高血壓,預防中風:鮮棕桐葉一兩,槐花三錢。
  作一日量,泡湯代茶。
  (《現代實用中藥》)
包含詞
棕櫚葉圍棕櫚葉式柱勝利者的棕櫚葉
二十九片棕櫚葉棕櫚葉戰水風涼29片棕櫚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