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中草藥 : 棕櫚屬 : 林業樹種 > 棕櫚
目錄
No. 1
  又稱“棕樹”。單子葉植物,棕櫚科。常緑喬木。樹幹直立,不分枝。葉大,簇生在莖頂。葉鞘分裂成棕褐色纖維狀毛,叫做“棕衣”。棕衣可製繩索、毛刷、地毯、簑笠、床墊等。樹幹可作亭柱、欄桿等。葉柄基部棕毛、葉和果實,是傳統中藥。
zōng lǘ zōng lǘ
  木名。棕櫚樹。一種棕櫚屬植物,高3—7米,莖直立,不分枝,為葉鞘形成的棕衣所包,葉叢生莖頂,嚮外開展,葉柄硬而長,葉片圓扇形,掌狀深裂,肉穗花序生於葉間,花黃色,核果集生成穗形,近球形,棕衣可製繩索、床墊等,葉可編帽子
No. 3
  植物方式
  拼音:zōnglǘ
  種名: 棕櫚
  學名: 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 h.wendl.
  別名: 並櫚、棕樹、唐棕、唐棕櫚、山棕
  科: 棕櫚
  屬: 棕櫚
  英文名稱:fortunes windmill plam
  産地分佈
  産我國長江以南各省。
  形態特徵
  棕櫚樹屬常緑喬木。樹幹圓柱形,聳直不分枝,周圍包以棕皮,樹冠傘形。本植物株高15米,胸徑20-30釐米。肉穗花序腋生,長40-60釐米,果腎狀球形,藍黑色。葉形如蒲扇,簇生於莖端,嚮四周開展,有狹長皺褶,至中部掌裂,葉柄長。花單性,雌雄異株,肉穗花序,花淡黃色,有明顯的花苞。果熟11月。
  生長習性
  棕櫚是國內分佈最廣,緯度最高的種類。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寒性極強,可忍受零下14度的低溫,是我國栽培歷史最早的棕櫚類植物之一。
  用途
  棕櫚樹栽於庭院、路邊及花壇之中,樹勢挺拔,葉色蔥蘢,適於四季觀賞。木材可以製器具。單子葉植物中的棕櫚科江蘇棕櫚基地有100萬株左右以其特有的形態特徵構成了熱帶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觀。雙子葉植物棕櫚棵,葉鞘為扇子型,在江蘇棕櫚基地最多.提供棕纖維,葉可製扇、帽等工藝品,根入藥。
  品種
  1. 叢簇棕櫚 (trachycarpus caespitosus)
  2. 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3. 吸枝棕櫚 (trachycarpus forrunei var.surculosa)
  4. 山棕櫚 (trachycarpus martianus)
  5. 竜棕 (trachycarpus nanus)
  6. 塔基棕櫚 (trachycarpus takil)
  7. 瓦氏棕櫚 (trachycarpus wagenrianus)
  8.扇子棕櫚
  中草藥
  【英文名】
  petiolus trachycarpi
  【別名】
  棕衣樹、棕樹、陳棕、棕板、棕骨、棕皮
  【來源】
  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h. wendl. 的乾燥葉柄。采棕時割取舊葉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纖維狀的棕毛,曬幹。
  【製法】
  棕櫚:除去雜質,洗淨,乾燥。
  棕櫚炭:取淨棕櫚,照煅炭法製炭。
  【性狀】
  本品呈長條板狀,一端較窄而厚,另端較寬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紅棕色,粗糙,有縱直皺紋;一面有明顯的凸出纖維,纖維的兩側着生多數棕色茸毛。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無臭。味淡。
  【鑒別】取本品粉末1g,加水20ml,加熱5 分鐘,濾過,濾液用水稀釋成20ml。取濾液1ml ,加三氯化鐵試液2~3滴,即生成污緑色絮狀沉澱;另取濾液1ml ,加氯化鈉明膠試液3 滴,即顯白色渾濁。
  【性味歸經】苦、澀,平。歸肺、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收澀止血。用於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1、鼻血不止。用棕櫚燒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內。
  2、血崩不止。有棕櫚皮營業稅存性,空心服三錢,淡酒送上。
  3、敵國淋不止。用棕櫚皮半燒半炒,研為末。每服二錢。
  4、屙血。作棕櫚皮半斤、橋樓一個,共燒成灰。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5、瀉痢。用棕櫚皮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一匙。
  6、小便不通。用棕櫚皮燒存性,水酒送服二錢即通。
  【用法用量】 3~9g,一般炮製後用。
  【貯藏】置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No. 4
  棕櫚
  【英文名】FLOS FARFARAE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款鼕 Tussilago farfara L. 的乾燥花蕾。12月或地凍前當花尚未出土時采挖,除去花梗及泥沙,陰幹。
  【性狀】本品呈長圓棒狀。單生或2~3個基部連生,長1~2.5cm,直徑0.5~1cm。上端較粗,下端漸細或帶有短梗,外面被有多數魚鱗狀苞片。苞片外表面紫紅色或淡紅色,內表面密被白色絮狀茸毛。體輕,撕開後可見白色茸毛。氣香,味微苦而辛。
  【炮製】款鼕花 除去雜質及殘梗。蜜款鼕花 取淨款鼕花,照蜜炙法用蜜水炒至不粘手。
  【性味與歸經】辛、微苦,溫。歸肺經。筍及子花(按:即棕櫚的果實):苦、澀、平、無毒。有人認為有毒。皮(按:即乾燥的葉鞘纖維):苦、澀、平、無毒。
  【功能與主治】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用於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勞嗽咳血。
  【主治】
  筍及子花:澀腸止瀉、崩中帶下。
  皮:
  1、鼻血不止。用棕櫚燒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內。
  2、血崩不止。有棕櫚皮營業稅存性,空心服三錢,淡酒送上。
  3、敵國淋不止。用棕櫚皮半燒半炒,研為末。每服二錢。
  4、屙血。作棕櫚皮半斤、橋樓一個,共燒成灰。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5、瀉痢。用棕櫚皮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一匙。
  6、小便不通。用棕櫚皮燒存性,水酒送服二錢即通。
  【用法與用量】5~9g 。
  【貯藏】置乾燥處,防潮,防蛀。
植物方式
  拼音:zōnglǘ
   名: 棕櫚
  學 名: 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 H.Wendl.小棕櫚
   名: 並櫚、棕樹、唐棕、唐棕櫚、山棕
  科: 棕櫚
  屬: 棕櫚
  英文名稱:Fortunes Windmill Palm
  形態特徵
  棕櫚樹屬常緑喬木。樹幹圓柱形,常殘存有老葉柄及其下部的葉崤,葉簌竪幹頂,形如扇,掌狀裂深達中下部。雌雄異株,圓錐狀肉穗花序腋生,花小而黃色。核果腎狀球形,藍褐色,被白粉。花期4-5月,10-11月果熟
  分佈:原産我國,除西藏外我國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佈,北起陝西南部,南到廣東、廣西和雲南、西達西藏邊界,東至上海浙江。從長江出海口,沿長江上遊西岸500千米地帶廣為分佈
  生長習性
  棕櫚是國內分佈最廣,就江蘇棕櫚基地有面積100畝.緯度最高的種類。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寒性極強,可忍受零下14度的低溫,是我國栽培歷史最早的棕櫚類植物之一。
   棕櫚樹幹腐病
  癥狀 :病害多從葉柄基部開始發生,首先産生黃褐色病斑,並沿葉柄嚮上擴展到葉片,病葉逐漸凋萎枯死。病斑延及樹幹産生紫褐色病斑,導致維管束變色壞死,樹幹腐爛;葉片枯萎,植株趨於死亡。若在棕櫚幹梢部位,其幼嫩組織腐爛,則更為嚴重。在枯死的葉柄基部和爛葉上,常見到許多白色菌絲體。當地上部分枯死後,地下根係也很快隨之腐爛,全部枯死。病原為擬青黴菌。
  防治措施
  及時清除腐死株和重病株,以減少侵染源。適時、適量剝棕,不可秋季剝棕太晚,春季剝棕太早或剝棕過多。春季,一般以清明前後剝棕為宜。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或颳除病斑後塗藥,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噴藥時間,從3月下旬或4月上旬開始,每10至15天一次,連續噴3次。
  用途
  棕櫚樹栽於庭院、路邊及花壇之中,樹勢挺拔,葉色蔥蘢,適於四季觀賞。木材可以製器具。單子葉植物中的棕櫚科江蘇棕櫚基地有100萬株左右以其特有的形態特徵構成了熱帶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觀。雙子葉植物棕櫚棵,葉鞘為扇子型,在江蘇棕櫚基地最多.提供棕纖維,葉可製扇、帽等工藝品,根入藥。
  品種
  1. 叢簇棕櫚 (Trachycarpus caespitosus) 2. 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3. 吸枝棕櫚 (Trachycarpus forrunei var.surculosa) 4. 山棕櫚 (Trachycarpus martianus)
  5. 竜棕 (Trachycarpus nanus) 6. 塔基棕櫚 (Trachycarpus takil)
  7. 瓦氏棕櫚 (Trachycarpus wagenrianus) 8.扇子棕櫚
中草藥
  【英文名】 PETIOLUS TRACHYCARPI
  【別名】棕衣樹、棕樹、陳棕、棕板、棕骨、棕皮
  【來源】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H. Wendl. 的乾燥葉柄。采棕時割取舊葉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纖維狀的棕毛,曬幹。
  【製法】 棕櫚:除去雜質,洗淨,乾燥。棕櫚炭:取淨棕櫚,照煅炭法製炭。
  【性狀】
  本品呈長條板狀,一端較窄而厚,另端較寬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紅棕色,粗糙,有縱直皺紋;一面有明顯的凸出纖維,纖維的兩側着生多數棕色茸毛。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無臭。味淡。
  【鑒別】取本品粉末1g,加水20ml,加熱5 分鐘,濾過,濾液用水稀釋成20ml。取濾液1ml ,加三氯化鐵試液2~3滴,即生成污緑色絮狀沉澱;另取濾液1ml ,加氯化鈉明膠試液3 滴,即顯白色渾濁。
  【性味歸經】苦、澀,平。歸肺、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收澀止血。用於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1、鼻血不止。用棕櫚燒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內。
  2、血崩不止。有棕櫚皮營業稅存性,空心服三錢,淡酒送上。
  3、敵國淋不止。用棕櫚皮半燒半炒,研為末。每服二錢。
  4、屙血。作棕櫚皮半斤、橋樓一個,共燒成灰。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5、瀉痢。用棕櫚皮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一匙。
  6、小便不通。用棕櫚皮燒存性,水酒送服二錢即通。
  【用法用量】 3~9g,一般炮製後用。
  【貯藏】置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中草藥別名
  【別名】棕皮,棕毛,棕櫚皮,棕樹皮,拼櫚木皮,棕表樹皮,百葉草皮,定海針皮。
  【商品名】陳棕皮:又名陳棕。為棕櫚皮陳久者。習以為佳。
  棕骨:又名棕板。為葉柄削去外面纖維曬幹者。
  以片大、質厚、棕紅色、陳久者為佳。
  【處方名】棕櫚棕櫚炭,棕櫚灰,棕灰,棕皮炭,棕炭,棕骨炭,棕板炭,陳棕炭。
  棕桶炭又名棕櫚灰、棕皮炭、棕炭。為棕皮煅成炭入藥者。
  棕骨炭又名棕板炭。為棕骨煅成炭入藥者。
保鮮棕櫚樹
  保鮮棕櫚樹 是屬於景觀産品,是和景觀想配套的産品,經特別工藝防腐、保鮮技術處理的棕櫚樹葉片, 配套工藝棕櫚樹幹組合成的工藝品棕櫚樹,不需要水土養護,棕櫚樹葉四季常青,並伴有自然芳香。
  棕櫚樹産品特點:
  一:全真保鮮葉片具有手感含水,可以在環境濕度大的地方如遊泳館內使用。乾燥花葉片不可以,會發黴。
  二:全真保鮮樹,衹要空氣中有水分,就會自動吸水舒張葉片。空氣中無水氣,則保持原植物形態不變。
  三,全真保鮮樹,葉片放置在衛生間,早上可以看到葉片上有水珠分佈在表面。乾燥花葉片沒有此功能。
  四:真保鮮樹葉片絶不長白毛,可以水洗。不縮水,不滴水,葉片極柔軟,手感不乾燥。
  五:全真保鮮樹工藝,可以生産多個植物品種。
棕櫚藥用價值
  氣味 筍及子花(按:即棕櫚的果實):苦、澀、平、無毒。有人認為有毒。
  皮(按:即乾燥的葉鞘纖維):苦、澀、平、無毒。
  主治
  筍及子花:澀腸止瀉、崩中帶下。
  皮:
  1、鼻血不止。用棕櫚燒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內。
  2、血崩不止。有棕櫚皮營業稅存性,空心服三錢,淡酒送上。
  3、敵國淋不止。用棕櫚皮半燒半炒,研為末。每服二錢。
  4、屙血。作棕櫚皮半斤、橋樓一個,共燒成灰。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5、瀉痢。用棕櫚皮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一匙。
  6、小便不通。用棕櫚皮燒存性,水酒送服二錢即通。
中國藥典2005版
  名稱:
  棕櫚
  漢語拼音:
  Zonglu
  英文名:
  PETIOLUS TRACHYCARPI
  基原:
  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棕櫚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f.)H.Wendl.的乾燥葉柄。采棕時割取舊葉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纖維狀的棕毛,曬幹。
  性狀:
  本品呈長條板狀,一端較窄而厚,另端較寬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紅棕色,粗糙,有縱直皺紋;一面有明顯的凸出纖維,纖維的兩側着生多數棕色茸毛。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味淡。
  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水20ml,加熱5分鐘,濾過,濾液用水稀釋成20ml。取濾液1ml,加三氯化鐵試液2-3滴,即生成污緑色絮狀沉澱;另取濾液1ml,加氯化鈉明膠試液3滴,即顯白色渾濁。
  炮製方法:
  棕櫚 除去雜質,洗淨,乾燥。
  棕櫚炭 取淨棕櫚,照煅炭法(附錄Ⅱ D)製炭。
  性味:
  苦、澀,平。
  歸經:
  歸肺、肝、大腸經。
  功效:
  收澀止血。
  主治:
  用於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
  3-9g,一般炮製後用。
  貯藏:
  置乾燥處。
  中西藥分類:
  中藥(藥材及飲片)
中國藥典2000版
  棕櫚
  拼音名:Zonglu
  英文名:PETIOLUSTRACHYCARPI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276
  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棕櫚Trachycarpusfortunei(Hook.f.)H.Wendl.的乾燥葉
  柄。采棕時割取舊葉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纖維狀的棕毛,曬幹。
  【性狀】本品呈長條板狀,一端較窄而厚,另端較寬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紅
  棕色,粗糙,有縱直皺紋;一面有明顯的凸出纖維,纖維的兩側着生多數棕色茸毛。質
  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無臭。味淡。
  【鑒別】取本品粉末1g,加水20ml,加熱5分鐘,濾過,濾液用水稀釋成20ml。
  取濾液1ml,加三氯化鐵試液2~3滴,即生成污緑色絮狀沉澱;另取濾液1ml,加氯化
  鈉明膠試液3滴,即顯白色渾濁。
  【炮製】棕櫚除去雜質,洗淨,乾燥。
  棕櫚炭取淨棕櫚,照煅炭法(附錄ⅡD)製炭。
  【性味與歸經】苦、澀,平。歸肺、肝、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收澀止血。用於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用法與用量】3~9g,一般炮製後用。
  【貯藏】置乾燥處。
花木百科
  棕櫚介紹
  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科屬:
  棕櫚棕櫚
  別名:
  棕樹、山棕
  形態特徵:
  常緑喬木,高達15米。無主根,須根密集。幹圓柱形,直立,不分枝,幹有殘存不脫落的老葉柄基部,並被暗棕色的葉鞘纖維包裹。葉大,簇生於樹幹頂端,掌狀分裂成多數狹長的裂片,裂片堅硬,頂端淺二裂。葉柄極長。雌雄異株,花期5月,淡黃色,肉穗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核果腎形,初為青色,11~12月果熟,熟時黑褐色。
  分佈與習性:
  原産中國,日本、印度、緬甸也有。棕櫚在我國分佈很廣;北起陝西南部,南到廣東、廣西和雲南,西達西藏邊界,東至上海和浙江。從長江出海口,沿着長江上遊兩岸500公裏廣阔地帶分佈最廣。耐庇陰,幼樹的耐陰能力尤強。喜溫暖,不耐嚴寒。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耐濕,稍耐????鹼,但在乾燥沙土及低窪水濕處生長較差。對煙塵、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
  繁殖與栽培:
  播種繁殖,10~11月果實充分成熟時,以隨采隨播最好。或采後置於通風處陰幹,或行砂藏,至翌春3~4月份播種,發芽率約80~90%。播種苗2年後換床移栽,移時剪除葉片1/2~2/3淺栽,以免爛心及蒸發,保證成活。
  應用:
  棕櫚樹幹挺拔,葉形如扇,清姿優雅。宜對植、列植於庭前路邊和建築物旁,或高低錯落地群植於池邊與庭園,翠影婆娑,頗具熱帶風光韻味。
  圖片:
百科辭典
  棕櫚
    棕櫚科植物棕櫚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 ) H. Wendl. 的乾燥葉柄。
    
英文解釋
  1. :  Fortune windmillpalm Petiole
  2. n.:  hemp palm,  Palm,  fortunes windmill plam
  3. lat.:  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 h.wendl.,  petiolus trachycarpi
法文解釋
  1. n.  palmier
近義詞
棕樹, 並櫚, 唐棕, 棕櫚, 山棕, 棕衣樹, 陳棕, 棕板, 棕骨, 棕皮
相關詞
植物藥材木本中醫花木百科生物藤本植物熱帶植物
木本植物椰子非洲馬達加斯加健康環保床墊
油棕油料旅遊湛江公園景點
包含詞
棕櫚𠔌棕櫚樹棕櫚科棕櫚屬棕櫚鷲
棕櫚油棕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