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期限策略(the laddered maturity strategy)
梯形期限策略概述
在利率波動的環境下,銀行投資的證券的價格會隨利率波動而變化。這對銀行證券投資的技術要求很高。由於對利率波動的預測能力和保值技術能力的差異,不同銀行可采取相對穩健或相對進取的投資策略。梯形期限策略(the laddered maturity strategy)是相對穩健的方法,它也稱為期限間隔方法(spaced-maturity approach)。
梯形期限策略的基本思路
根據銀行資産組合中分佈在證券上的資金量,把它們均勻地投資在不同期限的同質證券上,在由到期證券提供流動性的同時,可由占比重較高的長期證券帶來較高收益率。由於該方法中的投資組合很像階梯形狀,故得此名。如圖。
梯形期限策略的優缺點
梯形期限方法是小銀行在證券投資中較多采用的,其優點比較明顯。(1)管理方便,易於掌握。銀行衹需將資金在期限上作均勻分佈,並定期進行重投資安排即可。(2)銀行不必對市場利率走勢進行預測,也不需頻繁進行證券組合投資安排。(3)這種投資組合可以保障銀行在避免因利率波動出現投資損失的同時,使銀行獲取至少是平均的投資回報。
證券投資的梯形期限方法與流動性準備方法一樣,屬於傳統的投資策略,其特徵可以概括為買入一持有到期。除此以外,梯形期限方法具有以下主要缺陷:(1)過於僵硬,缺少靈活性,當有利的投資機會出現時,不能利用新的投資組合來擴大利潤,特別是當短期利率提高較快時;(2)作為二級準備證券的變現能力有局限性。由於實際償還期為1年的證券衹是1/n,故有應急流動性需要時,銀行出售中長期證券有可能出現投資損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