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目錄 郵編:514733 代碼:441421 區號:0753
拼音:Méi Xiàn,Mei Xian
梅縣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3°55′-24°28′、東徑115°47′-116°33′。東鄰大埔,西界興寧,南連豐順,北接蕉嶺,東北與福建省上杭、永定毗連,西北與平遠接壤,中部環接梅州市梅江區。總面積2755.36平方千米。總人口61萬人(2003年)。轄18個鎮(程江、石扇、城東、白渡、鬆源、隆文、桃堯、鬆口、雁洋、丙村、西陽、梅南、水車、畲江、南口、石坑、大坪、梅西)。縣人民政府駐程江鎮。
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1.2℃,年降水量1472.9毫米。梅江縱貫腹地。廣梅汕鐵路和205、206國道過境。境內文物古跡較多,千年古剎靈光寺和元魁塔、葉劍英故居,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他名勝景觀還有陰那山五指峰、王壽山、竜岩寺等50處。客傢山歌、五句板、木偶戲有濃厚地方特色。 梅縣 地處北緯24°18'、東經116°07'、在廣東省東北部,梅州市中東部,東北與福建上杭、永定縣接壤,東西寬70公裏,南北長110公裏,地處閩粵贛3省之要衝。縣人民政府駐程江鎮。總面積約2000平方公裏,轄22個鎮,人口約100萬,旅居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共80多萬人,是廣東著名華僑鄉之一。梅縣 教育發達,足球運動普及,客傢山歌流行,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的美稱;先後被授予“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旅遊強縣”“中國民間藝術(山歌藝術)之鄉”稱號。
梅縣 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南嶺餘脈橫臥北部,形成一道開然屏障,東北——西南走嚮的蓮花山脈將縣境與豐順、大埔分隔,東南部的明山嶂附近之銀隆頂海拔1357米,為梅縣 最高山峰。
全縣丘陵地占8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梅江是流經梅縣 的第一條大河,主源係紫金竜窩水,經五華、興寧、於畲江入縣境,匯程江於梅州市區,匯石窟河於丙村、匯鬆源河於鬆口,再折嚮南流至大埔縣三河壩,匯梅潭河和福建的汀江後稱為韓江。韓江經潮州、澄海縣註入南海,全長478公裏。
農業主種水稻,兼種番薯、小麥、黃豆、花生、烤煙、甘蔗、花生、黃豆、黃麻等。土特産有茶、柿、柑桔、沙田柚(金柚)、竜眼、三華李、仙人草等。
礦産資源有煤、錳、石灰石、大理石、鐵、鎢、鉛、銻、銅,礦藏主要有煤、石灰石、瓷土、錳、鐵、稀土等,有儲量小種類多的特點,多數已有開採。
全境“七山二水一分田”,耕地以種植水稻為主。山地多種植茶葉、沙田柚(金柚)、柿子、竜眼等。 梅江兩岸和狹𠔌平原地區人口密度較大。
葉劍英紀念園旅遊勝地主要有陰那山麓的靈光寺,其構築雄奇精巧,風景優美,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被評為國傢AAAA級旅遊區。還有雁洋鎮葉劍英元帥故居、雁南飛茶場、雁鳴湖度假村、烏仙岩佛光寺等。
近年來,梅縣 還先後被授予“廣東省造成林緑化達標縣”、“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國農民收入先進縣”、“全國水果百強縣”、“全國首批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全國水保生態環境建設示範縣”、“中國旅遊強縣”以及“中國金柚之鄉”。 GDP總量突破100億元大關,2008年全年全縣實現生産總值101.1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位居梅州市所轄縣(市、區)中第一。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4.86億元,比上年增長6.4%;第二産業增加值45.16億元,比上年增長9.1%;第三産業增加值31.1億元,比上年增長14.9%。三次産業結構比例為24.6:44.7:30.7,第梅縣 人民廣場三産業比重繼續上升。
財政收入創歷史最好水平。全年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3%。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4.4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4.7%。
工業生産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38.56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1.82億元,比增10.5%。
固定資産投資持續增長。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産投資總額28.35億元,比上年增長14.1%。
國內市場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69億元,比上年增長23.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8.0%。
招商引資和對外經濟工作有新成效。全年新簽利用外資合同(已批準)11宗,合同金額1.84億元(人民幣),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916萬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696萬美元,減少47.7%。
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全年實現外貿出口總額1602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9.2%。
人口增長有效控製。全年全縣人口出生率10.4‰,自然增長率4.4‰;年末全縣總人口613143人,比上年增加2228人,增長0.4%。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提高。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0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43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1%和6.6%,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實際增長7.4%和2.1%。 農業概況 Agriculture Overview (一)糧食、經作生産發展穩定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我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積極優化糧食品種結構,扶持種糧大戶,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據預測,2004年糧食作物面積490790畝(以下均采用農業部門的預測數據),總産208148噸,(另:大豆41200畝,總産5150噸)。全縣水稻種植面積36萬畝,比去年同期增1.1萬畝,畝産480公斤,對比去年減3公斤(其中:早稻畝産對比去年有所增,而晚稻受天旱影響畝産有所減,全年畝産平均比去年略減),復耕面積早晚兩造達10200畝,總産預計17.2萬噸,對比去年增0.4萬噸。優質稻的比例達到95%以上。全縣經濟作物面積達63萬畝,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蔬菜210000畝,玉米50000畝,花生50000畝,西瓜20000畝,烤煙12000畝。
(二)果茶生産持續增長據預測,水果總面積達455530畝,對比去年增5000畝(本年新種水果10000多畝,由於工業園區及高速公路等建設徵地用去5000多畝),主要新種臍橙等新優品種。全年水果總産達424330噸,對比增10000噸,其中柚類面積263000畝,總産預計280998噸,對比去年增688噸。其中沙田柚面積201266畝,總産230000噸,對比去年增899噸,茶葉面積1.91萬畝,總産845噸。
(三)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區域佈局日趨合理,特色經濟發展良好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各級農業部門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因地製宜,科學規劃,充分發揮區域、資源、産品優勢,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農業主導産業和相當規模的主導産品,建成以雁洋為中心的生態旅遊觀光農業,以程江、扶大為中心的城郊農業,打好緑色、外嚮兩張牌,發展無公害蔬菜、優質水果等高值農産品和出口創匯農業,以梅西、大坪為中心的山區農業經濟區,繼續抓好臍橙、板慄、柿等優質水果示範基地。為實現100個“專業村”的要求,我縣根據各地的氣候、資源和群衆的種植習慣,實行區域化種植,大力扶持“專業村”的發展 。各行政村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因地製宜,結合農民的種植習慣,以市場為導嚮,積極引導農戶調整品種結構,如白宮、西陽、扶大、程江、南口、城東、丙村等鎮充分發揮附城地緣優勢,大力發展城郊型農業,大面積連片種植蔬菜,西陽鎮發展申坑桃、仙人草,石扇鎮發展鹹菜,荷泗鎮發展毛瓜、茄子等。全縣先後發展了“金柚專業村”、“毛瓜專業村”、“蔬菜專業村”、“大蒜專業村”、“枇杷專業村”、“西瓜專業村”、“生葛專業村”、“茶葉專業村”。我局通過調查、摸底,從技術、種苗、資金上盡力培育扶持。目前,全縣合計103個種植專業村,其中金柚村39個;蔬菜村12個;烤煙村11個;水果村7個;西瓜村5個;鼕瓜村4個;毛竹、茶葉、枇杷各3個;玉米、臍橙、仙人草、銀杏各2個;香蕉、紅豆杉、三華李、奈李、柿子、貢柑、花卉、生薑各1個。形成了各具特色,名符其實的“專業村”,全縣逐步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格局。
(四)、農業竜頭企業日益壯大積極貫徹落實縣委、縣府提出農業“三個一百”工程,扶持、組建“100傢農業竜頭企業、100支農副産品流通服務隊”,目前,全縣有各類型的農業竜頭企業116傢,其中省級3傢、市級9傢、縣級5傢、鎮級99傢。
(五)訂單農業促增收發展“訂單農業”有利於規避農戶經營風險,銜接産銷關係,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今年,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業部門千方百計為農民提供信息,尋找市場,積極發展“訂單農業”,今年達4.5萬多畝。我局今年繼續發展甜玉米、東升南瓜等“訂單農業”,在隆文落實200畝甜玉米。在鬆源等鎮已落實東升南瓜訂單100畝。同時,積極發展蔬菜“訂單”,扶大、南口鎮千畝蔬菜出口基地發展良好;鬆源、桃堯、隆文、鬆東等鎮以發展烤煙生産為主,其中鬆源鎮的烤煙種植面積達1萬多畝;通過發展“訂單農業”,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周圍群衆搞好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工作。
(六)大力發展金柚産業,引種推廣特色名果 1、認真抓好金柚規範化栽培技術的推廣,同時,積極籌備召開第三屆柚節。 2、開展金柚病蟲綜防技術試驗、示範,以及生物農藥的推廣,促進金柚嚮“緑色食品”方面發展 3.在抓好金柚生産的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和我縣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引進數十種適栽的優良水果品種進行試驗、示範、推廣。主要有:一是優良臍橙品係,並通過自繁、自育、自種,已種植2萬多畝,並取得初步的良好效果。二是竜眼新品種及發展省優品種3000多畝。三是臺灣青棗發展種植一批。另外還引進黃皮、枇杷、楊梅、李、香蕉、四倍體桔類等一批品種示範、推廣。五是引進四季花竜眼、南方蘋果等進行試驗。
(七)、農村經濟管理規範、農民減負顯著積極抓好全縣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通過審計,進一步樹立了農村審計的權威性 。推動廣大農村深入開展“民主管理、民主理財、民主監督”三個民主的工作開展。認真做好嶂下村中央農村固定觀察點的常規調查和專題調查工作和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調處工作。一年來,我們共接待來訪30多人次,調處和督辦糾紛22宗。實施農村稅費改革,使農民群衆減負增收,得到實惠。今年,我縣嚴格執行省政府《農村稅費改革方案》,圍繞“五取消、一改革、一種稅”的內容,進行了農村稅費改革,從而大力減輕了農民負擔,增加了農民收入,據統計,稅改前2003全縣農民負擔額2038萬元,人均負擔48.8元,稅改後,全縣農民負擔總額441.8萬元,人均負擔僅為9.5元,減少負擔31.3元(專項治理減負281萬元),減幅達到八成,全縣與去年同期對比共可減輕農民1597萬元,人均減負31.2元,即農民人均可增收31.2元(全年可為全縣農民減負增收3194萬元)。 2004年,為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增加農民收入,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農業稅改革的决定》(粵府〔2004〕76號)精神,我縣對農戶農業稅稅率由去年的6%降為3%,僅此一項全縣減輕農民負擔386.32萬元。至目前,全縣已有雁洋、丙村、西陽、鬆口、城東、鬆南、大坪、梅南、扶大等9個鎮采取積極措施,加快農業稅改革步伐,由鎮、村支付等多種形式,全部免收農業稅,免徵總額為144.79萬元,僅減免農業稅一項全縣減輕農民負擔531.11萬元。
(八)農業機械化發展勢頭良好統計至2004年10月份,全縣聯合收割機增加到42臺,上半年新增9臺,機收面積7500畝,比增20%。完成機耕面積12.8萬畝,機電灌溉面積6.5萬畝。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梅縣 轄18個鎮(程江、石扇、城東、白渡、鬆源、隆文、桃堯、鬆口、雁洋、丙村、西陽、梅南、水車、畲江、南口、石坑、大坪、梅西);1個辦事處(新城);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扶大)。 2008——2009學年初報基本情況
一、各級各類學校數、班級數和學生數
全縣現有教師進修學校1所,完中10所,初級中學24所,小學124所,教學點45個,職業中學5所(含民辦),幼兒園110所,特殊教育1所。高中245班,比去年減少21班,在校學生12417人,比去年減少1225人;初中497 班,比去年減少2班,在校生 26831人,比去年減少204人;小學1251班,比去年減少118班,在校學生34477人,比去年減少4686人;職業中學在校生5334人,比去年增加605人;幼兒在園人數10911人;特殊教育在校人數40人。
二、專任教師學歷達標情況
近年來我縣采取各種鼓勵政策,激勵教職工積極參加各類型的學習的培訓,以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本學期普通高中專任教師1018人,達標790人,達標率(本科畢業以上)77.6 %,比去年提高5.6 %;初中專任教師1696人,達標1663人,達標率(專科畢業以上)98.05 %,比去年提高0.08 %;小學專任教師2614人,達標2601人,達標率(中專畢業以上)99.5 %;職業中學專任教師達標率74 %;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均有提高。
三、校捨建設情況
全縣現有校捨總面積1034749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學451892平方米,生均面積11.51平方米;小學511442平方米,生均面積14.83平方米;職業中學43944平方米; 幼兒園71265平方米;特殊教育150平方米。 梅縣 始建於南朝齊(公元479-502年),時稱程鄉縣,析海陽縣置。南漢乾和三年(945年)於程鄉設敬州,領程鄉一縣。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改稱梅州。明代撤梅州復設程鄉縣。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為直隸嘉應州。民國元年(1912年)撤州改設梅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稱梅縣 ,1983年改設梅縣 市,1988年撤市分置梅縣 和梅州市梅江區。
2001年,梅縣 下轄26個鎮1個城區辦事處,417個村委會(居委),4661個村民小組。新縣城設在程江、扶大兩鎮區域內,規劃控製範圍40平方公裏,總體規劃範圍25平方公裏,近期建設12平方公裏,城區分為6個小區,1993年開始興建,1999年9月28日縣委縣政府機關遷人新縣城辦公,至2001年底建成區面積達4.3平方公裏,聚集人口近7萬人。
2007年底,梅縣 下轄18個鎮和1個城區辦事處、1個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管理委員會,382個村委會和37個居委。
梅縣 教育發達,足球運動普及,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的美稱。梅縣 最高山峰位於東南部的明山嶂附近之銀隆頂海拔1357米。 旅遊勝地主要有陰那山麓的靈光寺,其構築雄奇精巧,風景優美,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還有雁洋鎮葉劍英元帥的故居、雁南飛茶場、雁鳴湖渡假村及黃遵憲的故居人境廬、泮坑勝景、千佛塔、烏仙岩佛光寺等。
經國務院批復,梅縣 新縣城於1993年實施建設,1999年9月28日,梅縣 黨政機關正式遷入新縣城行政中心。到2002年底,共投入34億多元興建各類建設項目2550多項,初步形成了“三縱六橫”多道路網絡,城市配套設施建設日趨完善,一座具有客傢風貌,富有特色,環境優美的新城區已在梅江河畔崛起。
1999年11月15日經市政府同意,梅縣 程江鎮、扶大鎮各割出一部分成立新城街道辦事處。
2000年,梅縣 轄26個鎮:城東鎮、程江鎮、石扇鎮、梅西鎮、石坑鎮、大坪鎮、南口鎮、瑤上鎮、荷泗鎮、徑義鎮、畲江鎮、水車鎮、梅南鎮、西陽鎮、白宮鎮、丙村鎮、雁洋鎮、三鄉鎮、鬆東鎮、鬆南鎮、鬆源鎮、隆文鎮、桃堯鎮、白渡鎮、扶大鎮、鬆口鎮。總人口516761人,各鎮人口: 鬆口鎮 32366 城東鎮 18050 石扇鎮 18574 梅西鎮 24213 大坪鎮 17016 石坑鎮 21448 南口鎮 26835 瑤上鎮 14650 畲江鎮 28993 水車鎮 15475 梅南鎮 11942 西陽鎮 14020 白宮鎮 14619 丙村鎮 38556 雁洋鎮 17576 白渡鎮 22959 鬆源鎮 27559 隆文鎮 18200 桃堯鎮 12824 荷泗鎮 11087 程江鎮 33748 扶大鎮 8658 徑義鎮 4418 三鄉鎮 7902 鬆南鎮 16015 鬆梅縣 行政區劃圖東鎮 7129 新城虛擬鎮 31929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梅縣 轄26個鎮、1個城區辦事處,417個村委會(居委),4661個村民小組。新縣城設在程江、扶大兩鎮區域內,規劃控製範圍40平方千米,總體規劃範圍25平方千米,近期建設12平方千米,城區分為6個小區,1993年開始興建,1999年9月28日縣委縣政府機關遷入新縣城辦公,至2001年底建成區面積達4.3平方千米,聚集人口近7萬人(出處)。
2002年,梅縣 轄26個鎮(石扇、城東、白渡、鬆源、隆文、桃堯、鬆口、雁洋、丙村、白宮、西陽、梅南、水車、畲江、荷泗、南口、瑤上、石坑、大坪、梅西、扶大、鬆東、鬆南、三鄉、程江、徑義),389個村委會、33個居委會。
截至2003年5月16日,梅縣 轄1個街道(新城街道,但沒有得到省政府批準)、26個鎮(程江、鬆南、鬆東、徑義、扶大、三鄉、城東、石扇、梅西、大坪、石坑、南口、瑤上、水車、梅南、西陽、白宮、丙村、雁洋、白渡、隆文、桃堯、荷泗、鬆口、畲江、鬆源),共有36個居委會、387個村委會,4722個村民小組。面積2700平方公裏,人口60.02萬。
2004年10月,梅縣 撤銷4個鎮:瑤上、荷泗鎮並入南口鎮,鬆東、鬆南鎮並入鬆口鎮。扶大鎮更名為扶大高管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梅縣 轄18個鎮(程江、石扇、城東、白渡、鬆源、隆文、桃堯、鬆口、雁洋、丙村、西陽、梅南、水車、畲江、南口、石坑、大坪、梅西)。一個街道(新城)。一個高管會(扶大)。 【位置·面積】
梅縣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介於北緯23°55'-24°28'、東經115°47'-116°33'之間。東鄰大埔,西界興寧,南連豐順,北接蕉嶺,東北與福建省上杭、永定毗連,西北與平遠接壤,中部環接梅州市梅江區。總面積2755.36平方公裏。
【地形·地勢】
梅縣 是山區縣。境內山巒起伏,西北部有武夷山係延伸而下的項山山脈,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東部南部有蓮花山係的陰那山脈,使縣境與豐順、大埔分隔。這兩列山脈均為東北——西南走嚮。地勢周高中低,自西南嚮東北傾斜。地形分為三個類型,即河𠔌盆地。丘陵、山地,嚮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山地占總面積的22.l%,丘陵占55.4%,盆地占22.5%。有海拔逾千米和近千米山峰23座,以明山蟑的銀窿頂海拔1357米為最高。大小河流43條,屬韓江水係。主幹流梅江,流經縣境約75公裏,註入大埔縣三河壩銜接韓江。
【氣候】
梅縣 地理位置靠近北回歸綫,且近太平洋,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夏日長,鼕日短,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偶有奇旱和嚴寒,四季宜耕宜牧,具有發展農、林、牧、漁等各業生産的有利條件。梅縣 年平均氣溫21.2℃,極端最高氣溫(1977年7月25日)39.5℃,最低氣溫(1955年1月12日)零下7.3℃。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472.9毫米,最多年降雨量(1983年)2355.4毫米,最少年降雨量(1955年)979毫米。年均相對濕度78%。年均無霜期306天,最長霜期(1962年至1963年)117天,最短霜期(1984年至1985年)6天。災害性天氣主要表現在:春季的低溫陰雨、倒春寒,5至6月間的竜舟水和夏秋間的臺風雨,秋季“寒露風”和鼕季的霜凍等。
【民族·人口·語言】
梅縣 居民絶大部分是操客傢方言的漢族,占總人口的99.9%以上,還居住有壯、滿、回、蒙古、苗、畲等14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均因工作或婚姻關係來梅定居的。2007年末,全縣總人口610915人,其中農業人口473112人;非農人口137803人。 □ 客傢傳統
客傢人作為古代中原人的後代,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可集中概括為艱苦奮鬥、熱情好客、尊師重教、愛國愛鄉。客傢人從中原遷移到閩粵贛地區,由於平原地區已被原住民占據,一般衹能定居在貧瘠山區,因而生活艱苦,必須奮鬥。客傢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傢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傢婦女,以勤勞賢淑聞名天下,農活傢務都出色,家庭觀念特別強,有“鐵漢”之稱;早期客傢人作為移民,居住在人煙稀少、落後偏僻的山區,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團结互助共同剋服睏難的意識也就特別強,雖然生活艱苦,但養成了熱情好客的文化傳統;客傢先民從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數都有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因而文化素質較高,歷來有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其中梅州表現最為突出,被譽為“文化之鄉”。
□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外江戲”、“興梅漢戲”,1933年改稱漢劇。流行於廣東的梅縣 、汕頭和粵東北、粵閩贛邊區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 廣東漢劇的表演程式與京劇、湘劇、祁劇、湖北漢劇等劇種大同小異,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它的武功屬南派,臉譜有百多種,以黑、紅、白三色為主,黑色象徵剛勇,紅色象徵忠賢,白色和青色象徵陰險、姦詐。廣東漢劇的音樂唱腔以皮黃為主,兼收昆麯、高腔、吹腔、小調等,並保存很多古老的麯牌。樸實淳厚,高昂悲壯,是廣東漢劇音樂唱腔固有的風格特點。其角色行當分公腳、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紅淨、烏淨、醜腳等九大行。它的伴奏樂器也頗有特色,頭弦、大蘇鑼及號頭是廣東漢劇特有的伴奏樂器。 廣東漢劇傳統劇目有八百多個。較著名的有《百裏奚認妻》、《齊王求將》,現代劇目《一袋麥種》。
□ 客傢方言
客傢方言是以梅縣 話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佈在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地區,全省約有二十多個縣市屬客傢方言區。它以梅縣 話為標準,因為梅縣 話影響大,語言較清晰。客傢方言也是在民族遷移中形成的一種漢語方言。東晉以前,客傢先民原來聚居在中原一帶。西晉末,中原地區發生了各種戰爭和自然災害,客傢先民不得不嚮南移。有的移居於湖北、湖南等地,後又經唐末五代十國的離亂,又有的進一步南遷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亂,客傢先民又進一步移入廣東,逐漸入居粵東一帶。宋代戶口有主戶和客戶之分,分,後來者入客戶,故有客傢之稱。在移居的過程中,由於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時間,至唐、宋時期方入粵,因此其方言較接近兩湖方言。在廣東四種方言中,也顯得與普通話差異最小。客傢方言有六個音調,平、入聲分陰、陽,上、去聲不分,保留了六個古人聲韻尾。其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語音上有較大差別。此外,客傢先民本用北方話,入居廣東後,受着不同廣東方言和地理歷史環境影響,因而逐漸消失了捲舌音。
□ 梅縣 圍屋
梅縣 圍竜屋梅縣 “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民間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它的建築和設計藝術之獨特,給這個僑鄉帶來了濃郁的鄉土風情。人們說,梅縣 “圍屋”充滿着客傢人的“客味”。“圍屋”是由一座狐形或方形的輔助建築群,象城堡一樣將主體住宅包圍着的建築。屋內佈局“三堂四廊,十廳九井”:進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風墻隔開;橫嚮是四排住房和過廳,錯落有緻;後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圓形的房屋圍成天井,叫花頭。屋內房間數十間,可以住上幾代數十口人傢。整個“圍屋”靠山坡而建,前低後高,自成階梯形,最外圍墻築得很高,窗子開得很小,顯得壁壘森嚴。
從低處往上看,“圍屋”層層疊疊,有盤竜之狀,興寧人又稱“圍竜屋”。如果連大廳前的曬禾坪和一口半圓形魚塘拼起來看,一個單元的“圍屋”,就呈現一個橢圓形。它把生活起居,輔助勞作和飼養加工等統一在住宅內部,同時各部分又互不幹擾,顯得協調而又和諧。 人們說的“客味”,精髓就在於此。梅縣 “圍屋”的築墻全部是三合土鍛打而成,其抗壓強度和抗拉抗剪度,均超過一百號混凝土。它的建築尺度精確,地墻、地面、樓面、屋面的平度和標高,誤差不超過幾毫米。每座房子的造型,檐梁雕塑,內外裝飾和繪畫,均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坐落在梅縣 白宮富良美村有一座華僑建的聯芳樓,又稱華僑“圍屋”。它長近百米,寬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築物環成“圍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個凸起的鐘樓式大門,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戶頂端,都裝置着勻稱的各種動物、花草浮雕,大大小小不下一二百幅,鐘樓上端有獅子滾球,雙竜奪寶,雄鷹展翅,天使臨門等塑像,正樓大門的陽臺下,還雕有郭子儀拜壽群像,工藝精巧。正觀整座樓面,富麗堂皇。“圍屋”內,分建房室一百多間,“十廳九井,三堂四廊”。最後是一間長長的枕頭屋。堂、廳、房間、走廊、天井、樓上樓下,設計十分巧妙。
梅縣 “圍屋”歷史悠久,它與古代中原人南遷後,不時發生的“土“、“客”之爭有關。客人為適應當時的環境,便建築了能集群聚居的房子,以抵禦來犯者。他們為了便於生活,把防盜、防火、飼養、加工、貯存、涼曬等各種生活設施綜合一體,以圖達到安居樂業的要求。但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圍屋”的建築也日趨完善精美。然而,在歷史的發展長河和變革中,古老的“圍屋”,將成為一種住宅形式而載入史册。
梅縣 橋溪客傢民俗村
橋溪村位於梅縣 雁洋鎮長教村以東4公裏;距梅城38公裏,始稱叩頭溪;該村四面環山;方圓約1平方公裏;明朝萬歷年間(距今約400年);由陳朱兩姓人傢先後在此卜築營居,世代聯姻,互結秦晉之好,繁衍生息。村內客傢民居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緻,山澗溪流清澈。古樹梅縣 橋溪客傢民俗村婆娑、遠山含黛、層林盡染。整個村落內小橋、溪水、古樹、民居構成一幅秀麗客傢山村的田園風光。該村於2002年用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村內最有特色的客傢民居建築有朱氏的繼善樓和反圍竜式的積善堂等;繼善樓是由旅印尼華僑朱氏十七世祖維乾公之二子琪源公等五昆仲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動工興建;民國三年(1914年)落成,繼善樓依山傍水而建,坐北嚮南,占地面積2680平方米;共有房間70間;繼善樓采用了中軸對稱的橫嚮方形佈局;是兩層夯築杠子屋樓房,俗稱“七杠樓”;其建築規模和建築藝術以及營造的文化氛圍為粵東地區少見而聞名遐邇。另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居民建築是善慶樓,該樓約有110年歷史;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共22間,是一座堂前嚮外周匝式的反圍竜式建築,其建築結構在傳統客傢圍竜屋建築中別具一格;在粵東客傢地區極為少見。
橋溪村堪稱梅州“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和革命老區的一個縮影。該村對研究客傢民係的遷徙史、客傢華僑史、地方教育史、地方革命史和客傢地區的人文習俗、宗教信仰、民居建築藝術等、提供了歷史、科學和藝術的寶貴資料;極富客傢民俗旅遊的開發潛力和價值。
橋溪村位於梅縣 雁澤鎮長教村以東4公裏;距梅城38公裏,始稱叩頭溪;該村四面環山;方圓約1平方公裏;明朝萬歷年間(距今約400年);由陳朱兩姓人傢先後在此卜築營居,世代聯姻,互結秦晉之好,繁衍生息。村內客傢民居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緻,山澗溪流清澈。古樹婆娑、遠山含黛、層林盡染。整個村落內小橋、溪水、古樹、民居構成一幅秀麗客傢山村的田園風光。該村於2002年用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村內最有特色的客傢民居建築有朱氏的繼善樓和反圍竜式的積善堂等;繼善樓是由旅印尼華僑朱氏十七世祖維乾公之二子琪源公等五昆仲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動工興建;民國三年(1914年)落成,繼善樓依山傍水而建,坐北嚮南,占地面積2680平方米;共有房間70間;繼善樓采用了中軸對稱的橫嚮方形佈局;是兩層夯築杠子屋樓房,俗稱“七杠樓”;其建築規模和建築藝術以及營造的文化氛圍為粵東地區少見而聞名遐邇。另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居民建築是善慶樓,該樓約有110年歷史;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共22間,是一座堂前嚮外周匝式的反圍竜式建築,其建築結構在傳統客傢圍竜屋建築中別具一格;在粵東客傢地區極為少見。
橋溪村堪稱梅州“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和革命老區的一個縮影。該村對研究客傢民係的遷徙史、客傢華僑史、地方教育史、地方革命史和客傢地區的人文習俗、宗教信仰、民居建築藝術等、提供了歷史、科學和藝術的寶貴資料;極富客傢民俗旅遊的開發潛力和價值。
□ 鬧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農歷年頭一個月圓之夜,它象徵着幸福美滿。廣大僑鄉人民迎神賽會。鬧大鑼鼓,舞金獅,迎花燈,燒煙火,以祈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吉祥如意。豐順縣埔寨鎮元宵之夜迎鑼鼓,燒“煙架”、“火竜”,久負盛名,飲譽海內外。據傳,埔寨燒火竜己有二三百年歷史。起初是由硫磺、白硝、木炭未製成火藥,做火箭、火花、大犁等燃放,經過幾百年來的不斷演變,煙架由原來的五七架發展到今十三架,高達十多米;火竜由原來的三四段發展到今十一段,長達三十餘米。並采用有聲有色的煙花,表演奇特,驚險壯觀。在廣場上,禮炮三聲巨響,在鑼鼓聲中,舞竜開始,百來個小夥子揮舞火炬,赤膊飛路登場,二十多個壯士高舉五米竜頭,由綉球引路,近百名勇士手擎“金鯉”、“竜蝦”、“鰲魚”漫遊廣場。由長者點燃引火索,竜口吐出金珠來後,各段火竜發出五光十色的火花,火箭呼嘯騰空,五彩繽紛。舞竜者在火海中翻騰,場面壯觀。現在,埔寨火竜已騰躍於揭陽、梅縣 、深圳等地。人民畫報、中央電視臺等十數傢報刊、電臺均作過報道。 清末著名外交傢 黃遵憲(人竟廬)
李金發 我國第一個象徵主義詩人
宋湘 清代著名的詩人、書法傢和教育傢嘉慶進士 被清朝嘉慶皇帝授封為“廣東第一才子”
中國十大元帥之一 葉劍英
朱雲卿 紅四軍的第一位參謀長,1931年5月22日,在後方醫院被國民黨軍殘忍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
梁錫祜 新四軍教導總隊負責人,皖南事變中犧牲
大藝術傢林風眠先生 (吳冠中 趙無極的老師)
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博士
嘉禾電影公司創始人:鄒文懷
香港娛樂圈名人張國榮籍貫:廣東梅縣
香港娛樂圈名人黎明籍貫:廣東梅縣
臺灣女子天團S·H·E成員ELLA陳嘉樺籍貫:廣東梅縣 客傢人 梅縣 歷史上的十處名勝風光
梅縣 歷史上的十處名勝風光有歌雲:
頭塘夜渡 義化巨鐘
三角重鎮 四駁橋前
五裏亭驛 六角神宮
七裏徑水 八角石泉
九竜山嶂 十甲瓜香
十處名勝風光詮註:
[頭塘夜渡]頭,一也。江南三鄉(現梅江區三角鎮三鄉村),有處地方叫“頭塘”,那裏與芹菜洋(現梅江區金山芹黃村)隔河相望。過去,這裏沒有橋梁,船傢在兩岸簡易碼頭設木船以渡。每當月明之夜,遊人乘船橫渡,艄公搖櫓,激蕩水面,波光粼粼,引發遊者情趣,心曠神怡。此景點仍存,但已無船可渡了--都過橋了。
[義化巨鐘]義,二也。梅城中心腹地,金山腳下,歷來都是府衙、政府要地,扼義化路之首。府衙入門大樓,高高立起,至高處置一鐘樓,設四面都可觀看的大鐘,人們行至該處,都會仰頭觀看時辰,是為報曉之地。此景點名存但鐘已不是當年的鐘,鐘樓已新建過。現鐘樓為梅江區委、區政府辦公樓。
[三角重鎮]梅城以南四華裏處稱為“三角地”(現梅江區三角鎮),過去那裏是集市圩鎮,店宇林立,商業繁榮,萬商雲集,百業興旺,熱鬧盛況,僅次於梅城。三角鎮,背依黃沙嶂,面臨梅江,山環水繞,堪稱梅南勝境。該鎮轄地,池塘衆多,尤以“新塘”(原稱新奄塘)為大,周長1150丈(約合3830米),面積360畝,為當年梅縣 最大的養殖場,盛産魚蝦。後來改建為“劍英公園”,截其大半,築起亭臺樓閣,蔚為大觀。近年,在該塘邊沿,建起梅州市革命歷史紀念館和梅縣 革命烈士紀念碑,與湖水相映成趣,是遊覽、參觀和瞻仰先烈的好去處。此景點仍存,三角鎮已與梅城融成一部體了。
[四駁橋前]梅縣 石扇中和圩附近,有座“四駁橋”,橋雖不寬闊,卻是石扇往縣城的要道。到石扇遊覽,可往“中將水庫”(以肖嚮榮中將之譽命名)及“精一寒捨”(1931年任梅縣 縣長的彭精一先生所建造的精美住宅)等處參觀,可鑒石扇人文偉跡,此景點仍存。
[五裏亭驛]離梅城五華裏的城北(現梅江區城北鎮)一處集市。舊時,官員坐轎或騎馬來嘉應州任官或巡視,經由江西過相公亭抵該處驛站(今稱接待站)駐足。申報府衙後,州官、知縣前往驛站迎接。後人稱此處為五裏亭,此景點名存實亡。
[六角神宮]城東(現梅縣 城東鎮)石子嶺瓜嶺山下,建有“海瑞嶽母墓”,後人為紀念“海青天”孝敬嶽母之賢,在該處建起六寶蓮燈式的涼亭,狀似神宮,以憑吊瞻仰。人們稱這一帶為神宮前。此景點仍存。
[七裏徑水]梅西水流,洶涌澎湃,直奔程江。大坪與程江長灘山間,有處七裏徑。舊時,國民黨政府曾派土專傢到此處勘測,繪製建造攔河水閘以蓄水發電之藍圖,終因資金匱乏,未能實現,解放後,人民政府號召大建小水電站之時,政府撥款,投入後興建,遂成斯舉。安裝機組,利用水流發電成功。自此,七裏徑山間一帶的山村,改變了用煤油燈照明的歷史。夜間,燈光照亮了整個山村,千樹萬樹“銀”花開,又是一景。此景點因興建電站,名存實亡。
[八角石泉]在東郊崗子上(現江北東山大道附近)大墓岌坡下涼亭塘東北岸處,有一個十平方米的湖,奇怪的是,湖穴雖小,地下泉水汩汩涌出,水質純淨,清甜可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後人把湖周圍用水泥封好,築上八角形的欄桿,人們稱之“八角井”,名聞遐邇。此景點仍存,泉水卻不是當年的泉水了。
[九竜山嶂]梅縣 梅南(現梅縣 梅南鎮)有座大山,稱為九竜嶂。那裏山巒起伏,怪石嶙峋。山峰高處,有一埡口,是通往豐順的要塞。整個山峰,是通往豐順潮汕地區的屏障,為軍事要地。梅南九竜嶂山奇水秀,那裏曾留下紅軍的足跡,是一處革命聖地,值得人們觀光和追憶。目前,此景點正加大力度開發中,有望成為梅縣 的旅遊勝地。
[十裏瓜香]梅城西郊有處稱為十甲尾(現梅城江北廣梅路、梅州大道附近)的地方。過去,那裏的農民在農田中廣種青瓜,遠近聞名。産出的青瓜,皮薄肉嫩,甜脆可口,成為當地之土特産,衆口皆碑,在歷史上留下了美名。該景點因城市發展,良田既湮沒於高樓,青瓜無從種植。
[萬秋樓]萬秋樓位於梅縣 新城辦事處富貴居委夏屋,建於公元一九三0年,是世代旅居馬來西亞華僑夏先生所建,夏萬秋樓夜景先生名以澄,字萬秋。當時,夏萬秋重生在馬來西亞聘請一名專傢找到大貯量錫礦而發傢後,為榮宗耀祖,在祖傢建屋取名萬秋樓。
整座樓宇結構完整, 揉中西建築款式於一體, 既有西式的尖屋頂大鐘樓, 又有中式客傢的圍竜屋, 真是中西合璧, 富麗堂皇。從樓宇的平面圖上看, 從主建築的高大門樓, 進入下廳, 中堂, 上廳, 直貫圍竜屋上, 象一個多了兩個短竪的 “中”字,以 “中”字的長竪為中軸綫, 隔着天蟛的左右兩旁是兩廊, 兩廊的上下端有小門通左右橫屋, 橫屋後邊又建有兩杠, 在中軸綫的頂端, 劃一弧綫, 連接主樓旁的兩杠, 再加上廣阔的禾坪, 外門樓等等, 總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
該樓是由厚實的墻體和百餘根直徑1.2尺, 長有丈餘的花崗石圓柱作骨架, 石柱的底座和頂端配有花卉或各種浮雕圖案, 襯托着用石米批蕩的墻體, 使整座建築渾然一體,莊嚴典雅。
樓內設施也很講究, 如地板磨光, 彩圖; 屋檐的繪畫、浮雕等等,更使人贊美。
樓內的大門, 小門, 光窗及主樓的騎樓, 走廊都設鐵拉閘防護, 天井上空更有“防盜網”的設施。
廳堂室內, 更是清一色的紅木傢具, 豪華的燈飾, 潔白的瓷盆, 再加上奇形怪狀的“哈哈鏡”, 萬秋樓在當年, 確是名噪一時。
萬秋樓建成後,夏萬秋先生衹回來過一次。獲悉夏先生回國消息後報紙報道《華僑巨子夏萬秋昨日抵梅》,因當時社會動蕩,怕被“調海參”(意抓人質),衹在萬秋樓過了一天的夏先生立即返回馬來西亞,以後萬秋樓因夏先生無後代在傢,一直處於空置狀態。 梅縣 畲江元記“薑糖”已有百餘年歷史,中外馳名,遠銷國內外,選用優梅縣 畲江元記“薑糖”質嫩肉薑,經科學精製,具有蜜味可口,味道純清,暖胃散寒,化痰止咳,順氣止喘,誠為居傢旅遊、老少均有益效。
陰那山緑茶,産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廣東省梅州市梅縣 東南部海拔1297多米,常年雲霧繚繞,日夜溫差大,土層深厚肥沃,環境優美粵東第一名山的陰那山上。陰那山緑茶係采用本地小葉茶材品種的一芽一葉製作而成。按一芽一葉的標準,於晴天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采摘,當日采摘當日加工,經炒青、揉捻、乾燥、揀剔、復火等工序製作而成。成茶條索緊細、勻整,色澤灰緑油潤起霜,滋味濃醇甘爽,板慄香氣濃郁持久,湯色清沏明亮,葉底嫩緑柔軟。在梅州市名優茶評比中多次榮獲名茶奬。 Mei Xian
梅縣
Mei Xian
廣東著名僑鄉。梅州市轄縣。位於省境東北部,梅江中遊。面積2946平方公裏,人口60萬。縣府駐扶大鎮。南齊置程鄉縣,屬義安郡,唐屬潮州。五代升為敬州,宋改名梅州。元為梅州路,仍領程鄉縣。明及清初廢州留縣,屬潮州府。雍正時升為嘉應直隸州,廢程鄉縣。1912年改稱梅縣 。1979年以梅城鎮為主置梅州市,1984年梅縣 與梅州市合併,稱梅縣 市。1988年市、縣又分設。縣境多山地丘陵,山間盆地及沿江𠔌地內有小塊平原。主要種植水稻和甘蔗,還有烤煙、大豆、花生等,傳統土特名産有沙田柚、仙人草和竹席等。礦産資源豐富,是廣東煤炭生産重點地區之一。鐵礦儲量大,品位高。錳儲量和質量也居廣東前列,此外,還有瓷土、石灰石、大理石等。已建立起采礦、冶金、水泥、機械、化工、水果加工、服裝、輕紡、電子、磁性材料等工業部門,傳統中藥製品喉風散享有盛譽。梅縣 教育普及。外出人口多。有華僑、港澳臺同胞66萬。梅縣 又是客傢文化代表之鄉,客傢建築、山歌、風俗等別具一格。名勝古跡有陰那山靈岩寺、千佛塔、大東岩、鰐骨潭、泮坑瀑布等。雁洋鎮為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有葉帥紀念館。
(徐俊鳴 司徒尚紀) n.: Mei County 中山大學 華人 生物科學學院 名人 客傢 人物 革命烈士 抗日戰爭 晉綏軍 酒 金奬 燒酒 歷史 大臣 清代 廣東 梅州 地理 詩人 共産黨人 百科大全 初中 梅北 石扇 簡歷 領導 副省長 更多結果...
鬆源鎮 西陽鎮 丙村鎮 大坪鎮 白渡鎮 程江鎮 梅南鎮 梅西鎮 石扇鎮 城東鎮 隆文鎮 桃堯鎮 鬆口鎮 雁洋鎮 水車鎮 畲江鎮 南口鎮 石坑鎮 梅西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