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恐竜名稱: 梁竜(大陸)雙棘竜(港臺)
拉丁文名: diplodocus
恐竜體長: 27米 身高:12米
恐竜體重: 10噸
恐竜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1億4500萬-1億5500萬年前,晚侏羅紀
生存地點: 美國的科羅拉多州,蒙大拿州,猶他州和懷俄明州
辨認要决: 尾巴特別長
恐竜種類: 蜥臀目·蜥腳類
來
根據數據最長的恐竜應是地震竜,長達42.67米,不是梁竜,但是部分科學家認為已發現的地震竜化石屬於一隻長得過大的梁竜。
簡介
梁竜是有史以來陸地上最長的動物之一,比雷竜、腕竜都要長,但是由於頭尾很長,身體很短,因此體重並不重,梁竜脖子雖長,但由於頸骨數量少且韌,因此梁竜的脖子並不能像蛇頸竜一般自由彎麯。腕竜、雷竜、梁竜的鼻孔都是長在頭頂上的。脖子最長的恐竜是馬門溪竜,尾巴最長的恐竜一定就是梁竜了。梁竜全長27米,是恐竜世界中的體長冠軍。由於背部骨骼較輕,使得它的身軀瘦小,衹有十幾噸重,體重遠不如馬門溪竜。它的牙齒衹長在嘴的前部,而且很細小,這樣它就衹能吃些柔嫩多汁的植物了。鞭子似的長尾巴可以幫助它抵禦敵害,也可以趕走所到之處的其他小動物。可以想象得出,梁竜在吃食的時候,尾巴在不斷抽打的情形。梁竜是個巨大的恐竜,它脖子長7.8米,尾巴13.5米。儘管梁竜體型巨大,梁竜的腦袋卻是纖細小巧。它的鼻孔長在頭頂上。嘴的前部長着扁平的牙齒,嘴的側面和後部則沒有牙齒。它的前腿比後腿短,每衹腳上有五個腳趾,其中的一個腳趾長着爪子。梁竜成群活動,它們走路非常的慢。梁竜不做窩,它們一邊走路一邊生小恐竜,因此恐竜蛋形成一條長長的綫。它們不照顧自己的孩子。梁竜的腦袋非常小,所以它不聰明。梁竜是草食動物。吃東西時,它不咀嚼,而是將樹葉等食物直接吞下去。一些大型食肉恐竜會捕食梁竜.如果讓20位10歲左右的小朋友頭腳相接的躺在地上,他們組成的長度基本上同梁竜的體長差不多。梁竜的脖子又細又長,尾巴像鞭子,四條腿像柱子一般。梁竜的後腿比前肢稍長,所以它的臀部高於前肩。從其纖細、小巧的腦袋到其巨大無比的尾巴頂稍,梁竜的身體被一串相互連接的中軸骨骼支撐着,我們稱其為脊椎骨。它的脖子是由15塊脊椎骨組成,胸部和背部有10塊,而細長的尾巴內竟有大約70塊!儘管梁竜身體龐大,但它完全可以用脖子和尾巴的力量將自己從地面上支撐起來。梁竜能用它強有力的尾巴來鞭打敵人,迫使進攻者後退;或者用後腿站立,用尾巴支持部分體重,以便能用巨大的前肢來自衛。梁竜前肢內側腳趾上有一個巨大而彎麯的爪,那可是它鋒利的自衛武器。就像人類的鞋後跟一樣,梁竜的腳下大概也生有能將其腳趾墊起來的腳掌墊。有了它,梁竜在行走時就不會因為支持沉重的身體而使肌肉感到太吃力。
補充
在恐竜傢族中,個子最大的要屬梁竜了。它們又高又長,簡直就像一幢樓房。按說身軀如此龐大的梁竜,體重也應該不輕,可實際上它們衹有10多噸重,那些比它們個頭小許多的恐竜倒往往比它們重上好幾倍。原來,梁竜的骨頭非常特殊,不但骨頭裏邊是空心的,而且還很輕。因此,梁竜這樣的龐然大物就不會被自己巨大的身軀壓垮了。 |
正大之星梁竜 Chia Tai Star Diplodocus |
梁竜,男,漢族,1988年2月生,重慶市永川人。2006年考入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網絡技術係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網站建設方向),2009年7月畢業。進入大學後積極進取,並在學習、工作上勤奮刻苦,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實際的學習工作中。讀書期間,先後任大學生記者團網絡部部長、大學生記者團副團長、團長、網絡技術係分團委學生分會秘書長等職;先後獲得國傢勵志奬學金,開榜奬學金、一等奬學金、二等奬學金、四等奬學金。從大二開始一直在學院宣傳部頂崗實習,主要負責大學生記者團管理工作和校園網管理與維護工作。在老師的輔導下,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於2007年7月,參加網頁設計師認證考試,並順利過關,成為大一唯一的一名網頁設計師。
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長期擔任學院大學生記者團團長一職,並在學院領導和宣傳部老師的直接領導下,全面負責大學生記者團工作。在校學習工作期間,尤其在宣傳部實習期間,梁竜同學充分利用大學生記者團這一有效平臺,全方位鍛煉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組織管理能力。其所帶領的大學生記者團已經逐步成為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張名片,在重慶乃至西南地區高校學生團體中都具有較深遠的影響力。他在負責正大校園門戶網二次開發維護與二級網站的開發與建設工作期間,成功開發過正大青年網、學生處資助中心網站、科學發展專題網、迎新軍訓專題網、宿舍文化節專題網站及母親節專題網站等二十餘件作品,在網絡新技術seo方面積極研究探索,摸索出了一套獨特有效的搜索引擎優化排名的新方法。與此同時,帶領記者團開展校報出版發行、IT資訊雜志創刊、組織開展母親節專題活動、大學生攝影展、大學生記者團幹部受聘大會等活動,其專業技能和組織管理能力贏得了全院師生的一致好評。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善於分析和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在網站建設及周遍行業具有獨特的見解,受到社會上多傢企業的歡迎。 |
二手玫瑰樂隊主唱 Hand roses frontman |
主唱:梁竜
出生地: 黑竜江省齊齊哈爾
祖籍: 山東
生日: 10月18日
生肖: 蛇
星座: 天平座
血型: O 型
體重: 72.5公斤
身高: 180CM
語言: 中文
嗜好: 看歷史書籍
家庭成員: 父母 哥哥
二手玫瑰樂隊成立於2000年的8月. 仿佛母體中的嬰兒似的, 毫無隱藏的降生在這個城市的皮膚之上. 它不會因為你的壞而隱藏它的坦露, 也不會因為你的好而隱藏它的真實, 它就是它, 這次不是旅行, 這是一個時代.
或許是因為"二手玫瑰"的緣故, 以至於現在走在街上再看到類似於"二手電腦", "二手汽車", "二手電器"等都讓我異常敏感的聯想起這支樂隊, 不知不覺中他這個名字或者這個代號已經融進了我們的生活, 融進了我們這個時代對平凡與媚俗的需要.
看到他們的現場更是以幽默, 詼諧的語言, 在旋律與節奏中表達着他們的方式與思想, 音樂不是被審視或分析的, 音樂希望同群衆融合在一起, 伴隨着二手的芬芳, 玫瑰的嬌豔, 仿佛時間流逝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美麗的夜晚相對於城市的喧鬧, 皎潔的月色相對於水中的倒影, 豔俗的大紅相對於我的蒼白, 我相對於......
梁竜簡歷(二手玫瑰樂隊主唱)
1977年生於黑竜江省齊齊哈爾市 ,高中學習期間接觸搖滾樂並開始學習爵士鼓和吉它演奏.1996年開始進行原創音樂的創作,同年組織樂手排練。《革命》、《我要飛》等早期作品在當地引起很大反響。
1997年5月,服從分配到哈爾濱從事賓館保安工作,並在當地組建“黑鏡頭”樂隊任主唱及詞麯創作。 <BR>1998年10月,離職到北京發展。
1999年6月,回哈爾濱組建“二手玫瑰”樂隊,深入農村進行音樂創作。
1999年10月,參加哈爾濱市大學校園巡演、哈爾濱第二屆搖滾藝術節等係列搖滾演出。
2000年初,再次來京,重新組建“二手玫瑰”樂隊;同年8月13日,在北京豪運酒吧第一次登臺演出。 <BR>2002年11月14日,簽約北京藝之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
恐竜名稱: 梁竜(大陸)雙棘竜(港臺)
拉丁文名: diplodocus
恐竜體長: 27米 身高:12米
恐竜體重: 10噸
恐竜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1億4500萬-1億5500萬年前,晚侏羅紀
生存地點: 美國的科羅拉多州,蒙大拿州,猶他州和懷俄明州
辨認要决: 尾巴特別長
恐竜種類: 蜥臀目·蜥腳類 |
|
根據數據最長的恐竜應是地震竜,長達42.67米,不是梁竜,但是部分科學家認為已發現的地震竜化石屬於一隻長得過大的梁竜。 |
|
梁竜(學名Diplodocus),是梁竜科下的一屬恐竜,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發現。它的屬名是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於1877年所命名,是以從古希臘文的“διπλόος”(意即“一雙”)及“δοκός”(意即“橫梁”)衍生的新拉丁語而來。 這是因它在尾巴底下有雙叉形的人字骨。這些骨頭最初被認為是梁竜獨有的特徵,但是其後從在其他梁竜科及非梁竜科(如馬門溪竜)中亦有出現。
梁竜是生活於侏羅紀末的北美洲西部。它是在莫裏遜組上層最為普遍的化石之一,時代可追溯至1億5000萬至1億4700萬年前,即啓莫裏階至提通階。根據化石紀錄,莫裏遜組當時曾存活者數種巨大的蜥腳下目恐竜,如圓頂竜、重竜、迷惑竜及腕竜。
梁竜是最容易確認的恐竜之一,有着巨大的體型,長頸及尾巴,及強壯的四肢。很多年來它都被認為是最長的恐竜。它的體型足以阻嚇於同一地層發現的(有可能是同時代的)異特竜及角鼻竜等獵食動物
梁竜是有史以來陸地上最長的動物之一,比雷竜、腕竜都要長,但是由於頭尾很長,身體很短,因此體重並不重,梁竜脖子雖長,但由於頸骨數量少且韌,因此梁竜的脖子並不能像蛇頸竜一般自由彎麯。腕竜、雷竜、梁竜的鼻孔都是長在頭頂上的。脖子最長的恐竜是馬門溪竜,尾巴最長的恐竜一定就是梁竜了。
梁竜全長27米,是恐竜世界中的體長冠軍。由於背部骨骼較輕,使得它的身軀瘦小,衹有十幾噸重,體重遠不如馬門溪竜。它的牙齒衹長在嘴的前部,而且很細小,這樣它就衹能吃些柔嫩多汁的植物了。鞭子似的長尾巴可以幫助它抵禦敵害,也可以趕走所到之處的其他小動物。可以想象得出,梁竜在吃食的時候,尾巴在不斷抽打的情形。梁竜是個巨大的恐竜,它脖子長7.8米,尾巴13.5米。儘管梁竜體型巨大,梁竜的腦袋卻是纖細小巧。它的鼻孔長在頭頂上。嘴的前部長着扁平的牙齒,嘴的側面和後部則沒有牙齒。它的前腿比後腿短,每衹腳上有五個腳趾,其中的一個腳趾長着爪子。
梁竜的腦袋非常小,所以它不聰明。梁竜是草食動物。吃東西時,它不咀嚼,而是將樹葉等食物直接吞下去。一些大型食肉恐竜會捕食梁竜.如果讓20位10歲左右的小朋友頭腳相接的躺在地上,他們組成的長度基本上同梁竜的體長差不多。梁竜的脖子又細又長,尾巴像鞭子,四條腿像柱子一般。梁竜的後腿比前肢稍長,所以它的臀部高於前肩。從其纖細、小巧的腦袋到其巨大無比的尾巴頂稍,梁竜的身體被一串相互連接的中軸骨骼支撐着,我們稱其為脊椎骨。它的脖子是由15塊脊椎骨組成,胸部和背部有10塊,而細長的尾巴內竟有大約70塊!儘管梁竜身體龐大,但它完全可以用脖子和尾巴的力量將自己從地面上支撐起來。梁竜能用它強有力的尾巴來鞭打敵人,迫使進攻者後退;或者用後腿站立,用尾巴支持部分體重,以便能用巨大的前肢來自衛。梁竜前肢內側腳趾上有一個巨大而彎麯的爪,那可是它鋒利的自衛武器。就像人類的鞋後跟一樣,梁竜的腳下大概也生有能將其腳趾墊起來的腳掌墊。有了它,梁竜在行走時就不會因為支持沉重的身體而使肌肉感到太吃力。 |
梁竜如何繁殖 How long beam propagation |
法國南部發現的各種恐竜蛋可能都是蜥腳類動物的蛋,雖然裏面沒有胚胎。這些蛋的外表呈圓形,而其中一處發掘現場可以清楚看出,這些恐竜蛋都被生在溝渠裏。更有趣的是,這些蛋在生下時似乎就已排列成弧形,由此可知,至少這種蜥腳類動物是一邊繞着大圈子,一邊生蛋的(以前有一種誤傳,既是“梁竜一邊走路一邊生蛋,因此恐竜蛋形成一條長長的綫”,這是錯誤的)。弧形的半徑和蜥腳類動物以後腿為中心旋繞時造成的半徑相吻合,若沿蛋的排列弧綫畫一個圓,整個圓周可容納大約一百顆蛋。蛋的尺寸有如一顆足球,和蜥腳類動物的體型比較起來,顯得非常小,很難想象孵出來的幼獸將來會長成這麽龐大的成獸。但是蛋的大小實際上會受到生理限製。蛋必須呼吸,當蛋愈大,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就愈小,因此大的蛋無法使胚胎透過蛋殼來獲得所需的足夠空氣。2001年科學家首次在阿根廷發現了蜥腳類動物的胚胎,就連胚胎的皮膚組織也保存得很完整。還好這項發現,證實了科學家從法國發掘現場中得出的許多結論。 但是從這些發現中,我們無法推敲雌恐竜是如何把蛋生到地面上的。由於蜥腳類動物的身體離地面有一大段距離,而且從詳細的化石蛋研究中得知,蛋殼硬且易碎,因此生蛋對蜥腳類動物來說確實是個大問題。它也許用的是蹲姿,但即使如此,仍然距溝渠底部至少還有八英尺的距離。我們提出了一個可能的方法,但沒有人能確定這就是雌恐竜真正的生蛋方法。我們認為雌恐竜身上有一根管子,可以輕輕將蛋放到地面。現代烏龜就是利用管子生蛋,雖然它們的管子較短。 目前發現到的蜥腳類動物的蛋還透露出更具意義的訊息。蛋的數目對蜥腳類動物的行為有何意義?自然界有一個很明顯的行為模式,即生産數目愈多,父母照顧程度就愈低。在生産數目對父母照顧比例的一端,魚和兩棲類動物一次産下數千顆蛋,但卻不關心它們的死活。人類為此比例另一端的代表,一次通常衹生産一名嬰兒,但卻付出長期的關愛。蜥腳類動物似乎會産下為數可觀的蛋,因此即使它們讓這些蛋自生自滅,也不會影響蜥腳類動物的平衡。但我們想以比這項敘述更明確的解釋,來說明蜥腳類動物的行為。梁竜可能采用一種托兒所的模式,也就是同年齡的幼獸在孵化後會聚集在一起。現代駝鳥即采用此一模式;然而在此模式中,一隻成鳥會留下來照顧幼鳥。但為何我們會認為蜥腳類動物的幼獸會聚集在一起?這是從它們的足印推測而來。幾處發掘現場顯示蜥腳類動物喜歡成群移動,但在這些足印中卻沒有任何幼獸的小足跡。相反的,韓國金東岩層(Jindng F·rmatin)的一處足印遺址,顯示有一群非常小的蜥腳類動物集體行動。這和現在我們對現代動物行為的理解比較起來,這種假設似乎有些奇怪。但由於蜥腳類動物的幼獸和成獸之間的體型差異非常大,如果幼獸和成獸走在一起時,可能會被壓死。此外,在群體移動時,幼獸可能跟不上成獸的腳步。但這又衍生出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幼獸何時而且如何加入成獸群體? |
|
- lat.: Diplodoc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