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桓臺縣美食:縣境北部湖區,水産豐富。世代居於湖區的人民群衆,在烹調湖産品的反復實踐中,集中集體智慧,技藝精益求精,以湖産品為主料的桓臺名吃佳餚逐步成熟,風格漸趨獨特。
糖拌蓮下藕
糖拌蓮下藕,湖區群衆稱“棰藕”。7月上旬,荷花初放,蓮下根莖方作藕一節,形如雞卵。此時,為拌製蓮下藕的最佳時節。將踩出的藕洗淨,裹在荷葉中,再用新帕包好,握拳將藕瓜擊碎,加入適量白糖、薑末拌勻即成。品嚐此藕,頓覺甘烈清爽,直沁心脾。
炸蓮花
將鮮嫩的蓮花總投資洗淨挂漿後入油鍋炸之。此菜火候以酥脆為宜。撈出瀝油放入白糖即可。食之酥脆清香。另有炸薄荷葉一菜,主料為嫩薄荷葉,做法與炸蓮花相同,其味芬芳清辛。
鱸魚湯
湖中鱸魚以湖水加蒓菜同烹,魚熟,其骨刺若無,不需特殊調料,亦鮮美可口。古昔遊湖名士品嚐鱸魚湯後脫口發出“不忘湖水熬湖魚也”的感懷。
斷鱔
取較大活黃鱔置於地上,任其極力翻騰,以去其體表粘液,然後以鐵錐穿透魚頭並插入地下將魚固定。用小刀開魚膛取出內臟,最後將魚洗淨切為段。魚段過油後放湯細燉,將成時添配蒲菜。此菜濃香、鮮美兼而有之。
燉青鱔
將青鱔開膛取內臟後切為段,先將魚段入油鍋炸透表面,以防“跑油”,然後放湯細燉。燉成後,全鍋存滿濃厚的油脂,聞之清香撲鼻,食之濃香沁脾。
鯉魚抱蛋
此菜原名為“鱸魚抱蛋”,為新城王氏傢用廚師陳某所創。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王士禎在京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待講學士,舉薦陳某到京在宮廷御膳房供職。此技藝經兩代傳給鮑士彬後,境內鱸魚絶跡,遂以鯉代鱸,菜名也隨之易為“鯉魚抱蛋”。通過精心製作,仍不失原有風味。當鮑士彬授藝於縣飲食服務公司紫影樓特三級烹調廚師張月華(女)後,經其多次實踐,根據魯菜特點,改鯉魚的油炸為清蒸,較原來易於保持營養,且增加其鮮嫩清香的特色。1986年10月,張月華參加山東省第一屆魯菜大奬賽(淄博賽區),表演此菜的製作技藝獲奬。
鯉魚抱蛋一菜的形、色、味俱佳。所用原料:活鯉魚1條(750剋左右),黑魚肉200剋,雞蛋3個,蔥、薑、食????、料酒、味精、香油、粉團適量。製法:將鯉魚除鱗、去鰓、挖出內臟(不弄破魚肚皮),洗淨後蒸熟;將黑魚肉剁成泥放碗中,加入蔥薑、料酒、味精、粉團攪勻,沸水下鍋,做也珍珠大肉丸;將雞蛋黃蒸成蛋糕,用刻刀做成“魚鱗”;最後,將熟魚置盤中,定形,擺放上“魚鱗”,魚腹中放入適量魚丸,餘者留於盤內點綴,即成。
歡喜團子
歡喜團子是用炒脹了的挂色粉條(碎段)用糖稀粘合的球狀物。在兒童手中,可玩、可吃;懸挂室內,可觀賞,又象徵吉祥。大團和橘子大,中團如核桃,小略大於山楂。其穿挂形式分單串、雙穗子、小挂角、大挂角幾種。
清道光年間,索鎮李賈村的農戶十有六七都做歡喜團子。糖稀、粉條、顔色為其主要原料;熬糖稀、炒粉條、揉團並穿串為三大工序。解放前,多在廟會、慶賀會、劇場、集市等場所銷售,較大廟會,能上五六十副挑子。建國後,李賈村的歡喜團子遠銷瀋陽、山西等地。
【面積】509.53平方千米
【人口】49萬(2001年)
【代碼】370321
【郵編】256400
【駐地】索鎮
【區劃】轄13個鎮,343個行政村
桓臺縣位於山東省中部,魯中山區與魯北平原交界地帶,係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縣境東接齊國故都臨淄,南靠淄博市政府駐地——張店,西南部與周村接壤,西連鄒平,北依博興、高青。縣境南北延伸24.4公裏,東西相距27.3公裏,全縣總面積509.53平方公裏,人口47萬。歷史上,桓臺商屬薄姑國,周屬齊國,秦歸齊郡。元朝時,定名為新城。民國初期,因境內有齊桓公戲馬臺而更名為桓臺縣。
早在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桓臺這塊土地上就已經出現了人類文明。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證明,在前埠、唐山、樓子、李寨等遺址的文化堆積中,其上限屬於後李、北辛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的文明歷史。而大汶口文化、竜山文化、嶽石文化和商周文化時期的遺址的發現卻是普遍的。目前為止,桓臺境內已發現文化古跡100餘處,其密度之大,內涵之豐富在國內較為少見。由此可以證明,桓臺這片沃土是中華民族進入文明時期之後的一個重要聚落群體。
在桓臺縣發現的100餘處遺址中,有竜山、嶽石和商代文化時期壕溝的遺址有李寨、前埠、史傢、唐山、新城五處。這五處遺址不僅存有壕溝,而且遺址面積較大,均在10至60萬平方米之間,是非常難得的古文化遺址群體。桓臺縣內這五處竜山至商文化時期的遺址,加上周邊地區的章丘城子崖、鄒平丁公、臨淄田旺、壽光邊綫旺等四處有城壕的遺址,在東西方圓百華裏內形成9個城址群體。以上遺址同處在齊地,而桓臺位於齊國腹地的中心,正是史料中東夷集團少昊氏族演至先商氏族的中心地域。考古發掘的成果證明了少昊氏族與先商氏族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淵源關係,這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取得了一致性,對於今後深入研究東夷文化的聚落形態和發展序列以及東夷文化與夏商氏族的淵源關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桓臺縣發掘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展示了原始文化的燦爛輝煌。目前,已發現了距今4000年前的刻骨文字,發現了距今3700年前的嶽石文化時期的甲骨卜辭和商代中期的青銅器銘文和甲骨文,並同時發掘出了晚商時期的甲骨卜辭和青銅器銘文。這些連貫的文字串證了中國6000年的文字産生、演變發展史,是中國文字史上一個全新的突破。這一發現使史學家和考古學界不得不重新看待東夷文化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地位以及東夷文化對夏商文化的直接影響。
桓臺縣前埠、史傢、唐山、李寨、新城、旬召、大寨、小龐等遺址出土的各個時期的文物和遺存都具備同時期的發達水平。其中李寨、前埠和樓子遺址出土的陶器和彩繪紋飾很有特色,葬俗形式也是唯一而獨特的。李寨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墓葬是值得重視的問題。該墓區面積較大,約30萬平方米,且早、中、晚三個時期一綫下來。從初步發掘情況看,自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後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貧富懸殊,這在隨葬品的多寡與質地上已經充分體現出來。這說明母係氏族中期貴族特權階層已經産生。該時期的墓葬內普遍發現無論男女都存在死後頭顱整形和鑿掉前門齒的葬俗。此種鑿齒葬俗與史料所載的“東夷人的鑿齒陋習之俗”是相吻合的,可證史料記載不誤。
桓臺縣發現的竜山文化時期的遺址較多,出土的陶、石、玉、骨、蚌器等品種繁多,製作精良,造型優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竜山文化時期極負盛名的蛋殼黑陶,經科學發掘證明是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就已産生的蛋殼陶的基礎上繼承發展起來的。這在李寨遺址發掘出的蛋殼黑陶觚、高柄鏤空杯等已得到充分證明。桓臺縣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和竜山文化時期的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也很豐富,生産工具的製作工藝多為磨製和穿孔。表明了農業的進一步發達和已從遊牧轉嚮以農業為主的定居時代。因從事農業耕種收割所需,一批生産工具應運而生,如石鐮、石刀、骨耒、骨耜、蚌鏟、石璋等,這些人文初創時期的生産工具對後世影響極大,直到解放初在桓臺縣還能見到鐵運鋤、雙孔鐮、單柄鐵犁等一批原始形製農業工具。由此可以看出,桓臺這片沃土是中國最早最發達的農業區之一。 |
行政區劃代碼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370321 |
|
桓臺縣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地處魯中山區和魯北平原的結合地帶,是魯中名城、齊國故都——淄博的市轄縣,全國百強縣(市),山東省縣域經濟30強,全國聞名的“建築之鄉”。總面積498.25平方公裏,人口49萬。轄11鎮、1個城區街道辦事處和2個省級開發區(桓臺經濟開發區、山東東嶽國際氟硅材料工業園)。桓臺縣東距青島機場和青島港250公裏,西距濟南機場100公裏。境內高速公路、鐵路、國道、省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境內馬踏湖面積近百平方公裏,是山東省七大名勝風景區之一,素有“北國江南”之稱。
桓臺縣是人類早期生活、居住地區之一,境內史傢遺址出土了中國迄今最早的甲骨文。桓臺周朝屬齊國,秦歸齊郡。公元前206年設縣,取名西安縣。因境內有齊桓公戲馬臺,1914年更名為桓臺縣至今。
桓臺縣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5℃, 降水量587mm,有大小河流11條,上遊位於魯中山區,大多是南北流嚮,東有烏河,中有東西豬竜河,西有孝婦河;東西嚮河流南有澇淄河,北有小清河、預備河。
桓臺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智慧的桓臺人民披荊斬棘、拼搏奮進,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創造性的開發建設,形成了規模龐大門類齊全,特色突出,科技含量高的工業、農業、建築業、旅遊業四大生産體係。是全國聞名的糧食高産縣和著名的建築之鄉。1993年、1994年連續兩年跨入“中國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列,是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鄉鎮企業百強縣,高産優質高效農業先進縣,全國農業機收第一縣, 連續七屆躋身全國百強縣(市),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縣域經濟30強
桓臺縣交通發達。205國道貫穿縣內,萊(蕪)濱(州)高速公路設有道口,離濟青高速公路口衹有5公裏,交通十分方便。通信發展呈現出突飛猛進的局面。程控電話總容量達到13.7萬門 , 上網用戶達1.5萬戶,1100傢企業上網,2000年在全市率先完成了“電話縣”建設目標。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也都有了長足發展。
桓臺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景點有:省級名勝風景區——素有“北國江南”之稱的馬踏湖(五賢祠、冰山遺址、徐夜書屋),號稱漁洋山人的王漁洋紀念館,王漁洋故居,石刻園,四世宮保磚坊,史傢遺址,華嚴寺,周傢生態農觀園,桓臺博物館,少海公園等。 |
|
2008年完成國內生産總值265.4億元,比上年增長14.5%,三次産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6.8%、12.9%和20.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115.71億元,比上年增長32.8%;入庫稅收25.19億元,增長17.59%;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1.0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48元,增長1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16元,增長10.1%。
農 業
2005年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産值18.05億元,比上年增長7.1%。農業增加值9.7億元,增長6%。糧食總産37.14萬噸,增長16%;棉花總産0.17萬噸,下降33%;油料總産502噸,增長65.68%;水果總産0.61萬噸,減少3.3倍;蔬菜總産35.14萬噸,下降26.2%,肉類總産2.05萬噸,禽蛋總産2.57萬噸,奶類總産0.81萬噸。水産品總産0.32萬噸,略高於上年。全年造林400公頃,林木覆蓋率達到19.7%。全縣農機總動力56萬千瓦,增長3.7%。
工 業
2006年全縣完成工業生産性固定資産投資78億元,增長18.7%。新上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16個,其中過億元的40個。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項目陸續投産,有效增強了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己二酸、環氧氯丙烷、聚四氟乙烯、蠕鐵等11個産品形成國內同行業最大産能。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54億元、利稅54億元、利潤33億元,分別增長40.2%、40.7%和41%。“億元企業”達到60傢,其中金誠實現銷售收入110億元,成為該縣第一傢“百億企業”。科技支撐作用明顯增強。東嶽離子膜工程化研究、巨明玉米收穫技術裝備項目列入國傢“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撐計劃;東嶽磺酸樹脂及離子膜産業化、泰寶病毒滅活過濾器項目列入國傢高新技術産業化工程。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17傢,其中省級14傢。6項科技成果填補國內空白。新增國傢級高新技術企業2傢、省級5傢,全縣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41傢,産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38.44%,比上年末提高3個百分點。至2007年東嶽聯邦製冷劑、雲濤毛巾榮獲中國名牌,強恕堂榮獲中華老字號。國傢級免檢産品達到13個、山東名牌25個、山東省著名商標19個。上市公司兩傢——博匯紙業,東嶽化工。
建設 環保
高起點完成了新一輪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和縣城中心區控製性詳細規劃、城市緑地係統規劃的編製。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總投資近3億元的縣文化中心、縣體育中心;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總投資2億元的縣醫院新院;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總投資1.3億元的縣實驗學校;總投資2億元的桓臺二中新校等重點工程已有部分竣工投入使用。2008年正在進行投資8億元的全縣水係改造建設和投資12億萬的“齊都星城”等重點城建項目的建設。2006年房地産開發投資4.96億元,增長1.12倍。資質三級及以上建築企業79傢,其中特級資質3傢——山東天齊置業有限公司,山東萬鑫集團,山東新城建工集團。2006年完成建安産值106億元,在2005年全省建築十強評選中,桓臺排名第一。2007年桓臺縣用於治污和節能減排的投資達4.8億元,占到全縣GDP的2%以上
交通郵電
2005年底路通車里程1112公裏,公路旅客運輸量和周轉量378萬人、17010萬人公裏,分別比上年減少14.55%和增長1.55%。公路貨物運輸量和周轉量358萬噸、36398萬噸公裏,分別比上年減少8.1%和增長2.12%。全縣擁有汽車1.97萬輛,比上年增長27.1%。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742萬元,增長2.8%。年末有固定電話用戶13.7萬戶(其中小靈通1.6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6.1 萬戶,電話普及率上升到60.51部/百人。互聯網用戶1.5萬戶。
貿易旅遊
2005年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75億元,增長15.89%。城鄉消費品市場67處。實現進出口總額41226萬美元,增長14.6%,其中出口22775萬美元,增長39%。新簽利用外資項目35項,增長2.94%;合同外資額14592萬美元,增長42%;實際利用外資23.8億美元,增長17%。主要旅遊景點有馬踏旅遊風景區、王漁洋紀念館、桓臺博物館等。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69萬人次,增長15%;實現旅遊總收入1.2億元,增長16.7%。
教科文衛
有普通高等學校1所——山東工業職業學院;中等專業學校1所——淄博建築工程學校,在校生2838人。普通高中3所(其中桓臺一中係“山東省重點高中”),在校生10426人。普通初中20所,在校生20480人。小學64所,在校生30564人。有各類科技人員51464人,共取得市級以上各類重要科技成果5項。專利申請量225件;授權專利39件。有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檔案館1個。有衛生機構369所,其中,醫院、衛生院24所,衛生防疫防治機構3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各類衛生機構共有床位1647張,衛生技術人員2190人,其中執業醫師1660人,註册護士530人。有體育訓練館4處,在全省中小學生體育運動會上獲金牌3枚。
社會生活
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19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7.4%;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7978元,增長7.8%;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3.27平方米。農民人均純收入5540元,增長14.9%;生活消費支出3225元,增長11.8%;人均居住面積29.16平方米。全縣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0525人,比上年淨增2975人;徵繳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費8100萬元。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纍计達到112917人,其中新增329人,當年收繳保險金130.2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0859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2835人,享受失業保險待遇1800人。城鎮實現就業再就業8106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00人。年末城鎮在崗職工人數4.2萬人,增長11.7%;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4136元,增長12.53%。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數為4229人,略低於上年。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桓臺縣
Huantai Xian
0533
370321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256400。
桓臺經濟開發區(全省省級開發區20強) 桓臺經濟開發區係省級經濟開發區,開發區委管會坐落於東泰路。開發區現由南區,北區兩部分組成。南區位於桓臺縣果裏鎮南部與國傢級淄博高新産業技術開發區緊聯,是現在開發區的主體,主要企業有匯豐石化,張店鋼鐵總廠,博豐復合肥,太極搪瓷,美國科勒公司淄博生産基地,魯中晨報印務,鐵源集團,寶恩集團,華天軸承集團,淄博格爾齒輪公司,黃河竜集團等。北區位於縣城北部(現歸索鎮鎮管轄),區內現有格爾地板,森美公司,大桓九製革,嘉吉黃河竜生物公司等。
山東東嶽國際氟硅材料工業園(省級經濟開發區)位於桓臺縣唐山鎮,規劃面積3平方公裏。區內以東嶽集團為主。産業佈局的主要特點:以氟化工高分子材料和緑色環保製冷劑為主的氟硅化工産業。未來發展規劃:將工業園建設成為以氯鹼化工、氟化工、有機硅化工為特色的精細化工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産研發基地,成為國際性高科技産業基地。
城區街道辦事處(淄博市轄人口最多的街辦) 轄:10個居委會(少海,錦秋,雲濤,北苑,西苑,寶發,商城,東城,弈景傢園,蘭香園)
索鎮鎮(縣城駐地) 轄:44個村委會(建國、五裏、趙傢、於傢、三岔、北辛、西鎮、新民、永和、花園、東鎮、東辛、馬傢、北王、楊傢、前畢、後畢、南辛、李賈、孟傢、劉茅、張茅、崔茅、邢劉、東逯、耿橋、河崖頭、永安、李傢、小辛、薑廟、睦和、蘇王、王溝、徐傢、張橋、任莊、劉傢、蘭柳、東雅、西雅、義和、宮傢、桃園)。
唐山鎮 (首批全國文明鎮) 轄:1個居委會(同濟萬鑫居委會);132個村委會(唐一、唐二、唐三、唐四、唐五、賈傢、前大王、後大王、巴王、邢裏、前七、後七、莫王、大有、興旺、郭傢、樓一、樓二、東周、於堤、滸傢、徐店、宋店、石店、薛廟、西畢、西馬、八裏、古城、仁和、王茂、鄭傢)。
馬橋鎮 ( 全國文明鎮,全國經濟千強鎮,全國高水平綜合發展鎮,淄博市納稅第一鎮) 轄:27個村委會(辛莊、齊馬、鬍馬、馮馬、北一、北二、北三、南營、東圈、西圈、小莊、康楊、西孫、馬橋、前金、後金、姜家、紅廟、五莊、北嶺、羅道、祁傢、東岔、西岔、北岔、張莊、碼頭)。
邢傢鎮(省級文明鎮,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轄:18個村委會(邢傢、東營、波紮店、前諸、後諸、黃傢、宋傢、後許、前許、於傢、演馬、吉托、田孟、張茂、白辛、郭店、莫王、郇傢)。
周傢鎮 轄:22個村委會(榮傢、永富、李王、店子、郝園、麻傢、孔傢、周傢、瀋傢、夏傢、紅廟、黃傢、萬傢、閆傢、景樓、紹北、康傢、辛興、葦河、樓裏、紹南、太平)。
起鳳鎮 ( 素有“北國江南”之盛譽,是山東省著名風景名勝區) 轄:24個村委會(付廟、華溝、魚一、魚二、魚三、魚四、夏一、夏二、夏三、夏四、夏五、夏六、夏七、起北、起南、西三、西四、東鞏、西鞏、穆寨、辛泉、烏東、烏北、烏南)。
田莊鎮 ( “省級精神文明建設示范镇”、“省級小城鎮建設示范镇”) 轄:30個村委會(田莊、曙光、牛旺、仇王、劉傢、張王、高樓、旬西、旬東、旬北、大寨、小寨、李寨、關傢、史傢、於鋪、付橋、宗王、鬍西、鬍東、鬍中、西傢、小龐、大龐、元南、元北、文莊、東埠、西埠、北埠)。
荊傢鎮 轄:29個村委會(陳橋、姬橋、高王、裏仁、荊一、荊二、荊三、荊四、東孫、前孫、後孫、王莊、灘子、姚王、前高、後高、吳園、柳、王明、辛莊、雙躍、小元、大元、崔傢、東劉、伊傢、前劉、後劉、周董)。
陳莊鎮 轄:25個村委會(陳一、陳二、陳三、段傢、羅傢、西史、東揚、黃郭、小王、順河、姚郭、宗崔、南郭、東潘、西潘、滕寨、前薛、中薛、後薛、辛橋、木佛、郝寨、南薛、馬辛、宰相)。
果裏鎮 ( 淄博市出口創匯強鄉鎮,淄博經濟十強鎮) 轄:43個村委會(東馬、西邊、東邊、周坊、薑坊、前埠、後埠、付坡、練傢、王斜、西店、東店、徐斜、陳斜、西埠、伊傢、前魯、後魯、東果裏、東義和、西果裏、西義和、急公、三竜、侯莊、官東、官中、官西、竜東、竜南、竜北、西竜、鳳鳴、馬王、楊橋、吳磨、西付、面窩、南王、玉皇、東付、西沙、東沙)。
新城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漁洋故裏”) 轄:40個村委會(毛傢、存留、韓傢、石傢、逯傢、西巴、祝傢、昝傢、義和、楊傢、王傢、崔樓、見傢、窪子、新盛、聶橋、徐傢、四裏、耿三、劉三、崔傢、邢廟、河南、宮傢、城東、城南、城西、城北、新立、花園、喬南、喬西、喬北、東賈、西賈、邢傢、羅蘇、張蘇、江蘇、趙蘇)。 |
|
桓臺縣位於魯北平原南部,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嚮東北緩傾。境內無大山。
桓臺縣有大小河流11條,上遊位於魯中山區,大多是南北流嚮,東有烏河,中有東西豬竜河,西有孝婦河;東西嚮河流南有澇淄河,北有小清河、預備河。
烏 河
烏河發源於淄博市臨淄區大武鄉南部山丘地帶,流經該區路山鄉,在六天務村西入桓臺縣,再經桓臺縣侯莊、索鎮、耿橋、起鳳等鄉(鎮)在夏莊村北入予備河去博興縣。
豬竜河
豬竜河是貫穿張店城區的一條天然河道,源於灃水鎮泉河頭,途經南定、張店城區和開發區,最後從桓臺馬踏湖進入小清河。
孝婦河
孝婦河發源於博山區禹王山、青石關、嶽陽山一綫中低山區,流經博山、淄川、張店、周村四區,經鄒平、桓臺入小清河,全長117公裏,流域面積1908平方公裏。
澇淄河
澇淄河,發源於淄川區大北山北麓,流經臨淄區邊河鄉、張店區灃水鎮、桓臺縣果裏鄉,至索鎮城南入烏河。
小清河
小清河位於泰沂山北麓,黃河以南,東偏北流,經濟南、淄傅、濱州、東營、濰坊等5個市(地),於壽光縣(現)壽光市羊角溝註入渤海。
預備河
預備河係小清河的一條支流。西起桓臺縣東北部華溝村,納嚮陽溝、興福河、分洪河、魚溝子、耿郭溝、會戰溝、廣博河等支流。
桓臺縣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5℃ 。
桓臺縣境內生物資源種類較多,以野生經濟植物的利用價值最大,以草本植物種類居多。境內礦産資源主要有鐵、銅、煤、硫、石油、天然氣等。
野生植物
按其經濟價值和用途,分為7大類,近300種。
1、澱粉糖類植物
桓臺縣境內野生澱粉糖類植物較多,比較重要的有菖蒲、山藥、地環、槐樹、蘆葦、菱白、蓮子等,遍布全縣溝頭崖嶺和湖區。它們含有大量瀉粉及糖類物質,可作釀造、製糖、製膠、製藥及其他工業原料等。
2、油脂類植物
桓臺縣境內分佈很普遍,比較重要的有臭椿、刺槐、楓楊、菟絲子、蒼耳子、車前子、黃須菜、芍藥、蒺藜、鹼篷、大麻、君遷子等,它們的種子含油率比較高,用途亦較廣。
3、纖維類植物
桓臺縣境內野生纖維植物很多,其中可供紡織的有羅布麻、野 等,分佈廣,數量多,出麻率高,纖維細長(相當於80支的細羊毛),拉力強(約等於棉纖維的3至8倍),纖維潔白、柔軟,可作紡織及高級紙原料。
4、芳香油類植物
桓臺縣境內分佈廣,産量大,含揮發油多,可作食品及化妝品工業原料。
5、鞣質植物
桓臺縣境內主要有綫菊、君遷子、酸棗、皂角樹等,為拷膠的重要原料,主要用於鞣草、染魚網、軟化蒸氣機及工業鍋爐水中的金屬????。
6、植物性藥材
桓臺縣境內有植物中藥材261種,主要分佈在馬踏湖及中部、北部平原、窪地,南部緩崗地區分佈較少。主要品種有防風、蒼術、金銀花、菖蒲、燈心草、香附子、蒲公英、馬步齒莧、車前子、杏仁、蒲荷、半夏、菟絲子、瓜萎仁、薤白、絲瓜絡、菊花、花椒、槐花、槐角、草决明、透骨草、蔥子、蓖麻子、無花果、桔梗、艾葉、桃仁、青蒿、槐米、柴鬍、生地、雞冠花、大青根、沙參、地骨皮、苦地丁、蓮子、木瓜、黨參、元參、澤蘭、澤夕、丹參、黃芩、連翹、太子參、知母、白芷、白术、白芍、赤芍、蘆根、益母劃、前鬍、月季花、土貝母、黃 、白芥子、田 花、元志、柏子仁、紅花、小茴香、薏米、甘草、扁豆、小薊、大薊、寸鼕、鴨舌草、 茄草、水蔥、狼尾草、旱草、蘇子、川烏、芡實、桑皮、牡丹皮、地夫子、木槿、枸杞、三棱草等,其中,以澤蘭、薄荷、益母草、半夏、槐花、蒼術等為地道藥材。
7、水生維管束植物
湖區有47種,分隸於2門、20科、30屬,主要優勢種類有蘆葦、蓮藕、槐葉萍、紫背浮萍、苦草、黑藻、眼子菜、菹草等,前幾種多分佈於北部水域,後幾種多生長於南部水域的溝渠、河道中。
野生動物
桓臺縣境內主要有獸類、鳥類、昆蟲類、爬行類。
1、獸類
主要有野兔、山狸、黃鼠狼、地猴、狐狸、刺蝟,為目前常見獸類。
2、鳥類
主要有13目、32科、148種,其中旅鳥73種,夏鳥39種、鼕鳥18種,留鳥18種。
3、動物性藥材
土元、雞捨皮、狗鞭、蠶衣、蟬蛻、蜂房、夜明砂、蠶沙、薑蠶、子河車、寶月砂、蛇蛻、蟋蟀、牡蠣、虻蟲、地竜、鱉、甲魚、鱔魚等。
4、軟體動物
有蠃類(田蠃、湖蠃、耳狀羅卜蠃、烏蠃、釘蠃、扁蠃等),蚌類(杜氏蚌、長蚌、園蚌、淡水殼菜等)兩大類。
桓臺名吃
王樹永醬蹄扒雞老店生産的醬豬蹄、扒雞、精肉丸贏得“首屆淄博名小吃”榮譽稱號,被淄博市食品工業協會列為推薦産品。其中,“通穎牌”係列産品被評為第二屆全國食品博覽會金奬,王樹永醬豬蹄老店被評為消費者滿意單位,“樹永牌”醬蹄扒雞被授予山東歷史文化名吃榮譽稱號。
鐵 礦
境內鐵礦屬內生礦床,為接觸交代矽卡岩型磁鐵礦,銅、鈷、硫為伴生礦。主要分佈於侯莊鄉的侯莊至三竜等地,總儲量為1650萬噸,以侯莊南部規模最大,儲量為1605萬噸。礦石含量中:鐵含量38至50%,最高達58.5%,品位大於50%者占99.28%;銅含晨為0.135至1.71%;鈷含量為0.141%;硫含量為0.14至0.57%。
石 油
石油分佈於馬橋、荊傢、田莊、陳莊4鄉(鎮)。金傢油田面積22平方公裏,地下油位在5000至1300米左右,油質好,有較高的開發價值,原油儲量約2000萬噸。20世紀70年代末,已試採油井8眼。
縣境南部,還有煤礦、粘土礦,坦藏於石炭係、二疊係地層的中、下部,為第四係沉積層所覆蓋,屬全隱蔽式煤田,有一定開採價值。 |
|
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縣。1914年易名耏水縣,旋改桓臺縣。因境內有齊桓公戲馬臺而名。
桓臺置縣前,分屬臨淄、長山、高苑三縣地。1228年(南宋紹定元年、蒙古拖雷監國之年),置新城縣,隸屬濟南總管府。
1260——1263年(中統年間)屬淄州路,1265年(元至元二年)隸屬淄萊路,1287年改稱般陽路。
1376年(明洪武九年)屬淄州,次年改屬濟南府。清代,沿襲明製。
1913年(民國2年),廢府、州,存縣、道,新城縣隸屬濟南道。次年1月,易名而(右加三撇)水縣。4月,改稱桓臺縣,因齊桓公戲馬臺得名。1928年廢道製,直屬山東省。
1938年7月,華北遊擊縱隊第十三支隊第十二梯隊在棘托置縣政府,隸屬山東省第十專員公署。是年10月,建立長(山)桓(臺)臨(淄)益(都)四縣邊區行政聯防辦事處,隸屬中共清河特委。
1940年4月28日,建立桓臺縣抗日民主政府,隸屬清河專員公署。同時,撤銷長桓臨益四縣邊區行政聯防辦事處。是年底,改屬清河行政主任公署清西專署。
1942年1月,中共清河區委决定撤銷縣、區建製,成立長桓軍政工作團,隸屬清河行政主任公署清中專署。是年7月,改屬清西專署。
1943年8月,復置桓臺縣抗日民主政府,隸屬未變。
1944年1月,清河區與冀魯邊區合併,稱渤海行政區,桓臺縣屬渤海行政區第六專署。
1945年8月,改屬渤海行政區第三專署。
1949年7月,第三專署改稱清河專署,縣屬其轄地。
1950年5月,撤銷清河專署,桓臺縣隸淄博專署。
1953年6月,淄博專署改稱淄博工礦特區,桓臺縣劃歸惠民專署。
1958年11月,桓臺並入博興縣,隸屬淄博專署。
1961年9月,復置桓臺縣,改屬惠民專署。
1983年10月,桓臺縣劃歸淄博市。 |
|
音樂
桓臺古屬齊地,民間音樂源遠流長。春秋時期,孔子至齊聞韶樂,贊美說:“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清末至民國時期,傳統的民間音樂以嗩吶吹奏最為流行。嗩吶吹奏多用於婚、喪、壽、典儀式。用於婚事的樂麯有《對五》、《小遊湖》、《雜唧》、《小拜年》、《一枝花》、《打棗》等。用於喪事的樂麯有《對五》(D調中音嗩吶),《小六凡》等;用於祝壽、慶典的樂麯有《大柳搖金》、《小柳搖金》等,這些演奏,麯牌固定,流傳甚廣。
新中國成立初期,較有造詣的嗩吶藝人有鳳鳴村李雲鳳、黃傢村董敬德、樓子村張仲梅等。桓臺人李禹賢自幼受民間音樂的啓迪,精研古琴演奏。他演奏的《風雲際會》、《高山流水》等古琴樂,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60-70年代,隨着農村業餘文藝活動的開展,以打擊樂為主的業餘音樂團體遍及鄉村。70年代末,後七村學校建起管弦樂隊,多次參加縣、地會演。1987年,華溝村、東鎮村建起以電聲樂器為主的農民樂團。華溝村青年樂團在1987年11月淄博市首屆農民音樂會上,有3人獲一等奬。
麯藝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桓臺廣為流傳的主要有相聲、快板、數來寶、山東琴書、西河大鼓、毛竹板、木板大鼓、落子、漁鼓等。縣文化館多次舉辦山東快書、竹板書、西河大鼓、評書等培訓班。每遇春節文藝會演,都有一批麯藝節目搬上舞臺。荊傢鎮周董村劉蘭鳳,9歲即拜師學習梅派西河大鼓,20歲即巡演於黑竜江、吉林、遼寧三省,國內享有聲譽。1961年回到故鄉桓臺收徒傳藝。劉蘭鳳及其弟子董憲斌、宋豐利在地市會演中曾多次獲演出奬。1980-1987年,全縣在地、市級刊物上發表麯藝作品10篇。
舞蹈
桓臺縣境內舞蹈多為民間扮玩中的表演形式。較典型的有扭秧歌、傻子撲蝶等。扭秧歌可多人,也可單人,邊歌邊舞,形式活潑歡快,具有較強節奏感。傻子撲蝶多為男女兩人扮舞。女俊扮,反復做引、逗、耍、閃等動作;男醜扮,做追、捉、戲、撲動作,形式詼諧風趣。
1956年,傻子撲蝶參加惠民地區舞蹈會演獲奬。同年,縣文化館舉辦舞蹈傳授班,嚮群衆傳授《小車舞》、《跑驢》、《十大姐》等舞蹈。
1959年,縣文化館自編的小舞蹈《綉花舞》、《送肥忙》等參加淄博專區文藝會演。1974年,自編舞蹈《編地毯》參加惠民地區文藝會演,獲演出奬。1976到1978年,縣文化館在18個單位舉辦舞蹈訓練班,參加訓練1200餘人次。1986年,由楊雲鳳等編排的歌伴舞《在希望的田野上》,參加山東省歌伴舞會演,獲演出三等奬。
雜耍
明清至民國時期,元宵節扮玩雜耍成為民間習俗。其主要形式有高蹺、芯子、旱船、竹馬、舞獅、竜燈、花轎、花鼓、花桿等。有特色的是高蹺、芯子、花桿。高蹺可以單演,也可成隊表演,扮相內容非常豐富。傳統故事扮相有群英會、唐僧取經、白蛇傳、八仙過海、水滸人物、三國人物等。新中國成立以來,以時事人物為扮相者漸多。有宣傳婚姻法的《夫妻擡水》,宣傳土地改革的《鬥地主》等。
芯子分為扛、擡兩類。扛芯子有一成年人將芯子底座卡住雙肩,捆綁在腰間。選一童子捆紮在頂上,上下捆紮連接,協作表演。擡芯子是用一根長圓木,中間做上踏腳,兩頭做上防止翻滾的抓手(放下時作腿用)。玩耍時把1-2人捆紮在踏腳上,由兩人擡着圓木兩頭,手握抓手。芯子表演時,可在鑼鼓聲中串花、走故事,形式活潑靈巧。
花桿是用一根1.5米長的細竹桿,兩頭各打兩個10釐米的方孔。方孔中間係上銅錢,兩端裝飾絨綫花。桿身用五色彩條纏繞。花桿隊服色統一,俊扮,隨着鑼鼓點編隊串花,變換隊形。花桿耍出各種花樣,銅錢有節奏地嘩嘩作響,令人賞心悅目。
自1982年始,在縣文化部門輔導和組織下,桓臺民間雜耍活動更加規範化。每年元宵節索鎮都有各鄉鎮來的民間雜耍隊。1985-1987年,每年有十幾支隊伍,近千人的民間扮玩活動。1985年,東鎮村雜耍隊作為桓臺代表隊參加淄博市的民間藝術活動比賽,獲得高蹺表演一等奬。 |
社會事業(2007年) Social undertakings (2007) |
---工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全縣完成工業生産性固定資産投資78億元,增長18.7%。新上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16個,其中過億元的40個。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項目陸續投産,有效增強了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己二酸、環氧氯丙烷、聚四氟乙烯、蠕鐵等11個産品形成國內同行業最大産能。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54億元、利稅54億元、利潤33億元,分別增長40.2%、40.7%和41%。“億元企業”達到60傢,其中金誠實現銷售收入110億元,成為該縣第一傢“百億企業”。科技支撐作用明顯增強。東嶽離子膜工程化研究、巨明玉米收穫技術裝備項目列入國傢“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撐計劃;東嶽磺酸樹脂及離子膜産業化、泰寶病毒滅活過濾器項目列入國傢高新技術産業化工程。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17傢,其中省級14傢。6項科技成果填補國內空白。新增國傢級高新技術企業2傢、省級5傢,全縣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41傢,産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38.44%,比上年末提高3個百分點。新增山東名牌5個、省級著名商標4件。
---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
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城市化戰略决策,按照城市化的要求,全面審視和調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化的統領作用明顯增強。圍繞建設生態、和諧、人文城市,總投資13億元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其中,投資4.5億元對南外環、唐華路南段、工業街西延、高淄路桓臺段等11條城鄉道路進行改造建設,拉開了城市發展的新框架。投資3500萬元建設了吳磨、東辛公鐵立交,多年的交通瓶頸得到解决。投資5600萬元對縣文體中心、文體公園配套完善。投資8500萬元對居民小區和城區雨污管網提升改造。日供水5萬方的縣淨水廠一期工程即將投用。桓臺二中新校一期主體工程建成。投資6000萬元進行城市緑化提升,新增公共緑地50萬平方米。加大城管執法力度,規範社區管理,城市環境秩序明顯改觀。加強城市化理念的宣傳教育,群衆城市意識明顯增強。
---新農村建設邁出新步伐。
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1586萬元惠農補貼及時足額兌現到戶。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小麥、玉米平均單産分別達到518公斤和620公斤,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産基地達到8萬畝,新建改建標準化畜牧養殖小區10個。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的“華北集約農業生態係統實驗站”及“桓臺縣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製區域站”全面開工建設。國傢863計劃“山東半濕潤區現代節水農業綜合技術研究與集成”項目進展順利。馬踏湖濕地生態保護被國傢批準立項。積極開展以緑化、硬化、美化、潔化、亮化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66個村啓動或完成了舊村改造,改造建設鄉村道路399公裏,新建垃圾池1258個、沼氣池1020個。新建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20個。村級財務委托代理率達93.7%。
---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
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9.1億元,增長17.2%,被列為全省服務業發展重點縣。銀座購物廣場、縣農資連鎖配送中心等大型商業設施投入使用。總投資12億元的鴻嘉集團綜合服務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2.3億元的和濟物流鐵路專用綫投用,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開工建設。完成了全縣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及王漁洋故居、馬踏湖濕地生態保護與開發規劃。
---建築業穩步發展。
全縣建安産值實現138億元,增長25.4%。36傢企業建安産值過億元,其中過20億元的2傢,過15億元的2傢,過10億元的2傢。質量安全取得新成績,榮獲國優工程奬2項,創“泰山杯”10項。積極發展工業、房地産、建材、商貿等多元經營,實現多元化經營産值34.2億元,增長22.2%。
---財稅金融健康平穩運行。
積極壯大骨幹財源,培植新興財源,金誠、博匯、東嶽、匯豐四傢企業分別實現稅收3.96億元、3.35億元、1.4億元和1.2億元,分別增長44.4%、34.9%、34.7%和42.8%,共占全縣稅收總額的46.5%。堅持依法治稅,大力組織收入,保證了各項稅收及非稅收入及時均衡入庫。按照建設公共財政的要求和“有保有壓,突出重點”的原則,集中財力保工資、保穩定、保重點支出,連續17年實現收支平衡。加強誠信桓臺建設,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全縣存貸款餘額分別達到114億元和140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8.4億元和33億元。
---對外開放成效顯著。
全縣實際到位縣外資金26億元。其中境外資金9196萬美元,增長102.9%。全市最大利用外資項目??總投資2.6億美元的美國科勒公司高檔衛生潔具項目落戶桓臺;投資1700萬美元的德國雷法高檔耐火材料項目投産。縣經濟開發區加快基礎設施配套,提高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入選“山東省十佳科學發展示範園區”。東嶽氟硅材料産業園以離子膜為竜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産業鏈和初具規模的産業群。東嶽化工在香港上市,融資13.7億元。博匯紙業增發A股,融資6.6億元。外貿出口平穩增長,全縣直接出口創匯3.2億美元,增長6.7%。對外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大,寶恩、德信在越南的皮革項目分別投産和開工。外派勞務800名。
---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進一步強化。
將污染治理、環境保護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破口和改善民生的大事要事來抓,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600萬元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建成投用,縣城生活污水和城郊企業污水得到集中處理。投資7000萬元完善縣經濟開發區污水管網建設,區內企業污水全部進入市高新區污水處理廠處理。投資2600萬元的東豬竜河治理工程全面完工。強化企業污染治理,關閉取締11傢,停産治理29傢,限期整頓17傢。着眼改善全縣生態環境,製定了城鄉河流水係綜合整治方案。全縣企業用於治污和節能減排的投資達4.8億元,環境質量趨於好轉,二氧化硫、COD、煙塵、粉塵排放量分別比上年削減8%、10%、4.6%和8.2%,全縣萬元GDP能耗、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分別比上年下降5.3%、9.5%和10.8%。金誠、博豐等19傢企業被認定為全省資源綜合利用企業。2007年是全縣環保投資力度最大、治污力度最大、工作成效最大的一年。
---社會事業繁榮發展。
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部免除義務教育段5萬餘名學生雜費;高考再創佳績,本科錄取1923人,9人被北大、清華錄取。全面提升衛生保障水平,縣醫院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合作成立齊魯醫院桓臺分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8%;投資280萬元改造建設50處村衛生室;實施衛生技術人員培訓工程,縣財政從本年度開始連續五年,每年投入100萬元用於農村醫務人員教育培訓。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績,新出生人口性別比控製在107以內。在全縣實施免費婚檢。實施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規範、新建文化大院115傢,順利通過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復評。在城區公園、各居民小區及55個村配套建設健身設施,成功舉辦了桓臺縣第一屆運動會,推動了全民健身活動和競技體育發展。續修《桓臺縣志》正式出版。人事、統計、審計、物價、油區、兵役、廣播電視、老齡、外事、人防、檔案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績。
---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全縣新增就業崗位8478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3010人。全面提高城鄉低保對象救助標準,城鎮低保對象由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46元,農村低保對象由每人每年700元提高到900元。為城鄉低保對象每戶發放200元取暖補助。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啓動運行。改造建設鎮敬老院4處。為80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發放生活補貼,為90戶160餘名城鎮低保人員發放廉租住房補貼,為100戶農村特睏家庭、60戶貧睏殘疾人改造新建房屋,救助義務教育段貧睏生2519名、家庭貧睏大學生85名。一年來,縣財政用於改善民生的投資達8812萬元,增長25.8%。
---民主法製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績。
自覺接受縣人大和縣政協的監督,主動報告、通報政務工作。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54件、政協委員提案135件,辦理滿意和基本滿意率為100%。啓動運行電子政務辦公係統,提高了辦公自動化水平。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高度重視信訪和群衆投訴工作,完善社會矛盾調處機製,保持了社會穩定。進一步強化和落實安全生産責任製,毫不放鬆地抓好安全防範,安全生産形勢平穩。強化依法行政,優化發展環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紮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全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 |
|
彭真
(原名傅懋恭,1902年10月~1997年4月),祖籍果裏鎮玉皇閣村,出生於山西省麯沃縣侯馬鎮垤上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早在1888年因家乡自然災害所迫,其祖父傅像義攜一傢五口(傅懋恭的曾祖母、九歲的父親傅維山和姑姑),憑藉一根扁擔兩衹筐逃荒與山西省安傢落戶。1910年傅維山為送祖母遺骨曾重返故裏。傅懋恭參加革命後,他在地下鬥爭中使用過許多化名,1937年改名彭真。
彭真幼年時白天隨父母下田勞動,夜晚全家紡綫,飽嘗生活艱辛之苦,曾隨祖母憤起反抗惡霸欺壓。12歲開始讀私塾,1922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是山西省共産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大革命時期,任中共太原支部委員、書記,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太原地委書記,中共天津地委二部(區)委、一部(區)委、三部(區)委書記,中共天津地委組織部部長、職工運動委員,在太原、石傢莊、天津、唐山等地組織領導工人運動、學生運動。大革命失敗後,任中共天津市委代理書記、書記等職,是中國共産黨在北方地區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9年由於叛徒出賣,他在天津被捕,遭受酷刑摧殘,堅貞不屈,組織被捕同志同叛徒、敵特進行鬥爭。1935年刑滿出獄後,任中共天津工作組負責人,組織領導天津各界群衆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5月,作為白區代表團主席參加在延安召開的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任大會主席團成員。在聆聽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和馬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深刻論述後,結合中國革命的經驗和教訓,他認定毛澤東是中國共産黨當之無愧的領袖。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參與部署北方地區開展遊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工作。1938年任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北方分局)書記,同聶榮臻等一起,發展、鞏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被黨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主席團譽為“敵後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綫的模範區”。1941年,在延安嚮中央政治局和毛澤東主席匯報晉察冀邊區各項具體政策及黨的建設經驗,受到毛澤東主席高度評價,稱它“是馬剋思主義的”,由中央批轉各根據地黨委。此後,留在中央,任中央黨校教育長、副校長,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城市工作部部長,參加領導了延安整風運動。在延安,他為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把全黨思想統一到以毛澤東主席為代表的正確路綫上來,在全黨確立毛澤東思想的領導地位,為培養黨的領導骨幹,為開展敵占區、國民黨統治區黨的地下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1945年,在黨的七大和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同年8月被增補為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他任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政治委員,在矛盾錯綜復雜、形勢變化急劇的情況下,嚴肅執行中央、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的决定、指示、命令,粉碎國民黨反動派軍事進攻,放手發動群衆,壯大人民力量,迅速擴大部隊,建立根據地,為最後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1947年,回到中央,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常委。1948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政策研究室主任,同年12月兼任中共北平市委書記。1949年9月,作為中國共産黨的代表之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他長期擔任黨和國傢的領導職務。建國初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書記,後任中央政法小組組長。從1954年起,任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和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56年在黨的八大和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建國後一直兼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從1951年起兼任北京市市長,直至1966年5月。他作為以毛澤東為首的黨和國傢領導集體的成員,為黨的建設、政權建設、經濟建設,政法工作、統戰工作、民族工作、思想理論工作、科學教育文化工作、外事工作,為首都的建設和發展,嘔心瀝血,作出了重大貢獻。
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錯誤批判,失去黨內外一切職務和人身自由,但仍然關心、思考黨和國傢的前途、命運,同林彪、江青一夥進行堅决的鬥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中央宣佈:“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彭真同志的種種罪名和一切誣衊不實之詞,均應予以推倒”。
他長期領導、主持社會主義民主與法製建設工作。1954年,他參加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製定工作,又領導了刑法等法律的起草工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三個多月就主持製定了我國第一部刑法、刑事訴訟法等七部重要法律。1980年,他擔任憲法修改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直接主持了憲法修改工作。1979年以來,他領導製定了一係列關於國傢機構、民事、刑事、訴訟程序、經濟、涉外等方面的基本的重要的法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法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恢復工作後,在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上被補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又連任黨的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80年任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1979年6月在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被補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並兼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製委員會主任。1983年6月在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1985年,回祖籍視察工作,並為桓臺縣題詞:“建築之鄉”,為《桓臺縣志》題寫書名。在新的歷史時期,他作為黨和國傢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參與了黨和國傢一係列重大决策的製定,為撥亂反正,確立和貫徹黨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綫,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祖國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结,作出了重大貢獻。
1988年他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之後,仍然一直關心着黨和國傢的前途、命運,關註國際的風雲變幻。認真地嚮中央提出建議,堅决支持中央的工作。
1997年4月26日,他因病在北京逝世,家乡人民無比悲痛,紛紛舉行各種悼念活動,沉痛悼念這位深受尊敬和愛戴,自幼客居異地他鄉的家乡親人。2002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紀念彭真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講話中指出,彭真同志是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傢、政治傢、傑出的國務活動傢,堅定的馬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法製的主要奠基人,黨和國傢的卓越領導人。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深受全黨全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李志業
(1924~1946) 果裏鎮西竜村人。8歲入學,讀過4年書。1940年麥收前,侵華日軍推行強化治安,漢姦立逼年僅16歲的李志業出夫,為日軍修據點。他誓死不為日軍賣力,途中機智逃脫,到抗日的長桓大隊報名,當了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警衛連戰士。在抗日戰爭中,勇敢作戰,衝鋒在前,參加過張許、牛王莊、玉皇堂、道旭、壽光城和壽光縣田柳莊等戰鬥。多次立功,受過五次傷。他常說:“打仗要頑強,寧進一尺,不退一寸”。1944年夏,在張許戰鬥中,為消滅偽治安軍二十七團的一個連,衹身闖進偽據點,一連刺死8個偽軍,時稱獨膽英雄。
1945年12月至1946年7月,他在任排長期間,帶領戰士先後繳獲敵人速射炮、新式八二炮、七五迫擊炮各2門,九二重機槍1挺,輕機槍4挺,擲彈筒5個,步槍320餘支,相當一個營的武器裝備。在攻打蒲臺城時,他帶領突擊隊冒着敵人射擊,登梯上攀7米高的圍墻,梯子被敵打斷,隊員隨梯跌落。在三面臨敵的情況下,志業沉着機智,將手榴彈扔入哨樓,乘宵煙衝進哨樓,斃敵3人。最終,突擊隊衝上圍墻,殲滅偽軍兩個中隊。
1946年7月,李志業帶全排參加解放濟陽的戰鬥。戰鬥打響後,從俘虜口中得知東門西北面第三個院裏有敵人的彈藥庫,他立即請示營長,自願帶領3個戰士冒着彈雨搶占彈藥庫。在連續打掉敵人3個火力點之後,占領了彈藥庫,並爬上屋頂,用繳獲的機槍嚮敵軍猛烈掃射,以壓製敵人火力,掩護後續部隊衝鋒。在對敵英勇射擊中,李志業不幸犧牲。這年8月,渤海軍區召開李志業烈士追悼大會,宣讀軍區首長通令,褒揚戰鬥英雄李志業烈士,追為渤海軍區特級戰鬥英雄;授予李志業所在的三排為“志業排”;命名濟陽城東大街為“志業街”。 |
|
- n.: Huantai County
|
|
桓臺 |
|
|
|
桓臺縣????務局 | 桓臺縣中醫院 | 桓臺縣第一小學 | 桓臺縣實驗中學 | 桓臺縣人民醫院 | 桓臺縣衛生防疫站 | 桓臺縣海天大酒店 | 桓臺縣瑛華大酒店 | 桓臺縣商城大酒店 | 桓臺縣貴賓大酒店 | 桓臺縣婦幼保健院 | 桓臺縣禹王大酒店 | 桓臺縣起風整骨醫院 | 桓臺縣華溝銀屑病專科醫院 | 桓臺縣紅十字會整骨醫院 | 桓臺縣腎病專科醫院門診部 | 桓臺縣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大酒店 | 桓臺縣糧油貿易大廈華糧大酒店 | 桓臺縣建築工程總公司建工賓館 | 桓臺縣棉花加工廠銀花大酒店 | |
|
|
周傢鎮 | 唐山鎮 | 索鎮鎮 | 果裏鎮 | 陳莊鎮 | 新城鎮 | 馬橋鎮 | 城區街道 | 田莊鎮 | 邢傢鎮 | 起鳳鎮 | 荊傢鎮 | 桓臺經濟開發區 | 山東東嶽國際氟硅材料工業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