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蟲名稱】桑粒肩天牛
【分類地位】 昆蟲綱insecta 鞘翅目coleoptera 天牛科 cerambycidae
【寄主植物】菠蘿蜜、柑桔、枇杷、梨、櫻桃、蘋果、無花果、桑樹、海棠、榆、柞、柳等多種果樹和林木。
【為害癥狀】成蟲啃食嫩枝皮層,幼蟲鑽蛀枝幹及根部木質部,使枝幹局部或全幹枯死,破壞樹冠導致減産,嚴重者整株死亡;受害樹木材質量下降。
【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巡視樹幹,捕殺成蟲;及時清除受害小枝幹,以免幼蟲長大後轉入大枝幹或主幹為害。在主幹為害的幼蟲,當新排糞孔出現時是捕殺的良好時機,可用鋼絲鈎鈎殺。②化學防治。在主幹發現新排糞孔時,可用50%敵敵畏液註入新排糞孔內,並用粘土封閉從下數起的連續數個排糞孔。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36-46毫米,體密被黃褐色細絨毛。鞘翅基密佈黑色瘤突。
卵:近橢圓形,長5-7毫米,黃白色,略彎麯。幼蟲:老熟時體長60毫米左右,體乳白色。前胸節特別大,背板上密生黃褐色剛毛和赤褐色點粒,並有"小"字型凹陷紋。
蛹:長約50毫米,淡黃色。
【生活史及習性】在北方2-3年完成1代,以幼蟲在樹幹隧道中越鼕。幼蟲經過2個鼕天,在第三年6-7月於樹內蛀道最下1-3個排糞孔上方外側咬一個羽化孔,使樹皮腫起,在羽化孔下作蛹室化蛹,並在7月間羽化為成蟲。7、8月間成蟲選擇約10毫米粗小枝條,將表皮咬成"u"形該槽,然後産入1-5粒卵,一生可産卵100多粒。幼蟲孵化出,嚮下順着枝條蛀食,每隔一定距離一排糞孔,一般可蛀十幾個排糞孔,幼蟲多位於最下一排糞也的下方。蟲糞由排糞孔排出,堆積地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