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
學名 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 昆蟲綱,鱗翅目,螟蛾科。
又名桃斑螟,俗稱桃蛀心蟲、桃蛀野螟。
分佈北起黑竜江、內蒙古,南至臺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南緣,東接前蘇聯東境、朝鮮北境,西面自山西、陝西西斜至寧夏、甘肅後,折入四川、雲南、西藏。
寄主 高粱、玉米、粟、嚮日葵、蓖麻、薑、棉花、桃、柿、核桃、板慄、無花果、松樹等。近年在一些省區為害高粱、雜交油用葵花、玉米較重,應引起重視。
為害特點 為害高粱時成蟲把卵單産在吐穗揚花的高粱穗上,一穗産卵3—5粒,初孵幼蟲蛀入高粱幼嫩籽粒內,用糞便或食物殘渣把口封住,在其內蛀害,吃空一粒又轉一粒直至三齡前。三齡後吐絲結網綴合小穗中間留有隧道,在裏面穿行啃食籽粒,嚴重的把高粱粒蛀食一空。此外還可蛀稈,為害情況參見玉米螟。為害玉米時,主要蛀食雌穗,也可蛀莖,受害株率達30%—80%,在四川宜賓從秋玉米抽雄至蠟熟階段把卵産在雄穗、雌穗、葉鞘合縫處或葉耳正反面,百株卵量高達1729粒。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2mm,翅展22—25mm,黃至橙黃色,體、翅表面具許多黑斑點似豹紋:胸背有7個;腹背第l和3—6節各有3個橫列,第7節有時衹有1個,第2、8節無黑點,前翅25—28個,後翅15—16個,雄第9節末端黑色,雌不明顯。卵橢圓形,長0.6mm,寬0.4mm,表面粗糙布細微圓點,初乳白漸變桔黃、紅褐色。幼蟲體長22mm,體色多變,有淡褐、淺灰、淺灰蘭、暗紅等色,腹面多為淡緑色。頭暗褐,前胸盾片褐色,臀板灰褐,各體節毛片明顯,灰褐至黑褐色,背面的毛片較大,第l一8腹節氣門以上各具6個,成2橫列,前42。氣門橢圓形,圍氣門片黑褐色突起。腹足趾鈎不規則的3序環。蛹長13mm,初淡黃緑後變褐色,臀棘細長,末端有麯刺6根。繭長橢圓形,灰白色。
生活習性 遼寧年生1-2代,河北、山東、陝西3代,河南4代,長江流域4—5代,均以老熟幼蟲在玉米、嚮日葵、蓖麻等殘株內結繭越鼕。在河南一代幼蟲於5月下旬—6月下旬先在桃樹上為害,2—3代幼蟲在桃樹和高粱上都能為害。第4代則在夏播高粱和嚮日葵上為害,以4代幼蟲越鼕,翌年越鼕幼蟲於4月初化蛹,4月下旬進入化蛹盛期,4月底—5月下旬羽化,越鼕代成蟲把卵産在桃樹上。6月中旬—6月下旬一代幼蟲化蛹,一代成蟲於6月下旬開始出現,7月上旬進入羽化盛期,二代卵盛期跟着出現,這時春播高粱抽穗揚花,7月中旬為2代幼蟲為害盛期。二代羽化盛期在8月上、中旬,這時春高粱近成熟,晚播春高粱和早播夏高粱正抽穗揚花,成蟲集中在這些高粱上産卵,第3代卵於7月底8月初孵化,8月中、下旬進入3代幼蟲為害盛期。8月底3代成蟲出現,9月上中旬進入盛期,這時高粱和桃果已采收,成蟲把卵産在晚夏高粱和晚熟嚮日葵上,9月中旬—10月上旬進入4代幼蟲發生為害期,10月中、下旬氣溫下降則以4代幼蟲越鼕。在河南一代卵期8天,2代4.5天,3代4.2天,越鼕代6天;1代幼蟲歷期19.8天,2代13.7天,3代13.2天,越鼕代208天,幼蟲共5齡;1代蛹期8.8天,2代8.3天,3代8.7天,越鼕代19.4天;一代成蟲壽命7.3天,2代7.2天,3代7.6天,越鼕代10.7天。成蟲羽化後白天潛伏在高粱田經補充營養纔産卵,把卵産在吐穗揚花的高粱上,卵單産,每雌可産卵169粒,初孵幼蟲蛀入幼嫩籽粒中,堵住蛀孔在粒中蛀害,蛀空後再轉一粒,3齡後則吐絲結網綴合小穗,在隧道中穿行為害,嚴重的把整穗籽粒蛀空。幼蟲者熟後在穗中或葉腋、葉鞘、枯葉處及高粱、玉米、嚮日葵稭稈中越鼕。雨多年份發生重。天敵有黃眶離緣姬蜂、廣大腿小蜂。
防治方法 (1)鼕前高粱、玉米要脫空粒,並及時處理高粱、玉米、嚮日葵等寄主的稭稈、穗軸及嚮日葵盤。(2)在産卵盛期噴灑50%磷胺水可溶劑1000—2000倍液。(3)提倡噴灑蘇雲金桿菌75一150倍液或青蟲菌液100—200倍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