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桃花心木
目錄
桃花心木 Taohuaxinmu  

táo huā xīn mù táo huā xīn mù
  一種喬木( Swietenia mahogani ),有耐久的淡黃褐色至粉紅色的木材,通常硬度適中,易於加工,琢磨可得到高度光澤,因其結構分子和重疊紋理區別明顯,而能刻出很多動人的圖像,廣泛用於細木工傢具和精製工藝品
No. 3
  【學 名】 swietenia macrophylla king.
  【分 布】原産熱帶美洲,現已廣植於全臺各地。
  【形態描述】常緑喬木,樹高可達15公尺以上,樹冠強壯;種子具翅膀,飄落如蠃旋槳。
  【屬 性】楝科大喬木,樹幹挺拔,樹高可達50公尺,羽狀復葉,初春落葉後迅即萌換新葉,葉片翠緑昂然,花生於葉腋呈聚繖狀圓錐花序,蒴果卵形拳頭大種子,具翅樹幹為優良之傢具用材。
  【樹葉形狀】小葉3~6對,偶數羽狀復葉, 斜卵形,全緣。
  【介 紹】花序為聚繖花序呈圓錐狀,排列腋生花小型,黃緑色花萼5裂花瓣,5片倒卵狀長橢圓形,平展雄蕊筒壺形,上部具10齒牙花藥10枚與齒片,互生花盤作腺體狀環列子房卵形5室柱頭頭狀,果實為卵形長8~15公分,寬2~5公分,外具5縱稜成熟時呈暗褐色縱裂種子,有翅紅褐色的翅果,便像直升機蠃旋槳般地旋轉飄落下來甚為有趣。
  【用 途】行道樹、庭園樹、製高級傢具的好木材。
  桃花心木是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國樹。
  桃花心木屬於楝科,是常緑大喬木,鼕天常落葉,皮孔密佈,因木材呈桃花色澤而得名。偶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具短小葉柄,3~6對對生,斜卵形,先端漸銳,基部歪形,長3~7.5公分,寬1.5~3.3公分;開黃緑色花,聚傘圓錐花序腋出。圓錐花序,花瓣有五瓣,腋生;雄蕊筒壺形,花蕊10~12枚生於筒壺之裂處;蒴果深褐色卵形木質化,拳頭大,種子深褐色有翅。柱頭頭狀,漿果木質橢圓形,外具5縱棱,長8~15公分,寬2.5~5公分,熟時暗褐色;種子有翅,長1.2公分。樹冠壯碩,木材用途多,是高級樹種。喜高溫、耐旱,日照需充足。鼕季~早春有半落葉現象。初春落葉後迅即萌換新葉,葉片翠緑盎然。
  桃花心木高可以達到10公尺以上,主幹十分地明顯。因為長大之後的桃花心木樹碧緑清秀,因此它也是造林或是行道樹的高級樹種,另有當庭園樹之用途且木材可製高級傢俱、器具、建材、船艦用材。
  春、秋兩個季節是十分適合植桃花心木的季節,可以使用播種法來繁殖,土質則以肥沃的砂質土壤為最佳。生長於排水良好,日照充足場所
  【相關鏈接】
  《桃花心木
  作者:林清玄
  鄉下老傢屋旁。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傢種桃花心木的樹苗。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傢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
  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種樹苗的人偶爾會來傢裏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我越來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我起先以為他太懶,有時隔那麽久纔給樹澆水。
  但是,懶人怎麽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
  後來我以為他太忙,纔會做什麽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麽可能做事那麽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麽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麽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裏找水源。我澆水衹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紮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不衹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麽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
  種樹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讀後感:
  桃花心木的啓示
  桃花心木需要一種本身的能力,而我們更需要一種獨立自主的心。
  依賴父母和老師,並不是我們的本性,但是要在父母的懷抱中度過,在一種不確定的生活中生存,我們則永遠會有一顆依賴的心。
  要想獲得自理能力,必須經過生活的考驗,擁有不確定的生活。從中深化了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對道理的理解。對於簡單的物質,更會有深刻理解。
  在生活中,我們總投靠父母,無論在做什麽事,總是喜歡選擇訴說,嚮父母說明睏難,而不去自己動手解决。日常的雜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幫忙,不管現是用餐還是娛樂,父母的關懷和照顧總是無微不至。
  學習空間裏,老師又在不停的催促。幫助我們批改作業、糾正錯誤。他們不就像辛勤的種樹人嗎?樸實無華的老師,往往日夜操勞。而我們也總依賴着他,讓他總有操不完的心。
  桃花心木還在成長,而我們也漸漸長大。勤勞的“種樹人”永遠栽培着我們。
  依賴的心往往使我們經不起生活的磨練,但如果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就會從中顯示出優雅自在和勃勃生機……
  教案:
  一、 回憶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桃花心木》,出聲音朗讀課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麽事?
  我對種樹人奇怪的舉動産生疑問,通過交談,找到了原因,並且從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二、朗讀質疑,抓住重點
  1、主要講桃花心木,那麽桃花心木什麽樣啊?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圖片,(出示課件),你能用一個詞說說它的樣子嗎?
  速讀課文,作者是怎樣介紹桃花心木樣子的?
  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
  2、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再讀一讀這句話,感受它的高、直、美(自己練,指名讀)
  3、這樣一棵桃花心木,它是如何長成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11自然段,回答問題,註意把相關語句畫出來(出示課件)
  誰來說說,他哪奇怪呀?這是什麽不確定?
  (板書:天數不定、水量不定、時間不定、苗數不定)
  哎呀,這個人真是很奇怪,不光我們覺得奇怪,作者也覺得很奇怪,我們看他提出了哪些疑問呢?
  作者發現時間不定,為什麽時間不定?為什麽水量不定?為什麽帶來的樹苗不確定?他還不是每天都來,為什麽天數不固定呢?
  三、默讀思考,切入重點
  1、發現了這些奇怪的舉動,産生這樣的疑問,現在你們自己默讀12-13自然段,看看能不能幫助作者找到答案,你能解决哪個問題?
  (板書:自找水源、汲水生長、拼命紮根、減少枯萎)
  2、瞭解了種樹人要讓桃花心木自找水源、汲水生長、拼命紮根、減少枯萎,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呢?換句話說,能長成百年大樹的樹具備了什麽能力呢?
  學會自我生存
  3、我們同學昨天提出了一個問題,一些桃花心木為什麽會無緣無故枯萎,那現在大傢看一看,那些枯萎的樹是一些什麽樣的樹?
  四、自讀合作,解决難點
  1、我們現在知道了種樹人希望桃花心木具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僅僅是桃花心木需要這種能力嗎?自讀14-16自然段,看看你讀明白了什麽?還有什麽不懂的?都用筆在書上標註下來,再與小組同學交流,都不明白的一會兒我們全班討論。
  2、桃花心木是依靠什麽從及膝高長到與屋頂一般高的呢?
  自身的生存能力
  3、種樹人更關註的不是桃花心木的生長程度,而是桃花心木的生存能力,而桃花心木有了生存能力,離開了任何人都可以生存,所以文章結尾說……(出示課件)
  五、暢所欲言,紮實訓練
  (出示課件)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陽光總在風雨後”,“萬物競天,適者生存”,樹雖如此,更何況我們人呢,今天學完這篇課文後老師也很受啓發,希望我們都能夠做一個經受得起考驗、獨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
  板書:
  藉物育人
  6、桃花心木——————————人
  天數不定 ? 自找水源
  水量不定 ? 汲水生長 經受考驗
  時間不定 ? 拼命紮根 獨立自主
  苗數不定 ? 減少枯萎
簡介
  【學 名】 Swietenia macrophylla King.
  【分 布】原産熱帶美洲,現已廣植於全國各地。
  常見桃花心木有下列幾種:
  西印度群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産自古巴、巴哈馬等加勒比海國傢和美國佛羅裏達州;
  洪都拉斯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産自洪都拉斯和秘魯、巴西等中南美國傢。
  非洲桃花心木(Swietenia Khaya)産自尼日利亞、黃金海岸等西非洲國傢。
  墨西哥桃花心木(Swietenia humilis) 産自墨西哥。
  被稱為“菲律賓桃花心木”的植物屬竜腦香科(Dipterocarpaceae),並非桃花心木
  【形態描述】常緑喬木,樹高可達15公尺以上,樹冠強壯;種子具翅膀,飄落如蠃旋槳。
  【屬 性】楝科大喬木,樹幹挺拔,樹高可達50公尺,羽狀復葉,初春落葉後迅即萌換新葉,葉片翠緑盎然,花生於葉腋呈聚繖狀圓錐花序,蒴果卵形拳頭大種子,具翅樹幹為優良之傢具用材。
  【樹葉形狀】小葉3~6對,偶數羽狀復葉,斜卵形,全緣。
  【介 紹】花序為聚繖花序呈圓錐狀,排列腋生花小型,黃緑色花萼5裂花瓣,5片倒卵狀長橢圓形,平展雄蕊筒壺形,上部具10齒牙花藥10枚與齒片,互生花盤作腺體狀環列子房卵形5室柱頭頭狀,果實為卵形長8~15公分,寬2~5公分,外具5縱稜成熟時呈暗褐色縱裂種子,有翅紅褐色的翅果,便像直升機蠃旋槳般地旋轉飄落下來甚為有趣。
  【用 途】行道樹、庭園樹、製高級傢具的好木材(桃花心木是紅色硬木木主要用於製造高檔傢具、樂器和遊艇、高檔汽車的裝潢等)
  桃花心木是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國樹哦
  桃花心木屬於楝科,是常緑大喬木,鼕天常落葉,皮孔密佈,因木材呈桃花色澤而得名。偶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具短小葉柄,3~6對對生,斜卵形,先端漸銳,基部歪形,長3~7.5公分,寬1.5~3.3公分;開黃緑色花,聚傘圓錐花序腋出。圓錐花序,花瓣有五瓣,腋生;雄蕊筒壺形,花蕊10~12枚生於筒壺之裂處;蒴果深褐色卵形木質化,拳頭大,種子深褐色有翅。柱頭頭狀,漿果木質橢圓形,外具5縱棱,長8~15公分,寬2.5~5公分,熟時暗褐色;種子有翅,長1.2公分。樹冠壯碩,木材用途多,是高級樹種。喜高溫、耐旱,日照需充足。鼕季~早春有半落葉現象。初春落葉後迅即萌換新葉,葉片翠緑盎然。
  桃花心木高可以達到10公尺以上,主幹十分地明顯。因為長大之後的桃花心木樹碧緑清秀,所以它也是造林或是行道樹的高級樹種,另有當庭園樹之用途且木材可製高級傢具、器具、建材、船艦用材。
  春、秋兩個季節是十分適合植桃花心木的季節,可以使用播種法來繁殖,土質則以肥沃的砂質土壤為最佳。生長於排水良好,日照充足場所。
桃花心木
  2009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第3課課文
  作者:林清玄
  鄉下老傢屋旁,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傢種桃花心木的樹苗。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傢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
  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種樹苗的人偶爾會來傢裏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我越來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我起先以為他太懶,有時隔那麽久纔給樹澆水。
  但是,懶人怎麽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
  後來我以為他太忙,纔會做什麽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麽可能做事那麽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麽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麽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裏找水源。我澆水衹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紮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種樹人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不衹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麽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
  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讀後感:
  桃花心木的啓示
  桃花心木需要一種本身的能力,而我們更需要一種獨立自主的心。
  依賴父母和老師,並不是我們的本性,但是要在父母的懷抱中度過,在一種確定的生活中生存,我們則永遠會有一顆依賴的心。
  要想獲得自理能力,必須經過生活的考驗,擁有不確定的生活。從中深化了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對道理的理解。對於簡單的物質,更會有深刻理解。
  在生活中,我們總投靠父母,無論在做什麽事,總是喜歡選擇訴說,嚮父母說明睏難,而不去自己動手解决。日常的雜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幫忙,不管現是用餐還是娛樂,父母的關懷和照顧總是無微不至。
  學習空間裏,老師又在不停的催促。幫助我們批改作業、糾正錯誤。他們不就像辛勤的種樹人嗎?樸實無華的老師,往往日夜操勞。而我們也總依賴着他,讓他總有操不完的心。
  桃花心木還在成長,而我們也漸漸長大。勤勞的“種樹人”永遠栽培着我們。
  依賴的心往往使我們經不起生活的磨練,但如果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就會從中顯示出優雅自在和勃勃生機……
作者簡介
  林清玄,筆名秦情、林灕、林大悲等。臺灣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畢業於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一九七三年開始散文創作。一九七九年起連續七次獲臺灣《中國時報》文學奬、散文優秀奬和報導文學優等奬、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奬等。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二十次。
  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之後一發而不可收。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一九七三年開始).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二十次。
  一九七九年起連續七次獲臺灣《中國時報》文學奬、散文優秀奬和報導文學優等奬、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奬等。30歲前得遍了臺灣所有文學大奬:國傢文藝奬、中山文藝奬、吳三連文藝奬、金鼎奬、時報文學奬、中華文學奬、中央時報文學奬、吳魯芹散文奬、作協文學奬等,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奬專業戶。
  他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傢,從小學三年級就想成為一名作傢的林清玄在17歲時即開始發表作品,到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臺灣的所有文學大奬。在25年的創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頓》、《煩惱平息》在臺灣創下150版的熱賣記錄,《打開心靈的門窗》一書創下高達5億元臺幣的熱賣記錄。尤其是80年代後期,每年平均出版兩三本以上新書。門類涉及散文、報告文學、文化評論、小說、散文詩等。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臺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傢,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傢”。
  對林清玄來說,走上寫作之路,其實並非最初的願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當畫傢,甚至還跟著林崇漢畫了一陣子。不過,走上寫作的路,倒一絲也不後悔,寫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繪出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及所見、所思、所感。所以,林清玄自覺會一直寫下去,或許依然在文學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許就著手去寫一些比較大部頭的有關人性,有關歷史,有關哲理的書,或許改變途徑去寫小說,不管未來會寫什麽,寫作總是一條不能斬斷的路,林清玄會一步步往下走去。
  7歲開始背誦唐詩宋詞,8歲,獲得了全國兒童繪畫賽優選,10歲就開始讀小說,林清玄記得小時最喜歡的是《西遊記》。
  1972年,考取世界新專電影技術科,在學時非常活躍,開始認真寫稿,而繪事則暫時拋開了。在世新的時候,創辦過《電影學報》,擔任《奔流雜志》編輯,在《新聞人》周報任總主筆。這段時候,在文壇漸露頭角,開始受到了矚目。
  這些年,林清玄寫報導寫得多,寫散文反倒寫得少了,不過,他並不覺得可惜,雖然他自己也瞭解,報導到底衹是報導,不會成為文學的重鎮,甚且有一天它會式微。不過,林清玄自覺還年輕,這段時日,就利用報導來磨練自己的事,創作的事,稍候也不遲。
  林清玄也自認,目前仍然還未到定下1個風格,1個走嚮的時候,他還是要去做多方的揣摩,去走多樣的路,去寫多樣的文章。而且他還會去角逐其他以篇對篇,或似一堆對一堆的奬目。因為,他一直是永恆的新人,1個新人永遠都需要去競逐,永遠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林清玄的散文創作大體上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在70年代他初登文壇的78年間,散文集有《蓮花開落》、《冷月鐘笛》等;第2個階段是他從1980年結集《溫一壺月光下酒》起,相繼出版了《白雪少年》、《鴛鴦香爐》、《迷路的雲》、《金色印象》、《玫瑰海洋》等;80年代後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寫作最辛苦和最多産量的第3階段,在這個階段裏他以10本“菩提係列”震撼了文學界內外。
  林清玄最近在大陸出版了新書《在雲上》和前不久出版的《清音五弦》等,飽含着他對佛教,人生的感悟,非常值得去品味!
  林清玄最新作品《心的菩提》、《情的菩提》。
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是我國臺灣著名作傢林清玄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語言樸實流暢、寓意深刻。作者藉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裏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文章從描寫桃花心木的形狀很特別開始,引出桃花心木樹苗和種樹人,再寫作者觀察種樹人種樹的奇怪現象,最後寫作者與種樹人的談論。種樹人的話,使作者受到感動,明白了“不衹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道理,點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寫和敘述中轉承自然流暢,由作者的疑問引出種樹人的一番話,使作者受到啓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編選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藴含的道理;二是體會課文是怎樣藉物喻人,從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種樹人的話和“我”從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體會到作者介紹種樹的經驗、道理和方法僅是一個比喻,其目的是為了說明育人之道。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寫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來的時間不確定,隔三差五,或十幾天來一次;二是澆水的量也不確定,時多時少。這句話為後文作者探明原因作了鋪墊。
  ②不衹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理解這句話首先要弄清楚“不確定”的意思,可先讓學生結合課文前面種樹人給樹澆水沒有規律來理解,明白這裏的“不確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麯折、磨難。衹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
  ③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因為種樹人來的目的就是讓樹木適應環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經得起風吹雨打的鍛煉,學會自己在土地裏找水源,深深紮根,茁壯生長。如種樹人所願,現在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說明他種樹成功了。
  (2)對詞語的理解。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明其中的道理。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原因。
  從從容容:非常鎮定,不慌不忙的樣子。文中用來形容種樹人對樹苗的生長瞭解非常清楚,對樹苗的枯萎一點兒也不驚訝和慌張。
  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意深長。文中用來形容種樹人的說話,表現出對人的真誠懇切和情意深長。
教學教案
  《桃花心木》教學設計(A、B案)
  A案:
  一、 回憶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桃花心木》,出聲音朗讀課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麽事?
  我對種樹人奇怪的舉動産生疑問,通過交談,找到了原因,並且從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二、朗讀質疑,抓住重點
  1、主要講桃花心木,那麽桃花心木什麽樣啊?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圖片,(出示課件),你能用一個詞說說它的樣子嗎?
  速讀課文,作者是怎樣介紹桃花心木樣子的?
  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
  2、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再讀一讀這句話,感受它的高、直、美(自己練,指名讀)
  3、這樣一棵桃花心木,它是如何長成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11自然段,回答問題,註意把相關語句畫出來(出示課件)
  誰來說說,他哪奇怪呀?這是什麽不確定?
  (板書:天數不定、水量不定、時間不定、苗數不定)
  哎呀,這個人真是很奇怪,不光我們覺得奇怪,作者也覺得很奇怪,我們看他提出了哪些疑問呢?
  作者發現時間不定,為什麽時間不定?為什麽水量不定?為什麽帶來的樹苗不確定?他還不是每天都來,為什麽天數不固定呢?
  三、默讀思考,切入重點
  1、發現了這些奇怪的舉動,産生這樣的疑問,現在你們自己默讀12-13自然段,看看能不能幫助作者找到答案,你能解决哪個問題?
  (板書:自找水源、汲水生長、拼命紮根、減少枯萎)
  2、瞭解了種樹人要讓桃花心木自找水源、汲水生長、拼命紮根、減少枯萎,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呢?換句話說,能長成百年大樹的樹具備了什麽能力呢?
  學會自我生存
  3、我們同學昨天提出了一個問題,一些桃花心木為什麽會無緣無故枯萎,那現在大傢看一看,那些枯萎的樹是一些什麽樣的樹?
  四、自讀合作,解决難點
  1、我們現在知道了種樹人希望桃花心木具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僅僅是桃花心木需要這種能力嗎?自讀14-16自然段,看看你讀明白了什麽?還有什麽不懂的?都用筆在書上標註下來,再與小組同學交流,都不明白的一會兒我們全班討論。
  2、桃花心木是依靠什麽從及膝高長到與屋頂一般高的呢?
  自身的生存能力
  3、種樹人更關註的不是桃花心木的生長程度,而是桃花心木的生存能力,而桃花心木有了生存能力,離開了任何人都可以生存,所以文章結尾說……(出示課件)
  五、暢所欲言,紮實訓練
  (出示課件)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陽光總在風雨後”,“萬物競天,適者生存”,樹雖如此,更何況我們人呢,今天學完這篇課文後老師也很受啓發,希望我們都能夠做一個經受得起考驗、獨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
  板書:
  藉物喻人
  6、桃花心木——————————人
  天數不定 ? 自找水源
  水量不定 ? 汲水生長 經受考驗
  時間不定 ? 拼命紮根 獨立自主
  苗數不定 ? 減少枯萎
  B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下面詞語“插秧、枯萎、鍛煉、勃勃生機、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對自己有啓發的語句。
  3.通過對含義深刻語句的理解,體會種樹人的用心,理解作者從中領悟的道理,能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桃花心木的資料和圖片,瞭解桃花心木這種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讀一讀,體會一下他的作品風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關圖片,這是什麽植物?學生交流搜集的關於桃花心木的資料,加強對桃花心木的瞭解。(桃花心木常緑喬木。樹皮淡紅色。鱗片狀剝落。羽狀復葉,小葉4—6對,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兩側不等。春夏開花,圓錐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質,五瓣裂。原産南美洲,中國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澤美麗,能抗蟲蝕,適於製作車船、傢具等,為世界名貴木材之一。)
  2.你瞭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嗎?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林清玄1953年生。筆名秦情、林灕、林大悲,臺灣高雄人,畢業於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他認為所有的藝術文化都應該和生活結合纔有真正的意義。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師:的確,林清玄的散文總是讓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篇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書:桃花心木
  3.作者以“桃花心木”為題,你們猜他會寫些什麽?
  二、讀熟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個別不理解的新詞用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檢查讀文情況,同學互相正音。
  3.自學生字新詞,同學之間交流不理解的詞意。 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記憶本課的生字的。 萎( ) 秧( ) 番( ) 鍛( ) 勃( )
  委( ) 殃( )翻( ) 段( ) 脖( )
  4.練習把課文讀熟。
  三、整體感知,初步感悟
  1.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麽事?
  2.邊讀課文邊思考,不懂的詞語和句子做上標記。
  3.小組交流反饋自學成果,合作解答疑難問題。
  第二課時
  一、自主品讀,理解課文
  1.讀課文,畫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2.請你來做一回種樹人,回答同學們這些問題。(盡量用書上的話)
  二、引領研讀,感悟道理
  ◇課件出示:樹苗種下以後,他總是隔幾天才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天數並沒有規律,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十幾天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的少。
  種苗人偶爾會來傢裏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1.指名用疑惑的語氣朗讀育苗人奇怪的舉動。
  2.看到育苗人有這樣奇怪的舉動,作者猜想到了什麽?你心裏又有哪些猜想呢?你想問育苗人什麽?
  3.指導用疑惑不解的語氣朗讀:“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麽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麽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這麽容易枯萎吧?”
  ◇種樹人是怎麽說的呢?他的話又是什麽意思呢?
  1.指名讀書中句子,然後請大傢談談自己的理解。
  2.他的笑是什麽意思呢?讀一讀種樹人的話,體會體會讀出種樹人當時的心情。
  3.“語重心長”的意思明白嗎?語重心長地對同學們說說種樹人的話。
  ◇課件出示:不衹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演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1.這裏的“不確定”與前面的“不確定”有什麽不同?(樹木的“不確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人的“不確定”生活指生活的變化無常,會經受睏難或遭遇不幸等。)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為什麽生活在艱苦環境的人往往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讀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贊美、感激、欣慰、驕傲--)
  三、拓展延伸,感悟表達
  1.作者林清玄衹是在寫桃花心木這種植物嗎?
  2.我們以前學過哪藉物喻人的文章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這種寫法,並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林清玄的簡介:
  林清玄
  林清玄,筆名秦情、林灕、林大悲等。臺灣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畢業於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一九七三年開始散文創作。一九七九年起連續七次獲臺灣《中國時報》文學奬、散文優秀奬和報導文學優等奬、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奬等。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二十次。
  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之後一發而不可收。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一九七三年開始).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二十次。
百科辭典
  taohuaxinmu
  桃花心木
  Swietenia
    楝科( Meliaceae)桃花心木屬植物的通稱。有時也指商品材,則包括的範圍更廣,除本屬外,還包括卡雅屬(Khaya)、非洲楝屬(Entandrophra□ma)、洋椿屬(Ced-rela)等。本屬包括7~8,原産美洲熱帶及西印度群島。中國自19世紀開始引種。
    葉互生,偶數一回羽狀復葉,小葉全緣,4~8對,排列於葉軸兩側。花小,白色至淺黃緑色,密集,簇生於葉腋。蒴果木質,梨形,成熟時頂端開裂成5瓣,種子頂部有翅。在中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地引種的有大葉桃花心木 (S.macrophylla)和桃花心木(S.maha□-oni;見圖)兩種,尤以前者為多。喜光。直根係發達,10餘年生林木開始出現板根。抗風力強。天然下種更新良好,砍伐後有萌芽能力。在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低海拔潮濕山區或半潮濕地區生長良好。在由不同母質發育成的紅壤性紅色土或紅黃色土上都能生長,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衝積沙壤土上生長良好。播種前種子不需特殊處理。 可采用容器苗或裸根苗造林。1年生或1年半生、苗高1~2米即可出□。出□前1~2天修剪枝葉,剪去過長的根係。穴狀整地。用材林株行距一般4×4米。幼林期間間作花生和薯類,有利林木生長。害蟲主要有長棒橫溝象幼蟲,蛀食樹梢、苗木根和樹幹,成蟲食嫩梢,楝梢斑螟幼蟲為害嫩梢,烏桕大蠶蛾幼蟲食葉等。
    桃花心木為世界著名珍貴木材。1540年由於聖多明各大教堂以精美的桃花心木裝飾和雕刻,而使這種木材風靡歐洲。木材具天然美麗花紋,紋理細緻,硬度適中,耐腐,易加工,廣泛用於高級傢具、室內裝飾、雕刻、製造箱板、膠合板及作遊艇內部結構。
     (楊民權)
    
植物
  【學 名】 Swietenia macrophylla King.
  【分 布】原産熱帶美洲,現已在臺灣各地廣泛種植。
  種類
  西印度群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産自古巴、巴哈馬等加勒比海國傢和美國佛羅裏達州;
  洪都拉斯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産自洪都拉斯和秘魯、巴西等中南美國傢。
  非洲桃花心木(Swietenia Khaya)産自尼日利亞、黃金海岸等西非洲國傢。
  墨西哥桃花心木(Swietenia humilis) 産自墨西哥。
  被稱為“菲律賓桃花心木”的植物屬竜腦香科(Dipterocarpaceae),並非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英文名為Mahogany,是指楝科Meliaceae桃花心木屬Swietenia樹種的商品材名稱,是世界上最名貴的木材之一。該類木材的心材通常為淺紅褐色,徑切面具有美麗的特徵性條狀花紋,由此而得名。又因木材密度中等,軟硬適中,幹縮小,尺寸穩定,加工、膠粘和油漆性能優良,而深受人們喜愛。作為高級裝飾和傢具等用材,在世界木材銷售市場上享有極高地位。為了銷售方便,一些國傢和地區常將楝科甚至非楝科,與桃花心木相似或相近的樹種,在桃花心木前冠以地區名作為商品材名稱。因而就出現澳大利亞桃花心木、巴西桃花心木、加蓬桃花心木、菲律賓桃花心木和中國桃花心木等各類名稱,構成了桃花心木類木材這較含混而不確切的名稱。這類商品材命名法在世界木材市場上,特別是熱帶木材極為普遍。采用拉丁文雙名法可幫助我們區分這類木材的不同科、屬、種。
  形態描述
  樹皮淡紅色,樹幹挺拔,木材色澤美麗,能抗蟲蝕,為世界名貴木材之一。
  楝科大喬木,樹幹挺拔,樹高可達50米,羽狀復葉,初春落葉後迅即萌換新葉,葉片翠緑盎然,花生於葉腋呈聚繖狀圓錐花序,蒴果卵形拳頭大種子,具翅樹幹為優良之傢具用材。
  葉3~6對,偶數羽狀復葉,斜卵形,全緣。
  花序為聚繖花序呈圓錐狀,排列腋生花小型,黃緑色花萼5裂花瓣,5片倒卵狀長橢圓形,平展雄蕊筒壺形,上部具10齒牙花藥10枚與齒片,互生花盤作腺體狀環列子房卵形5室柱頭頭狀,果實為卵形長8~15公分,寬2~5釐米,外具5縱稜成熟時呈暗褐色縱裂種子,有翅紅褐色的翅果,便像直升機蠃旋槳般地旋轉飄落下來甚為有趣。
  桃花心木屬於楝科,是常緑大喬木,鼕天常落葉,皮孔密佈,因木材呈桃花色澤而得名。偶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具短小葉柄,3~6對對生,斜卵形,先端漸銳,基部歪形,長3~7.5,寬1.5~3.3釐米;開黃緑色花,聚傘圓錐花序腋出。圓錐花序,花瓣有五瓣,腋生;雄蕊筒壺形,花蕊10~12枚生於筒壺之裂處;蒴果深褐色卵形木質化,拳頭大,種子深褐色有翅。柱頭頭狀,漿果木質橢圓形,外具5縱棱,長8~15釐米,寬2.5~5釐米,熟時暗褐色;種子有翅,長1.2釐米。樹冠壯碩,木材用途多,是高級樹種。喜高溫、耐旱,日照需充足。鼕季~早春有半落葉現象。初春落葉後迅即萌換新葉,葉片翠緑盎然。用途:行道樹、庭園樹、製高級傢具的好木材.(桃花心木是紅色硬木,主要用於製造高檔傢具、樂器和遊艇、高檔汽車的裝潢等.)
  種植
  春、秋兩個季節是十分適合植桃花心木的季節,可以使用播種法來繁殖,土質則以肥沃的砂質土壤為最佳。生長於排水良好,日照充足場所。但由於桃花心木需要深深紮根與泥土下纔長得高大,所以最好不要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要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紮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林清玄 散文 《桃花心木
  鄉下老傢屋旁。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傢種桃花心木的樹苗。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傢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
  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種樹苗的人偶爾會來傢裏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我越來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我起先以為他太懶,有時隔那麽久纔給樹澆水。
  但是,懶人怎麽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
  後來我以為他太忙,纔會做什麽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麽可能做事那麽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麽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麽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裏找水源。我澆水衹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紮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不衹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麽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
  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作者簡介
   林清玄,筆名秦情、林灕、林大悲等。臺灣高雄人,1953年生。畢業於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他是臺灣作傢中最高産的其中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奬最多的一位。1979年起連續七次獲臺灣《中國時報》文學奬、散文優秀奬和報導文學優等奬、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奬等。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二十次。
  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之後一發而不可收。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1937年開始).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二十次。
  一九七九年起連續七次獲臺灣《中國時報》文學奬、散文優秀奬和報導文學優等奬、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奬等。30歲前得遍了臺灣所有文學大奬:國傢文藝奬、中山文藝奬、吳三連文藝奬、金鼎奬、時報文學奬、中華文學奬、中央時報文學奬、吳魯芹散文奬、作協文學奬等,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奬專業戶。
  他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傢,從小學三年級就想成為一名作傢的林清玄在17歲時即開始發表作品,到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臺灣的所有文學大奬。在25年的創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頓》、《煩惱平息》在臺灣創下150版的熱賣記錄,《打開心靈的門窗》一書創下高達5億元臺幣的熱賣記錄。尤其是80年代後期,每年平均出版兩三本以上新書。門類涉及散文、報告文學、文化評論、小說、散文詩等。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臺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傢,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傢”。
  對林清玄來說,走上寫作之路,其實並非最初的願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當畫傢,甚至還跟著林崇漢畫了一陣子。不過,走上寫作的路,倒一絲也不後悔,寫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繪出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及所見、所思、所感。所以,林清玄自覺會一直寫下去,或許依然在文學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許就著手去寫一些比較大部頭的有關人性,有關歷史,有關哲理的書,或許改變途徑去寫小說,不管未來會寫什麽,寫作總是一條不能斬斷的路,林清玄會一步步往下走去。
  7歲開始背誦唐詩宋詞,8歲,獲得了全國兒童繪畫賽優選,10歲就開始讀小說,林清玄記得小時最喜歡的是《西遊記》。
  1972年,考取世界新專電影技術科,在學時非常活躍,開始認真寫稿,而繪事則暫時拋開了。在世新的時候,創辦過《電影學報》,擔任《奔流雜志》編輯,在《新聞人》周報任總主筆。這段時候,在文壇漸露頭角,開始受到了矚目。
  這些年,林清玄寫報導寫得多,寫散文反倒寫得少了,不過,他並不覺得可惜,雖然他自己也瞭解,報導到底衹是報導,不會成為文學的重鎮,甚且有一天它會式微。不過,林清玄自覺還年輕,這段時日,就利用報導來磨練自己的事,創作的事,稍候也不遲。
  林清玄也自認,目前仍然還未到定下1個風格,1個走嚮的時候,他還是要去做多方的揣摩,去走多樣的路,去寫多樣的文章。而且他還會去角逐其他以篇對篇,或似一堆對一堆的奬目。因為,他一直是永恆的新人,1個新人永遠都需要去競逐,永遠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林清玄的散文創作大體上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在70年代他初登文壇的78年間,散文集有《蓮花開落》、《冷月鐘笛》等;第2個階段是他從1980年結集《溫一壺月光下酒》起,相繼出版了《白雪少年》、《鴛鴦香爐》、《迷路的雲》、《金色印象》、《玫瑰海洋》等;80年代後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寫作最辛苦和最多産量的第3階段,在這個階段裏他以10本“菩提係列”震撼了文學界內外。
  林清玄最近在大陸出版了新書《迷路的雲》、和前不久出版的《清音五弦》等,飽含着他對佛教,人生的感悟,非常值得去品味!
  林清玄作品《心的菩提》
  《情的菩提》
  《蓮花開落》
  《冷月鐘笛》
  《溫一壺月光下的酒》
  《鴛鴦香爐》
  《金色印象》
  《白雪少年》
  《迷路的雲》
  《在雲上》
  《玫瑰海洋》
  《清音五弦》
  《身心安頓》
  《煩惱平息》
  《打開心靈的門窗》
   等等
  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是我國臺灣著名作傢林清玄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語言樸實流暢、寓意深刻。作者藉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裏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文章從描寫桃花心木的形狀很特別開始,引出桃花心木樹苗和種樹人,再寫作者觀察種樹人種樹的奇怪現象,最後寫作者與種樹人的談論。種樹人的話,使作者受到感動,明白了“不衹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道理,點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寫和敘述中轉承自然流暢,由作者的疑問引出種樹人的一番話,使作者受到啓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編選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藴含的道理;二是體會課文是怎樣藉物喻人,從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種樹人的話和“我”從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體會到作者介紹種樹的經驗、道理和方法僅是一個比喻,其目的是為了說明育人之道。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寫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來的時間不確定,隔三差五,或十幾天來一次;二是澆水的量也不確定,時多時少。這句話為後文作者探明原因作了鋪墊。
  ②不衹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理解這句話首先要弄清楚“不確定”的意思,可先讓學生結合課文前面種樹人給樹澆水沒有規律來理解,明白這裏的“不確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麯折、磨難。衹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
  ③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因為種樹人來的目的就是讓樹木適應環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經得起風吹雨打的鍛煉,學會自己在土地裏找水源,深深紮根,茁壯生長。如種樹人所願,現在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說明他種樹成功了。
  (2)對詞語的理解。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明其中的道理。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原因。
  從從容容:非常鎮定,不慌不忙的樣子。文中用來形容種樹人對樹苗的生長瞭解非常清楚,對樹苗的枯萎一點兒也不驚訝和慌張。
  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意深長。文中用來形容種樹人的說話,表現出對人的真誠懇切和情意深長。
  教學教案
  《桃花心木》教學設計(A、B案)
  A案:
  一、 回憶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桃花心木》,出聲音朗讀課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麽事?
  我對種樹人奇怪的舉動産生疑問,通過交談,找到了原因,並且從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二、朗讀質疑,抓住重點
  1、主要講桃花心木,那麽桃花心木什麽樣啊?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圖片,(出示課件),你能用一個詞說說它的樣子嗎?
  速讀課文,作者是怎樣介紹桃花心木樣子的?
  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
  2、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再讀一讀這句話,感受它的高、直、美(自己練,指名讀)
  3、這樣一棵桃花心木,它是如何長成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11自然段,回答問題,註意把相關語句畫出來(出示課件)
  誰來說說,他哪奇怪呀?這是什麽不確定?
  (板書:天數不定、水量不定、時間不定、苗數不定)
  哎呀,這個人真是很奇怪,不光我們覺得奇怪,作者也覺得很奇怪,我們看他提出了哪些疑問呢?
  作者發現時間不定,為什麽時間不定?為什麽水量不定?為什麽帶來的樹苗不確定?他還不是每天都來,為什麽天數不固定呢?
  三、默讀思考,切入重點
  1、發現了這些奇怪的舉動,産生這樣的疑問,現在你們自己默讀12-13自然段,看看能不能幫助作者找到答案,你能解决哪個問題?
  (板書:自找水源、汲水生長、拼命紮根、減少枯萎)
  2、瞭解了種樹人要讓桃花心木自找水源、汲水生長、拼命紮根、減少枯萎,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呢?換句話說,能長成百年大樹的樹具備了什麽能力呢?
  學會自我生存
  3、我們同學昨天提出了一個問題,一些桃花心木為什麽會無緣無故枯萎,那現在大傢看一看,那些枯萎的樹是一些什麽樣的樹?
  四、自讀合作,解决難點
  1、我們現在知道了種樹人希望桃花心木具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僅僅是桃花心木需要這種能力嗎?自讀14-16自然段,看看你讀明白了什麽?還有什麽不懂的?都用筆在書上標註下來,再與小組同學交流,都不明白的一會兒我們全班討論。
  2、桃花心木是依靠什麽從及膝高長到與屋頂一般高的呢?
  自身的生存能力
  3、種樹人更關註的不是桃花心木的生長程度,而是桃花心木的生存能力,而桃花心木有了生存能力,離開了任何人都可以生存,所以文章結尾說……(出示課件)
  五、暢所欲言,紮實訓練
  (出示課件)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陽光總在風雨後”,“萬物競天,適者生存”,樹雖如此,更何況我們人呢,今天學完這篇課文後老師也很受啓發,希望我們都能夠做一個經受得起考驗、獨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
  板書:
  藉物喻人
  6、桃花心木—————人
  天數不定: 自找水源
  水量不定: 汲水生長 經受考驗
  時間不定: 拼命紮根 獨立自主
  苗數不定: 減少枯萎
  B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下面詞語“插秧、枯萎、鍛煉、勃勃生機、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對自己有啓發的語句。
  3.通過對含義深刻語句的理解,體會種樹人的用心,理解作者從中領悟的道理,能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桃花心木的資料和圖片,瞭解桃花心木這種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讀一讀,體會一下他的作品風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關圖片,這是什麽植物?學生交流搜集的關於桃花心木的資料,加強對桃花心木的瞭解。(桃花心木常緑喬木。樹皮淡紅色。鱗片狀剝落。羽狀復葉,小葉4—6對,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兩側不等。春夏開花,圓錐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質,五瓣裂。原産南美洲,中國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澤美麗,能抗蟲蝕,適於製作車船、傢具等,為世界名貴木材之一。)
  2.你瞭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嗎?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林清玄1953年生。筆名秦情、林灕、林大悲,臺灣高雄人,畢業於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他認為所有的藝術文化都應該和生活結合纔有真正的意義。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師:的確,林清玄的散文總是讓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篇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書:桃花心木
  3.作者以“桃花心木”為題,你們猜他會寫些什麽?
  二、讀熟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個別不理解的新詞用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檢查讀文情況,同學互相正音。
  3.自學生字新詞,同學之間交流不理解的詞意。 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記憶本課的生字的。 萎( ) 秧( ) 番( ) 鍛( ) 勃( )
  委( ) 殃( )翻( ) 段( ) 脖( )
  4.練習把課文讀熟。
  三、整體感知,初步感悟
  1.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麽事?
  2.邊讀課文邊思考,不懂的詞語和句子做上標記。
  3.小組交流反饋自學成果,合作解答疑難問題。
  第二課時
  一、自主品讀,理解課文
  1.讀課文,畫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2.請你來做一回種樹人,回答同學們這些問題。(盡量用書上的話)
  二、引領研讀,感悟道理
  ◇課件出示:樹苗種下以後,他總是隔幾天才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天數並沒有規律,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十幾天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的少。
  種苗人偶爾會來傢裏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1.指名用疑惑的語氣朗讀育苗人奇怪的舉動。
  2.看到育苗人有這樣奇怪的舉動,作者猜想到了什麽?你心裏又有哪些猜想呢?你想問育苗人什麽?
  3.指導用疑惑不解的語氣朗讀:“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麽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麽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這麽容易枯萎吧?”
  ◇種樹人是怎麽說的呢?他的話又是什麽意思呢?
  1.指名讀書中句子,然後請大傢談談自己的理解。
  2.他的笑是什麽意思呢?讀一讀種樹人的話,體會體會讀出種樹人當時的心情。
  3.“語重心長”的意思明白嗎?語重心長地對同學們說說種樹人的話。
  ◇課件出示:不衹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演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1.這裏的“不確定”與前面的“不確定”有什麽不同?(樹木的“不確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人的“不確定”生活指生活的變化無常,會經受睏難或遭遇不幸等。)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為什麽生活在艱苦環境的人往往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讀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贊美、感激、欣慰、驕傲--)
  三、拓展延伸,感悟表達
  1.作者林清玄衹是在寫桃花心木這種植物嗎?
  2.我們以前學過哪藉物喻人的文章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這種寫法,並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英文解釋
  1. :  Taohuaxinmu
  2. n.:  mahogany
包含詞
桃花心木屬桃花心木亞科小葉桃花心木
非洲桃花心木大葉桃花心木墨西哥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製的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