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歐陽修 Ouyang Xiu
梅梢弄粉香猶嫩。 欲寄江南春信。 別後寸腸縈損。 說與伊爭穩。 小爐獨守寒灰燼。 忍淚低頭畫盡。 眉上萬重新恨。 竟日無人問。 |
|
詩人: 歐陽修 Ouyang Xiu
鶯愁燕苦春歸去。 寂寂花飄紅雨。 碧草緑楊岐路。 況是長亭暮。 少年行客情難訴。 泣對東風無語。 目斷兩三煙樹。 翠隔江淹浦。 |
|
詩人: 黃庭堅 Huang Tingjian
碧天露洗春容淨。 淡月曉收殘暈。 花上密煙飄盡。 花底鶯聲嫩。 雲歸楚峽厭厭睏。 兩點遙山新恨。 和淚暗彈紅粉。 生怕人來問。 |
|
詩人: 秦觀 Qin Guan
玉樓深鎖薄情種。
清夜悠悠誰共。
羞見枕衾鴛鳳。
悶即和衣擁。
無端畫角嚴城動。
驚破一番新夢。
窗外月華霜重。
聽徹梅花弄。 |
|
請鑒賞:
|
|
桃源憶故人
秦觀
玉樓深鎖薄情種,清夜悠悠誰共?
⊙○⊙●○○▲,⊙●⊙○○▲
羞見枕衾鴛鳳,悶則和衣擁。
⊙●⊙○○▲,⊙●○○▲
無端畫角嚴城動,驚破一番新夢。
⊙○⊙●○○▲,⊙●⊙○○▲
窗外月華霜重,聽徹《梅花弄》。
⊙●⊙○○▲,⊙●○○▲
【註釋】:
①玉樓:指華麗的樓臺。一本作“秦樓”。
②悠悠:長久之意。
③無端:無緣無故的意思。
④嚴城:戒備森嚴的城市。
⑤弄:樂麯。
秦觀詞作鑒賞
這首詞描寫思婦長夜孤苦難耐、夜不能寐的情狀,當為作者前期作品。詞的上片側重寫思婦的室內生活,下片側重於寫思婦的室外見聞。
“玉樓深鎖薄情種”,意謂詞中女子被薄情郎深鎖於玉樓之中。中國傳統文學中,一般稱男子為薄情郎或薄幸,這裏“薄情種”概指女子夫婿。古代女子藏於深閨之中,與外界極少接觸,遇到夫婿外出,自有被深鎖玉樓之感了。
“清夜”句以情語抒寫長夜難眠的心境。“清夜”,寫夜間的清冷岑寂:“悠悠”,狀夜晚的漫長。悠悠清夜,閨人獨處,倍覺凄涼。而着以“誰共”二字,則更加突出了人物孤棲之苦。又以問句出之,便漸漸逗出相思之意。此時她唯見一床綉有鴛鴦的錦被、一雙綉有鳳凰的枕頭。鳳凰鴛鴦,皆為偶禽,而如今伊人獨對舊物,形成強烈的對比,辛辣的諷刺。因此詞中說是“羞見”。羞,猶怕也。這“羞見”二字用得特別好,既通俗,又準確。以“羞見枕衾鴛鳳”烘托人物的內心活動,也極為貼切。歇拍“悶則和衣擁”,清人彭孫遹《金粟詞話》評曰:“詞人用語助入詞者甚多,入豔詞者絶少。惟秦少遊‘悶則和衣擁’,新奇之甚。用‘則’字亦僅見此詞。”他說的是用“則”字這個語助詞寫豔詞,以少遊最為新奇。“則”是俚語,少遊這裏用了,就顯得真摯、貼切,富有生活氣息。“悶”字這裏更具深意,主人翁因為被玉樓深鎖,因為無人共度長夜,更怕見到成雙作對的“枕衾鴛鳳”而更感孤單,所以心頭感到很悶。悶而無可排解,衹得和衣擁衾而臥。
下片開始二句“無端畫角嚴城動,驚破一番新夢”。
說主人公剛剛入夢,就被城門樓上傳來的畫角聲驚醒了。從語言上看,這兩句與上片風格有異,因為它並不俚俗,而略帶雅麗。“驚破一番新夢”,意境類李清照《念媽嬌》詞中的“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夢醒之後又如何呢?詞人宕開一筆,從室內寫到室外。室外的景象,同樣寫得很清冷,但語言卻變得更為雅麗一些。此刻已到深夜,月亮灑下一片清光,地上鋪着濃重的白霜。月冷霜寒,境界何其凄清!此境界中,剛聽罷嚴城中傳來的凄厲畫角聲的主人公又聽到一陣哀怨的樂麯。“梅花弄”,即《梅花三弄》,漢橫吹麯名,本屬笛中麯,後為琴麯,凡三疊,故稱《梅花三弄》。着一“徹”字,說明從頭至尾聽到最後一遍,其耿耿不寐,可以想見。這結尾二句,緊承“夢破”句意,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刻畫主人公長夜不眠的情景,語言清麗,情緻雅逸。
此詞細緻地刻畫了思婦特定環境下的特有心神情懷。全詞先寫室內,再寫室外,傳神地描寫了思發長夜孤若難寐的情景。整首詞層次分明,宕而有緻,俗雅並勝,別具韻味,情緻雅麗。
【集評】
虢壽麓《歷代名傢詞百首賞析》:此詠古代仕女鼕夜閨情。上段寫獨居的苦悶,下段寫百無聊賴的遠思。“深鎖”一語,揭露封建社會對婦女的迫害。“玉樓”,是她們狹隘孤清的天地。“多情”,是她多愁善感的人生。這句為全篇總冒,下即扣定鼕夜寫。總之,一片凄涼境地,無限幽怨情思,宛轉描來,非常深刻。
況周頤《蕙風詞話》:若以少遊詞論,直是初日芙蓉,曉風楊柳,倩麗之桃李,容猶當之有愧色焉。
夏敬觀曰:少遊詞清麗婉約,辭情相稱,誦之回腸蕩氣,自是詞中上品(《吷庵手校淮海詞跋》) |
|
桃源憶故人初春 | 桃源憶故人暮春 | 桃源憶故人閨情 | 桃源憶故人春暮 | 桃源憶故人春愁 | 桃源憶故人蠟梅 | 桃源憶故人杏花風 | 桃源憶故人賦桃花 | 桃源憶故人(賦桃花) | 桃源憶故人(初春) | 桃源憶故人(杏花風) | 桃源憶故人(閨情) | 桃源憶故人(春暮) | 桃源憶故人(春愁) | 桃源憶故人(蠟梅) | 桃源憶故人(暮春) | 桃源憶故人和翁士秀 | 桃源憶故人·玉樓深鎖薄情種 | 桃源憶故人(辰州泛舟送郭景文、周子康赴行在) | 桃源憶故人(追和東坡韻呈曾倅子修三首) | 桃源憶故人(和張文伯送春二首) | 桃源憶故人(和翁士秀) | 桃源憶故人(鄭德輿餞別元益,餘亦預席。醉中諸姬索詞,為賦一闋) | 桃源憶故人辰州泛舟送郭景文周子康赴行在 | 桃源憶故人追和東坡韻呈曾倅子修三首 | 桃源憶故人和張文伯送春二首 | 桃源憶故人鄭德輿餞別元益餘亦預席醉中諸姬索詞為賦一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