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目錄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Tao Li silence, has taught
拼音: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解釋: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資料來源: 宋·辛棄疾《一剪梅·獨立蒼茫醉不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No. 2
  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No. 3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解釋〗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衹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出處〗宋·辛棄疾《一剪梅·獨立蒼茫醉不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 唐代學者顔師古是這樣解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桃李等樹,不會說話,從不自我宣傳,但是到桃李樹下來的人卻經常不斷,樹下的野地也會自然地踏出一條路來,這是因為桃李是實實在在地開出了美麗的花,結出了香甜的果,在為人們默默地服務,所以用不着吹噓,人們自會歡迎它們。做事力求實際,不尚虛聲,就叫“桃李不言”。
  〖用法〗作賓語、分句;指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