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桂林栲
  所屬捲:castanopsis spach
  所屬科:fagaceae
  中文名:桂林栲
  其它中文名:錐慄栲、野板慄栲、栲慄、錐慄。
  文獻來源: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1868); a. camus(1929); 陳嶸(1937); 廣州植物志(1956)*; 圖鑒(1972)*; 徐、任(1975)*.
  描述字段:喬木,高5—17米。小枝無毛。葉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12釐米,寬2.5—4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上部有鋸齒,兩面皆為緑色,無毛,側脈10—12對,在葉面凸起;葉柄長1.5—2釐米。雄花序圓錐狀或穗狀;雌花序每1總苞內有1朵雌花。果序長15釐米。總苞近球形,熟時規則地3—4裂,連刺直徑3-4釐米,內壁密被黃褐色長絨毛;苞片針刺形,長約1釐米,中部以下合成刺軸,較密,幾遮蔽總苞壁。堅果卵形,頂部無稜。花期4—6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分佈及生境:産硯山、富寧等地海拔1200米山坡及山𠔌森林中。我國貴州、廣西、廣東、湖南等省區均有分佈。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木材堅硬耐久用,供建築、造船、橋梁等用材;幹種子含澱粉50%,單寧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