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羅(Baron Gros,1771—1835),法國浪漫派畫傢。以描寫拿破侖軍事生涯的歷史畫知名。1771年3月16日生於巴黎,1835年6月26日卒於同地。曾任拿破侖的御用畫師,又是J.-L大衛的得意門生,畫作大都選取拿破侖遠征的軍事題材,歌頌其豐功偉績。在這些充滿激情、緊張而格羅又富有戲劇性的作品中,人們看到他已離開老師的古典主義傳統,顯示出浪漫主義的傾嚮。以後因創作偉人祠天頂壁畫又被查理十世賜封為男爵。作品有《阿布基之戰》、《拿破侖在埃洛戰場》等。
格羅十四歲已是雅剋·路易·大衛(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的學生,很受大衛的喜愛。但在意大利逗留時謁見拿破侖之後,他受到那熱血沸騰的英雄主義的感化,不知不覺離開端莊的古典主義精神,開始畫激情洋溢的畫。拿破侖也喜歡他,把他列於幕僚之中,格羅也就可以看到好幾次實際戰役,也常常在進軍喇叭聲中挺起胸膛往前衝鋒。他的這種激情,表現在《青年時代的英雄拿破侖》中,畫的是徵服意大利時候的英姿颯爽的拿破侖,是一幅使當時陶醉於戰功喜悅的巴黎人陷於狂熱的作品。
以後,格羅的每一幅作品都獲得成功。他雖然享有古典主義者大衛的高材生的名譽,不過在格羅的作品中早已經洋溢着浪漫的激情;特別是在研究魯本斯、凡代剋的作品,開始使用豪華壯麗的色彩之後,越發和大衛的藝術相去甚遠,試看他畫的《雅法的瘟疫》就可明白。因此,許多人說格羅是聯繫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中間畫傢。
拿破侖帝政覆滅,王政建立的時候,格羅並沒有象大衛一樣被驅逐出國。不僅如此,反而被任命為男爵,委托裝飾偉人祠的天花板。亡命布魯塞爾的大衛,眼見寄托熱望的格羅不知不覺地脫離古典主義,感到極端地遺憾,曾幾次寫信,促使格羅反省,而格羅自己也發覺背叛了先生的主義而不堪自責;但畢竟格羅的性格不是古典的,由於不可解脫的矛盾他終於投身塞納河自殺,這是十分使人悲痛的。
(圖為格羅的油畫《青年時代的英雄拿破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