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櫛孔扇貝
目錄
No. 1
栉孔扇贝
  櫛孔扇貝學名chlamys (azumapecten)farreri,命名人 jones et preston 。 俗名幹貝蛤(其閉殼肌製成)、海扇,屬軟體動物門、瓣腮綱、珍珠貝目 pterioida 、扇貝科pectinidae、扇貝屬。
  【形態特徵】貝殼較大,量圓扇貝,一般殼長74cm,殼高77mm,殼寬27.5mm兩殼大小及兩側均略對稱,右殼較平,其上有多條粗細不等的放射物,兩殼前後耳大小不等,前大後小,殼表多呈淺灰白色。
  【生態習性】 櫛孔扇貝生活在低潮綫以下,水流較急、????度較高、透明度較大、水深10-30m的岩礁或有貝殼沙礫的硬質海底,以足絲附着側臥於附着基上,右殼在下。動物可開閉雙殼排水,以反作用力作短距離的遊泳。閉殼運動能發出清脆的聲響,能脫落足絲到水中遊動。正常生活時,通常張開兩殼,濾食海水中的單細胞藻類和有機碎屑以及其他小型微生物。若環境不適合,可自動切斷足絲,急劇地伸縮比殼肌,藉貝殼張閉排水的力量和海流的力量作短距離的移動。櫛孔扇貝對低溫的抵抗力較強,在水溫0℃以下也能夠成活。15-20℃是最適生長溫度,水溫超過25℃生長受到抑製,4℃以下貝殼幾乎不能生長。高????種類,最適????度範圍為23-34。櫛孔扇貝耗氧率高,抗幹露的能力較差。
  【産地、産季】産於我國北部沿海,山東長島、威海、蓬萊、石島、文登和遼寧大連、長山島等地是主産地。
  【繁殖特性】櫛孔扇貝為雌雄異體,存在雌雄同體的現象。在繁殖季節,雌性生殖腺呈橘紅色,雄性生殖腺呈乳白色,區分明顯。繁殖季節過後,生殖腺退化,雌、雄外觀上完全相同,呈無色半透明狀。櫛孔扇貝每年有兩個繁殖期,第一次在5-7月,水溫14-20℃,第二次約在9-10月,水溫22-20℃。繁殖季節主要與水溫有關,在不同的海區有較大的差異,山東南部沿海,5月上中旬進入繁殖盛期;而在長島北部島嶼海區,6-7月份纔進入繁殖盛期。除水溫以外,生殖腺植樹的變化也是確定繁殖季節的一個重要依據,生殖腺指數平均達到15%時進入繁殖期。在繁殖季節有多次排放的習性,第一次排放後,經過一周左右又可排放,殼如此反復多次。産卵量隨個體的增大而增加,殼高6-7cm的兩齡倍,懷卵量800萬-1000萬粒,一次産卵量200萬粒左右,殼高8-9cm的3齡貝,懷卵量為1500萬粒,一次産卵量400萬粒左右。成熟卵子直徑70微米左右,精子全長50微米左右。
  【苗種培育】幼蟲培育適宜密度為8-12個/ml,培育水溫為18-20℃,受精卵孵化至d形幼蟲期,即可進行投喂三角褐指藻、等鞭金藻、叉鞭金藻、小球藻、塔胞藻和扁藻等。以等鞭金藻為例,d形幼蟲初期日投喂量為1萬-1.5萬個/ml;殼頂期日投喂量為1.5萬-5萬個/ml;分3-6次投喂。多種餌料種類混合投喂的效果比單一種類要好。每天換水兩次。光照一般控製在500lx一下。每5-7天倒池一次。在重金屬含量較高的海水中,每立方米水提價入2-3g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附着基一般是棕繩編成的小簾(繩徑8mm左右),或聚乙烯網片,附着繼需用0.5%的氫氧化鈉處理,清洗油污等,在經過反復錘打、浸泡,清除碎屑、雜質及可溶性有害物質等。附着基投放過早,不但影響育苗池的正常管理,而且容易被殘餌、雜質污染,水質變差,幼蟲難以附着;附着基投放過晚,則錯過大批幼蟲最佳附着機會而下沉死亡。最佳投放時間應在池內幼蟲有50%以上出現眼點時,一般配合倒池。
  【養殖要點】筏式養殖:在海區設置筏架,然後在筏架上 吊挂養殖籠,1cm左右雅貝一層防治200個左右,放養量為400籠1/15公頃;穿耳吊養:利用殼高3cm以上稚貝,在其前耳鑽一小孔,然後吊挂在養殖繩上進行養殖;底播養殖:把貝苗直接播放到海底或灘塗潮間帶養殖,可與對蝦混養。
  【養成時間】櫛孔扇貝為多年生,1-2齡貝生長速度較快,在人工筏式養殖的條件下,當年常溫培育的苗種,入鼕前殼高可達2cm以上,第二年殼底高可達7cm左右。
  【經濟價值】經濟價值很高。除在沿海産地常年可以吃到鮮貝外,為了保鮮和運輸方便,多數將其閉殼肌取出冷凍後運銷各地,稱為凍扇貝柱或凍鮮貝。它是高級賓館、飯店的重要烹任原料,並且正在進入一般家庭。用扇貝閉殼肌製成的幹品“幹貝”是海産八珍之一。
包含詞
華貴櫛孔扇貝櫛孔扇貝苗種生産技術櫛孔扇貝換季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