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化 > 標準麯綫法
目錄
No. 1
  將指示電極和參比電極插入一係列含有不同濃度的待測離子的標準溶液中,並在其中加入一定的惰性電解質(稱為總離子強度調節緩衝液tisab),測定所組成的各個電池的電動勢.
No. 2
  標準麯綫法也稱外標法或直接比較法,是一種簡便、快速的定量方法。與分光光度分析中的標準麯綫法相似,首先用欲測組分的標準樣品繪製標準麯綫。具體方法是:用標準樣品配製成不同濃度的標準係列,在與待測組分相同的色譜條件下,等體積準確進樣,測量各峰的峰面積或峰高,用峰面積或峰高對樣品濃度繪製標準麯綫,此標準麯綫應是通過原點的直綫。若標準麯綫不通過原點,則說明存在係統誤差。標準麯綫的斜率即為絶對校正因子。
  在測定樣品中的組分含量時,要用與繪製標準麯綫完全相同的色譜條件作出色譜圖,測量色譜峰面積或峰高,然後根據峰面積和峰高在標準麯綫上直接查出註入色譜柱中樣品組分的濃度。
  標準麯綫法的優點是:繪製好標準工作麯綫後測定工作就變得相當簡單,可直接從標準工作麯綫上讀出含量,因此特別適合於大量樣品的分析。
  標準麯綫法的缺點是:每次樣品分析的色譜條件(檢測器的響應性能,柱溫,流動相流速及組成,進樣量,柱效等)很難完全相同,因此容易出現較大誤差。此外,標準工作麯綫繪製時,一般使用欲測組分的標準樣品(或已知準確含量的樣品),而實際樣品的組成卻千差萬別,因此必將給測量帶來一定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