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柳子廟投訴電話永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746-8368009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位於湘南,與廣西毗鄰。這是一處歷史悠久、山青水秀的好地方,景勝衆多,古跡昭昭。說起永州,人們首先會想到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傢之一。柳宗元因參與王叔文改革失敗遭貶至永州謫居10年,寫下了《永州八記》、《江雪》、《捕蛇者說》等大量詩文,同時因心係民衆而廣受百姓愛戴。永州雖有勝景恐亦在閨中人不識,但柳宗元在永州寫下那麽多關於永州的華文詩賦,為永州傳播聲名作出了貢獻。柳子廟就是永州人民為紀念他而築建的。
柳子廟座落在永州瀟水之西的柳子街上,始建於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南宋始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清朝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重建。柳子廟占地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面對愚溪,背靠青山。廟門上鎸有柳子廟三字石刻,兩邊有聯。進入大門可見廟為三進三開,首先一座雙檐八柱戲臺。後行至二進中殿,再後為三進,是正殿、殿中有柳宗元塑像供人祭祀。歷代碑碣甚多,其中《荔子碑》、《捕蛇歌》、《尋愚溪謁柳子廟》等堪稱文物珍品。正殿後墻的石碑,亦是三絶碑,碑文為韓愈所撰,由蘇軾書寫,內容卻是頌揚柳宗元的事跡,此碑首句為“荔枝丹兮焦黃”,故又名荔枝碑。 |
|
柳子廟在永州市瀟水西岸上柳子街。公元八百一十四年,人們為紀念唐代著名文學家、永州司馬柳宗元而建。
古老的永州城外,西山腳下的柳子廟總是那樣安詳自得。青磚砌就而鎏金耀彩;紅墻緑瓦而又典雅端莊;紫色青煙而肅穆莊嚴;描鳳繪竜而氣勢非凡。這不正像子厚先生的人品一樣?他既給你—種高深莫測的哲人之感,又令你可敬可親。
這就是柳子廟,不,這就是柳先生。是被韓退之稱之為“少精敏,無不通達”二十歲中舉進士的柳河東;是勇於“永貞革新”力倡改革而不墜青雲之志的柳子厚;是因“文以載道”而力主古文運動方有“韓柳”之稱,而又四十七歲英年早逝於異土他鄉的柳柳州;是以文章聞名天下而有“唐宋八大傢”之稱的柳宗元了。
韓重儒學,柳重現實;韓重道統,柳重“明道”;一為復古,一為重今。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又都重“道”,但主張有異,可一篇《柳子厚墓志銘》卻讓後人深諳柳的為人與不朽功績,感到了柳的人生坎坷與懷才不遇。
作為一個思想傢,天人相分不迷信之樸素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委實讓我們懂得了人的歷史進化論作用,也讓我們瞭解了他的文學見解完全服從於其哲學與政治主張。凡讀過《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等文章的後輩學子們,誰也不會忘記他的諄諄教誨:“文以明道”乃為文之目的;“為文不以取名譽,意欲施之事實以輔時及物為道”,好一種有益於生民的思想。“辭令褒貶,導楊諷喻”告訴我們:文章的作用是分清是非善惡,有所諷喻,勸戒。有人稱“輔時及物”是他偉大思想之價值所在,這確實是恰如其分。
讀他的寓言小品吧,我們會明白無論是古是今均少不了狐假虎威,外強中幹,恃寵而驕的幫兇小人。他告誡我們:立身處世免不了要多長個心眼兒以明辨是非麯直。
而他那將詩情畫意及個人怨憤融於一爐的山水遊記之作,卻讓後人感悟到:祖國河山之優美壯觀同人世間的恩恩怨怨與不平相輔相成,美與醜,善與惡辯證而立。
柳先生呵,你走得太匆忙,四十七年屈指可數,可你的思想浩氣長存,你的不朽傑作名芳千古!
離開了柳子廟,卻忘不了永州人民的壯舉;告別了柳子厚,卻走不出司馬先生的“永州之野”,走不出柳先生的明哲與睿智。
2001年06月25日,柳子廟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