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水産飼料 > 槍烏賊
目錄
No. 1
  即魷魚”(1230頁)。
No. 2
  除了烏賊以外,海洋裏還生活着很多頭足類動物,它們也都是遊得很快的種類其中魷魚和槍烏賊最有名。它們的肉比烏賊味美,所以世界各國對它們的捕撈也都非常註意。
  中國出産的魷魚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日本等國出産的不同,在分類學上叫做槍烏賊。它的頭和軀幹都很狹長,尤其是軀幹部末端很尖,形狀很象標槍的槍頭,而且在海裏行動非常迅速,所以叫槍烏賊槍烏賊生活在離岸不太遠的海區。每到春季産卵時,成群的槍烏賊遊到近岸産卵。卵都被包被在一個棒狀的、透明膠質鞘內。常有很多棒狀卵鞘基部聯在一起,附着在岩石或其他物體上,形狀好像一朵白色的花,非常好看。
  0軟體動物門(mollusca)頭足綱 (cephalopoda)槍形目(teuthoidea)槍烏賊科(loliginidae)的統稱。又稱魷魚、筆管,古稱鎖管、柔魚。槍烏賊科中共包括約50種,其中已成為捕撈對象的約16種,如中國槍烏賊(loligo chinensis)、日本槍烏賊(l.japonica)、劍尖槍烏賊 (l.edulis)、福氏槍烏賊(l.forbesi)、皮氏槍烏賊(l.pealei) 、萊氏擬烏賊(sepioteuthis lessoniana)等。最大長可達550毫米,最大體重可達5.6千克。分佈於南北緯40°之間的熱帶和溫帶海域,世界主要槍烏賊漁場在南海北部、暹羅灣、日本九州、菲律賓群島中部、西歐西部和美國東部、西部海域。漁場多位於島礁周圍,水清流緩、????度較高、底質粗硬、海底凹窩、沿岸水係和暖流水係交匯處。
  特徵體由頭部、足部、胴部和內殼組成。頭部兩側的眼徑略小,眼眶外有膜。頭前和口周具腕10衹:其中4對腕甚短,腕上具2行吸盤,左側第4腕莖化,部分吸盤變形為2行突起,司傳遞精莢至雌體的功能;1對腕甚長,稱觸腕或攫腕,有穗狀柄,觸腕穗上有吸盤4行。胴部圓錐形,肉鰭分列於胴部兩側中後部,兩鰭相接略呈縱菱形,少數種類的肉鰭包被胴部全緣,胴部腹面具漏鬥。內殼薄,不發達,角質,披針葉形,包埋於外套膜內。少數種類具發光器,位於外套腔內直腸兩側。具墨噴,囊墨能力較弱。
  image:nyqiang1.jpg
  生物學特性槍烏賊是淺海性種類,主要生活於大陸架以內,但在水深150~200米左右的陸架邊緣也有密集群體。白天多活動於中下層,夜間常上升至中上層,垂直移動的範圍從表層至百餘米。體呈流綫型,相對長度大,阻力小,加上端鰭的輔助推動作用,為頭足類中遊速最快的類型之一。但因其運動方式靠漏鬥噴水推進,在遊行中也常受風、流的影響。槍烏賊是兇猛的肉食性動物,食物大多為小公魚、沙丁魚、鰺和燐蝦等小型中上層種類,也大量捕食其同類。槍烏賊本身又是金槍魚、鮐、帶魚和海鳥的重要食餌。
  槍烏賊的生殖洄遊明顯受溫度影響。産卵集群的表層水溫,日本槍烏賊約為13~16℃,中國槍烏賊約為22~24℃。種內一般分春生群、夏生群和秋生群 3個繁殖群,各群的生活習性有所不同。卵分批成熟和産出。卵包被在膠質透明的棒形卵鞘中,每個卵鞘中包卵幾個至幾百個,個體産卵量幾百個至幾萬個;許多卵鞘常集聚一起,頗似長形的花瓣。卵群多散布於海底,或附於其他物體之上。孵化期因種類而異,如萊氏擬烏賊約需1個月,而中國槍烏賊僅需8~16天左右,水溫對孵化時間早遲有較大的影響。孵化率甚高,一般可達70~80%。孵出的稚仔與親體的形態相近,能憑藉漏鬥的噴射在水層中前後左右地遊動,並能攫取食物。幼體生長很快,半年左右即可長至接近親體的胴長,翌年性腺完全成熟,又回歸至其出生的海域交配、産卵。親體在繁殖後相繼死去,壽命大都為1年。
  生産世界槍烏賊的主要捕撈國為泰國、中國、菲律賓和越南,其總漁獲量約占世界槍烏賊科總漁獲量的60%,最重要的捕撈對象為中國槍烏賊。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國也大量捕撈槍烏賊。拖網、圍網、定置網等是主要漁具。保護槍烏賊卵子是增殖資源的重要措施。此外槍烏賊也是放流增殖的理想對象。
  每100剋槍烏賊鮮肉含蛋白質約15剋,維生素a的含量為230國際單位,約為烏賊的1倍,肉質也較軟嫩。魷魚幹是中國槍烏賊的淡幹品,質細香甜,是海味中的珍品。
No. 3
  槍烏賊
  squid
  槍烏賊目(Teuthoidea)多種海生10腕頭足類軟體動物的統稱。遊泳迅速,亦可在海洋中漂浮。長約1.5公分∼20公尺(0.75吋∼65呎,包括觸手)以上。體軀橢圓形,頸短,頭部與軀幹相連。有二腕延伸為細長的觸手,尖端有4行吸盤,內有角質環。體表為堅韌而柔軟的外套膜,內埋有骨質內殼,眼幾乎與人眼一樣復雜,位於頭部兩側。多數把卵産於漂浮的水草上,有些則産於海底;孵出的幼體有些與成體相似,有的要經過浮遊幼體階段。槍烏賊在海洋中為數衆多,是多數動物包括抹香鯨、硬骨魚類以及人類的食品。部分槍烏賊具多數發光器,可能用於招呼同類或吸引獵物。
  除了烏賊以外,海洋裏還生活着很多頭足類動物,它們也都是遊得很快的種類其中魷魚和槍烏賊最有名。它們的肉比烏賊味美,所以世界各國對它們的捕撈也都非常註意。
  中國出産的魷魚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日本等國出産的不同,在分類學上叫做槍烏賊。它的頭和軀幹都很狹長,尤其是軀幹部末端很尖,形狀很象標槍的槍頭,而且在海裏行動非常迅速,所以叫槍烏賊槍烏賊生活在離岸不太遠的海區。每到春季産卵時,成群的槍烏賊遊到近岸産卵。卵都被包被在一個棒狀的、透明膠質鞘內。常有很多棒狀卵鞘基部聯在一起,附着在岩石或其他物體上,形狀好像一朵白色的花,非常好看。
  0軟體動物門(Mollusca)頭足綱 (Cephalopoda)槍形目(Teuthoidea)槍烏賊科(Loliginidae)的統稱。又稱魷魚、筆管,古稱鎖管、柔魚。槍烏賊科中共包括約50種,其中已成為捕撈對象的約16種,如中國槍烏賊(Loligo chinensis)、日本槍烏賊(L.japonica)、劍尖槍烏賊 (L.edulis)、福氏槍烏賊(L.forbesi)、皮氏槍烏賊(L.pealei) 、萊氏擬烏賊(Sepioteuthis lessoniana)等。最大長可達550毫米,最大體重可達5.6千克。分佈於南北緯40°之間的熱帶和溫帶海域,世界主要槍烏賊漁場在南海北部、暹羅灣、日本九州、菲律賓群島中部、西歐西部和美國東部、西部海域。漁場多位於島礁周圍,水清流緩、????度較高、底質粗硬、海底凹窩、沿岸水係和暖流水係交匯處。
  特徵體由頭部、足部、胴部和內殼組成。頭部兩側的眼徑略小,眼眶外有膜。頭前和口周具腕10衹:其中4對腕甚短,腕上具2行吸盤,左側第4腕莖化,部分吸盤變形為2行突起,司傳遞精莢至雌體的功能;1對腕甚長,稱觸腕或攫腕,有穗狀柄,觸腕穗上有吸盤4行。胴部圓錐形,肉鰭分列於胴部兩側中後部,兩鰭相接略呈縱菱形,少數種類的肉鰭包被胴部全緣,胴部腹面具漏鬥。內殼薄,不發達,角質,披針葉形,包埋於外套膜內。少數種類具發光器,位於外套腔內往前遊的一種槍烏賊(學名Illex coindeti)直腸兩側。具墨噴,囊墨能力較弱。
  Image:Nyqiang1.jpg
  生物學特性槍烏賊是淺海性種類,主要生活於大陸架以內,但在水深150~200米左右的陸架邊緣也有密集群體。白天多活動於中下層,夜間常上升至中上層,垂直移動的範圍從表層至百餘米。體呈流綫型,相對長度大,阻力小,加上端鰭的輔助推動作用,為頭足類中遊速最快的類型之一。但因其運動方式靠漏鬥噴水推進,在遊行中也常受風、流的影響。槍烏賊是兇猛的肉食性動物,食物大多為小公魚、沙丁魚、鰺和燐蝦等小型中上層種類,也大量捕食其同類。槍烏賊本身又是金槍魚、鮐、帶魚和海鳥的重要食餌。
  槍烏賊的生殖洄遊明顯受溫度影響。産卵集群的表層水溫,日本槍烏賊約為13~16℃,中國槍烏賊約為22~24℃。種內一般分春生群、夏生群和秋生群 3個繁殖群,各群的生活習性有所不同。卵分批成熟和産出。卵包被在膠質透明的棒形卵鞘中,每個卵鞘中包卵幾個至幾百個,個體産卵量幾百個至幾萬個;許多卵鞘常集聚一起,頗似長形的花瓣。卵群多散布於海底,或附於其他物體之上。孵化期因種類而異,如萊氏擬烏賊約需1個月,而中國槍烏賊僅需8~16天左右,水溫對孵化時間早遲有較大的影響。孵化率甚高,一般可達70~80%。孵出的稚仔與親體的形態相近,能憑藉漏鬥的噴射在水層中前後左右地遊動,並能攫取食物。幼體生長很快,半年左右即可長至接近親體的胴長,翌年性腺完全成熟,又回歸至其出生的海域交配、産卵。親體在繁殖後相繼死去,壽命大都為1年。
  生産世界槍烏賊的主要捕撈國為泰國、中國、菲律賓和越南,其總漁獲量約占世界槍烏賊科總漁獲量的60%,最重要的捕撈對象為中國槍烏賊。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國也大量捕撈槍烏賊。拖網、圍網、定置網等是主要漁具。保護槍烏賊卵子是增殖資源的重要措施。此外槍烏賊也是放流增殖的理想對象。
  每100剋槍烏賊鮮肉含蛋白質約15剋,維生素A的含量為230國際單位,約為烏賊的1倍,肉質也較軟嫩。魷魚幹是中國槍烏賊的淡幹品,質細香甜,是海味中的珍品。
百科大全
  qiangwuzei
  槍烏賊
  squid
  軟體動物門(Mollusca)頭足綱 (Cephalopoda)槍形目(Teuthoidea)槍烏賊科(Loliginidae)的統稱。又稱魷魚、筆管,古稱鎖管、柔魚。槍烏賊科中共包括約50種,其中已成為捕撈對象的約16種,如中國槍烏賊(Loli□o chinensis)、日本槍烏賊(L.japonica)、劍尖槍烏賊 (L.edulis)、福氏槍烏賊(L.forbesi)、皮氏槍烏賊(L.pealei) 、萊氏擬烏賊(Sepioteuthis lesson-iana)等。最大長可達550毫米,最大體重可達5.6千克。分佈於南北緯40°之間的熱帶和溫帶海域,世界主要槍烏賊漁場在南海北部、暹羅灣、日本九州、菲律賓群島中部、西歐西部和美國東部、西部海域。漁場多位於島礁周圍,水清流緩、????度較高、底質粗硬、海底凹窩、沿岸水係和暖流水係交匯處。
  特徵 體由頭部、足部、胴部和內殼組成。頭部兩側的眼徑略小,眼眶外有膜。頭前和口周具腕10衹:其中4對腕甚短,腕上具2行吸盤,左側第4腕莖化,部分吸盤變形為2行突起,司傳遞精莢至雌體的功能;1對腕甚長,稱觸腕或攫腕,有穗狀柄,觸腕穗上有吸盤4行。胴部圓錐形,肉鰭分列於胴部兩側中後部,兩鰭相接略呈縱菱形,少數種類的肉鰭包被胴部全緣,胴部腹面具漏鬥。內殼薄,不發達,角質,披針葉形,包埋於外套膜內。少數種類具發光器,位於外套腔內直腸兩側。具墨噴,囊墨能力較弱。
  中國槍烏賊
  生物學特性 槍烏賊是淺海性種類,主要生活於大陸架以內,但在水深150~200米左右的陸架邊緣也有密集群體。白天多活動於中下層,夜間常上升至中上層,垂直移動的範圍從表層至百餘米。體呈流綫型,相對長度大,阻力小,加上端鰭的輔助推動作用,為頭足類中遊速最快的類型之一。但因其運動方式靠漏鬥噴水推進,在遊行中也常受風、流的影響。槍烏賊是兇猛的肉食性動物,食物大多為小公魚、沙丁魚、□和□蝦等小型中上層種類,也大量捕食其同類。槍烏賊本身又是金槍魚、鮐、帶魚和海鳥的重要食餌。
  槍烏賊的生殖洄遊明顯受溫度影響。産卵集群的表層水溫,日本槍烏賊約為13~16℃,中國槍烏賊約為22~24℃。種內一般分春生群、夏生群和秋生群 3個繁殖群,各群的生活習性有所不同。卵分批成熟和産出。卵包被在膠質透明的棒形卵鞘中,每個卵鞘中包卵幾個至幾百個,個體産卵量幾百個至幾萬個;許多卵鞘常集聚一起,頗似長形的花瓣。卵群多散布於海底,或附於其他物體之上。□化期因種類而異,如萊氏擬烏賊約需1個月,而中國槍烏賊僅需8~16天左右,水溫對□化時間早遲有較大的影響。□化率甚高,一般可達70~80%。□出的稚仔與親體的形態相近,能憑藉漏鬥的噴射在水層中前後左右地遊動,並能攫取食物。幼體生長很快,半年左右即可長至接近親體的胴長,翌年性腺完全成熟,又回歸至其出生的海域交配、産卵。親體在繁殖後相繼死去,壽命大都為1年。
  生産 世界槍烏賊的主要捕撈國為泰國、中國、菲律賓和越南,其總漁獲量約占世界槍烏賊科總漁獲量的60%,最重要的捕撈對象為中國槍烏賊。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國也大量捕撈槍烏賊。拖網、圍網、定置網等是主要漁具。保護槍烏賊卵子是增殖資源的重要措施。此外槍烏賊也是放流增殖的理想對象。
  每100剋槍烏賊鮮肉含蛋白質約15剋,維生素A的含量為230國際單位,約為烏賊的1倍,肉質也較軟嫩。魷魚幹是中國槍烏賊的淡幹品,質細香甜,是海味中的珍品。
  (董正之)
英文解釋
  1. n.:  squid,  sea creature related to the cuttle-fish with ten arms round the mouth
近義詞
墨魚, 魷魚, 烏賊
包含詞
火槍烏賊槍烏賊科槍烏賊目長槍烏賊
日本槍烏賊劍尖槍烏賊吸血槍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