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着健康理念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關註健康,放棄碳酸飲料,轉嚮果汁飲料。但是美國果汁飲料市場增長緩慢,歐洲市場的增長率也保持穩定,沒有上升趨勢。若想銷量在成熟市場中有所突破,重點自然就要轉嚮新品開發。新品需要與衆不同,並且口感 良好,還要能夠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純果汁(100%原汁)增長顯著,也有不少製造商發力能量型,奢侈型軟飲料。
果蔬飲料市場潛力巨大,增長機會很多。歐洲、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為銷量增長提供了機會。這些地區的果汁飲料銷量顯著增長。能夠為指定産品提供公開透明價格的製造商在這些地區更占優勢。
提升果汁質量有助於提升飲料價值。消費者追求享受,奢侈型飲料也很有發展空間。
新穎水果是發展功能型飲料的關鍵,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地區。例如石榴,山竹等對健康有益的水果。新穎水果是引導市場創新的關鍵,並且在各個地區都適用。
2007年到2011年間,英國果汁飲料市場增長率將達到11.8%,取代德國成為歐洲最大的果汁飲料市場。
“100%果汁飲料”增長率將最大。預計其在歐洲的增長率將達到13%,在美國將達45%. |
|
果肉飲料(fruit flesh beverage) 含有一部分果漿的果實飲料。因它不是原果汁,又呈漿狀不是液狀,故又稱假果汁,因已經稀釋,也稱稀果汁。 果肉飲料始於美國,1923年剋魯斯(William V. Cruess)最早提出采用果漿製汁。以後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1942年果肉飲料已有較為具體的加工工藝。1950年又經改進,在果漿中加用部分去皮果實的冷凍果汁,産品質量更有提高。 果肉飲料可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果實製取,産品以桃和杏為主,李和梨次之,其他更有番石榴、西番蓮、香蕉和杧果等幾種,也有蘋果和杏、蘋果和葡萄、菠蘿和葡萄柚等混合産品。果肉飲料約含果漿20-50%,可溶性固形物約10%,不溶性固形物18-20%,但其中的加糖濃縮品常作為果肉飲料或他種飲料的基質使用,其濃度約為果肉飲料的2-3倍。 供製果肉餘料的果實要求完熟,堅熟果實的製品風味和色澤都較差。 果肉飲料的加工保藏原理同果汁。其加工工藝流程如下:原料果實→洗滌→選擇分級→預煮→破碎→打漿→篩濾→果漿→調整或混合(用糖液或他種果汁果漿)→脫氣→均質→瞬時巴氏殺菌→裝罐→封罐→冷卻→産品。 以上調整中的稀釋用水,或糖液配製用水都用離子交換水。脫氣前加熱到30-40℃,在5332-6665帕壓力下脫氣,其後再行高壓法或超聲波法均質。 果肉飲料的種類有: ①桃肉飲料。選用肉質緊密的黃肉、離核、溶質品種充分成熟的果實為原料。果實洗淨,對剖去核。用100℃,1%氫氧化鈉溶液澆淋15秒,靜置60秒去皮,清水噴洗;或用100℃蒸汽處理1-2分鐘去皮。經82℃預煮後打漿,篩濾(篩孔0.05-0.08cm)後取得果漿。加用濃度30%的糖液,調整到適宜糖濃度,必要時可加用少量檸檬酸,調節酸度到pH3.7-3.9,再經真空脫氣和加壓均質後,在110℃下瞬時巴氏殺菌30秒,在85℃下裝罐,放置3分鐘,冷卻後即成産品。 ②杏肉飲料。選用肉質豐富,核小,色澤深的品種。取軟熟的杏子,挑選後經蒸汽預熱5分鐘,用篩孔0.065cm的打漿機打漿,經換熱器加熱到87-93℃,用糖濃度15-16%的糖液調節濃度,並用檸檬酸調節酸分,使産品糖濃度和酸分在整個加工季度內趨於一致。再經裝罐、封罐、100℃殺菌和冷卻後即為産品。也可在調節後經90℃瞬時巴氏殺菌,立即裝罐、封罐和冷卻製得産品。以上調節時若不用糖液,改用他種果汁或果漿,如菠蘿汁或甜橙汁,可製得風味協調的混合産品。 ③番石榴果肉飲料。先按一般加工過程製成果漿,調節後使含果漿20%,糖分11-14%,酸分0.17-0.2%,pH3.3-3.5。經82-88℃殺菌60秒鐘後裝罐封罐,倒置3分鐘,冷卻後即是産品。若用瓶裝,裝瓶前須行9806.65千帕的均質處理。 ④蘋果一杏果肉飲料。杏子按常法製成果漿,再按比例與蘋果汁和食糖混合,製成混合果肉飲料。物料配比的一種方法是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的混濁蘋果汁180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的杏漿100份,食糖100份,混合後製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酸分0.51%,糖酸比2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