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 名人 : 文藝 > 林彪
目錄
林彪 Lin Biao (1907~1971) 

林彪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原名育蓉,字陽春,一字祚大 ,號育容育榮雨融毓蓉尤勇,乳名春兒湖北黃岡人,中國共産黨黨員、政治傢、軍事傢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代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林彪早年投考黃埔軍校第四期,同屆同學後名人尚有鬍璉,戴笠,加入中國共産黨,並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8月,他參加南昌起義,隨後轉戰井岡山,先後擔任紅四軍軍長、紅一軍團軍團長等職,參加歷次反圍剿戰爭及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師長,參加平型關戰役,隨後赴蘇聯養傷。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指揮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作戰,平定東北、中南戰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等職務。文化大革命爆發後,他成為中共二號人物,曾作為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的接班人被破天荒地寫入《中國共産黨章程》及1970年憲法草案[a],但1970年第三次廬山會議上,他的集團陷入與康生張春橋等人的權力鬥爭,而與毛澤東的關係破裂,林旋即失勢。1971年發生“九一三事件”,林彪攜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山海關機場出逃,所乘256號專機墜毀於蒙古境內,機上全員身亡。

他參與的抗日戰爭蘇德戰爭中均有出色表現。林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開國功臣,他指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從中國最北端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黑竜江一直打到最南端三十多攝氏度的海南島,殲敵數量多於西北野戰軍華北軍區野戰部隊

大革命時期

接受革命思想

位於黃岡團風縣回竜山鎮的林彪故居舊址

林彪兄弟姊妹六個,除年齡最大的姐姐和年齡最小的妹妹外,中間是四兄弟,他們從大到小名字分別是慶佛、育蓉(林彪)、育菊(林程)、嚮榮。這四兄弟的字、號按照“正、大、光、明”四字排序,林彪字“祚大”,而其四弟林嚮榮的字“祚明”。林彪與林嚮榮都與其母親容貌相似。林嚮榮不及兩位堂兄林育英、林育南兩位烈士著名。林嚮榮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太原戰役時作為解放軍第20兵團第66軍第197師第590團團長,在戰場上犧牲。

林育蓉9歲時父親林明卿供其讀私塾,其私塾老師李卓侯是“中國地質學之父”李四光的父親,早年參加過同盟會,思想開放、知識淵博,李說:“育蓉性子陰柔,不好把握,是竜是蟲,一切全靠他自己”

林育蓉的堂兄林育英林育南是中共歷史上的重要人物。1919年7月,林育南、惲代英籌資創辦的瀎新[b]學校,林育蓉入讀,期間五四運動使各種進步思潮興起,林育蓉也受到影響

對聯:
讀書處處有個我在,
行事樁樁少對人言。


《上巳祀孔記》
孔子為我國周時代人,仁義愛民,為我國之偉人焉,故至今我們人尤敬祀之。中華民國九年八月初五日,為仲秋上丁,全國各學校於此時祀孔,遵古禮也。吾校師生亦祀孔,同學高初共百餘人,皆敬祀孔子。因孔子聖人,為我中華教宗也

1922年3月,在林育南的動員和幫助下,小學未畢業的林育蓉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董必武等創辦的武昌共進中學,其入學考試作文《論男女同校》受到閱捲老師錢介盤的贊賞。林育蓉經常接觸陳潭秋董必武惲代英、林育南、林育英等從事革命活動的共産黨人,聽他們談論國傢大事

當時林明卿辦的布廠陷入睏境,在無錢供林育蓉上學的情況下去信叫林育蓉回傢種田。1923年1月,林育蓉選擇休學半年賺夠錢再讀書,在林育南的幫助下在小學當代課教師。1924年,他成為共進中學學生運動的領袖、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被中共共青團武昌地委指定為共進中學團支部書記

1925年秋,五卅運動中林育蓉帶頭參加遊行示威。經林育南介紹,他成為中國共産黨黨員。夏,當選湖北省學生代表,出席在上海舉行的全國學聯第七次代表大會。當時林傢大塆和回竜山一帶中學畢業的人很少,林明卿來信要已經畢業的育蓉回鄉辦私塾當教師,以便關照家庭生活,他沒有回信

投筆從戎

1924年底,根據陳獨秀毛澤東的提議,中共中央要求各地組織迅速在內部選派優秀青年投考廣州黃埔軍校,為中共培養軍事人才。林育蓉想投考的想法得到兩位堂哥的贊許。他寫信告知父親,林明卿跑到武漢阻止不成,最終選擇放手,還給予一定的經濟支持,林育蓉很感動。後林育蓉在上海考試通過被錄取

林育蓉到廣州後,由於早就不滿名字像女孩子,於是自行改名為林彪,別名尤勇。由於有林育南的引薦信,受到蕭楚女、惲代英的照顧。1926年1月,進入黃埔軍校入伍生團學習。3月8日,經甄別考試,升入第四期學生總隊,被編入步兵科第22營3連,他是少數公開身份的中共黨員,擔任3連中共黨支部書記。

最早期的清晰照

1926年10月4日,黃埔四期學生提前畢業,補充進國民革命軍參加第二次北伐戰爭。

黃埔四期學員誓詞:
不愛錢,不偷生。統一意志,親愛精誠。遵守遺囑,立定腳跟。為主義奮鬥,為主義而犧牲。繼承先烈生命,發揚黃埔精神。以達國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謹誓。

1926年12月,林彪被教官聶榮臻分派到第4軍葉挺獨立團2營7連任見習排長,後升任排長。與林彪同連的易水秋回憶:林彪很聰明,連長組織射擊訓練,他經常幫忙出點子,想辦法。他在小鐵桶裝入白灰做為靶子,鐵桶中彈噴出白灰,大大提高了射擊趣味性從而提高了訓練質量

1927年5月,林彪升任733營7連連長,後所部歷經上蔡戰鬥臨潁戰鬥

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

南昌、湘南起義

1927年4月,蔣介石宣佈清黨後,林彪依然選擇跟隨中共。8月1日,中共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2日,林由聶榮臻周士第直接率領到達加入暴動。“(林)帶領的那個排在這場戰鬥中打得異常勇敢,林彪始終衝在士兵們的前面”

26日,會昌戰鬥。南昌起義的共産黨軍隊進攻攔截的廣州衛戍司令錢大鈞部萬餘人,7連一進入陣地,衹有20歲的林彪發現面對的國軍正面的火力很強,兩側較弱,果斷指揮一個沿着一條幹水溝從敵人側翼進攻,國軍招架不住後撤,共産黨軍隊一直追擊進會昌城,曾是林彪老師的錢大鈞嚇得警衛都不要,扔下轎子衹身騎馬逃走,團部、營部均表揚了7連

10月,南昌起義的主力幾乎覆沒。下旬,林彪所在南昌起義一部到達江西信豐鎮城西(天心圩)。由於途中部隊人數銳減且不少高層離開(林彪曾下令用石刑處决逃兵),朱德召開了全體軍人大會,宣佈這支部隊今後由他和陳毅領導,並說:“願意繼續革命的跟我走,不願再幹的可以回傢,來去兩便,絶不勉強”。陳毅、粟裕陳士榘[c]蕭剋描述,林彪和一些黃埔軍官學校出身的軍官找到陳毅勸他一起走,陳拒絶,林等留下槍後離開,後遇到睏難又歸隊,陳當着官兵面狠狠地批評了林,但仍讓其擔任七連連長將功補過,林彪後來指那是戰略轉移

1928年1月,朱德所部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師,林彪任12營2連連長。1月12日-3月中旬,朱德、陳毅率部發動湘南暴動。期間國軍桂係李宜煊師一個團進攻耒陽,朱德率部撤出耒陽城,國軍2月26日占領,林彪率領2連在幾百農軍的配合下,在附近的敖山廟伏擊國軍陳壁虎營,殲敵100餘人(一說400

3月1日,朱德率部攻打耒陽城,受挫嚮郴州方向退卻。是夜,白天沒參加戰鬥(可能是沒趕到)的林彪在3000農軍的配合下,指揮2連突然發起攻擊,守軍混亂中略略抵抗一下,傷亡了五六十人就開始敗退。12日,朱德提拔林為1營營長

井岡山會師

1928年4月28日,林彪隨朱德、陳毅部與毛澤東秋收暴動所部等會師井岡山。毛下山迎接時見林在路邊給部隊講話:“這個土匪,那個軍閥,衹要有槍,就有塊天下。我們紅軍也有槍,紅軍也能坐天下。”次日,毛讓林給井岡山紅軍做《紅軍能夠坐天下》的報告。5月25日,會師的部隊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林任12師281營營長。

6月,江西的國軍對井岡山發動第四次“進剿”。6月23日,紅28團發動七溪嶺戰鬥,采取林彪的“從全團連排幹部中,挑選一部分骨幹組成衝鋒隊,配備短火器,每24人為一衝鋒集群,編成十餘個集群,輪番嚮敵人猛衝猛打”戰術,取得勝利。8月25日,林彪代理紅四軍第一主力紅28團參謀,11月升任團長,這時候他已經成為紅四軍的四號人物

鼕,林彪提出的“買東西要付錢”和“要講衛生,蓋厠所離傢要遠”,使毛澤東提出的著名的“三大紀律六項註意”擴充為“三大紀律八項註意

林彪早期指揮部隊的兩、三次後撤在九一三事件被揭發批判,陳士榘則指這種為保存自己部隊實力而後撤的“山頭主義”情況中共軍隊出現過不少

1929年1月,工農紅軍第四軍錯誤地决定彭德懷部留守,主力離開根據地,導致連連敗仗。2月10日-11日,大柏地戰鬥。紅四軍在軍隊每人衹有20發子彈的情況下做出“最後一擲”,伏擊了冒進的劉士毅部,戰至第二天上午彈盡糧絶,許多士兵用樹杈、石頭、空槍與劉士毅部搏鬥,獲得勝利,俘800餘國軍,毛澤東表揚紅28團戰鬥力強,能打硬仗

3月,紅四軍將原來團的建製改為縱隊,編為3個縱隊,21歲的林彪任主力第一縱隊縱隊長(又稱司令,師長級),陳毅任黨代表。

這時的林彪不接近士兵和下級幹部,從來不和下級漫談、說句笑話。他說“帶兵要嚴,以菩薩心腸,行霹靂手段”。1929年夏,閩西虎岡縱隊司令部一勤務員拿了平民一點財物,林叫來問了幾句,立即拔手槍打死。當年12月在古田,第一支隊部一炊事員偷了一雙鞋,查獲後該支隊支隊長王良、政委李賜凡嚮林面報,林立即指示要執行紀律,由支隊槍斃

5月23日至6月19日的竜岩戰鬥中。紅四軍三次攻占竜岩,第三次時的突襲將守城的陳國輝旅2000餘人殲滅,毛澤東、朱德表揚紅一縱隊在竜岩的兩仗打得十分漂亮

6月22日,紅四軍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毛澤東和朱德兩人由來已久紅軍的建軍問題的分歧爆發,朱德反對毛的“黨管一切”觀點,林彪支持毛的觀點,會議上支持朱德觀點的人占多數,毛被選下前委總書記的位子,會後毛離開紅四軍“養病”。12月29日-30日,古田會議。會議通過决議,全盤接受了毛澤東的建軍主張。毛澤東獲得紅四軍領導權,重新當選前委總書記,林彪當選總前委委員,進入紅軍决策層

反圍剿戰爭

1930年2月,23歲的林彪升任紅四軍軍長,6月,所部擴編,工農紅軍第一路軍成立(後改稱工農紅軍第一軍團,簡稱紅一軍團),林彪任第一主力的紅四軍軍長。

裝備簡陋的紅一方面軍在反圍剿戰爭中

10月-次年1月,紅一方面軍第一次反圍剿戰爭。蔣介石調集10餘萬人,在魯滌平的指揮下,進攻紅一方面軍4萬餘人。毛澤東在作戰會議上問林彪:“紅四軍這次又是啃的硬骨頭,你對粉碎蔣介石的反圍剿作戰有信心沒有?”林彪和羅榮桓同時答道:“有信心!”。12月30日,竜岡戰鬥,紅四軍作為主攻,和紅三軍團紅三軍紅十二軍圍殲了國軍突進的張輝瓚部,殲滅國軍近萬人

1931年4月-5月,紅一方面軍第二次反圍剿戰爭。蔣介石調集20萬人進攻紅一方面軍,林彪指揮的紅4軍在富田戰鬥白沙戰鬥中村戰鬥皆表現出色。7月-9月,紅一方面軍第三次反圍剿戰爭。蔣介石調集30萬人進攻紅一方面軍。林彪指揮的紅4軍在良村戰鬥黃坡戰鬥方石嶺戰鬥皆表現出色。

1932年3月12日,紅四軍、紅十二軍合編為紅一軍團,25歲的林彪升任軍團總指揮(後稱軍團長)。4月,漳州戰役。紅一方面軍殲國軍兩個旅大部,俘2300人。7月2日-10日,南雄水口戰役,擊潰國軍15個團。8月16日-23日,樂安宜黃戰役,殲國軍3個旅,俘5000人。11月16日-次年1月8日,金溪資溪戰役,殲國軍一個旅又一個團,俘4000餘人。

1933年2月-3月,紅一方面軍第四次反圍剿戰爭。蔣介石調集約50萬國軍在何應欽的實際指揮下,進攻約7萬紅軍。2月27日-3月1日,黃陂戰鬥。林彪首次指揮大兵團作戰,統一指揮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21軍取得勝利。3月21日,草臺崗戰鬥,林彪指揮紅一軍團消滅了陳誠賴以起傢的王牌11師。兩次戰鬥殲滅國軍1.9萬人。

1933年10月,共産國際李德任中共中央軍事顧問,得到紅軍新領導博古等的支持,執行“王明路綫”,毛澤東失去了指揮軍隊的權力。李德一改紅軍擅長的運動戰遊擊戰,改以陣地戰堡壘戰,要求紅軍在戰略上采取“堡壘對堡壘”、在戰術上采取“短促出擊”對付國軍“第五次圍剿”。12月-次年10月10日,紅一方面軍第五次反圍剿戰爭。蔣介石調集100萬國軍,並以50萬重點進攻中共中央蘇區。國軍用重炮炸掉紅軍簡陋的堡壘,而紅軍采用李德的戰術在陣地戰中攻擊國軍堡壘,因缺乏重武器連吃敗仗

8月31日-9月3日的溫坊戰鬥,林彪指揮的紅一軍團和兄弟部隊采用運動戰,斃傷國軍2000餘人,俘2400餘人。但這次“第五次反圍剿”以來少有的勝利並沒有扭轉整體戰局。

隨中央紅軍戰略轉移

工農紅軍戰略轉移路綫

1934年10月10日,博古、李德等率紅一方面軍(又稱中共中央紅軍)8.6萬餘人以嚮西突圍離開根據地,與紅二軍團紅六軍團會合的方式對付國軍“第五次圍剿”。林彪率紅一軍團1.8萬人和彭德懷所率紅三軍團負責開路。

1935年1月15日-17日的遵義會議上。聶榮臻描述林彪無論在會議前和會議上“都沒有講什麽話,他的態度是曖昧的”伍修權李富春也說林一言不發或沒有講什麽話。但《林彪日記》描述:“林彪即席發言,表示完全同意毛澤東的發言,重申他的觀點,批評中革軍委在戰略指導思想上的錯誤以及因指揮失當而貽誤戰機的戰例。林彪列舉溫坊戰鬥未執行中革軍委錯誤的作戰方針,而堅持誘敵深入在運動中消滅敵人而取得勝利的事實,證明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正確。”[d]

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後,林彪在給中央“三人小組”寫的信中建議變動人事,要求撤換毛澤東,但未被采納

1935年5月,紅一方面軍強渡大渡河後,林彪率未渡河的紅一方面軍一部奔襲瀘定橋,先頭部隊紅4團強行軍,歷經數場戰鬥於25日到達瀘定橋一側,後到的林彪迅速開會研究部署奪橋方案。紅4團經2小時成功攻占。對此毛澤東說:“過大渡河[e]是紅軍長徵途中最關鍵的事件。如果在那裏失敗了,它就很可能被消滅。這種命運,在歷史上早有先例”

過雪山草地到達陝北

1937年5月,部分紅軍將領於陝西旬邑織田鎮合影。蹲者左起:周子昆樂少華楊尚昆聶榮臻、林彪;站者左起:陳賡羅瑞卿周昆

劉忠回憶:“林軍團長在長徵中經常生病,健康情況不很好。當紅軍翻過幾座大雪山,要進入草地的時候,他的身體更加虛弱了。”“(有些草吃了會中毒,大傢 把找到的大部分野草拿去給林彪看),凡是沒人吃過的草,他都要親自嘗嘗,親自試試,並且還常常騎上騾子親自到野外找,找到能食用的野草,就拿到各單位去介紹,或用文字通報全軍”

1935年6月16日-17日,林彪指揮了臘子口戰鬥。11月20日-23日,直羅鎮戰役,林彪指揮紅一方面軍斃傷國軍約1000人,俘5300餘人。1936年2月20日-5月5日,東徵戰役。林彪親自在一綫偵查地形為部隊選擇好強渡黃河的渡口,紅一方面軍渡過黃河,進攻山西閻錫山等部,殲滅國軍約7個團,俘4000餘人

這時包括林彪等人嚮毛澤東提議成立培養紅軍幹部的大學獲批準,1936年6月1日,紅軍大學成立,林彪調任校長進行教學,不再任軍團長。次年1月學校更名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林兼任學校政委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參與抗日戰爭

115師時期照

1937年7月28日,日軍對華北發動全面進攻,中日全面戰爭爆發。8月25日,國共第二次合作,紅軍改編,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15師,林彪任師長

1937年9月,在與國民政府軍合作的平型關戰役期間,林彪預判日軍進軍路綫及視察相關地形後,决定不采納毛澤東五封予以阻止電報意見,以“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為由回拒,他當時用湖北腔叫通信員回報衹一句話“偕(湖北話讀作ha,意為‘都’,下同)是中國人,有麽事(什麽)把戲(花招)看的,偕有義務打日本矮子”。其設下埋伏後放過日軍的先頭部隊。

林彪、任弼時、聶榮臻(1937年9月)

9月25日,林彪指揮115師主力在平型關東北數十公裏處,全殲日軍板垣徵四郎師團第21旅一部及輜重部隊,115師餘部阻礙了日軍在兩個方向上的增援部隊,其中獨立團在腰站戰鬥中擊退了第九旅團一個聯隊,並對其追擊,合共殲滅日軍1000餘人。此役取得中國軍隊主動出擊作戰的首次大捷,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平型關戰鬥後林彪名聲大噪,但他傢裏也因此被日軍報復燒毀,林明卿舉傢逃難三年,逃到湖南,程潛得知,立即着人尋找,並且給林明卿盤纏,使得林明卿順利到達重慶,並且到達延安,毛澤東親自接見林明卿,還送給他一套棉衣,林明卿逢人便說這是毛主席送給我的。林彪的母親和四弟的妻子、女兒等五人死在路上

10月17日,林彪總結了12條與日軍作戰的經驗發表《平型關戰鬥的經驗》。

林彪統一指揮所部及129師一部進行作戰。11月2日,日軍第20師團40旅團(旅團長山下奉文)79聯隊逼近昔陽城西馬道嶺,林彪指揮一個營節節阻擊遲滯日軍,掩護主力完成伏擊部署,日軍日行程僅7公裏。11月4日,第一次廣陽戰鬥。林彪指揮115師僅343旅在廣陽至鬆塔鎮地區伏擊日軍一個步兵大隊和輜重大隊,4小時殲滅日軍近千人結束戰鬥,343旅傷亡200餘人。11月7日,第二次廣陽戰鬥中129師3個團伏擊殲滅日軍250餘人。

12月5日,林彪寫出《抗日戰爭的經驗》,總結了十五條打擊日軍的經驗。12月22日,林給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任弼時寫信:

在平型關繳獲的部分軍需物資

我對時局很想瞭解全般情況,但苦無材料,同時自己分析力量更缺乏。我近來在抽象設想中也得到一些感想,故以姑妄言之的方式嚮你陳述如下……
日本在中國的戰爭不是一舉滅亡全華的,而是逐步鯨吞的。蓋如此纔便消化與對付國際上的嫉妒。

林彪分析了世界形勢,認為各強國皆不會對日主動戰爭,指出:

中日戰爭可能發展為世界大戰。中國應堅持打到底的方針,使此戰蔓延成為世界大戰。成為世界大戰時,中國纔更能勝利,世界革命也乘機發展與勝利

此後林彪任內的115師還經歷了馮傢溝戰鬥麯陽戰鬥晉察冀反八路圍攻戰役溫塘戰鬥

1938年1月13日,林彪同朱德、彭德懷、劉伯承、賀竜赴洛陽,出席由蔣介石召集的第二戰區師以上將領會議。

赴蘇聯養傷

1938年3月2日,115師師部行軍經過閻錫山部第19軍(軍長王靖國)第70師(師長)隰縣北部千傢莊村的防地,尖兵已經通知晉軍班哨,但班哨還沒來得及嚮連哨通報,騎馬走在前列的林彪(身穿灰色面料、絲綿裏子的八路軍幹部大衣)被晉軍連哨王潞生開槍擊中,背部脊椎左側一寸遠中彈受了貫通槍傷並打斷半寸長的一截肋骨。115師司令部衛生所長彭蕓生為林彪止血包紮。晉軍軍長王靖國派參謀長曾當面嚮林彪道歉並表示慰問。115師師部按照預定計劃繼續行軍,政委羅榮桓安排師衛生部部長𠔌廣善護送林師長回延安。𠔌廣善要求師保衛部長朱滌新一同護送。最終朱滌新率一個警衛連,𠔌廣善帶兩名醫護人員和一名勤務兵當日就離開師部護送林彪西行。傷後六七天背部的傷口已經愈合可以下地行走幾步。渡黃河時遇上延安專門派來迎接的醫療專傢江一真,𠔌廣善把林彪移交給江一真後就東返追趕師部。

留下了睏擾終生的植物神經紊亂癥而後終生常註射麻藥止痛,故林身型頗瘦。

林彪被送回延安治療,毛澤東罕有的騎馬15公裏迎接。林邊休養邊參加“抗大”工作,發表《關於抗大教育方針的講話》、《論華北正規戰的基本教訓與遊擊戰爭的發展條件》、《關於軍隊領導問題的報告》等文章。毛說:“我們的抗大,要培養出幾百個,幾千個,幾萬個像林彪同志那樣的幹部來”

1938年11月六屆六中全會後,林彪赴蘇聯繼續就醫。據稱因蘇聯醫生使用藥物過量,損傷了林彪的神經機能,形成了怕水、怕風、怕感冒、容易拉肚、出汗等一些後遺癥。這種病病情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加重,根治的方法是手術把疤取掉,可這種手術非常危險,九死一生,最終手術沒做成。病情被加重後林彪開始不信西醫,自己研究中醫書給自己開藥

1940年3月,林彪接替回國的任弼時,任中共駐莫斯科代表團負責人。6月,蘇聯《共産國際》雜志發表了林彪長達1.2萬字的《中國人民的三年民族解放戰爭》

參與蘇德戰爭

蘇聯伏竜芝軍事學院

據陳士榘在延安聽到的傳說,林準確地判斷德軍會繞過法國的馬其諾防綫,從側翼作大規模迂回進攻法國,林彪又嚮蘇聯將帥解釋道“在中國蘇區反‘圍剿’鬥爭中,我們中國紅軍經常使用這種戰術”

1939年9月,據《林彪日記》記載:“蘇軍統帥部召集軍事會議,邀請林彪參加。蘇聯元帥大都認為德國將先攻占最富饒的烏剋蘭”。但林彪認為:“希特勒如果攻打蘇聯,不是要掠奪蘇聯的財富,而是要消滅蘇聯,所以他不會從烏剋蘭打,他將從西綫高加索方向進攻,從波羅的海喀爾巴阡山,全綫進攻,占領莫斯科。與會者都搖頭,蘇聯的主要兵力仍部署在烏剋蘭,但不幸被林彪言中

1940年3月,任弼時回國。林彪接替任弼時任中共駐莫斯科代表團負責人。1940年7月抗戰三周年之際,《共産國際》雜志上發表了由林彪署名的文章《中國人民的三年民族解放戰爭》。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林彪等由伏竜芝軍事學院的將級教官授課,約9月[f],被編入蘇聯紅軍參加戰爭劉亞樓描述,戰爭爆發後,“對於希特勒的某次行動,他有一個估計告訴了當時蘇方相當重要的軍事當局,以後敵人的行動,證明他估計中了。”受到高度重視

回延安及重慶談判

1945年延安七大期間,林彪和賀竜等人在把玩一支狙擊步槍

1941年底,林彪回國,1942年1月5日,飛抵蘭州,與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會談。1月16日,林彪抵達西安,與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鬍宗南會談。2月8日林彪返回延安,慣於晚睡晚起的毛澤東破例起個大清早去迎接(朱德周恩來任弼時從前綫或蘇聯回來時毛都沒有迎接)。回來的林彪繼續任“抗大”校長並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參加了當月毛發動的延安整風運動,作傢舒雲指林一嚮對“搶救運動”敬而遠之,沒有整過一個人

1942年9月14日上午,林彪作為毛澤東的代表,在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處長伍雲甫陪同下從延安出發前往西安見蔣。由於連日暴雨,道路被衝壞,交通受阻,直到17日下午纔到西安。此時蔣介石已返回重慶。9月29日林彪乘汽車赴重慶,10月7日到達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10月13日,他在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張治中陪同下去見蔣介石。林彪表示:“毛澤東一再告學生(林),今後兩黨應當彼此接近,打成一片,以求現在能精誠合作,更求將來永遠團结。......中共雖奉行共産主義,但絶不能照馬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之具體辦法......依樣行之於中國。目前彼此作風各異,一時尚難強同。吾人唯依三民主義與抗戰綱領努力......盼於委座領導之下,奠立鞏固基礎。以底於最後成功”。12月16日下午,林彪在張治中陪同下,第二次去見蔣介石,要求解除對陝甘邊區的封鎖,接濟中共軍隊軍餉、彈藥、藥品,沒有結果。至次年6月28日,他協助周恩來與蔣介石進行再次重慶談判,期間蔣多次指示戴笠爭取將林拉到國民黨陣營,未成。1943年6月7日,蔣介石接見周恩來和林彪,同意他們回延安。6月28日,林彪和周恩來、鄧穎超等100多人乘卡車離開重慶返回延安。1943年7月16日,林返回延安。1944年10月18日,發表《今年怎樣練兵》。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赴東北挂帥

1945年6月,鑒於山東抗日根據地黨政軍總負責人羅榮桓得了嚴重的腎病,中央决定派林彪到山東出任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員,羅榮桓任山東分局書記、山東軍區政委,如羅榮桓因病休養則由林彪代理羅榮桓的職務。1945年8月25日,林彪、劉伯承、鄧小平、陳毅、薄一波、陳賡、陳錫聯、陳再道、張際春滕代遠、楊得志、肖勁光、鄧華、宋時輪李天佑、王近山、傅秋濤、黃春甫(江華)、聶鶴亭鄧剋明等20多名高級幹部乘坐美軍運輸機從延安飛抵黎城縣長寧機場。林彪在太行山八路軍前敵總部和早幾天到達的葉群會合,住了一周左右,繼續往山東走。1945年9月上旬,在豫北越過平漢路走了七、八裏地與一股日偽軍遭遇,夜間戰鬥中林彪的女兒林豆豆差點丟了,同行的陳毅急忙佈置人回到鐵道附近去找。第二天,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派汽車來接,到了濮陽的冀魯豫軍區駐地,休息了幾天。

1945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决策搶占東北。9月12日,中央從延安致電正在重慶的毛澤東:是否考慮派一個得力的軍事指揮員去東北?1945年9月17日,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給在重慶談判的毛澤東和周恩來的電報中提出:“為了加強冀熱遼地區工作,應即成立冀熱遼中央局,派高崗(李)富春康生等去工作,並須組織強有力的軍事指揮機關,以陳毅林彪徐嚮前去擔任。”9月19日,毛澤東和周恩來從重慶致電中共中央轉張雲逸(新四軍代軍長)、饒漱石:同意陳毅、饒漱石去山東,羅榮桓、蕭華去東北,林彪去熱河,越快越好。9月19日劉少奇負責的中共中央發電:“成立冀熱遼中央局,並擴大冀熱遼軍區,以李富春為書記,林彪為司令。羅榮桓到東北工作。”。

9月22日,林彪在濮陽致電山東分局華中局並轉中央:

為堅决執行軍委的意圖,擬由此間經冀中直到冀東,佈置冀熱遼一帶的地方工作,發動群衆,組織武裝,並準備和訓練軍隊,建設炮兵,以及進行佈置戰場等工作。因此我及蕭勁光等,為爭取時間起見,擬不去山東。

9月24日,林彪致電軍委,表示將以最大努力來完成中央所給之重大任務,並告動身的具體時間:我與等現在濮陽軍區,擬25日動身經冀南、冀中、冀東,需時月餘可到。冀魯豫軍區參謀長曹裏懷率冀魯豫第21團和少數幹部編成的幹部隊,從濮陽出發,護送林彪蕭勁光鄧華李天佑聶鶴亭江華等首長離開上拐村,經冀南抗日根據地南宮縣冀中河間霸縣等地轉道前往熱河赴東北。1945年10月17日,林彪在冀中接劉少奇起草的中共中央電報,“由於東北情況緊急,林彪及到冀東的部隊决定速開東北。” 林彪一行於10月18日夜越過京山鐵路,10月19日上午抵達冀東抗日根據地的香河南部。 10月19日,中共中央嚮東北局發出了《關於集中主力與國民黨爭奪遼寧、安東的方針》。10月20日,毛澤東起草的中央軍委緻林彪、蕭勁光電:“(一)你們兩人均赴瀋陽,愈快愈好。”10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東北局:“竭盡全力,霸占全東北”高崗說:“‘勾子(屁股)’靠着蘇聯,衹要把臉面前海上陸上幾個口子一堵,東北就是我們的了!”。林彪10月25日到山海關,東北局派火車迎接,於28日到錦州,10月29日到瀋陽與彭真的東北局會合。

1945年10月30日,蔣介石任命杜聿明為東北國軍最高統帥(東北保安司令長官),並陸續調來國軍精銳挺進東北,這些國軍大部分美式裝備,經過美軍訓練

1945年10月30日,毛澤東致電彭真:"林彪現在何處?" 同日,劉少奇起草簽發的中共中央緻林彪、肖勁光電:“你們現在何處?中央前電要你們即速趕到瀋陽,收到否?你們意見如何?久未得復,甚為焦念。現美蔣軍急於在營口葫蘆島登陸,蘇軍恐怕難以拒絶,我軍必須堅决阻止蔣軍進入東北。在此情形下,冀東戰略地位已不如瀋陽重要,望你們星夜趕去瀋陽指揮作戰。” 因而,擬定的中共冀熱遼中央局實際未能成立。1945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致電東北局:“决定我黨部隊及東北抗聯部隊正式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

11月21日,林彪表示“應準備放棄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裏讓敵拉長分散後,再選弱點突擊”

1946年2月13日-14日,林彪指揮身邊的東北民主聯軍1師和3師7旅發起秀水河子戰鬥,部隊首次運用他發明的“一點兩面”和“三三製”戰術,殲滅冒進的一部全美械國軍1600餘人,自傷亡946人

失利及逆轉睏境

1946年,中共東北局高層領導在哈爾濱召開軍事會議。左起:林彪、高崗、陳雲、張聞天、呂正操

1946年4月4日,進至東北的國軍精銳進攻10萬東北民主聯軍,發起第二次四平戰役及本溪戰役。東北民主聯軍像以前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一樣,打起了陣地防禦戰。在孫立人指揮的國軍的攻擊下,民主聯軍連連失利。5月18日,見勢不妙又遲遲得不到毛撤軍指令的林彪“私自”下令撤退。之後蔣介石非常有爭議的下達了停止追擊的命令。6月7日-10月下旬,東北戰場雙方一直無戰事

6月16日,林彪升任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兼東北民主聯軍政委,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7月7日,東北局擴大會議通過“七七决議”,所部逐漸在東北農村生根,加上後來開展的訴苦運動,軍隊實力大為提升

12月17日-次年4月3日,“四保臨江”和“三下江南”戰役。林彪針對杜聿明“先南後北”的戰略,在國軍進攻南滿時則北滿的東北民主聯軍進攻國軍,國軍調轉槍頭進攻北滿時則南滿進攻,指揮東北民主聯軍南北呼應,使國軍顧此失彼,加上中共的士兵吃苦耐勞能強行軍的特性和林彪出色的戰術等因素,杜聿明的進攻計劃以失敗告終,斃傷國軍23,900餘人,俘5.4萬餘人

東北時期的葉群、林立衡
春風滿面的林彪
20世紀40年代末的林彪

三季攻勢及遼瀋會戰

三季攻勢

1947年5月13日-6月30日,林彪指揮東北民主聯軍轉入戰略反攻,發起“夏季攻勢”進攻48萬國軍,針對國軍分散守點的特點,以圍城打援主要戰法,斃傷國軍2.3萬餘人,俘虜6萬餘人。其中的第三次四平戰役失利後,林彪、劉亞樓吸取教訓總結出“四快一慢”戰術,林又總結竜書金的作戰經驗總結出戰術“四組一隊”

9月14日-11月3日,林彪指揮東北民主聯軍發起“秋季攻勢”,以遠距離滲透奔襲為主要戰法,斃傷國軍3.6萬餘人,俘2.6萬餘人。12月15日-次年3月15日,林彪指揮東北民主聯軍發起“鼕季攻勢”,殲滅國軍15.6萬餘人。把東北的國軍壓縮包圍在長春鄭洞國部約11萬)、瀋陽(衛立煌、廖耀湘部共20餘萬)、錦州範漢傑部15萬)等幾個互不相連的據點中。東北的國軍以大城市的工事抗衡,希望重蹈第三次四平戰役之勝。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林任司令兼政委。8月14日,建立了單獨的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林任司令。

1948年,5月24日,東北人民解放軍1縱和6縱試打長春城僅占一機場。基於長春城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做為關東日軍司令部苦心經營多年,工事甚好且外有援兵,29日,林彪發電中央軍委:“……24日戰鬥結束以後,連日我們反復考慮,並經東北局常委開會討論,又照顧個縱、師首長對長春所表示的信心並不甚高”,建議以部分兵力圍長春,主力轉至外綫。30日,林彪召集東北局、東北軍區負責人會議,會議决定對長春采取圍困方針。6月1日,林彪簽發“東總”電,决定圍困及嚴密封鎖長春。“糧禁入”和“人禁出”,以期民兵爭食,使城中斷糧的局面盡早出現。這個方針加上國軍搶奪平民糧食等因素,最終導致大量平民被活活餓死。11日,林彪、羅榮桓、高崗、劉亞樓譚政等以東北野戰軍首長的名義下令放出被阻之長春難民,“對出城之難民,應發動地方黨及軍隊力量,盡一切可能組織救濟,宣傳慰問,對老弱病殘走路無力者幫助人力及馬車的輸送。”“籍以輓回影響,取得民心”。10月16日-19日,城內國軍倒戈、投降

遼瀋會戰

拖了許久的林彪决定采納毛澤東先攻錦州的方案,而非自己先攻長春的方案。毛方案風險較大,其弊端是錦州如短期不能攻剋,國軍東西兼內外夾擊,解放軍無法帶走重炮,形勢將大為逆轉。林彪的遲疑之舉在九一三事件後受到中共黨內多番抨擊。

9月12日-11月2日,林彪指揮東北野戰軍70餘萬和民兵進攻55萬餘國軍,發起震驚中外的遼瀋會戰。10月24-28日,遼西戰役,林彪充分發揮他發明的“三種情況三種打法”和“三猛戰術”戰術中的“猛追”,大膽讓部隊“哪裏有槍聲就往哪裏打,哪裏槍聲密集就往哪裏打,直打到聽不到槍聲為止。”迅速纏住要撤走的廖耀湘兵團,結果東北野戰軍兩晝夜殲滅國軍10萬餘人。遼瀋戰役東北野戰軍殲滅國軍47萬餘人,自傷亡6.9萬餘人,占領全東北。

平津戰役及南下作戰

1948年11月29日至次年1月31日,林彪統一指揮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部隊發動平津戰役,他先是利用劉亞樓與國軍守軍將領陳長捷的代表談判的機會,製造攻城指揮部及主力部隊都在城北的假象,誘使陳長捷將主力部隊調往天津城北,使天津中部城防空虛,再利用天津沿鐵路南北走嚮的特點,指揮各主力部隊在天津中部東西對進,29個小時攻占天津。平津戰役殲滅國軍52.1萬人,自傷亡3.9萬人。

1949年3月11日,東北野戰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簡稱“四野”)。4月到次年6月,林彪統一指揮四野大部及兄弟部隊,對剩餘多在中國南方的國軍主力參與或發動了安新戰役宜沙戰役湘贛戰役衡寶戰役廣東戰役鄂西戰役廣西戰役海南島戰役,攻占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五省。衡寶戰役後期林病倒,在擔架上指揮

作傢張正隆表示:以前大陸的歷史書說到四野南下就“摧枯拉朽”之類的幾句。“可是我在采訪中發現,真實的歷史是很殘酷的。”“中暑、打擺子、生疥瘡、爛襠、夜盲……這些情況非常多,有的部隊的非戰鬥減員竟有一半之多。這種殘酷有時比戰爭本身還可怕,有的戰士不怕戰死,但受不了水土不服之苦。”“在一次強行軍中,有一個戰士用盡最後的力氣衝出隊列,拉響手榴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實在受不了這種痛苦了”。但林也說過:“不要怕疲勞而纍死人,因為疲勞而纍死人總比慢了而受傷損失小得多”

1949年7月1日,針對之前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决議“工作重心在鄉村的時期已經結束,今後黨的工作重心在城市,而又兼顧鄉村的新時期”林彪作報告給出了不同的意見李先念黃剋誠杜潤生都對這個報告評價甚高。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很快回電表示同意,並要求其他各大新區也都照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林彪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後改為中南行政委員會)主席,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司令,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共産黨第七屆中央委員,第七、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建國後林一直離群索居從不介入將帥圈子,“他不串門,不見客,登門來拜訪的人多數也被葉群擋駕”

躍升政治局常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大閱兵的林彪巡視車
林立衡、林彪、林立果、葉群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0月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毛澤東在提議林彪挂帥入朝軍隊,多次勸說下林都稱病推辭[g],並堅持反對出兵,認為“國傢剛剛解放,勝利來之不易,是無數先烈流血犧牲取得的。我們不如美國,不能引火燒身”。林彪還認為朝鮮戰爭是斯大林在挑撥“美國已經給我們信息,如果中國不出兵朝鮮,立即與中國建交。這可能是一個陰謀,但不失為一個機會”。之後林去蘇聯“養病”。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況進入拉鋸戰。1951年6月18日左右,林彪回到國內接替周恩來主持軍委的工作,但不久又由周接替。11月5日,林被增補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59年10月1日,林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慶典上講話

1954年林彪任國務院副總理(位於陳雲之後,鄧小平之前)、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4月4日,補任弼時高崗之缺,與鄧一起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9月27日,林被授予元帥軍銜,他和劉伯承沒有到場出席毛澤東的授銜儀式。9月15日-27日,中國共産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毛澤東全票少一票再次當選為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而那一票是他投給林彪的。28日,林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58年5月,林彪參加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和八屆五中全會,25日,在五中全會上,毛提議補選長期養病的林彪為中共中央副主席(十大元帥中僅朱德當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被通過,從此林進入中共最高層,名列第六

林彪沒有因為獲得晉升而掌握大權,“在此期間,他的職務雖然一直在提升,但基本沒有在崗位上工作,深居簡出,很少拋頭露面和參加社會活動。休養為主”

1959年廬山會議

1959年7月2日-8月1日,在江西廬山召開中共政治局擴大會議。7月25日[h],林彪被毛澤東召上廬山,林跟大多數與會者一樣不光彩地對彭德懷進行言辭激烈的攻擊,但當彭因林彪會理會議前的信被毛攻擊時,林澄清:“我當時寫信給中央,要毛、朱、周離開軍事指揮崗位,由彭德懷指揮作戰,事前並沒有同彭德懷商量過,與彭德懷無關”。會議後彭德懷等人被打倒。9月17日,由毛澤東提議,林彪接替彭成為國防部長。26日,林彪、賀竜成為中共中央軍委第一、二副主席。這時開始,林彪將其部下李作鵬邱會作江騰蛟黃永勝等人安插在中共軍隊的重要位置

促進國防現代化

1960年2月,林彪把毛澤東在1939年對“抗大”的題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團结,緊張,嚴肅,活潑”這三句話八個字串聯成“三八作風”。

這段時間的林彪,堅持軍隊建設必須嚮高科技發展,並對軍隊的科研工作大力支持。1960年2月27日林彪在中央軍委第六次擴大會議上提出:“1、將來的戰爭是要按電鈕的。2、戰爭準備中間最迫切的、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位的,我認為就是解决武器,特別是搞尖端武器。3、今後的戰爭已不衹是靠步兵,而靠空軍,導彈。空軍在戰場上的作用會越來越大,甚至在某些時候會成為緻勝手段。應當優先發展空軍。”指出“兩彈為主,導彈第一,努力發展電子技術”的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的方針。明確提出要在建立完整的現代國防基礎上,大力發展空軍、海軍和特種兵等

1961年10月、11月,張愛萍嚮林彪匯報不少中央領導人要求原子彈下馬,林指示:“原子彈一定要搞下去,一定要響,就是用柴火燒也要把它燒響了”

七千人大會

1962年1月11日-2月7日,中共中央召開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俗稱七千人大會),總結大躍進錯誤並希望結束。國傢主席劉少奇等人檢討三面紅旗的問題,劉在臺上講,毛澤東不斷插話。在一片檢討的聲音中,林彪於29日拋開軍委辦公廳為他準備的講話稿,脫稿發言:

大部分與會者認為林彪的講話非常之好,毛澤東更當即鼓掌叫好(唯一稱贊的評論),並要求劉少奇整理記錄下來。3月20日,毛批示田傢英、羅瑞卿:“此件通看了一遍,是一篇很好、很有分量的文章,看了很高興。”毛還教導羅要嚮林學習

林彪的講話,是推開了寫作班子的稿子,親自“拉條子”寫提綱,然後即興發表的,它被後來論者[誰?]認為是處心積慮,別出心裁

他說:“我們黨所提出的總路綫、大躍進、人民公社這三面紅旗,是正確的,是中國革命發展中的創造,人民的創造,黨的創造。如果有一點實事求是的精神,就不能不正視幾年來國民經濟遭受的重大挫折與‘三面紅旗’的關係。比如‘總路綫’,一直強調‘速度’是靈魂,衹強調‘快’,忽視了好和省。‘大躍進’,顧名思義也是強調高速發展,因為中央下達的指標過高,下邊就開始浮誇,浮誇上來的數字,又被中央接受,在虛幻的高數字下構造經濟計劃,反過來又指導地方工作,以致惡性循環,最後導致經濟全面崩盤,農業上使人沒有飯吃,工業上勞民傷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哪裏是‘大躍進’,大躍退還差不多。”杜潤生在後來回憶說:“那時我們感覺到林彪挺身而出,講排除幹擾,使我們黨有安全感——當時就有人這麽說”

文化大革命的五年

文革中佛香閣的大幅林彪語錄
1966年10月1日,周恩來與林彪女兒林立衡合影

黨中央唯一的副主席

中共官方稱1965年11月30日,林彪派葉群以“篡軍反黨”“反對突出政治”等罪名誣告羅瑞卿,毛澤東信以為真打倒了羅。但林彪女兒林立衡和作傢舒雲認為這與林彪無關,是毛要打倒劉少奇的前奏。 5月18日,在擴大會議上林彪發表長篇談話,談到古今中外的政變實例,稱中央內部有人要政變,並開始倡導個人崇拜,稱 “毛主席是天才,毛主席的話句句是真理,一句超過我們一萬句”,“他的話都是我們的行動的準則,誰反對他,全黨共誅之,全國共誅之。”

1966年8月1日,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在毛澤東的主持下匆匆召開。4日、5日,毛兩次要林彪回北京出席,他都說有病不能出席,周恩來趕來親自請林彪。6日上午,毛以休會的辦法“等”林來(以後葉群不到會毛也用這個方法)。6日晚上,林一到毛便來迎接與他“說事”。8日,全會通過《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文革正式開始。由周恩來提議,全會通過林彪取代劉少奇,成為唯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且林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躍升至僅列毛之後。全會上劉少奇做檢討完後,林說好,並站起來與他握手

13日,林彪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說:

我最近心情很沉重。我的工作和我的能力是不相稱的,是不稱職的,我意料是要出錯誤的。……中央給我的工作,我自知水平,能力不夠,懇辭再三,現在主席和中央已决定了,我衹好順從主席和黨的决定,試一試,努力做好。我還隨時準備交班給更合適的同志

李文普也表示林彪曾幾次流露“不想幹這種角色”

國傢主席劉少奇被打倒後,林彪去看望,說了一句:“劉少奇是黨中央的副主席,蒯大富反劉少奇,實際是反黨”。後林在中央專案組關於審查劉的報告中回批:“完全同意,嚮出色地指導專案工作並取得巨大成就的江青同志致敬”。有人認為這是暗示專案與他無關

1966年林彪和毛澤東

8月18日-11月26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共八次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以表示支持,林彪每一次都能站在毛身邊出席,林喊道:“誰敢反對毛主席,就全國共討之,全黨共誅之!”。林彪“身體瘦弱,臉色發白,因為身體不好,不願陪同毛澤東接見紅衛兵,不陪又不行,有時也到了難以支撐的程度。有一次在天安門陪毛澤東走到下面金水橋與紅衛兵見面,幾乎走不回來”

9月9日,林彪以國防部長身份成為美國雜志《時代》美國版的封面人物,照片右上註腳寫着“中國人的噩夢”。當月,毛澤東讓林彪看《三國志》中的《郭嘉傳》和《宋書》中的《范晔傳》郭嘉曹操的功臣,38歲就去世。范晔因“謀反”被宋文帝殺掉。二人的關係終於首次響起警號,嚮來對形勢能夠精確預判的林彪顯然已對未來之事心中有數了。

不同於文革時期毛澤東要別人不要對他搞個人崇拜多是停留在口頭上,1967年3月20日,林彪在軍以上幹部會上指示停止最近又弄起來的《林彪語錄》(以前禁過)。同年夏季,他規定不準為他歌功頌德,不準出版以宣傳他為主題的出版物,不要喊“祝林副主席永遠健康”的口號,怕禁不了他就把文件印發了幾千份發下去要求照辦,此後報刊上基本再沒有這樣的宣傳。之後他知道因慶祝他的題詞的慶祝方式分歧引發一起武鬥後,他幹脆從此不再題詞[i]

賀竜、楊餘傅事件

1966年國慶典禮上的毛澤東與林彪

1966年9月6日,林彪受毛澤東委托,就賀竜問題在中央軍委會議上正式“打招呼”,他說:“軍內開展文化大革命以來,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以及某些大軍區都有人伸手,想在那裏製造溷亂,企圖亂中奪權。……他們的總後臺是賀竜,因此主席說要在軍內高級幹部中打招呼,對賀竜的野心要有所警惕。”,到會的幾位老帥紛紛表態擁護毛澤東的决策

作傢舒雲認為與劉少奇關係密切的賀竜被打倒也是毛所為,與林彪無關

1968年3月24日,林彪在軍隊幹部大會上講話,傳達中共中央3月22日的命令:“……主席親自主持的。會議决定撤銷代總參謀長楊成武的職務,把餘立金逮捕起來,撤銷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傅崇碧的職務”,楊成武餘立金傅崇碧被打倒

學者王年一認為,事件是江青按照毛澤東的指示辦的,與林彪毫無關係。這件事保密程度非常高,林彪、汪東興、陳伯達毫不知情。甚至奉命去抓楊成武的李作鵬、邱會作也對此一無所知

成為毛澤東接班人

1969年4月1日,中國共産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破天荒地在新修訂的《中國共産黨章程》中加入“林彪同志是毛澤東同志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

作傢高文謙總結:“(林)當甩手的二掌櫃,對運動中的大小事情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從不主動表態,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大事不麻煩,小事不幹擾’,葉群則總結為‘三不主義’——‘不負責,不建言,不得罪’。這樣既可免遭毛澤東的猜忌,又可落得超脫,在政治上不負責任。”“林彪又煞費苦心地營造自己在政治上‘緊跟’毛澤東的形象,以掩飾他在政治上的消極態度”

約9月,林彪接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總理範文同國防部長武元甲,對於越南戰爭他不斷強調:“面對強大的美國,你們的辦法就是熬,熬就是勝利”

廬山事件

林彪在文革期間,重用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四人,楊成武倒臺後,他們四人掌管軍委辦事組,實際操控軍隊。1970年3月開始,毛澤東針對憲法草案問題,多次提出反對設立國傢主席,遭到林彪,周恩來,康生等諸多政治局委員的集體反對 。1970年8月13日,在憲法草案起草小組討論會上,吳法憲就起草憲法草案中是否加入“毛澤東思想是國務院一切工作的指南”的字句與張春橋激烈爭執,張春橋藉蘇聯吹捧“赫魯曉夫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面地發展了馬剋思主義”諷刺林彪,引發吳法憲強烈抗議。此事升級到了林彪處,引發林彪關註。張春橋與林彪集團矛盾公開爆發。

8月23日至9月6日,在江西廬山舉行中共九屆二中全會(第三次廬山會議),林彪首先發言,不點名地批評了張春橋“利用毛主席的偉大謙虛反對毛主席”。這次談話成為整個林彪事件的導火索。隨後的小組討論會上,吳法憲、邱會作等人在陳伯達汪東興的帶動下,公開批判張春橋,得到了中央委員會大多數委員的支持。衆多中央委員誤以為毛澤東已經放棄了張春橋,並積極嚮毛澤東和林彪效忠,許世友甚至寫信給毛澤東要求將張春橋勞改 。 引發了毛澤東震怒,從而開始了“批陳整風”運動,毛林從此分裂。會後毛澤東采用了“拋石子”,“摻沙子”,“挖墻腳”等手段針對林彪集團的主要辦事機構軍委辦事組,林多次求見毛不成,兩人關係急轉直下

林彪講話之前是否請示過毛澤東成為焦點。官方尤其是毛澤東認定林彪事前沒有商量(毛澤東南巡講話),是突然襲擊;然而陳伯達、邱會作、吳法憲、李作鵬均作證林彪事前請示過毛澤東,而毛澤東要求林彪講話時不要點名(張春橋)。

毛林决裂

九屆二中全會之後,毛澤東發起批陳整風,矛頭直指軍委辦事組四人和葉群。至1971年4月,五人先後多次給毛澤東寫檢討。毛澤東態度多有反復,時而說“問題不下(廬)山”,時而說是“突然襲擊”,“欺騙二百多個中央委員”,毛遠新甚至用“未遂的軍事政變”這樣嚴厲的字眼(而吳法憲等人認為這個說法不是毛遠新發明的)。終於在4月的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宣佈他們的檢討在這裏已經“算完了”。然而經過五個月短暫平靜之後,1971年8月,毛澤東秘密南巡,沿途經過各省市,與地方負責人談話,“下毛毛雨”,公開他與林彪的矛盾,宣佈“第十次路綫鬥爭”,為鬥倒林彪作準備。毛澤東要求武漢軍區司令員劉豐保守談話秘密,但又說可以透露給常委,劉豐不置可否,最後告知了邱會作,並輾轉傳到了林彪耳中,林立果的“小艦隊”在恐慌之下試圖反擊。

1971年3月22日-24日,據中共官方描述,林彪、葉群指使林立果周宇馳於新野製訂了武裝政變計劃,計劃取名為《“571工程”紀要。9月8日-11日,林立果、周宇馳先後分別嚮江騰蛟王飛以及“聯合艦隊”的其他骨幹傳達林彪手令,具體部署刺殺毛澤東,毛對此有所警覺,突然改變南巡行程,乘火車提早返北京,並沿途加速不停站,最終安全回到北京

出走與墜機身亡

9月12日十五時,毛澤東抵達豐臺車站,他接見了吳忠等人。除周恩來等人外,在京中央委員對毛澤東突然返回均不知情。當天下午,因不明途徑林立果得知毛澤東返京,他從西郊機場乘坐256三叉戟趕回山海關。當天晚上,林立衡密告8341部隊,葉群企圖劫持林彪。消息傳至毛澤東處,引起周恩來警覺。隨後周恩來與葉群通話,詢問飛機,周恩來勸林彪不要夜航,並說要去北戴河看望副主席。

二十三時,林彪、葉群、林立果等人突然乘車從北戴河闖出,警衛李文普從車上跳下受傷。此時,周恩來通知吳法憲前往西郊機場指揮;李作鵬則轉達周恩來指示,阻止飛機起飛(但事後李作鵬暗示周恩來無意阻止飛機起飛)。汽車經國道抵達山海關機場,隨即林彪等人乘機,在機場熄燈,導航關閉,飛行員得不到位的情況下強行起飛。飛機先嚮大同方向飛行,後轉嚮進入蒙古,隨即因不明原因墜毀於蒙古溫都爾汗,機上人員全部喪生

林彪死後被中國大陸駐蒙大使館草草土葬,後蘇聯情報人員察覺將其挖出,頭蓋骨送往蘇聯檢查,確認死者身份為林彪無疑。目前林彪遺骸仍然未能回國。

身後

林彪死後,受毛澤東為主的中央指示,相關人員對其抄傢時搜出的各種書上有林隻言片語的手筆:

  • 他先為你捏造出一個“你的”意見,然後他再來駁你的意見。並不,而捏造——老東的慣用手法,今後當註意他這一着。
  • 他自我崇拜,自我迷信,崇拜自己,功為己,過為人。
  • 應照顧他,使他沒有小幫幫的必要,他就不小幫幫了。政治上對其每一創舉與功績公道主動地指出來,則他自無鋒芒的必要。
  • 誰不說假話,誰就得垮臺。
  • 大躍進,憑幻想鬍來,是蝕本生意,搞得過分,過極了,破壞了個人積極性。對蘇聯,做絶了,絶則錯。
  • 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剋己復禮

1971年11月14日,毛澤東嚮縣團級以上的中共幹部,印發聲稱是林彪搞的《“五七一工程”紀要》全部的影印。後又將抄傢得到的隻言片語部分置於“批林批孔”材料中公開,曝光林彪反對毛澤東。

1973年9月,毛澤東在會見外賓時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駡我是秦始皇。中國歷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次年1月,“批林批孔”運動展開。

林彪反黨集團案

林彪死後,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四人尚未解除職務,甚至還協同周恩來參與了對林彪座機的跟蹤和事件處理。十天之後,9月24日,周恩來奉毛澤東之命,在人民大會堂以召集政治局會議的名義誘捕了四人。四人被轉移至京郊軍營接受審查。1973年中共十大,四人被定為林彪集團成員,永遠開除出黨。

林彪倒臺之後,除了林立果的“小艦隊”和林彪的“大艦隊”相繼倒臺外,很多原紅軍時期一方面軍第一軍團和解放軍東北四野和空軍係統的人受到了牽連。另外江西革委書記程世清,浙江省革委書記陳勵耘,武漢軍區司令員劉豐,甚至自殺的公安部長李震,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也受到大小不一的衝擊

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四人非但未能釋放,反而被轉移至秦城監獄。1980年,四人被定為林彪反革命集團主要成員判刑。

文革後期對林彪的批判

林彪以突然出走的方式結束了政治生涯,中共中央對此采取了保密措施,短期內嚴禁泄露。隨着國外媒體的披露和林彪長期不出面,國內民衆逐漸得知了這一消息。從1973年開始,毛澤東發起了批判林彪的鬥爭,在中共十大上,林彪集團成員被全部開除黨籍,林彪被定為“叛徒”“叛黨叛國”。

據當時尚未倒臺的政治局委員吳法憲在其後來的回憶錄中記載,林彪出走第二天,毛澤東、周恩來就商討草擬了林彪的十六條罪名,包括了長徵期間頂撞毛澤東,遼瀋戰役不聽中央號令等。後來直接將林彪和陳伯達放在一起,發動批林批陳,稱作“林陳反黨集團”。而陳伯達的一係列罪名也羅列到了這個集團的頭上。

毛澤東說林彪是極右。周恩來對林彪的早期批判集中在“唯生産力論”,陳伯達的九大報告等角度

1974年,在毛澤東授意下,江青等發起了“批林批孔”的政治運動,又將林彪與孔子並列批判,罪名是“批判林彪效法孔子剋己復禮,妄圖復闢資本主義”。其後又將批林批孔演化成了批大儒,最後成了批周公。有的批判已近於無釐頭的程度,如鄧穎超回憶說林彪抗戰在重慶“常去看小人書”,陳毅說林彪吃雞不給錢

文革結束後對林彪的評判

鄧小平四人幫倒臺後不久掌權,作傢舒雲描述,鬍耀邦陶鑄夫人等人曾嚮鄧建議給九一三事件平反,但鄧拒絶並下了死命令禁止給林彪翻案,他強調要把林彪和江青綁在一起。1980年11月20日-1981年1月15日,中共組織特別法庭“並案”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

《中共中央關於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的通知》
……這次衹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的刑事犯罪,不審判工作中的錯誤,包括路綫錯誤。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是解决敵我矛盾,處理路綫錯誤是解决黨內是非。這兩個方面,必須明確地、嚴格地區分開來。决不在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時,牽連我們黨和國傢領導人的過錯、失察等。
Wikisource-logo.svg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决議》,公開否定文化大革命。文中雖然指出毛澤東應為他的“錯誤發動”的文革負主要責任,但描述“林彪、江青、康生這些野心傢又別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長了這些錯誤。這就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發動。”“林彪、江青等人,他們組成兩個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的反革命集團,利用毛澤東同志的錯誤,背着他進行了大量禍國殃民的罪惡活動”,文中林彪的名字穩居毛澤東夫人江青之前。 12月底,陳雲、鬍耀邦、黃剋誠在第五次全國“兩案”審理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革是一場‘內亂’,是在我們黨和黨中央犯錯誤的復雜條件下發生的。林彪和‘四人幫’不一樣,他們歷史上有功”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後

1990年代及之前,中共提及十大元帥往往會隱去林彪。近年來評價漸趨客觀。2007年解放軍建軍80周年前夕,林彪的照片30年來第一次出現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並正確按照十大元帥排序(林彪排在第三)。中國軍事博物館推出“國防和軍隊建設成果展”,一身戎裝的林彪像,赫然現身。官方媒體報導時,用“實事求是”、“客觀態度”、“尊重歷史”等詞彙予以詮釋,展覽館處長也明確表示:“以後不再醜化林彪”。其名人故居也已被開放為民間旅遊紀念景點。2013年後湖北省黃岡市黃岡博物館新館第六展廳展綫(16)開始陳列林彪銅像,這也是官方博物館中首次單獨出現林彪銅像

個人生活

飲食起居

根據林彪的秘書譚雲鶴的口述:林彪生活簡樸,沒有特別要求。林彪沒有玩兒,也不玩兒,也不講吃穿,林彪的廚師東人同時是個共産黨員,政治上可靠,技術卻不行,但林彪從來不說。林彪最大的苦惱是睡不好覺,失眠。林彪喜歡臘肉,因為他在書上看到吃臘肉可以幫助睡眠,但是實際上吃臘肉也沒什麽輔助睡眠的效果。林彪在生活上有一個特點就是衹要有條件,就是大白天,他也喜歡拉上窗簾,開上電燈,林彪覺得這樣顯得安靜一些,好集中精力思考問題。林彪不愛運動,不會跳舞,也不愛玩,他的運動就是偶爾到外面散散步。林彪的另一個興趣是喜歡遊車河,經常調車四處轉,而他則靜坐在車中思考一些問題

讀書生活

根據林彪的秘書譚雲鶴的口述:林彪腦子不停地想事琢磨,每當打仗要發電報,他躺着說,在行軍床上根本不起來看地圖,他都裝在腦子裏,敵我兩軍態勢、敵我的情況、地形他都很熟悉,都非常用功地記在心裏。行軍打仗,他的小手提箱,沒有鎖,裏面裝的都是毛主席著作的單行本,《矛盾論》、《實踐論》,抗日戰爭的戰略問題,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個紅藍鉛筆。書上畫了好多勾勾圈圈杠杠,旁批、密批都好多

評價

正面評價

中華民國總統、國民黨總裁蔣介石評價林彪時說:“當代韓信

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評點林彪時說:“林彪這個娃娃不僅有能力,而且是一代天才。像他這樣的人,不僅能打巧仗,還能把整個局勢都裝在腦子裏,將來我們的軍隊就需要這樣的人來指揮”

文革中,負責中共軍隊高級將領醫療保健的軍醫張愈粟裕談到林彪時,粟裕說:“學術也是政治。林彪摔死了,陳年舊帳都折騰出來了,連什麽‘短促出擊’也用上了,把人搞糊塗了。一個戰術的具體動作,絶對化地、籠統大否定,一旦把人思想搞亂了,那以後就打亂仗吧”

1979年,陳雲處理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問題時說:“我的看法是,處理‘四人幫’與處理林彪反革命集團要有區別,‘四人幫’這些人禍國殃民,‘文化大革命’十年,幹盡壞事。而且在戰爭年代,他們也沒有任何戰功。林彪反革命集團則有些不同,他們主要是部隊的,像黃、吳、李、邱他們,包括林彪,過去這些人都打過許多仗,也立過各種戰功。他們現在犯了罪,應該處理,但與‘四人幫’應該有所區別”

1984年初,黃剋誠在閱讀《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捲元帥條目釋文稿中,發現所有的元帥都寫了歷史功績,衹有林彪條目的釋文光寫了簡歷和罪行,就對編輯者說:“寫歷史人物志,要學習司馬遷,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秉筆直書,不要揪出一個人就把他的歷史功績一筆勾銷了。林彪在我軍歷史上是有名的指揮員之一,他後來犯了嚴重罪行,受到黨紀國法製裁,是罪有應得。但在評價他的整個歷史時,應當兩方面都寫,不能衹寫一面。林彪確有指揮才能,不承認這個事實,不是歷史唯物主義態度。況且,國內外都知道林彪是我們開國十大元帥之一,把他寫成既不會打仗又一無是處,不僅不符合歷史事實,也很難令人置信”

1986年,拍攝《大决戰》時,楊尚昆指示拍攝組:“劇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寫林彪,那當年東北戰場的仗是誰打的?而且寫林彪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因為他後來不好,就把這個人寫成從頭至尾都壞”

2011年9月,林彪政務秘書譚雲鶴在接受《男人世界》的記者采訪時表示:“我知道你們想瞭解什麽,好多對林總的評價是不真實的,就連電視劇裏演的林彪就更不真實了……”

負面評價

1973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産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評價林彪集團的主要辦事機構軍委辦事組說:“緑林大盜,蛇鼠一窩。”

1974年2月2日,《人民日報》社論《把批林批孔的鬥爭進行到底》中評價林彪說:“資産階級野心傢、陰謀傢、兩面派、叛徒、賣國賊林彪,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和歷代行將滅亡的反動派一樣,尊孔反法,攻擊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為陰謀篡黨奪權、復闢資本主義的反動思想武器……林彪這個政治騙子,不讀書,不看報,不看文件,是個什麽學問也沒有的大黨閥、大軍閥”

1975年,江青在山西省昔陽縣大寨人民公社大寨生産大隊召開的一次群衆大會上的講話中評價林彪說:“林彪就學馮玉祥啊!他是大盜竊犯、大貪污犯”

參見

註釋

  1. ^ 第二條 毛澤東主席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是我國無産階級專政的元首,是全國全軍的最高統帥。林彪副主席是毛主席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是全國全軍的副統帥。
  2. ^ 一作“竣新”,未知何者為實。
  3. ^ 陳毅的揭發材料似有錄音,陳士榘當時在井岡山,而粟裕不知是否衹是引述陳毅的說法。另《超級審判:圖們將軍參與審理林彪反革命集團案親歷記》描寫林彪逃跑路上被抓住,在砍頭的一刻逃掉,不知做為中共半官方作傢的該書作者肖思科是否有掌握一手資料。
  4. ^ 伍修權當時給到會的李德做翻譯,而李富春並無參加會議。另中文版《中國紀事》奧托·布勞恩(李德)第二章“中央蘇區”無林彪講話內容,衹指林“語言粗暴”。
  5. ^ 書上譯文為“強渡大渡河”,誤,英文原文未知。
  6. ^ 按同在的劉亞樓編入日期算。
  7. ^ 目前僅有《毛澤東的艱難决策》有林彪此話之語言記錄,但比較奇怪的是之前林積極配置關鍵入朝人選,對各人衹字未提不去,而“林彪辦公室”人員(即秘書、內勤等)也換入朝行裝
  8. ^ 《廬山會議實錄》李銳,春秋出版社,1989年4月,ISBN 978-7-5069-0199-4,記載為17日。
  9. ^ 林彪文革的題詞多是要求提的人或身邊人想好詞句他衹動筆

參考文獻

引用

  1. ^ 林彪軍事傢,《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捲》。
  2. ^ 新中國首套《開國元勳純金銀大全套》隆重首發。全套共83枚,分別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陳雲、任弼時和十大元帥,十大將軍,五十七位上將,圖中衹展示局部,全套展開更為震撼。
  3. ^ 揭秘:林彪夫婦在北戴河96號樓的最後時刻. 人民網. 2011-04-22.
  4. ^ 戰功卓著的軍事傢、開國功臣;林彪元帥. 中華網-中國軍事. 2005-06-23 [2009-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3).
  5. ^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殲敵總數究竟是多少. 《湘潮》. 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2006年.——關於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殲滅國民黨軍的確切總人數,由於統計角度和渠道不同,長期以來,國內外相關資料和軍事歷史學家均有不同的統計數字和說法。
  6. ^ 《林彪的這一生》第2節“林彪長到十三歲”。
  7. 跳轉至: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林彪簡介,中國共産黨新聞網,檢索日期2009年11月2日
  8. 跳轉至:8.0 8.1 8.2 8.3 《林彪日記》第一章“1907-1925”
  9. ^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67節“堂兄幫助進中學”。
  10. 跳轉至:10.0 10.1 10.2 10.3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68節“報考軍校改名字”。
  11. ^ 《超級審判:圖們將軍參與審理林彪反革命集團案親歷記》肖思科,濟南出版社,1992年11月,ISBN 978-7-80572-669-4,第四章“領袖身邊雲集着刺客”。
  12. ^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71節“會昌激戰錢大鈞”。
  13. 跳轉至: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一生緊隨毛澤東:回憶我的父親開國上將陳士榘》陳人康 口述,金汕、陳義風 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01-006105-4,章節“父親眼中的林彪”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4. ^ 權力的遊戲: 毛澤東與林彪交往秘錄, 第 1 P22
  15. 跳轉至:15.0 15.1 《粟裕戰爭回憶錄》粟裕,知識産權出版社,2005年,ISBN 978-7-80198-209-4,第三章下“真正的英雄”、第四章下“在戰略轉移中”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6. 跳轉至:16.0 16.1 《陳毅同志給毛主席的信和揭發林彪早年的反黨罪行》陳毅,1971年10月10日,1972年5-6月中共中央批林整風匯報會《參閱文件之一》存檔副本[200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6).
  17. ^ 險些做逃兵的林彪如何成為井岡山第四號人物? - 歷史 - 鳳凰網
  18. 跳轉至:18.0 18.1 《蕭剋同志對林彪的揭發》蕭剋,1971年11月20日,1972年5-6月中共中央批林整風匯報會《參閱文件之一》存檔副本[200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6).
  19. 跳轉至:19.0 19.1 《南昌起義》蕭剋 主編,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
  20. ^ 《湘南起義史稿》李瀝青 等,中共郴州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 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
  21. ^ 《耒陽文史資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耒陽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1985年。
  22. ^ 《年關起義在耒陽》,《星火燎原》第一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載。
  23. 跳轉至:23.0 23.1 23.2 《雪白血紅》第9章“最後一戰”。
  24. ^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75節“打了勝仗生驕氣”。
  25. ^ 《險些做逃兵的林彪如何成為井岡山第四號人物?》苗體君、竇春芳,《黨史文苑》2008年第7期,ISSN 1007-6646
  26. 跳轉至:26.0 26.1 《林彪日記》第二章“1926-1933”。
  27. ^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73節“耒陽連續打兩仗”。
  28. ^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79節“竜岩兩打陳國輝”。
  29. ^ 《中國共産黨歷史》中央文獻出版社,上捲269-270頁。
  30. ^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80節“竜崗活捉張輝瓚”。
  31. ^ 《徵程軍魂: 長徵中的著名將領》朱少軍、王曉陽,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ISBN 978-7-80199-374-8。“長徵開路先鋒 聶榮臻與林彪搭檔”
  32. ^ 《聶榮臻同志給毛主席、黨中央的信和揭發林彪的反黨罪行》聶榮臻,1971年11月28日,1972年5-6月中共中央批林整風匯報會《參閱文件之一》存檔副本[200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2).
  33. ^ 《聶榮臻回憶錄》聶榮臻,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8月,ISBN 978-7-5065-5423-7。“遵義會議後的風波”、第25章“關於林彪的幾個問題”等。
  34. ^ 《李富春同志揭發林賊的罪行》李富春,1971年10月8日,1972年5-6月中共中央批林整風匯報會《參閱文件之一》存檔副本[200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6).
  35. ^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第86節“要求撤換毛澤東”。
  36. ^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第87節“領兵飛奪瀘定橋”。
  37. ^ 《憶長徵》楊成武,現代教育出版社,2005年,ISBN 978-7-80196-135-8,第十三章“飛奪瀘定橋”。
  38. ^ 西行漫記埃德加·斯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2年,ISBN 978-7-5033-1547-3,第五篇中“大渡河英雄”。
  39. ^ 《從遵義到陝北》劉忠,《紅旗飄飄》1960年6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0. ^ 《突破“天險防綫”》曾國華,《星火燎原》第四册,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周年徵文編輯委員會 編,1961年。
  41. ^ 查到的有9月14日、17日、21日、25日(毛澤東於“平型關大捷”前對林彪的指示《讀報參考》八月刊)的電報。
  42. ^ 《鬍溫為林彪含蓄正名》陳破空,香港開放雜志,2007年9月存檔副本[200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5).
  43. ^ 《林彪畫傳》章節“林彪母親死在逃難路上的廣西柳州”。
  44. ^ 《解放》周刊10月17日。《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的傑出典範-林副主席文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無産階級革命派 編,1968年8月載。
  45. ^ 《八路軍發展史》柳茂坤,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ISBN 978-7-203-05372-9,475頁
  46. ^ 
  47. ^ 《林彪的視野到底有多寬?》黃瑤,《黨史博覽》2009年8月,ISSN 1005-1686
  48. ^ [ 魏碧海:“前115師衛生部長談林彪負傷經過”,《人民政協報·春秋周刊》2001年4月13日]
  49. ^ 《林彪中槍負傷經過》記者2000年11月2日采訪當時115師衛生部長𠔌廣善,《人民政協報·春秋周刊》存檔副本.[2009-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0. ^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92節“校長政委一身兼”。
  51. 跳轉至:51.0 51.1 51.2 《雪白血紅》第12章“又一聲‘撤’之後平”。
  52. 跳轉至:52.0 52.1 52.2 52.3 52.4 52.5 《林彪衛士長李文普不得不說》李文普1998年12月接受采訪,《中華兒女》1999年2月,ISSN 1003-0557
  53. ^ 《中共黨史參考資料》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 編,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第四册“抗日戰爭時期”收錄《論短促突擊》。
  54. ^ 《林彪日記》第五章“1939-1944”。
  55. ^ 羅瑞卿1972年揭發林彪的材料
  56. 跳轉至:56.0 56.1 56.2 56.3 56.4 《百年林彪》章節“為林彪元帥辯護”
  57. ^ 《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96節“重慶舌戰蔣介石”。
  58. 跳轉至:58.0 58.1 58.2 “毛澤東選定林彪經略東北過程”,姚有志 李慶山:《遼瀋戰役實錄》,白山出版社,2008年09月版,ISBN:9787806874684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4-02.
  59. ^ 1945年9月19日《中央關於嚮北發展嚮南防禦的戰略方針部署給各中央局的指示》,見《劉少奇選集》上捲第32篇。具體內容是:“(丁)成立[[冀熱遼中央局]],並擴大冀熱遼軍區,以李富春為書記,林彪為司令員。羅榮桓到東北工作。將山東局改為華東局,陳毅、饒漱石到山東工作。現在的華中局改為分局,受華東局指揮,其人員另行配備。”[2019年10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3月24日).
  60. 跳轉至:60.0 60.1 60.2 60.3 60.4 閻峻:《林彪軍事生涯》一九四五年
  61. ^ 《從進軍東北到全境解放》“遼瀋戰役”編輯辦公室,1984年;《中國共産黨波瀾壯闊的七十年》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1991年,頁226。
  62. ^ 《東北解放戰爭大事記》丁曉春、戈福祿、王世英 編,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7月,ISBN 978-7-80023-007-3,第15頁。
  63. ^ 《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司令部 編,1949年10月,196頁。
  64. ^ 《雪白血紅》第8章“獨霸東北”。
  65. 跳轉至:65.0 65.1 《雪白血紅》第10章“四平不平”。
  66. ^ 《雪白血紅》第11章“春之鼕”。
  67. ^ 《雪白血紅》第13章“魅力和偉力”,第22章“解放”。
  68. ^ 《雪白血紅》第17章“熱雪”。
  69. ^ 《雪白血紅》第19章“血城”。
  70. 跳轉至:70.0 70.1 70.2 《從林彪吃黃豆說起》孫志強,三略觀察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1. ^ 《雪白血紅》第20章“金秋”。
  72. 跳轉至:72.0 72.1 72.2 《林彪日記》第七章“1948-1949”。
  73. ^ 《雪白血紅》第30章“不生不死”、第31章“兵不血刃”。
  74. ^ 《雪白血紅》第33章“遼西那些窩棚”。
  75. ^ 《雪白血紅》第18章“黑土地之狐”。
  76. ^ 《張正隆:林彪放今天也就是普通白領 當不了大官》鄭連根,《濟南時報》
  77. ^ 《林彪元帥軍事論文選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訓部 編印(內部發行),1961年4月,118、119、128、167、168、201-204頁等。
  78. ^ 《堅决執行華中局工作方針,湖北省委確定工作步驟》,《長江日報》1949年7月4(一說14)日B1版。
  79. ^ 《杜潤生自述:中國農村體製變革重大决策紀實》杜潤生,人民出版社,2005年,ISBN 978-7-01-004979-3,2-3頁。
  80. ^ 《竜睏與微行》權延赤,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5月,ISBN 978-7-5059-3606-5,“楊成武在1967”第一章下“碰頭會”。
  81. 跳轉至:81.0 81.1 《毛澤東的艱難决策--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的决策過程》王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ISBN 978-7-5004-3557-0,143、144、162、169頁。
  82. ^ 《我給林彪治“怪病”——訪離休老戰士楚成瑞》蔣霞,《南方周末》報紙2000年11月23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83. ^ 搜狐歷史:林彪一語道破朝鮮戰爭中的驚人真相
  84. ^ 《林彪日記》第八章“1950-1958”。《聶榮臻年譜》周均倫,人民出版社,1999年,ISBN 978-7-01-003046-3,下册682頁。
  85. 跳轉至:85.0 85.1 《若幹重大决策與事件的回顧》薄一波,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ISBN 978-7-80199-892-7,第三十章“廬山會議的‘反右傾’”
  86. 跳轉至:86.0 86.1 《人禍》丁抒,九十年代雜志社,1991年,ISBN 978-962-339-069-9,第八章“反右傾饑饉蔓延”存檔副本.[2009-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26).存檔副本.[2009-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5).
  87. ^ 林彪直言為彭德懷洗清“反毛”冤案
  88. ^ 林彪"五虎將"之一李作鵬逝世 曾被判刑17年
  89. ^ 林彪幹將邱會作浮沉錄
  90. ^ 林彪五員悍將的政治生涯[2010-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5).
  91. ^ 林彪集團五幹將浮沉錄之黃永勝
  92. ^ 愛拈花惹草玩女人 林彪集團的主將黃永勝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5-25.
  93. ^ 張學良四弟張學思:海軍將纔 文革被迫害致死
  94. ^ 《林彪日記》第九章“1959-1965”。
  95. ^ 《核工業發展50年的巨變:中國蘑菰雲》孟昭瑞, 遼寧人民出版社,2008年,ISBN 978-7-205-06433-4,第26節。
  96. 跳轉至:96.0 96.1 96.2 《變局——中國七千人大會始末》張素華,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年6月,ISBN 978-7-5006-6792-6,章節“林彪臨時决定拋開事先準備的講話稿”,插話是參加起草劉少奇書面報告的鬍繩回憶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06-08-21。
  97. ^ 《“七千人大會”林彪講話再分析》(日期:[ 2008年4月15日 ] 版次:[ RB15 ] 版名:[ 歷史 ] 稿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羅韜)
  98. ^ 《毛澤東傳(1949-1976)》1399頁。
  99. ^ 《林彪畫傳》章節“林彪與毛澤東,誰能搞倒羅瑞卿”
  100. ^ 郭大鈞. 中國當代史.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 158.
  101. ^ 《我所知道的葉群》官偉勳,中國文學出版社,1993年5月,ISBN 978-7-5071-0163-8,215頁。
  102. ^ 2006年3月12日,舒雲采訪葉群弟弟葉鎮筆記,《百年林彪》“為林彪元帥辯護”。
  103. ^ 《王光美訪談錄》黃崢,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1月,10、202、406頁。
  104. ^ 《“文化大革命”研究資料》第一捲,85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通鑒(1949-1992)》有林、鄭新立、王瑞璞,紅旗出版社,1993年,ISBN 978-7-80068-577-4,第3205頁。
  105. ^ 《“文革”期間,我給林彪當秘書》239頁。
  106. ^ 《“文革”期間,我給林彪當秘書》上,445頁。
  107. ^ 《“文化大革命”研究資料》上,317頁。
  108. ^ 《毛傢灣紀實:林彪秘書回憶錄》第八章中“造作的‘突出主席’”
  109. ^ 《大動亂的年代:“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王年一,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373頁。
  110. ^ 《林彪不讓祝他“永遠健康”的內情》閻長貴,《黨史博覽》2004年第10期。
  111. ^ 《“文革”期間,我給林彪當秘書》95-96頁。
  112. ^ 《林彪畫傳》“序”。
  113. ^ 《“文化大革命”研究資料》中,87頁。
  114. ^ 《大動亂的年代》王年一,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233頁。
  115. ^ 《晚年周恩來》高文謙,明鏡出版社,2003年4月,ISBN 978-1-932138-07-8存檔副本[200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9).
  116. ^ 《毛傢灣紀實:林彪秘書回憶錄》329頁。
  117. 跳轉至:117.0 117.1 王年一、何蜀的“‘設國傢主席’問題論析”,《華夏文摘增 刊224期·文革博物館通訊70期》,2000年7月13日出版
  118. ^ 金衝及主編《周恩來傳·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年,1970 頁
  119. ^ 邱會作《邱會作回憶錄》,新世紀出版社, 2011 年 1 月版
  120. ^ 王年一、何蜀:〈重議1970年的廬山會議及毛澤東、林彪衝突之起源──在“設國傢主席”之爭的背後〉,原載美國《當代中國研究》第2001年第1期
  121. ^ 歲月艱難,吳法憲回憶錄,香港:香港北星出版社 2006
  122. ^ 《陳伯達最後口述回憶》陳曉農(陳伯達之子)編,陽光環球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3月,ISBN 978-988-98295-1-3,“‘文化大革命’的歲月”章節“九屆二中全會之謎”。
  123. ^ 歲月艱難,吳法憲回憶錄, 香港:北星出版社,2006年9月
  124. ^ 毛主席在外地巡視期間同沿途各地負責同志的談話,中共中央文件1972年12號
  125. ^ 歲月艱難,吳法憲回憶錄, 香港:北星出版社,2006年9月<
  126. ^ 《1971年3月22日 林彪指使林立果等製定“571工程紀要”》,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127. ^ 《毛澤東在林彪事件前的關鍵决策》曹英,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128. ^ 李作鵬談“九一三”:總理真想攔林彪飛機很容易 --文史--人民網
  129. ^ 《毛澤東傳(1949-1976)》章節“林彪事件”。
  130. ^ 《林彪出逃墜機身亡》中國共産黨新聞網,檢索日期2009年11月2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31. ^ 《我所知道的葉群》官偉勳,中國文學出版社,1993年5月,121頁。
  132. ^ 《毛澤東傳(1949-1976)》章節“一九七二年的內政和外交”。
  133. ^ 其一是“中共中央1974年1號文件”《林彪與孔孟之道(材料之一)》1974年1月。
  134. ^ 《“文化大革命”簡史》席宣、金春明,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ISBN 978-7-80199-392-2,391頁
  135. ^ 中國評論, Issues 456-481,17頁, 臺灣中國評論社
  136. ^ 鄧小平改變中國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7-10》
  137. ^ 1971年10月24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李成”的文章:《林彪一夥鼓吹的唯生産力論的反革命實質》,對林彪提出的“‘九大’以後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産”的所謂“唯生産力論”進行了批判。
  138. ^ 《人民日報》 1975.04.04 刊[林彪一夥喊叫“民富”用心何在]林彪一夥鼓吹要建設“民富國強”的“真正的社會主義”,這個反動口號。
  139. ^ 鄧穎超:林彪抗戰在重慶常去街頭看小人書。
  140. ^ 陳毅揭露林彪早年罪行:林彪紅軍時吃老鄉雞就不給錢。
  141. ^ 中共中央文件《中發(82)9號文82年1月31日》,《超級審判》698頁。
  142. ^ 秘書眼中的林彪:生活簡樸 沒有特別要求. 鳳凰網. [2011年9月8日] (中文(簡體)‎).
  143. ^ 林彪內勤回憶林副統帥(楚成瑞)
  144. ^ 林彪秘書回憶:林彪不講究玩 廚師技術不行也不說. 鳳凰網. [2012年1月6日] (中文(簡體)‎).
  145. ^ 蔣介石曾經稱林彪為“當代韓信”. 鳳凰網. [2011-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8) (中文(簡體)‎).
  146. ^ 毛澤東點評林彪:不僅有能力 而且是一代天才. 伍祿香. 鳳凰網. [2011年9月1日] (中文(簡體)‎).
  147. ^ 粟裕談批林:林彪摔死了 陳年舊帳都折騰出來了. 張雄文. 鳳凰網. [2011年12月18日] (中文(簡體)‎).
  148. ^ 林彪墜機 陳雲感慨:這個人竟這樣沒良心. 環球時報. [2011年12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月8日) (中文(簡體)‎).
  149. ^ 黃剋誠談林彪:把他寫成一無是處不符事實. 鳳凰網. [2011年9月9日] (中文(簡體)‎).
  150. ^ 楊尚昆:寫林彪一定要實事求是. 鳳凰網. [2011年9月11日](中文(簡體)‎).
  151. ^ 秘書回憶林彪:“好多對林總的評價是不真實的”. 鳳凰網.[2011年9月4日] (中文(簡體)‎).
  152. ^ 人民日報批林:野心傢、陰謀傢、兩面派、叛徒. 鳳凰網.[2011年9月11日] (中文(簡體)‎).
  153. ^ 江青:林彪是大盜竊犯大貪污犯 要學宋江架空晁蓋. 薛慶超. 2011年09月11日 (中文(簡體)‎).

來源

戰爭描述無腳註者均來源於:
引用腳註中縮略者的詳細出版信息:

延伸閱讀

出版物


林彪發出的及與毛澤東來往的電報、文件。

  • 九一三事件後各種對林彪的揭發材料。
  • 《林彪同志語錄》、《林副主席語錄》(1967年至九一三事件間發行過)。
  • 《以林副主席為光輝榜樣 永遠忠於毛主席 – 林副主席的光輝戰鬥歷程》北京外貿學院革委會《貿院紅旗》編輯部,1968年7月。
  • 《見證歷史:一個平凡人在不平凡的時代》譚雲鶴,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年5月,ISBN 978-7-5008-2673-6
  • 《特別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受審實錄》圖們、肖思科,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ISBN 978-7-5073-1295-9
  • 《黑白人生林彪》潘強恩,延邊人民出版社,2005年,ISBN 978-7-80698-100-9
  • 史學,《林案的玄機和蹊蹺》,第427期《華夏文摘》(文革博物館增刊),2005年4月6日。(似為相同內容《史學解讀林彪疑案》)
  • 槍桿子1949》張正隆,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ISBN 978-7-01-007294-4
  • 《塵劫》張寧,明鏡出版社,1997年12月,ISBN 978-962-357-940-7
  • 《重審林彪罪案》丁凱文 主編,明鏡出版社,2004年7月,ISBN 978-1-932138-20-7
  • 《晚年林彪》溫相,東西文化事業公司,2007年6月,ISBN 978-962-8873-33-3

網絡鏈接

 
 


 Lin Biao (December 5, 1907 – September 13, 1971) was a Marsha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o was pivotal in the Communist victory in the Chinese Civil War, especially in Northeast China. Lin was the general who commanded the decisive Liaoshen and Pingjin Campaigns, in which he co-led the Manchurian Field Army to victory and led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nto Beijing. He crossed the Yangtze River in 1949, decisively defeated the Kuomintang and took control of the coastal provinces in Southeast China. He ranked third among the Ten Marshals. Zhu De and Peng Dehuai were considered senior to Lin, and Lin ranked directly ahead of He Long and Liu Bocheng.

Lin abstained from taking an active role in politics after the civil war ceased in 1949. He led a section of the government's civil bureaucracy as one of the co-serving Vice Premie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1954 onwards, becoming First Vice Premier from 1964. Lin became more active in politics when named one of the co-serving Vice Chairme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1958. He held the three responsibilities of Vice Premier, Vice Chairman and Minister of National Defense from 1959 onwards. To date, Lin is the longest serving Minister of National Defen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in became instrumental in creating the foundations for Mao Zedong's cult of personality in the early 1960s, and was rewarded for his service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y being named Mao's designated successor as the sole Vice Chairma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1966 until his death.

Lin died on September 13, 1971, when a Hawker Siddeley Trident he was aboard crashed in Öndörkhaan in Mongolia. The exact events of this "Lin Biao incident" have been a source of speculation ever since.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official explanation is that Lin and his family attempted to flee following a botched coup against Mao. Others have argued that they fled out of fear they would be purged, as Lin'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Communist Party leaders had soured in the final few years of his life. Following Lin's death, he was officially condemned as a traitor by the Communist Party. Since the late 1970s, Lin and Mao's wife Jiang Qing (along with the other members of the Gang of Four) have been labeled the two major "counter-revolutionary force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receiving official blame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or the worst excesses of that period.

No. 2
  軍事傢。1907年生於湖北黃岡。1923年6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同年轉入中國共産黨。1926年10月畢業後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任排長,參加了北伐戰爭。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起義軍在廣東潮汕地區失敗後,隨朱德、陳毅轉戰閩粵贛湘邊界。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同年4月隨部隊上井岡山,先後任紅軍第四軍二十八團營長、團長,參加了鞏固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29年1月隨軍挺進贛南、閩西,3月任紅四4軍第一縱隊司令員。1930年6月任紅四軍軍長。1932年3月任紅一軍團總指揮(後稱軍團長),率部參加了長沙、贛州、漳州、南雄水口、樂安宜黃等重要戰役和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多次指揮所部擔任主攻任務。1934年10月率紅一軍團開始長徵,參加突破國民黨軍四道封鎖綫和強渡烏江等作戰。1935年1月參加了遵義會議,會後指揮所部參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奪占瀘定橋等作戰。同年9月任陝甘支隊副司令員兼第一縱隊司令員,到達陝北後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東徵戰役。1936年6月任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後改稱抗日軍政大學)校長,後兼政治委員。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師長,率部挺進華北前綫,同聶榮臻指揮了平型關戰鬥。1938年鼕赴蘇聯就醫。1942年2月回國。抗戰勝利後,先後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職,與羅榮桓等指揮了四平、新開嶺、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和遼瀋戰役等重要戰役,解放全東北。1948年底率部入關,與羅榮桓、聶榮臻一起指揮平津戰役。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等職,先後指揮了湘贛、衡寶、廣東、廣西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司令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文革"中與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結成反革命集團,同江青反革命集團互相勾結,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傢領導人,陰謀奪取黨和國傢的最高權力。1971年9月8日,下達反革命武裝政變手令,妄圖謀害毛澤東。陰謀敗露後,於9月13日乘飛機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地區機毀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開除其黨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為反革命集團案主犯。
簡介 Introduction
  林彪
  林彪(1907~1971),軍事傢,共和國元帥。1925年參加中國共産黨。參加了南昌起義。在井岡山時期先後任營長、團長、軍長、軍團長等職。參加了紅軍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職,指揮了遼瀋、平津等重大戰役。解放後歷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文化大革命”中組成反黨集團,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傢領導人,陰謀篡奪黨和國傢的最高權力。精於運籌,多謀善戰;攻於心計,貫用機巧;深沉寡語,用心歹毒;殘忍虛偽,陰險詭譎。1.在紅軍徵戰中迅速擢升林彪1907年12月5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一戶地主家庭。少年時期沉穩內嚮,善動腦筋。隨着“五四”運動的發生和各種進步思潮的興起,林彪逐步接受了新的思想。他於1923年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當時衹有十六歲。十八歲時南下廣州,入黃埔軍校學習軍事,在這裏接受了馬剋思主義理論,並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北閥戰爭開始後,林彪奉命參戰,北伐軍打到武漢後,他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任排長。大革命失敗之後,在血雨腥風的惡劣環境中,林彪選擇了革命道路,他隨本部參加了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的隊伍在南下途中失敗,隊伍多被打散。隨後,林彪參加了湘南武裝起義,並隨着武裝起義的隊伍上了井岡山,成為中央蘇區的開創者之一。
  在井岡山的鬥爭中,林彪初任工農紅軍第四軍的營長、團長,因指揮作戰有方,提升很快,到1929年春,紅四軍主力轉戰於贛南、閩西時,升任第一縱隊司令員。隨着紅軍的發展和編製的擴大,1930年6月,林彪升任紅軍第四軍軍長,時年二十三歲。
  林彪在毛澤東和朱德的領導下參加了中央紅軍的多次重大戰役,在徵戰中其軍事才能進步很快,到1932年3月,他升為中央紅軍主力部隊之一的第一軍團總指揮,後來改稱為軍團長。林彪在指揮作戰時,善於打突擊。當一切佈置停當,基本條件具備之後,就組織幾股部隊來個猛打猛衝,這種方式屢屢奏效。尤其是對於國民黨的雜牌軍和地主武裝,因其戰鬥力不強,官兵貪生怕死,遇到力量較強的部隊一衝就亂,一亂就敗。所以,林彪的突襲戰術經常得手。他本人也隨着勝仗的增多名聲漸大並迅速提升。他任軍團總指揮時年僅二十五歲。
  林彪在殘酷的鬥爭環境中其思想也發生過動搖。曾經發出過“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議論。對革命的前途持悲觀態度。為此毛澤東專門寫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批評這種思想。儘管發生過動搖,但他還是在高級指揮員的位置上把武裝鬥爭堅持了下來。
  從井岡山根據地的創立到紅軍被迫撤離中央蘇區,林彪始終在第一綫堅持指揮戰爭。他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歷次反“圍剿”鬥爭,參加了紅軍長徵。他率領的紅一軍團是長徵的主力部隊之一。
  長徵途中的遵義會議,糾正了“左”傾路綫,改組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軍委,由毛澤東負責軍事指揮。遵義會議後紅軍初戰失利,再加上許多幹部對紅軍繞着圈子走表示不理解,對比,林彪曾給中央寫信,建議由彭德懷出來接替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權。此事受到毛澤東的嚴厲斥責。
  林彪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從排長逐步升為軍團長,並以此奠定了他一生的重要領導地位。2.靠平型關戰鬥得以揚名紅軍長徵到達陝北之後,為了培養抗日軍政幹部,黨中央决定成立抗日紅軍大學,林彪出任校長兼政治委員。
  全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三個師,林彪任一一五師師長,是三位師長中最年輕的。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以師為單位分頭開赴抗日前綫。一一五師奉命東渡黃河,到雁北地區阻擊日軍的進攻。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軍占領平津之後,沿平漢、平綏、津浦鐵路長驅直入。9月中旬,西進日軍占據大同
  ,其主力繼續南下。進占蔚縣、廣靈、靈丘的日軍第五師團主力企圖奪取平型關。為了配合國民黨第二戰區軍隊作戰,我八路軍115師在林彪、聶榮臻的率領下,進駐平型關東南的上寨、下關地區,待機殲敵。
  到達預定地點之後,林彪反復研究了雁北的地形和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認為衹能尋找有利地勢打伏擊戰,不能找陣地戰。經過對平型關一帶的地形偵察,最後確定利用日軍瘋狂而輕敵的弱點,占據有利地勢,設伏待敵,打較大規模的伏擊戰。
  1937年9月22日,日軍第五師團一部由靈丘進占平型關北部的東跑池地區。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於二十三日命令我一一五師嚮平型關、靈丘間出動。一一五師接到命令後,林彪决定利用關溝至東河南鎮之間公路修在山𠔌中間的有利地形設伏待敵。决心下定之後,部隊於二十三日隱蔽進入平型關以東冉莊和東長城村待機。與此同時,派出騎兵營和獨立團嚮靈丘方向活動,鉗製日軍,以便保障主力的翼側安全。
  9月24日,一一五師組織了營以上指揮員進行現場勘察,並作出了具體部署。是日夜晚,各部隊冒大雨嚮指定位置開進。25日拂曉,部隊全部進入設伏位置,完成了各項戰鬥準備。
  9月25日晨,日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部攜帶大批輜重沿靈丘至平型關的公路開進,日軍大搖大擺,根本不以為有中國軍隊敢於阻擊。上午七時左右,日軍全部進入一一五師設伏地區。指揮員當機立斷發起進攻命令。一陣伏擊的槍彈,給敵人大量殺傷。隨後各團利用有利地勢發起衝擊。六八五團經激戰殲敵一部。六八七團切斷了日軍的退路。六八六團第一、三營與日軍展開白刃戰。日軍雖遭突然打擊,戰鬥力仍非常強大,還能組織起強大的火力進攻。我八路軍對日軍進行分割包圍,多次打退日軍突圍。東跑池方向的日軍回援被圍,被六八五團打退。戰鬥進行到十三時左右,被一一五師圍住的日軍全部被殲。但駐守團城的國民黨軍隊臨陣脫逃,給東路池一帶的被圍日軍留下了機會,使這部分日軍得以突圍逃走。
  這次伏擊戰,由於部署周密,動員有力,指揮得當,所以打出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此戰殲滅日軍一千餘人,繳獲步槍一千餘支,輕重機槍二十餘支。擲彈筒二十九餘具,火炮一門,戰馬五十三匹,擊毀汽車百餘輛,馬車二百餘輛。
  平型關之戰,是我八路軍挺進抗日戰爭前綫後的第一仗,也是中國軍民殲擊日軍規模較大的一次。此戰之前,侵華日軍並未遇到什麽抵抗。他們把幾十萬華北國民黨軍隊驅趕得望風而逃。所以,平型關大捷意義非常重大。它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出了中國人抗戰的决心,打出了共産黨和八路軍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威望。正是由於平型關戰鬥的意義重大而深遠,此戰在全國的輿論工具中成了重大新聞,被各報刊登載。林彪作為作戰的指揮官在黨內的影響更大,在全國也成了知名人物。
  平型關大捷之後,林彪繼續率一一五師戰鬥在抗日前綫。1938年3月2日,林彪率部行軍途經山西隰縣時,被閻錫山的晉綏軍哨兵誤傷。傷後護送延安休養治療,鼕天赴蘇聯就醫,直到1942年初纔回國。3.在解放戰爭中顯示才能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我黨從華北和華東抽調十餘萬軍隊和地方幹部出關,擴展東北根據地。林彪受命出任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東北野戰軍司令員和中共東北局書記等職。就在我黨嚮東北地區調集幹部和軍隊的同時,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分海、陸、空三個層次嚮東北派遣軍隊。敵人在很短時間內就嚮東北調集了三十萬全部美式裝備的軍隊,後來軍隊數量增加到六十餘萬人。
  中共東北局和東北野戰軍,執行黨中央“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策略,放棄大中城市,下到農村搞土地改革,建立革命政權,發動人民群衆,壯大武裝力量。在形成穩定格局之後,東北野戰軍從北嚮南展開進攻。通過“四保臨江”扼製住了東北蔣軍的進攻勢頭,又經過1947年的夏季和秋季攻勢,開
  始大量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再經過1947年鼕和1948年春兩個強大攻勢,國民黨軍隊退守到長春、瀋陽、錦州等大城市和十來個小城市。此時我東北野戰軍在數量上已超過了敵人。
  在東北戰場上,林彪較充分地顯示出他的指揮才能。他總結出“一點兩面”“三三製”“三猛”等戰術原則。“一點兩面”就是在進攻敵人時集中力量突破一點,得手之後迅速擴大戰果,正面進攻與側面迂回包圍、分割、穿插相配合;“三三製”即每班分成三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三至四人,進攻時以小組為單位,隊形疏散可減少傷亡,容易聚攏便於形成戰鬥力;“三猛”即猛打、猛衝、猛追。林彪把復雜的戰術問題用幾個字簡練地概括,好學好記,便於推廣,這些戰術原則,在東北野戰軍中推廣很普通,應用也很廣泛。
  林彪帶兵衹管打仗,別的事幾乎不問。在指揮東北戰場的各戰役、戰鬥的過程中,林彪差不多終日倒騎着椅子面對墻上的地圖,長時間不許別人打擾,一個人面朝地圖觀察和思考。林彪佈置戰役計算十分精確,可以說他精幹運籌。他不善於與別人交流和討論,而喜歡一個人默默地想。一旦他開口佈置任務,那就是命令,別人衹能是聽命和執行。他對戰場兵力的計算可以精確到一個營甚至一個連。他不打無把握之仗,每仗都留有餘地。在進攻時他要計算到有全勝的把握,在此基礎上還要留出退路。在遼瀋戰役中打錦州,儘管毛澤東發了數十封電報,但在沒有充分把握時林彪就是不下决心。有一次終於下了打錦州的决心,但當他聽說敵人又增調五個師的兵力增援錦州時,又把部隊撤了下來。
  在林彪等東北野戰軍高級將領的指揮下,圍困長春,迫使蔣軍起義或投降,和平解放長春;強攻錦州,堵住東北蔣軍的退路,形成關門打狗之勢;攻占瀋陽,全殲東北蔣軍。我東北野戰軍發動的遼瀋戰役,歷時五十二天,以傷亡六萬九千餘人的代價,換取了全殲東北敵軍四十六萬人和解放東北全境的重大勝利。
  遼瀋戰役結束,林彪與羅榮桓率部入關。進駐華北之後,與聶榮臻等共同指揮了平津戰役。平津戰役中最難打的是天津。林彪調集東北野戰軍的三十四萬人,由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莅臨天津統一指揮。1949年1月14日發起總攻,激戰二十九小時,全殲天津守軍十三萬人,解放天津。切斷了傅作義的南逃之路,經過政治爭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宣告勝利結束。以傷亡三萬九千人的代價,獲取了消滅和改編敵軍五十二萬人的重大勝利。至此,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地區,使國民黨軍隊駐華北主力基本喪盡。
  平津戰役結束後,東北野戰軍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林彪率領這支部隊繼續南下,一直打到中南地區,並在那裏迎來了全中國的解放。
  在解放戰爭的五年徵戰中,林彪指揮大兵團作戰,其戰爭規模最大時可集結數十萬人。在數十次較大規模的戰役、戰鬥中,由於謀劃準確,决策果斷,指揮得力,再加上因新式整軍運動鼓舞起指戰員的高昂士氣,幾乎是每戰必勝。4.在篡權爭鬥中身敗名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林彪先後任中央人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共和國元帥軍銜。在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林彪由於身體等方面的原因,沒有擔任什麽重要職務,工作也不很積極。雖然他在十位元帥中是最年輕的,但由於健康狀況欠佳,一直比較消沉。
  1959年廬山會議,彭德懷挨了整,林彪認為時機成熟,於是就殺上前臺。不僅接替彭德懷擔任國防部長,而且擔任了中央軍委副主席並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為了全面抓住軍權,他先後搞倒了總政治部主任譚政,又誣陷並搞倒了總參謀長羅瑞卿。“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與陳伯達、江青等人勾結,排斥異已,殘害老幹部。藉助群衆運動,有預謀有計劃地迫害了一大批高級幹部。
  林彪在不擇手段
  地迫害異已的同時,把自己的親信和走卒安插到軍隊的要害部門。讓黃永勝抓總參,邱會作任總後勤部部長,李作鵬去抓海軍,吳法憲抓空軍,再加上他的老婆葉群從中串連,結成反黨集團並控製了軍隊的主要機關。他們的目的在於篡奪黨和國傢的最高權力。隨着鼓吹“天才”,高呼“萬歲”等陰謀被毛澤東識破和設國傢主席議案被毛澤東否决,林彪及其集團意識到靠和平手段奪權已難能實現,於是决心發動武裝政變。1971年9月8日,林彪下達了殺害毛澤東的手令。陰謀敗露後,林彪與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於9月13日駕機出逃。逃跑途中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溫都爾汗地區機毀身亡。(“九一三”事件)
  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開除林彪黨籍。198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林彪為反革命集團的主犯。
  林彪在抗日戰爭期間寫了《抗日戰爭的經驗》等文,批判了消極防禦方針。在解放戰爭期間,總結出六個戰術原則,對於部隊的野戰和攻堅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林彪年表林彪原名育容,1907年12月5日生於湖北黃岡回竜山區林傢大灣。
  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5年改名林彪,入黃埔軍校,在校轉為共産黨員。
  1926年11月從第四期畢業後分配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任見習排長、排長,曾隨部參加北伐戰爭中討伐孫傳勞和進軍河南的戰鬥。隨部隊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
  1928年4月到達井岡山,在工農革命軍(後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任營長、團長。
  1929年初,隨紅四軍主力下井岡山,轉戰贛南、閩西,任第一縱隊司令員。
  1930年6月,任紅四軍軍長。
  1932年3月任第一軍團總指揮(後改稱軍團長),率部作為紅軍主力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 “圍剿”和長徵。
  到陝北後,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東徵。
  1936年6月任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後改稱抗日軍政大學)校長。
  1937年8月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師長,與聶榮臻指揮平型關戰鬥,取得全國抗戰開始後的第一個大勝利。
  1938年3月2日行軍路過山西隰縣千客莊,被閻錫山的晉綏軍哨兵誤傷,返回延安。
  同年鼕赴蘇聯就醫。
  1942年1月回國。
  1945年 6月,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由延安赴東北,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
  1946年1月,部隊改稱東北民主聯軍。 2月,指揮所部在遼寧彰武和法庫之間的秀水河子殲滅國民黨軍第八十九師一部。這是民主聯軍在東北反擊國民黨軍的第一個殲滅戰,打擊了國民黨軍的囂張氣焰。
  1946年6月,任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委。
  1946年7月主持召開東北局擴大會議,討論通過由陳雲起草的《東北的形勢與任務》(簡稱“七七决議”),強調發動群衆、建立根據地的必要性。指揮在北滿的民主聯軍進行三下江南 (指第二鬆花江以南)戰役,和南滿的民主聯軍組織的四保臨江(在吉 林南部)戰役南北呼應,使國民黨軍首尾不能兼顧,疲於奔命,陷入被動。
  1947年後,與羅榮桓等指揮夏、秋、鼕攻勢,大量殲滅敵人, 迫使國民黨軍龜縮在長春、瀋陽、錦州等幾個互不相連的大城市中。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中央軍委的指導下,與羅榮桓等指揮遼瀋戰役,解放全東北。
  1948年11月,率部入關,與羅榮桓、聶榮臻等指揮平津戰役,攻剋天津,和平解放北平(今北京)。
  1949年春,指揮所部進軍中南。
  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華中局(12月改稱中南局)書記、華中軍區(12月改稱中南軍區)司令員。
  至1950年 4月,指揮所部,在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的配合和華南遊擊隊的策應下,先後進行了宜沙、湘贛、衡寶、廣東、 廣西、解放海南島等戰役,解放了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五省。
  1951年任軍委副主席。
  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
  1955年4月, 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帥軍銜。
  1958年5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
  1959年9月任國
  防部長,隨即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主持軍委常務工作。
  “文化大革命”後,與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結成反革命集團,同江青反革命集團相勾結,誣陷迫害黨和國傢領導人。從中共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後,這兩個反革命集團又為陰謀奪取黨和國傢的最高權力而互相爭鬥。
  1971年9月13日,在其妄圖策劃反革命政變、謀害毛澤東的陰謀敗露後,與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等乘飛機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地區機毀人亡。
  1973年 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開除其黨籍。
  1981年1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他為反革命集團主犯。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Lin Biao
  林彪
    事傢。 原名林育蓉。1907年12月5日生於湖北省黃岡縣。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入黃埔軍校,在校轉入中國共産黨。參加了北伐戰爭,到武漢後任國民革命軍第25師第73團排長。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後到井岡山,任中國工農紅軍(初稱工農革命軍)第4軍營長、團長。1929年春,隨第4軍主力轉戰贛南、閩西,任第1縱隊司令員,翌年6月任第4軍軍長。1932年3月任第1軍團總指揮(後改稱軍團長)。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和長徵。到陝北後任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校長兼政治委員。1937年任八路軍第115師師長,同聶榮臻等指揮了平型關戰鬥。1938年3月2日行軍途經山西隰縣時,被閻錫山的晉綏軍哨兵誤傷,返回延安。同年鼕赴蘇聯就醫,1942年1月回國。抗日戰爭勝利後,先後任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東北軍區、東北野戰軍司令員和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等職,與羅榮桓等指揮解放東北的重要戰役,領導建設東北解放區。1948年鼕率部入關,與羅榮桓、聶榮臻等指揮平津戰役。1949年指揮所部進軍中南。任第四野戰軍、華中軍區(後為中南軍區)司令員和中共中央華中局(後為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1951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曾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959年 9月任國防部長,旋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主持軍委常務工作。自1945年6月起為中共中央委員,1955年4月起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58年5月起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與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結成反革命集團,同江青反革命集團互相勾結,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傢領導人,陰謀奪取黨和國傢的最高權力。1971年9月8日下達武裝政變手令,妄圖謀害毛澤東,另立中央。陰謀敗露後,與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等,於9月13日乘飛機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地區機毀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開除其黨籍。1981年 1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為反革命集團案主犯。
     (蔣鳳波)
    
近義詞
林育蓉, 林陽春, 育容
相關詞
歷史會議毛澤東彭德懷東北軍事解放軍解放戰爭
反革命絶密旅遊風景區底下工程中國地下長城黃岡風水十大元帥
林氏名人長春遼瀋戰役圍城人物演員特型演員周恩來
李大釗羅榮桓劉少奇政變林立果名人堪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