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福建 >福州 > 林則徐祠堂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林則徐祠堂投訴電話 福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91-83300119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在福州市澳門路,靠近烏山風景區。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一度被占為民居。1982年,按原樣重修,並闢為林則徐紀念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祠門朝東,第一道為棗紅色屏墻,設左右邊門,額題“中興宗袞”、“左海偉人”,內壁嵌“虎門銷煙”大型浮雕。第二道為牌樓形門墻,中為正門,額題“林文忠公祠”。 進門為庭院,左右為回廊,正中有石道通儀門廳。儀門廳為懸山式,3開間,廳後有石道通禦碑亭。亭為正方形,重檐九脊頂,內有3座青石碑成品字形排列,一為聖旨,一為祭文,一為碑文,皆為林則徐卒時所賜。 亭北有祠廳,自成院落,門額題“樹德堂”。廳正中祀林則徐塑像,上挂道光十九年(1839)皇帝御書“福壽”匾額,旁有名人題聯。像前有一精刻青石供案。壁上懸有林則徐所撰聯:“苟利國傢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祠堂內還有魚池、假山及麯尺樓、竹柏軒等建築,清靜幽美。
景點簡介
  福州的林則徐祠堂位於今澳門路,靠近著名的南後街,額稱“林文忠公祠”,建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樓式的大門檣,氣勢凌空。大門前有一對石獅拱護,栩栩如生。入大門是“儀門廳”,中間石鋪甬道,兩側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獸,兩旁的回廊裏,則陳列20多面的儀仗執事牌。在“紫禁城騎馬”、“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江蘇巡撫”、“陝西巡撫”等等。有楹聯曰:“焚毒衝雲霄,正氣壯山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徵奪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萬端。
  碑亭“林文忠公祠”是於1982年改為“林則徐紀念館”的,並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臨街的門墻新匾“林則徐紀念館”,又左匾“中興宗袞”,右匾“左海偉人”。福州市人民教育委員會以“林則徐紀念館”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地。這裏在福州人民,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是一個碩大的豐碑
  祠門朝東,第一道為棗紅色屏墻,設左右邊門,額題“中興宗袞”、“左海偉人”,內壁嵌“虎門銷煙”大型浮雕。第二道為牌樓形門墻,中為正門,額題“林文忠公祠”。
  走進祠門,順回廊兩廡,衹見七十多組畫面,介紹林則徐的生平。其中林則徐少年求學“羅氏書館”,應教師以“山海”作對句,抒發登鼓山情志的一幅,傳出精神: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絶頂我為峰。
  林則徐四歲隨父林賓日蒙讀,學業與日俱增。幼年時一次跟父親訪友,人傢高第,林則徐詩作(復製件)門檻難跨,主人趣出對子:“神童足短”,林則徐不甘示弱,順口成章答對:“大伯門高”。文思敏捷,才智過人,博得好評。
  進門為庭院,左右為回廊,正中有石道通儀門廳。儀門廳為懸山式,3開間,廳後有石道通禦碑亭。亭為正方形,重檐九脊頂,內有3座青石碑成品字形排列,一為聖旨,一為祭文,一為碑文,皆為林則徐卒時所賜。
  過碑亭北側,入“樹德堂’,西鄰一廳,陳列林則徐一生珍貴的手稿和文物。上有一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是林則徐任兩廣總督,鴉片戰爭風雲突變的時刻,他自撰這副對聯,親書懸挂廳前,以為自勉。
  靜坐讀書各得半日;清風明月不用一錢。
  這副對聯的題旨,是對後輩為學的諄勸,卻道出林則徐自己學歷和生活的感受哲理,反映了林則徐雖傢境清貧,卻奮力苦讀,以期自強不息的精神。還有一副對聯,也是從讀書入題的:
  經濟博通言達於行,家庭和樂質有其文。
  林則徐的書法精緻,博採宋代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傢的精華,自成一體,風采奪目。
  亭北有祠廳,自成院落,門額題“樹德堂”。廳正中祀林則徐塑像,上挂道光十九年(1839)皇帝園林景觀御書“福壽”匾額,旁有名人題聯。像前有一精刻青石供案。壁上懸有林則徐所撰聯:“苟利國傢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兩句話曾被溫傢寶總理等人多次提及,正道出了英雄的心聲以及民族精神。
  祠堂內還有魚池、假山及麯尺樓、竹柏軒等建築,清靜幽美。
  現在,經過2008-2009年一年多的緊張布展,整修過的林則徐紀念館已經於2009年6月3日(即虎門銷煙170周年紀念日當天)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修繕後紀念館展覽總面積由原來的3500平方米擴大到8500平方米,擴大了1倍多,原有的林文忠公祠恢復了祠堂功能。福建省林則徐研究會秘書長翁紀陽介紹,新的林則徐專題展覽打破傳統,不按照紀年的順序,突出林則徐的人格魅力,與大事件結合,布鴉片吸食工具展示置了5個主題陳列。分別是:矢志報國的閩都赤子、清正務實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偉人、舉世共仰的禁毒先驅、抗敵禦侮的民族英雄。共展出文物100多件,其中有國傢一級文物———鴉片戰爭中的火藥缸(全國僅2件),以及林則徐親筆書寫的四條屏對聯,另有復製的一品官服,林公任陝西巡撫時在浦城小住留下的五塊匾額等,這些珍貴文物經過了1年多的徵集。
  遊覽其中,除了能欣賞“湖廣總督衙門”、南後街鄉親歡迎林公回鄉、林公流放到新疆坎兒井虎門銷煙場景展示等逼真的場景外,還可以一睹林則徐的親筆書畫、信札、奏摺等實物。最有特色的是用高科技多媒體演示手法表現的“虎門銷煙”場景,200多平方米的展示大廳內,100多名仿真人,惟妙惟肖,中間是林則徐在衆多官員的陪同下,高舉右手,宣佈虎門銷煙的開始;左側是幾十名工人擡着鴉片,投入銷煙池中,場景利用投影製造水面波動效果。
  地址:福州市鼓樓區澳門路16號
  門票: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8:30——17:00(每周一閉館休息)
  建議用時:建議花30分鐘參觀本館
  乘車:
  ①1路、K1路、2路、8路、11路、20路、54路、66路、76路、77路、80路、101路、117路、121路、86路到“道山路口”站下車後沿道山路或吉庇路嚮西步行到澳門路即到。
  ②16路、18路、27路、61路、105路、109路到“省電影公司”站下車,沿道山路嚮東(往澳門路方向)步行到澳門路即到。
  (澳門路上的東門為入口,道山路上的南門為出口)
人物介紹
  林則徐(1785—1850),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俟村老人,福建福州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授編修,歷任江西、雲南鄉試考官,江南道監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蘇和陝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則徐“出膺外任已歷十年,品學俱優,辦事細心可靠”,擢升為東河河道總督,主持修瀎黃河、運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蘇巡撫,十八年(1838年)任湖廣總督,嚴禁百姓吸食鴉片,成效卓著,十一月,欽命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並節制廣東水師。林則徐在廣東宣誓旦旦:“若鴉片一日不絶,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英商義律等懾於林則徐的正氣,被迫繳出鴉片2萬多箱,即於虎門海灘當衆銷毀。林則徐因此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抵禦外侮的第一個民族英雄。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則徐病逝。鹹豐元年(1851年),鹹豐帝賜祭葬,謚號“文忠”,晉贈太子太傅。林則徐逝世後,全國哀悼,福州建祠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