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竜江最大支流,中國東北北部大河。北源嫩江發源於內蒙古伊勒呼裏山,南源(視為正源)出自白頭山天池。長1956千米。流域面積557萬平方千米。水量較豐。重要內河航綫。上遊有豐滿和白山水電站。 |
sōng huā jiāng sōng huā jiāng |
黑竜江在中國境內的最大支流,全長1927公裏 |
|
鬆花江聯繫方式 地址:吉林鬆花江。
郵編:132000 鬆花江投訴電話 吉林市旅遊投訴電話:0432-4682561
吉林省旅遊投訴電話:0431-565303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鬆花江門票價格 30元 鬆花江節慶活動 霧凇冰雪節:
每年1月份在吉林市舉辦一次,以觀賞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的吉林霧凇為主,節慶活動時間約1個月。期間舉辦盛大的東北大秧歌會,鬆花江上放河燈、彩燈,五彩繽紛的彩船遊江會,焰火晚會,國際及全國性的滑冰滑雪及冰球賽事,各種大型的商品定貨、洽談會和旅遊産品交易會以及冰燈、冰雕遊園盛會。目前,霧凇冰雪節已舉辦五屆。
北山廟會:
素負盛名,嚮有“千山寺廟甲東北,吉林廟會勝千山”之譽。
北山寺廟具有佛、道、儒三教圓融共處的特點。每年進入夏歷四月,廟會接連而來:四月初八佛誕節、四月十八的娘娘廟會、四月二十八的藥王廟會、五月十三的關帝廟會。其中以四月二十八的藥王廟會最為熱鬧。自康熙三十年建藥王廟,就逐漸形成一年一度的廟會。近年來,廟會更是盛況空前,每年遊人都在30萬以上。
廟會期間,香煙繚繞,鐘磬齊鳴,男女信士虔誠禮拜。山上山下,人山人海。山下有馬戲雜技表演,衛生知識展覽宣傳。國營商店、私營企業、個人攤床百貨雜陳。各種風味小吃比比皆是。北山廟會已是東北最大的民俗旅遊節會。 鬆花江開放時間 夏季06:00到18:00,鼕季會相應縮短白天的遊園時間 鬆花江最佳旅遊時間 吉林市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短暫多風,夏季炎熱多雨,鼕季漫長寒冷,是四季皆宜的旅遊勝地,尤以鼕季風光最佳。
鬆花江交通圖 鬆花江特別提醒 鼕季滑雪旅遊須知
吉林市的鼕季,平均氣溫零下十幾度,氣候寒冷。因此,做好適應這種環境的旅遊準備及瞭解有關常識,會給您省去諸多不便和煩惱。
1、保暖。最好穿戴質地輕柔的防寒手套和防寒鞋,這樣既可防止在冰雪路上滑倒,又能在滑雪時輕便、靈活。
2、護膚。要帶些油性較大的香脂類用品,防止皮膚粗糙、幹裂。
3、護眼。應準備一副太陽鏡,防止雪地反射的太陽刺傷眼睛。
4、防滑。在冰雪上行走時,膝蓋應微屈,身體的重心嚮前傾,這樣就不易摔倒。
5、禦寒。由於氣溫較低,所需熱量相應增加,可隨身帶些巧剋力,以補充熱量。另外,最好攜帶旅行用的保溫瓶,這樣可保證隨時喝到熱水。
6、藥物。特別是感冒藥,是東北之行的必備藥物。
7、相機。在寒冷的條件下,相機容易失靈,尤其是“傻瓜”相機更怕凍,所以,在室外一定要註意相機的保暖,或藏於懷中,或放置暖手器於相機袋內。如有條件,最好帶手動相機;從室外進入室內,切記將相機用厚布包好,或放入膠袋內保護,否則因室內外溫差太大,相機會出現“反霜”現象(整部相機出滿水珠)。
8、膠捲。膠捲受凍後脆性較大,因此在室外拉動膠捲時,不要用力過大,否則,膠捲會很容易被拉斷。
鬆花江美食 吉林地方風味以三套碗、清蒸白魚、人參雞、鹿茸三珍湯、荷花田雞油、白肉血腸、慶嶺活魚為主,其中尤以人參雞和鹿茸三珍最為有名。這些特色菜餚是每一個到吉林旅遊之人必嘗之美味。 鬆花江住宿 吉林市現有旅遊涉外飯店21傢。其中四星級1傢為吉林市霧凇賓館,三星級7傢,年接待能力100萬人以上。三、四星級的賓館環境優雅,裝潢考究,服務到位。賓館內各類設施齊全,中西餐廳多個可供遊客自己選擇,真正做到了集吃、住、行、購物、娛樂、旅遊為一體。相信遊客們可根據自己的自身條件和喜好找到自己滿意的住宿場所。 鬆花江購物 吉林市是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的主要産地之一,在市內河南街上集中了多傢這樣的商店。
吉林市的東方商場、 吉林百貨大樓都是大型的百貨購物中心,此外,市內還設有專門旅遊購物商店,在這些商店中遊客可以比較低廉的價格買到正宗的人參、鹿茸等吉林特産,還可以買到當地的一些民間藝術品。
吉林還盛産野中藥材,多達70 餘種,有黨參、黃柏、貝母等。當地著名的土特産品還有:紅景天、林蛙、不老草、靈芝、蕨菜、薇菜、黑木耳等。而當地的手工藝品:鬆花湖浪木根雕、鬆花湖奇石、樹皮畫、滿族剪紙、吉林彩繪雕刻葫蘆、黃柏木刻象棋、泥玩具、絹花、吉林手工彩繪木雕等也不妨看看選選,都是很不錯的饋贈親朋的小禮物,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 鬆花江交通 吉林的市內交通四通八達,市內公交綫路、郊區公交綫路都很多,可把遊客送到各個景點遊覽區。 鬆花江玩法 避暑、節假日,江上音樂會,輕歌曼舞。
鬆花江是黑竜江的最大支流。本身也有兩條主要支流,其一為源於白頭山天池的第二鬆花江,另一為源於小興安嶺的嫩江,兩條支流在扶餘縣匯合始稱鬆花江,折嚮東北流至同江縣註入黑竜江,鬆花江是黑竜江最大的支流。全長1900公裏,流域面積54.56萬平方公裏,超過珠江流域面積,占東北三省總面積69.32﹪。逕流總量759億立方米,超過了黃河的逕流總量。
鬆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産藴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
鬆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産大豆、玉米、高粱、小麥。此外,亞麻、棉花、菸草、蘋果和甜菜亦品質優良。鬆花江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大淡水魚場,每年供應的鯉、卿、鰉、哲羅魚等,達四千萬公斤以上。因此,鬆花江雖然是黑竜江的支流,但對東北地區的工農業生産、內河航運、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經濟和社會意義都超過了黑竜江和東北其他河流。
鬆花江有南北兩源:北源嫩江是比較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裏山,自北嚮南流至三岔河,全長1379公裏,流域面積28.3萬平方公裏,占鬆花江總流域面積的51.9﹪;流量占鬆花江幹流的31﹪。嫩江接納了許多發源於大小興安嶺的支流,主要有甘河、諾敏河、雅魯河、綽爾河、洮兒河、科洛河、訥漠爾河、烏裕爾河等,組成樹枝狀的水係。它在嫩江縣以上河段,兩岸高山陡峻,水流湍急,屬於山間溪流性質河段;嫩江縣以下,地勢漸平;進入鬆嫩平原,江面逐漸開闊。
南源第二鬆花江是鬆花江的正源,它發源於長白山的白頭山,全長795公裏,流域面積78180平方公裏,占鬆花江流域總面積的14.33%。它供給鬆花江39%的水量。第二鬆花江上遊又有兩源:南源頭道江、北源二道江,均發源於白頭山。兩源在吉林靖宇縣兩江口相匯以後始稱第二鬆花江。北源二道江的上源又有五道自西嚮東排列的白河,其中二道白河源出白頭山天池,是第二鬆花江的正源。第二鬆花江上中遊河𠔌狹窄,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兩源在黑竜江省和吉林省交界的三岔河(屬吉林扶餘縣)匯合以後始稱鬆花江。鬆花江自三岔河附近嚮東北方向奔流,江面開闊、平緩、水深。沿途又接納了呼蘭河、湯旺河、拉林河、牡丹江等許多支流。它穿過小興安嶺南端𠔌地,在同江附近註入黑竜江。全長1045公裏。由於它穿行小興安嶺山𠔌,夏季山地多雨,洪水暴發,流水呈淡黃色,含沙量0.16公斤╩立方米,具有明顯的山區河流性質。它註入黑竜江後,形成南黃北黑水色,人們把這一河段稱為“混同江”。
鼕季的鬆花江,氣候嚴寒,有時會降至攝氏零下三十度,結冰期長達五個月。但是在豐滿水電廠這一段從不結冰,據說是因為通過發電廠流入江裏的水溫甚高所致。這一段夾帶暖流的江面,不斷冒起團團蒸汽,凝結在岸邊的柳絲、鬆葉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瑩似玉的冰花,十裏長堤頓時成了玲瓏剔透、玉樹銀枝的世界。這就是聞名全國的“樹挂”奇景。
冰燈是鬆花江流域一種特有的民間藝術,每當千裏冰封的季節,傢傢戶戶的屋檐下,便會懸挂起一盞盞別出心裁的自製冰燈。所謂冰燈,是真正用冰製成像玻璃一樣的燈罩,可以點上燭火。根據東北文獻記載,早在清代已有冰燈製作,歷史相當悠久。初期的冰燈,不過是當地貧窮人傢過年過節時張挂的一種簡陋裝飾,其後纔逐漸發展成為造型復雜、多姿多采的冰製藝術品。
人們常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鬆花江水纔無愧於從天上來呢。鬆花江是滿語“鬆阿裏烏拉”的轉譯,就是“天河”的意思。把鬆花江比作從九天落到地上的天河,概括了它的寬廣綿長、富饒美麗和神奇風光。 |
|
鬆花江聯繫方式 地址:黑竜江省哈爾濱鬆花江風景區。
郵編:150000 鬆花江投訴電話 哈爾濱市旅遊投訴電話:0451-84664315
黑竜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451-8701005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鬆花江節慶活動 哈爾濱冰雪節12月至次年1月
一年一度的哈爾濱冰雪節,在每年十二月份到翌年一月份舉行,這是我國第一個以冰雪為內容而組織的區域性節慶活動。每年的哈爾濱冰雪節都舉辦大型的鼕泳比賽,場面非常壯觀。
屆時,遊人可以到哈爾濱市一睹冰燈、雪雕的美景,欣賞冰雪文藝晚會,還可以參加很多冰雪娛樂項目。哈爾濱冰燈和雪雕藝術已成為世界冰雪藝術的三大奇葩之一。
哈爾濱音樂會陰歷八月六日至十五日
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簡稱“哈夏會”)是國傢級音樂盛會,每屆於隔年的8月6日至15日舉行,歷時10天。
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是酷愛高雅藝術的哈爾濱人的獨創,規模盛大,群星薈萃,已成為音樂藝術傢的搖籃。
現在已升華為地方傳統音樂節,也成為我國傳統的音樂盛會,是中國“三大音樂會”之一,並由此奠定了哈爾濱音樂名城的地位。
滾冰節正月十五
滾冰節是當地的民間習俗,由來已久,元宵節的夜晚,人們將蠟燭點燃,放在河面上擺成各種圖形,同時,男女老少都要到冰封的江面上打滾嬉戲,據說可以滾去煩惱,滾去災禍,滾來好運,滾來幸福。
這一習俗,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鬆花江江神獨角竜的女兒與這裏一位捕魚的小夥子産生了愛情並結成夫妻,過着幸福寧靜的生活。此事被獨角竜發觀,大年初一,獨角竜用獨角豁開江面,將竜女抓回,並想用瘟疫懲罰小夥子和村民。竜女就托夢給心上人,囑咐小夥子正月十五的晚上到冰面上去打滾,左打九個滾,再右打九個滾,就可以躲過瘟疫。於是元宵節晚上,全村老小都到冰面上去打滾,果真躲過災禍。村民怕獨角竜再報復,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都到冰面上去打滾,漸漸的形成一種獨特的民俗延續至今。
民間冰燈節春節和元宵節期間
民間的冰燈節,是在春節和元宵節期間進行,一般都是將一傢一戶自製的冰燈擺放到自己的院子裏。隨着文化娛樂活動的規模逐步擴大,開始在村子的廣場或娛樂場所搞冰燈製作比賽活動。這種活動,給鄉村增加了濃郁的節日氣氛。 鬆花江開放時間 8:00——17:00 鬆花江最佳旅遊時間 前往哈爾濱旅遊,最佳的季節是以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此時,滿目的銀裝素裹,雖然寒冷,卻到處可以看到與江南水鄉迥異的雪地冰天景色;另外,7月至9月的夏季,對遊客而言,絶對是理想的避暑佳季。
哈爾濱位於最北端,是我國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的大都市。四季分明,鼕季漫長寒冷,而夏季則顯得短暫涼爽。
哈爾濱的集中降水期為每年7至8月,集中降雪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年平均溫度3.6℃。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13.2℃至零下24.8℃,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為18.1℃至22.8℃。
3-5月份為春季,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而且變化無常,升溫或降溫一次可達10℃左右。
6-8月份為夏季,炎熱濕潤多雨,7月份平均氣溫19-20℃,最高氣溫達38℃。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由於降水集中,間有暴雨,易發生洪澇災害。
9-11月份為秋季,降雨明顯減少,晝夜溫差變幅較大,9月份平均氣溫為10℃,10月份北部地區已到0℃,南部地區2-4℃。
12-次年2月份為鼕季,漫長而寒冷乾燥,雪覆大地。1月平均氣溫零下15℃-零下30℃,最低氣溫曾達零下52.3℃。 鬆花江特別提醒 1、遊客可在當地購買羽絨衣褲、羊毛衣褲,價格便宜不說,且厚實耐寒,此外,帶上一套帽子、圍巾加手套即可萬無一失。
2、東北地區室內外溫差很大,冷熱交替,極易感冒,所以最好帶上感冒藥之類的藥品。
3、在氣候嚴寒、乾燥的地方,手容易起刺,嘴唇易幹裂,帶上潤唇膏或潤膚品,總不會有錯。
4、在零下幾十度的哈爾濱,專業相機的快門會凍得開不了,所以,如果帶上專業相機,一定要註意機器的保暖。
5、有幸到當地人傢中做客,可以試着在炕上用餐,非常有意思,如果睡在炕上的話,很容易“上火”,起床後應多喝開水,多吃水果。 鬆花江美食 來到哈爾濱,正宗的俄羅斯大餐是千萬不容錯過的。此外,吃熊掌,嘗飛竜,品“三花”,啖猴頭,盡品山珍,遍嘗佳餚,也是盡興旅遊哈爾濱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福泰樓、北來順、華梅西餐廳、江南春、 西格瑪食府、福成肥牛火鍋城、老都一處餃子館、東方餃子王、吳記醬骨頭燉菜館等都是哈爾濱著名的特色餐館。
鬆花江住宿 哈爾濱的旅館服務業非常發達,有數十個涉外酒店,上百個星級賓館,各色中小旅館、招待所不計其數,可滿足中外遊客各種需要。
市內的星級賓館均設施齊全,豪華舒適,當然房價不菲。所以,對於大多數自助旅遊者或背包族來說,某些服務良好、環境優雅的中小旅館、招待所,房價低廉,方便實惠,應是更好的選擇。 鬆花江購物 哈爾濱是東北最大的商業城市之一,秋林公司、哈爾濱市第一百貨商店、哈爾濱商廈、鬆雷大廈、金太陽精品城、中藝百貨等都是全國聞名的商業企業。
在這裏,遊客可以買到很多物美價廉的皮貨(皮衣、皮帽、皮鞋)及其他一些當地的土特産品,聞名中外的東北特産人參、鹿茸等珍品也能在這些商店中以很低的價格買到。猴頭是真正的“山珍”,物美且價廉;淡水魚王鱘鰉魚、大馬哈魚、三花魚(鯿花、鰲花、吉花)是真正的人間美食,河中極品,鮮嫩可口;風幹香腸雖然難登國宴之類大雅之堂,卻是民間真正的佐酒之佳品,盛宴之珍饈;北國紅豆、山野菜雖不足挂齒,前者卻如“相思豆”般含義深厚,後者則是真正的北方野味,都值得購買。
鬆花江交通 市區內有主要景點的市區旅遊觀光中巴綫路。 鬆花江玩法 觀光、遊覽、
鬆花江是黑竜江的最大支流,東北地區的大動脈,本身也有兩條主要支流。其一為源於白頭山天池的第二鬆花江,另一為源於小興安嶺的嫩江,兩條支流在扶餘縣匯合始稱鬆花江,折嚮東北流至同江縣註入黑竜江。全長一千八百四十公裏,流域面積54萬平方公裏。
鬆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産藴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鬆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産大豆、玉米、高粱、小麥。此外,亞麻、棉花、菸草、蘋果和甜菜亦品質優良。鬆花江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大淡水魚場,每年供應的鯉、卿、鰉、哲羅魚等,達四千萬公斤以上。
鼕季的鬆花江氣候嚴寒,有時會降至攝氏零下三十度,結冰期長達五個月。但是在豐滿水電廠這一段從不結冰,據說是因為通過發電廠流入江裏的水溫甚高所致。這一段夾帶暖流的江面,不斷冒起團團蒸汽,凝結在岸邊的柳絲、鬆葉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瑩似玉的冰花,十裏長堤頓時成了玲瓏剔透、玉樹銀枝的世界。這就是聞名全國的“樹挂”奇景。 |
|
鬆花江,女真語(滿語)“鬆啊察裏烏拉”,漢譯“天河”。古代是東北流直至韃靼海峽的巨大河流名稱(混同江),建國後改為黑竜江支流。現為黑竜江在中國境內的最大支流。由頭道江、二道江、輝發河、飲馬河、嫩江、牡丹江等大小數十條河流匯合而成。發源於中、朝交界的長白山天池,流嚮西北在扶餘縣三岔河附近與嫩江匯合,後折嚮東流稱鬆花江幹流。在同江附近匯入黑竜江。全長1,927公裏(1,197哩),流域面積約550,000平方公裏(212,000平方哩),跨越遼寧、吉林、黑竜江和內蒙古四省區。支流有頭道江、二道江、輝發河、飲馬河、嫩江、鬆花江鳥瞰呼蘭河、牡丹江等。牡丹江上火山熔岩堰塞河道,形成鏡泊湖,建有水電站。1932年洪水漫進哈爾濱市。每年通航期約200天,哈爾濱以下可通航千噸以上江輪。鼕季河流封凍,但江面冰厚,可通行汽車、牽引機,交通便利。佳木斯以下為鬆花江、黑竜江和烏蘇裏江衝積成的三江平原,地勢低平,湖泊沼澤廣布。現已建設為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全流域有大小水庫1,800多座,蓄水量為200億立方公尺,其中鬆花江上遊的豐滿水電站庫容107億立方公尺,裝機容量554,000瓦。
鬆花江流域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北部,東西長920km,南北寬1070km。流域面積55.68萬km2。鬆花江是黑竜江右岸最大支流。東晉至南北朝時,上遊稱速末水,下遊稱難水。隋、唐時期,上遊稱粟末水,下遊稱那河。遼代,全河上下遊均稱混同江、鴨子河。金代,上遊稱宋瓦江,下遊稱混同江。元代,上、下遊統稱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間始名鬆花江。
鬆花江有南北兩源:
北源嫩江是比較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裏山,自北嚮南流至三岔河,全長1379公裏,流域面積28.3萬平方公裏,占鬆花江總流域面積的51.9﹪;流量占鬆花江幹流的31﹪。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裏山中段南側,源頭稱南甕河,河源高程1030m,自河源嚮東南流約172km後,在第十二站林場附近與二根河會合,之後稱嫩江。嫩江接納了許多發源於大小興安嶺的支流,主要有甘河、諾敏河、雅魯河、綽爾河、洮兒河、科洛河、訥漠爾河、烏裕爾河等,組成樹枝狀的水係。它在嫩江縣以上河段,兩岸高山陡峻,水流湍急,屬於山間溪流性質河段;嫩江縣以下,地勢漸平;進入鬆嫩平原,江面逐漸開闊。
南源發源於長白山主峰長白山天池,海拔高程2744m,全長795公裏,流域面積78180平方公裏,占鬆花江流域總面積的14.33%。它供給鬆花江39%的水量。鬆花江上遊又有兩源:南源頭道江、北源二道江,均發源於長白山。兩源在吉林靖宇縣兩江口相匯以後始稱鬆花江。北源二道江的上源又有五道自西嚮東排列的白河,其中二道白河源出長白山天池,是鬆花江的正源。鬆花江上中遊河𠔌狹窄,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兩源在黑竜江省和吉林省交界的三岔河(屬吉林扶餘縣)匯合以後始稱東流鬆花江。鬆花江自三岔河附近嚮東北方向奔流,江面開闊、平緩、水深。沿途又接納了呼蘭河、湯旺河、拉林河、牡丹江等許多支流。它穿過小興安嶺南端𠔌地,在同江附近註入黑竜江。全長1045公裏。由於它穿行小興安嶺山𠔌,夏季山地多雨,洪水暴發,流水呈淡黃色,含沙量0.16公斤∕立方米,具有明顯的山區河流性質。它註入黑竜江後,形成南黃北黑水色,人們把這一河段稱為“混同江”。
如以嫩江為源,鬆花江河流總長2309km,以二道白河為源,則為1897km。從南源的河源至三岔河為鬆花江上遊,河道長958km,落差1556m。從三岔河至佳木斯為鬆花江中遊,河道長672km。從佳木斯至河門為鬆花江下遊,河道長267km,中下遊落差共78.4m。
據鬆花江河口控製站1956~1979年資料推算,鬆花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734.7億m³,多年平均年徑流深131.6mm。
鬆花江流域各河流的含沙量不大,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張廣纔嶺、老爺嶺等部分山區河流的含沙量不到0.1kg/m³,其餘為0.1~0.5kg/m³,衹有個別河流大於1kg/m³。幹流左側支流呼蘭河上的蘭西站最大,為2.8kg/m³,螞蟻河的蓮花站最小,為0.7kg/m³。
鬆花江流經黑竜江、內蒙古、吉林三省(區),溝通了哈爾濱、佳木斯、齊齊哈爾、吉林等主要工業城市及黑竜江、烏蘇裏江國際界河,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水上運輸綫,電是中國重點進行內河航運建設的河流之一。鬆花江水係航道總里程2667km,可通航50~1000t級船舶,現有大小港站和裝卸點161處,其中較大港門28處。
鬆花江是黑竜江右岸最大的支流。全長1900公裏,流域面積54.56萬平方公裏,超過珠江流域面積,占東北三省總面積69.32﹪。逕流總量759億立方米,超過了黃河的逕流總量。
鬆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産藴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
鬆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産大豆、玉米、高粱、小麥。此外,亞麻、棉花、菸草、蘋果和甜菜亦品質優良。鬆花江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大淡水魚場,每年供應的鯉、卿、鰉、哲羅魚等,達四千萬公斤以上。因此,鬆花江雖然是黑竜江的支流,但對東北地區的工農業生産、內河航運、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經濟和社會意義都超過了黑竜江和東北其他河流。
鼕季的鬆花江,氣候嚴寒,有時會降至攝氏零下三十度,結冰期長達五個月。但是在豐滿水電廠這一段從不結冰,據說是因為通過發電廠流入江裏的水溫甚高所致。這一段夾帶暖流的江面,不斷冒起團團蒸汽,凝結在岸邊的柳絲、鬆葉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瑩似玉的冰花,十裏長堤頓時成了玲瓏剔透、玉樹銀枝的世界。這就是聞名全國的“霧凇”奇景。
冰燈是鬆花江流域一種特有的民間藝術,每當千裏冰封的季節,傢傢戶戶的屋檐下,便會懸挂起一盞盞別出心裁的自製冰燈。所謂冰燈,是真正用冰製成像玻璃一樣的燈罩,可以點上燭火。根據東北文獻記載,早在清代已有冰燈製作,歷史相當悠久。初期的冰燈,不過是當地貧窮人傢過年過節時張挂的一種簡陋裝飾,其後纔逐漸發展成為造型復雜、多姿多彩的冰製藝術品。
人們常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鬆花江水纔無愧於從天上來呢。鬆花江是女真語(滿語)“鬆阿察裏烏拉”的轉譯,就是“天河”的意思。把鬆花江比作從九天落到地上的天河,概括了它的寬廣綿長、富饒美麗和神奇風光。 |
|
松花江 水系组成
鬆花江水係發育,支流衆多,流域面積大於1000km2的河流有86條、在鬆花江上遊,面積大於1萬km2的支流有3條;在嫩江,面積大於1萬km2的支流有8條;在鬆花江幹流,面積大於1萬km2的支流有6條(見鬆花江流域水係示意圖)。
鬆花江流域一大特點是湖泊沼泡較多,大小湖泊共有600多個。這些湖泊大部分在鬆花江中遊、嫩江下遊,以及嫩江支流烏裕爾河、雙陽河、洮兒河和霍林河下遊的鬆嫩平原的低窪地帶以及鬆花江下遊地區,有的湖沼在江道上或江道旁側,並與江道連通,如鏡泊湖、月亮泡、嚮海泡和連環湖等,這些湖泊對調節和滯蓄洪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2.1 鬆花江正源(西流鬆花江)
鬆花江正源,亦是鬆花江的南源,除540.8km3面積屬遼寧省外,其餘都在吉林省境內。鬆花江正源幹支流流經吉林省的安圖、敦化、吉林、長春、扶餘等26個市、縣,河流總長958km,流域面積7.34萬km2。主要支流有頭道江、輝發河、鰲竜河和飲馬河等。整個流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江道由東南流嚮西北。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比較充沛,水資源較豐富,特別是上遊山區,山高河陡,水能資源很也豐富。鬆花江幹流水能理論藴藏量80.29萬kW,河流落差1556m。
根據鬆花江地貌,大致分為4段,即河源段、上遊江段、丘陵區江段和下遊江段。
從源頭到二道江與頭道江會合的兩江口,為河源段。河道長255.7km,集水面積18724km2,整個江段位於長白山山地。全江段山嶺連綿,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河𠔌狹窄,江道彎麯,河底為石質,有岩坎、暗礁和深潭。河源段內有較大支流五道白河、古洞河和頭道江。
從兩江口到豐滿電站壩址,為鬆花江的上遊江段,長208.1km,集水面積24237km2,江段坡降為0.4‰~1.6‰,河𠔌呈“V”型。本江段內有較大支流蛟河和輝發河匯入,已建有梯級水電站白山、紅石和豐滿電站。由豐滿電站壩址到沐石河口,為鬆花江的丘陵區江段,長190.7km,集水面積9457km2,兩岸丘陵海拔300~500m。較大支流溫德河、鰲竜河和沐石河均位於左岸,呈不對稱的河網型,兩岸河𠔌展闊,是主要農業區。由沐石河口到鬆花江河口,是下遊江段,江道長170.9km,區間集水面積21416km3,江道較寬,沿岸多沙丘,河道中叉河、串溝和江心洲島較多,江心島上叢生柳條雜草。本江段內除左岸有大支流飲馬河,右岸支流很少。
據鬆花江河口控製站1956—1979年資料推算,鬆花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62億m3,多年平均年徑流深209.6mm。
2.2 嫩江
是鬆花江的北源,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裏山中段南側,正源名南甕河(又名南北河),河源海拔1030m。嫩江自河源流嚮東南,在十二站林場南約lkm處,與二根河會合,轉嚮南流,始稱嫩江。幹流全長1370km,流域面積29.7萬km2。嫩江右岸多支流,左岸支流較少,左右岸支流均發源於大、小興安嶺支脈,順着大、小興安嶺的斜坡面嚮東南或嚮西南人幹流。嫩江流域有面積大於50km2的河流229條,其中流域面積50~300km2的河流有181條;300~1000km2的有32條;1000~5000km2的有11條;大於5000km2的有5條。嫩江流域水資源比較豐富,由於上遊有80%以上面積為茂密的森林覆蓋,河流的含沙量較小,富拉爾基斷面以上多年平均輸沙率為4.45kg/s,多年年均輸沙量為140萬t,年平均最大含沙量為24.5g/m3,年平均最小含沙量為1.8g/m3。嫩江幹流落差441.8m,水力資源主要在幹流的上遊和右側支流,幹流可開發裝機容量大於1萬kW的水電站有臥都河、古裏河、固固河、拉拋、庫漠屯、尼爾基、大裏灣和大安等8座。
根據嫩江流域的地貌和河𠔌特徵,可將嫩江幹流分為上、中、下遊三段,即從河源到嫩江縣為上遊段,長661km,其中河源區河道長172.2km,河源區為大興安嶺山地,河𠔌狹窄、河流坡降大,水流湍急,水面寬100~200m,洪水時比降3‰~4‰,河床為卵石及砂礫組成。從多布庫爾河口以下,江道逐漸展寬,水量增大,河𠔌寬度可達5~10km。上遊段左岸有臥都河、固固河、門鹿河和科洛河註入,右岸有那都裏河、大小古裏河和多布庫爾河註入。
由嫩江縣到莫力達瓦達斡爾旗為中遊段,長122km。平均坡降0.32‰~0.28‰,是山區到平原區的過渡地帶,兩岸多低山、丘陵,地勢比上遊平坦,兩岸不對稱,特別是左岸,河𠔌很寬。本河段支流很少,除右岸有較大支流甘河匯人外,其餘均為一些小支流和小山溪。
由莫力達瓦達斡爾旗到鬆原為下遊段,長587km。下遊段為廣阔的平原,河道蜿蜒麯折,沙灘、沙洲、江汊多。河道多呈網狀,兩岸灘地延展很寬,最寬處可達10km,最大水深5.5~7.4m。齊齊哈爾市以上平均坡降0.2‰~1‰,齊齊哈爾市以下為0.04‰~0.1‰,主槽水面寬300~400m,水深3~4m,河道有很好的自然蓄洪的能力。由於右側多條支流匯人,洪水集中,所以本幹流段防汛任務很重。下遊河網密度增大,支流增多,從上到下右岸有諾敏河、阿倫河、音河、雅魯河、綽爾河、洮兒河和霍林河,左岸有訥漠爾河、烏裕爾河和雙陽河。
據嫩江河口控製站1956~1979年資料推算,嫩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27.3億m3,多年平均年徑流深79.6mm。
2.3 鬆花江幹流(東流鬆花江)
鬆花江與嫩江匯合口海拔128.22m。由匯合口至通河,幹流流嚮東,通河以下,流嚮東北,經肇源、扶餘、雙城、哈爾濱、阿城、木蘭、通河、方正、佳木斯、富錦、同江等市縣,於同江縣東北約7km處由右岸註入黑竜江,河口海拔57.16m。幹流全長939km,區間集水面積18.64萬km2。鬆花江幹流兩岸河網發育,支流衆多,集水面積大於50km2的支流有794條;其中50~300km2的有646條;300~1000km3的有104條,1000~5000km3的有33條;5000~10000km3的有3條;10000km3以上的有6條。幹流落差78.4m,河流坡降比較平緩,平均為0.1‰,幹流上理想的水電站開發壩址為依蘭水利樞紐。幹流中遊右側支流牡丹江,發源於長白山脈的牡丹嶺,全長725km,落差1007m,河道平均坡降1.39‰,比降陡峻,水量比較豐富,其水能理論藴藏量51.68萬kW,占鬆花江幹流區段理論藴藏量的17.6%。
根據鬆花江幹流的地形及河道特性,可分為上、中、下三段,即由三岔河至哈爾濱市為上段,上段全長240km,區間集水面積3萬km2,河道流經鬆嫩平原的草原、濕地,其中三岔河至下岱吉坡降較緩,為0.022‰;下岱吉至謝傢屯江道坡降0.06‰;謝傢屯附 近至哈爾濱坡降o.052%。本段內支流較少,下岱吉附 近右岸有大支流拉林河匯人。
哈爾濱市至佳木斯市是鬆花江幹流中段,河道長432km,穿行於斷崖、低丘和草地之間。由哈爾濱市至通河,江道比降較平緩,為0.055‰~0.044‰,左岸有最大的支流呼蘭河匯人。下行20km,江道進入長達130km的低山丘陵地帶,兩岸是張廣纔嶺和小興安嶺的山前過渡帶,河𠔌較狹,兩岸為高平原和丘陵區,左岸有支流少陵河、木蘭達河,右岸有螞蟻河註入。自通河縣下行約70km,進入幹流上有名的“三姓”淺灘區,淺灘區長約27km,江道水面寬1.5~2.0km,坡降0.06‰~0.15‰,中、低水時期水深衹有lm多,枯水時水深降至lm以下,流速衹有lm/s。航運水路寬500~600m,江道中多島嶼和沙洲,並有暗礁,且有多處岩石突露水面,為鬆花江上有名的礙航江段。過三姓淺灘,右岸有大支流牡丹江和倭肯河匯人,左岸有湯旺河匯入,本河段水面逐漸展闊,水深也逐漸加大。佳木斯市市區附近,鬆花江幹流較順直,主槽寬800~1300m,水深8~11m,河道坡降0.1‰。
由佳木斯至同江是鬆花江幹流下段,全長267km,穿行於三江平原地區,兩岸為衝積平原,地勢平坦,雜草叢生,河道和灘地比較開闊,水道歧流縱橫,灘地寬5~10km,江道中淺灘很多。鬆花江幹流在同江縣城東北註入黑竜江,整個下遊河段,地勢低平,歷來是防洪重點地區之一。本段有梧桐河和都魯河兩大支流匯人。 |
|
3.1 地貌
鬆花江流域介於北緯41°42′~51°38′、東經119°52′~132°31′之間,流域面積55.68萬km2,占黑竜江總流域面積184.3萬km2的30.2%。流域西部以大興安嶺與額爾古訥河分界,海拔700~1700m;北部以小興安嶺與黑竜江為界,海拔1000~2000m;東南部以張廣纔嶺、老爺嶺、完達山脈與烏蘇裏江、綏芬河、圖們江和鴨緑江等流域為界,海拔200~2700m;西南部是鬆花江和遼河的鬆遼分水嶺,海拔140~250m,是東西嚮橫亙的條狀沙丘和內陸濕窪地組成的丘陵區;流域中部是鬆嫩平原,海拔50一200m,是流域內的主要農業區。鬆花江在同江附近註入黑竜江後,與黑竜江、烏蘇裏江下遊的廣大平原組成有名的三江平原。
3.2 氣候與水文
流域地處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氣候特點非常明顯,鼕季寒冷漫長,夏季炎熱多雨,春季乾燥多風,秋季很短,年內溫差較大,多年平均氣溫在5~3℃之間,年內7月溫度最高,日平均可達20~25℃,最高曾達40℃以上;1月溫度最低,月平均氣溫-20℃以下,最低氣溫嫩江紮蘭屯附近曾達-42.6℃。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00mm左右,東南部山區降水可達700~900mm,而幹旱的流域西部地區衹有400mm,總的趨勢是山丘區大,平原區小;南部、中部稍大,東部次之,西部、北部最小。汛期6~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鼕季12~2月的降水量僅為全年的5%左右。
鬆花江流域的歷史洪水年份有1794、1851、1856、1862、1886、1896、1908、1909、1911、1914、1929、1932、1934、1943、1945年共15個年份。其中,1932年洪水波及面最廣。新中國成立後實測的大洪水年份有1953、1956、1957、1960、1969、1998年。1998年人汛之後,鬆花江上遊嫩江流域降水量明顯偏多,先後發生了三次大洪水。第一次洪水發生在6月底至7月初,第二次洪水發生在?月底至8月初,第三次洪水發生在8月上中旬,為嫩江全流域型大洪水。受各支流來水影響,嫩江幹流水位迅速上漲,同盟、齊齊哈爾、江橋和大賚水文站最高水位分別超過歷史實測最高水位0.25、0.69、1.61、1.27m。在嫩江堤防6處漫堤决口的情況下,齊齊哈爾、江橋、大賚站的洪峰流量都超過了1932年。鬆花江幹流哈爾濱8月22日出現最高水位120.89m,超過歷史實測最高水位0.84m,流量16600m3/s,為20世紀第一位大洪水。鬆花江流域洪水的産生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汛期籠罩面積較大的暴雨所産生;其二是汛期在流域內某個地區出現連陰雨天氣,時間可長達1個月或以上,在這連陰雨天中出現暴雨而形成洪水。鬆花江流域的洪水包括春汛和夏汛兩種洪水,春汛洪水與初春河流開江時的凌汛洪水時間基本上相同,約發生在每年的4~5月份,凌汛洪水經常出現冰壩。據依蘭站統計,1956~1976年的21年中,有13年發生冰壩,冰壩高度一般為4~6m,最高達15m,冰壩長度5~10km。夏秋大汛洪水則出現在6~8月份,有時延期到9月份。
3.3 水資源
全流域水資源總量為880.28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和地下水可開採量合計為851.5億m3。地表水資源總量為734.7億m3,其中嫩江為227.3億m3,占30.9%;鬆花江正源為172億m3,占23.5%;鬆花江幹流334.8億m3,占45.6%。
鬆花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並以嫩江、西流鬆花江幹流、牡丹江較為集中。流域內水能理論藴藏量1萬kW以上的幹支流河道有7l條,總的理論藴藏量為659.85萬kW,其中西流鬆花江幹支流為139.82萬kW,占全流域的21.2%;嫩江幹支流為227.12萬kW,占34.4%;鬆花江幹流及其支流為292.91萬kW, 占44.4%。
3.4 生態特徵
河流浮遊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毫剋/升): 浮植物總計7.00, 其中硅藻73.7%, 緑藻5.4%, 藍藻0.1%, 甲藻5.1%, 金藻黃藻8.3%, 裸藻0.4%。
河流浮遊動物生物量(毫剋/升): 原生生物量0.09, 輪蟲生物量1.52, 枝角生物量0.02, 橈足生物量0.08, 總生物量1.7, 春季生物量2.63, 夏季生物量2.93, 秋季生物量1.77, 鼕季生物量0.54, 季節平均量1.97。(以上資料來源於中國漁業區劃)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鬆花江魚類資源十分豐富,“三花五羅”、大白魚、鱖魚等名貴品種早就聞名於世,全流域魚類品種達77種。
鬆花江幹流及其北源嫩江是我國北方淡水魚重要産地之一,盛産鯉草魚、鯰魚等。 |
|
鬆花江流域水能資源較豐富,規劃建21級水電站,共裝機415.04萬kW,平均年發電量合計為91.55億kW?h。已建1萬kW以上水電站8座,總裝機容量338.81萬kW,年發電量56.69kW?h。各河段的開發任務不同:①嫩江上遊,規劃佈置臥都河、窩裏河、固固河、庫莫屯4級水電站,共利用水頭125m,總庫容137億m3,共裝機35.84萬kW;②嫩江中下遊規劃設置尼爾基和大賚兩級水利樞紐。尼爾基樞紐總庫容為82.2億m3,其中防洪庫容24.64億m3,可使齊齊哈爾市防洪標準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③鬆花江豐滿水電站以上河段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在本河段佈置7級樞紐,共裝機321.4萬kW。其中白山、紅石、豐滿3座電站已建成,裝機270.4萬kW。處於最上遊的鬆山樞紐為一引水樞紐,把鬆花江的源流漫江的水量通過水庫調節,用長12.6km的引水洞引到支流鬆江河,集兩河的水量在一起由建於鬆江河上小山、雙溝、石竜3級水電站發電,共裝機5l萬kW。支流鬆江河在白山水電站上遊匯人幹流。經白山、豐滿水庫調節可將百年一遇以下洪水控泄為5500m3/s出庫;④豐滿以下河段規劃佈置哈達山水利樞紐,總庫容42.2億m3,其中調節庫容33.5億m3。經其調節可多提供水量81億m3/年;⑤鬆花江幹流的開發任務是渠化河道,以滿足通航要求,設置了7級航運樞紐。
截止1988年,鬆花江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6551座,總庫容257.28億m3,其中大型水庫22座,總庫容240.47億m3,防洪庫容64.16億m3。在大型水庫的總庫容中,鬆花江幹流上的豐滿、白山水庫的庫容為155.63億m3,占流域大型水庫總庫容的64.7%,而水庫的防洪庫容為26.52億m3,占大型水庫防洪總庫容的41.3%。22座大型水庫控製流域面積為10.41萬km,占流域總面積的18.7%。中型水庫103座,總庫容27.6億m3,但防洪庫容較小,大部分為農田灌溉而興建。
引鬆入長(春)調水工程1994年9月開工,1998年11月正式通水,調水工程從吉林鬆花江石頭門水庫引水至長春,長63km,引水流量llm3/s,可暫緩長春市用水緊張的局面。
內河航運
鬆花江通航里程1447公裏。齊齊哈爾、吉林以下可通航汽輪;哈爾濱以下可通航千噸江輪;支流牡丹江、通肯河,以及齊齊哈爾市至嫩江縣的嫩江河段均可通航木船。通航期為4月中旬至11月上旬。
鬆花江流域豐富的物産和發達的工農業生産,促進了鬆花江水運的發展,運輸業務十分繁忙,特別是鬆花江幹流的運輸更為繁忙。它是東北地區主要水運幹綫,貨運量占黑竜江水係的95%左右。運輸的主要物資是木材、糧食、建築材料、煤炭、鋼鐵及其製品、日用百貨等。
鬆花江主要港口有哈爾濱、佳木斯、齊齊哈爾、牡丹江、吉林。其中以哈爾濱和佳木斯最為重要,都設有夜航和機械化裝卸設備。哈爾濱是鐵路和水運的中轉港,港口條件較好,枯水期船舶仍可滿載進港。由於河流分佈的影響,哈爾濱港的作用主要限於東北地區。
白山水電站
白山水電站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水電站,位於鬆花江上遊的樺甸市白山鎮,1981年11月正式建廠。主廠房高54米,容納了五臺單機容量約為30萬千瓦的立軸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
總裝機容量170萬千瓦,年發電量20.37億千瓦時,通過220千伏輸電綫路送往東北電網。
白山電站大壩為三心圓混凝土重力拱壩,最大壩高149.5米,壩頂弧長676.5米,白山水庫最大蓄水量64億立方米。
白山水電站是一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防凌、水産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大型骨幹電站。
紅石水電站
紅石水電站也在鬆花江上遊的樺甸市,為白山電廠管轄。紅石水電站安裝45萬千瓦的軸流定漿式水輪發電機組,1985年末第一臺機組發電,設計所發電量4.4億千瓦時,通過66千伏輸電綫路嚮吉林地區供電。
紅石電站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46米,壩長438米。紅石水庫最大庫容2.84億立方米。
豐滿水電站
豐滿水電站建於鬆花江上,位於吉林市區內,是我國第一座大型水力發電站,初建於1937年,1943年第一機組開始發電,當時發電規模較小,至解放前夕又遭破壞,處於癱瘓狀態。建國後經政府大力修復並加以改建,成為東北電網的主力電廠。1988年,二期擴建工程上馬後共安裝10臺機組,總裝機容量72萬千瓦,三期擴建工程完工後,總裝機容量達100萬千瓦。
豐滿水電站壩高91米,壩長1000多米,使湖水形成67米的落差,飛流直下,如白練懸挂,噴珠濺玉,十分壯觀。壩上的鬆花湖,即電站水庫,是發電、防洪、灌溉、航運、養殖、城市用水、旅遊風景區等等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 |
|
鬆花江傳說
人人都知道,松樹衹結鬆塔,衹長鬆籽,不開花。那麽,鬆花江的名字又是怎麽來的?聽放山伐木的老年人說,早些時候,松樹也開花,後來,讓人給藉走了。
很久以前,黑竜江地區,依山傍水,樹木茂盛,人煙稀少。那時的興安嶺和長白山都是連着的,縱橫交錯的江河湖泊直通大海。到處是波浪滔天的景象。在這一片汪洋大水當中,有個生滿蓮花的大湖,叫蓮花湖。不論鼕夏,湖面上總是鋪滿荷花葉子,粉蓮白蓮馬蹄蓮,奼紫嫣紅,一年四季常開不謝。荷葉底下,成群成群的魚和蛤蜊自由遊動,每個蛤蜊殼裏,全含着一顆溜光鋥亮的夜明珠。星光燦爛的夜晚,天上地下,瑞氣千條,霞光萬道,整個大湖,簡直跟“聚寶盆”一樣。
可就在這塊風水寶地,不知何時,闖進一條白翅白鱗的惡竜,它的外號叫“小白竜”。起初它在湖底藏着,不聲不響。後來,越來越放肆,動不動就翻江倒海,把碧碧澄澄的一湖清水攪個底朝天,最後,荷花謝了,魚沒了,蛤蜊也閉了嘴,夜明珠也不再閃光發亮了。一湖清水瞬時變成臭哄哄的死水了。有時小白竜一“炸翅”,立時洪水翻滾,天昏地暗,方圓幾百裏的地方都受到牽連,總也得不到消停。
小白竜為非作歹的事,惹怒了東海的老竜王,就派黑翅黑鱗的大黑竜去降服小白竜。
第一次,大黑竜輕視了小白竜。它一路呼風喚雨,來勢洶洶。半路上,還故意抖動拿來捆小白竜的鎖鏈兒,這一抖頓時電閃雷鳴。小白竜知道來了敵人,就趕緊吃飽喝足,躲在暗處。大黑竜膽壯心粗,在蓮花湖上,鬧騰了半天就是不見小白竜的蹤跡。等大黑竜身睏體乏,那小白竜猛得躥上來,輕鬆地把大黑竜打退到三江口。第二次,大黑竜就順江底走了。可無論它遊到哪裏都把水染的漆黑,還是被小白竜得知了消息,這次又是大敗而歸。
大黑竜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它必須隱藏好自己才能勝利。第二年夏天,地面上布滿了松樹花,潔白一片。有的花,落在水面上,把江河湖泊都蓋住了。大黑竜從中受到啓發,於是它去藉松樹花,來到長白山和興安嶺,使出渾身解數,把松樹花打落在地,竜捲風一掃,松樹花灑滿大江,水立刻變白了。大黑竜養精蓄銳,偷偷來到蓮花湖,戰了三天三夜降服了小白竜。可惜,小白竜沒鎖牢,從東海口拐彎朝南,逃到了如今的興凱湖,大黑竜把所有的江河變成三條大江,就是今天的黑竜江、烏蘇裏江和鬆花江。那座蓮花湖,後來水越來越少,成了半月形的五大連池。大興安嶺和長白山也分開了,南邊一座,北邊一座。
從那以後,松樹就不開花了。為了紀念大黑竜的功勞和松樹花的貢獻,就把那條江叫作鬆花江了。
鬆花江是黑竜江的最大支流。本身也有兩條主要支流,其一為源於白頭山天池的鬆花江正源,另一為源於小興安嶺的嫩江,兩江在扶餘縣匯合稱東流鬆花江,折嚮東北流至同江縣註入黑竜江。全長一千八百四十公裏,流域面積五十四萬平方公裏。鬆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産藴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
鬆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産大豆、玉米、高粱以及小麥。此外,亞麻、棉花、菸草、蘋果和甜菜亦品質優良。鬆花江也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大淡水魚場,每年供應的鯉、卿、鰉、哲羅魚等,達四千萬公斤以上。因此鬆花江的確是東北地區的一條大動脈。鼕季的鬆花江,氣候嚴寒,有時會降至攝氏零下三十度,結冰期長達五個月。
人們常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鬆花江水纔無愧於是從天上來的呢。鬆花江是滿語“鬆阿裏烏拉”的轉譯,就是“天河”的意思。把鬆花江比作從九天落到地上的天河,概括了它的寬廣綿長、富饒美麗和神奇風光,其藴意深遠、引人遐想。
鬆花江源出長白山天池,如一條緑色飄帶橫貫吉林市全城。全長1840多公裏,流域面積545000平方公裏,在全國各大江河流域中,僅次於長江、黃河,居第三位,好比東北人民的母親河。 |
|
第二鬆花江(Di’erSonghuaJiang),即西流鬆花江(自天池而下至扶餘縣三岔河口)建國後曾用名稱,1988年廢止。因西流鬆花江(即鬆花江吉林省段)本為鬆花江這一名詞的歷史根源。強分為第二,有悖歷史。
西流鬆花江,吉林省第一大河。有二源:一為漫江;二為白頭山天池。西北流經撫鬆、靖宇、樺甸、蛟河、永吉、吉林等14縣、市,長約790公裏,在扶餘縣西北三岔河口與嫩江會合,下稱鬆花江。流域面積7.8萬平方公裏。撫鬆兩江口以上為河源區,由頭道江和二道江諸水組成,流經長白熔岩高原區(海拔千米以上)。河床以窄深、坡降大為特徵。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植被覆蓋好;年均流量為81.9立方米/秒。兩江口一豐滿為上遊區,長200多公裏,流經竜崗山和吉林哈達嶺等低山丘陵,河道彎麯,多窄𠔌陡壁,又因匯入輝發河,水量豐富,豐滿、白山等大型電站皆建於此。江寬一般約300米,輝發河口以上水深2~5米,最大洪峰流量1.44萬立方米/秒。豐滿—鬆花江站為中遊區,長192公裏。西北流經吉林丘陵、臺地;有五裏河、鰲竜河和牤牛河等匯入;一般地勢開闊,河𠔌平原占優勢,為吉林地區主要“𠔌倉”和蔬菜基地。該段水量受豐滿水庫控製,流經吉林市區,水質受污染。最大洪峰流量6140立方米/秒,豐滿至九站鼕季不封。鬆花江站—三岔河口為下遊區,長165公裏。流經鬆嫩平原,有飲馬河匯入,河道寬深(一般寬630~1000米,深4~4.5米),多汊流、沙灘和牛軛湖;封凍期(11月中下旬~翌年4月上中旬)130天左右。航運上至吉林,下達三岔河口等地。鬆花江正源流域廣,上遊水力資源豐富,適宜梯級開發;中下遊航運發達,沿江為主要工農業區;下遊是重要漁業基地。
1988年2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廢止第二鬆花江的名稱,恢復鬆花江原稱。 |
|
Songhua Jiang
鬆花江
Songhua Jiang
黑竜江水係最大支流,流經中國東北地區北部。上源一為嫩江,源於伊勒呼裏山南麓;另一即為鬆花江正源(曾稱第二鬆花江),源於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天池。兩江於三岔河匯合後折嚮東北,即鬆花江幹流,於同江縣東北匯入黑竜江。自天池至鬆花江河口全長1657公裏,流域面積55萬餘平方公裏,僅次於長江和黃河,居全國第3位。流域介於北緯40°42□~51°38′,東經119°50′~132°31′,包括黑竜江、吉林兩省大部和內蒙古自治區一部。山地、丘陵占流域面積的63%,平原占29%,餘為沼澤、濕地。(見彩圖中國東北及內蒙古東部衛星影像、三江平原衛星影像)
幹支流概況 嫩江幹流長1490公裏,流域面積24.39萬平方公裏,兩側支流衆多,分別發源於大、小興安嶺,右岸支流多於左岸。幹流在嫩江縣以上,穿流於山地中,多為石質河底,坡陡流急,具有山溪性特徵。嫩江縣以下,河流多彎麯、淺灘,河寬400~1000米,洪水時竟可達數公裏,水深約1米。沿岸有沼澤地,並有牛軛湖,西南部多沙丘。
鬆花江正源長790公裏,流域面積7.82萬平方公裏,衆多支流源於長白山地,多從左岸匯入。上遊穿流於高山峽𠔌,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在吉林市豐滿,人工築壩形成庫容百億立方米的豐滿水庫(亦稱鬆花湖),湖區長約200公裏,有小客輪通航。上遊的水力資源正逐步進行梯級開發。吉林市以下,河𠔌逐漸展寬至300~500米,至扶餘縣以下江面寬約500~1000米,河道坡降僅0.095%,水流漸緩,水深加大到2.5米左右。
鬆花江幹流867公裏,依次有拉林河、呼蘭河、螞蟻河牡丹江、倭肯河、湯旺河等較大支流匯入。幹流河道河槽深廣,坡度較緩,大體可分3段:三岔河至哈爾濱,河道蜿蜒於草原濕地,河寬約370~850米,水淺流緩;哈爾濱至佳木斯,兩岸為臺地和低山丘陵,河寬200~1000米,其中依蘭附近的“三姓淺灘”長達27公裏,險要處岩石多出露水面,江岸石崖不斷,連綿達600餘米。佳木斯以下,地勢平坦,河道寬淺,一般寬約1.5~3公裏,流速緩慢,受黑竜江水頂托,回水可上溯80余公裏,直達富錦。幹流河床平均比降0.083‰,其中三岔河至哈爾濱間比降僅為0.021‰。
氣候與水文 鬆花江流域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鼕季漫長,嚴寒乾燥,夏季溫暖濕潤。流域內降水分佈不勻,長白山地年降水量700~800毫米,嚮西、嚮北遞減。鬆花江徑流中雨水補給約占75~80%,融雪水補給約占15~20%,地下水補給約占5~8%。冰雪融化始於4月,形成春汛。 5、6月夏汛開始,如雨季提早,春汛和夏汛間無明顯低水段。7、8月降雨量占全年總量的一半,水位較枯水期高4~5米,徑流量約占全年的30~40%。9月以後水量下降。 10月下旬~翌年4月中旬為枯水期,徑流約占全年的5~20%。11月中旬~翌年4月初為封凍期,平均最大冰厚1米左右。
鬆花江徑流多年變化明顯,豐水年與枯水年均流量之比達6~7倍,有連續豐水、連續枯水的交替現象。
經濟概況 鬆花江是中國東北境內航運價值較大的河流,幹流哈爾濱以下豐水期可通航千噸以下江輪。鬆花江正源在吉林市以下江段,洪水期可通航200噸以下駁船。嫩江自大安以下有客輪通航。開江後和封江前的短暫流冰期不能航行。寒鼕季節河流封凍,江面可通行汽車、拖拉機等。
鬆花江漁業資源豐富,嫩江下遊為東北地區重要淡水魚産地,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魚、草魚、白鰱、長春鯿、大白魚、鯽魚、鰲花等。
鬆花江流域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産基地和木材、礦産産地。哈爾濱、長春、吉林、齊齊哈爾、佳木斯等城市都位於鬆花江及其支流沿岸。
(佘中盛 孟爾璽)
|
|
- n.: the Songari River, Song huajiang
|
|
鬆花江鎮 鬆花江鄉 鬆花江街道 鬆花江村 |
|
吉林 | 東北 | 鬆花湖 | 滿洲 | 百科大全 | 浪木 | 豐滿 | 旅遊 | 索菲亞教堂 | 自然 | 地理 | 風景 | 河流 | 華僑 | 石油 | 黑竜江 | 大慶 | 城市 | 美食 | 天河 | 滿語 | 河 | 吉林省 | 更多結果... |
|
|
鬆花江鄉 | 鬆花江鎮 | 鬆花江群 | 鬆花江上 | 鬆花江石 | 鬆花江路 | 鬆花江畔 | 鬆花江村 | 鬆花江街 | 鬆花江道 | 鬆花江燒 | 鬆花江嘎 | 鬆花江美 | 鬆花江餃 | 鬆花江醬 | 鬆花江食 | 鬆花江狗 | 鬆花江街道 | 鬆花江農場 | 鬆花江洪水 | 鬆花江地塊 | 鬆花江之子 | 鬆花江地區 | 鬆花江一號 | 鬆花江河燈 | 鬆花江石硯 | 鬆花江大學 | 鬆花江浪木 | 鬆花江中學 | 悲喜鬆花江 | 鬆花江水係 | 第二鬆花江 | 鬆花江流域 | 鬆花江小學 | 鬆花江食府 | 鬆花江狗肉 | 鬆花江苔草 | 鬆花江薹草 | 鬆花江薄鰍 | 鬆花江東街 | 鬆花江西街 | 鬆花江社區 | 鬆花江小學校 | 鬆花江水利史 | 鬆花江指環蟲 | 鬆花江美食城 | 鬆花江餃子王 | 鬆花江餃子館 | 鬆花江醬骨館 | 鬆花江西街西 | 鬆花江街社區 | 鬆花江路社區 | 鬆花江街南口 | 鬆花江冰雪樂園 | 清蒸鬆花江白魚 | 鬆花江公路大橋 | 三棵樹鬆花江橋 | 鬆花江水源之一 | 私立鬆花江大學 | 運光路鬆花江路 | 鬆花江路安圖路 | 鬆花江路營口路 | 延吉路鬆花江路 | 安圖路鬆花江路 | 鬆花江路雙陽路 | 軍工路鬆花江路 | 鬆花江路邯鄲路 | 鬆花江農場場直 | 鬆花江路95弄社區 | 鬆花江濱州鐵路橋 | 烏金屯鬆花江大橋 | 鬆花江農場生産隊 | 鬆花江路延吉東路 | 延吉東路鬆花江路 | 吉林市鬆花江賓館 | 哈爾濱鬆花江凱萊商務酒店 | 鬆江河誠惠鬆花江漂流公司 | 鬆花江通河公路大橋 | 寧波市北侖區鬆花江中學 | 鬆花江三湖自然保護區 | 清康熙鬆花江石夔竜紋暖硯 | 鬆花江下遊鼕季反討伐作戰 | 鬆花江沿岸反討伐作戰 | 鬆花江凱萊商務酒店 | 哈爾濱鬆花江公路橋 | 清康熙鬆花江石瓜池硯 | 清雍正款鬆花江石硯 | 清康熙鬆花江石桃式硯 | 八·一八鬆花江沉船事故 | 軍工路鬆花江路虯江新鎮 | 邯鄲路鬆花江路電力所 | 鬆花江農場第一管理區 | 鬆花江農場第二管理區 | 鬆花江農場第三管理區 | 鬆花江農場第四管理區 | 鬆花江農場第五管理區 | 蒼山路南站鬆花江西街 | 嘉峪關市鬆花江酒樓 | 鬆花江下遊的赫哲族 | 黑竜江省鬆花江藥業有 | 吉林市鬆花江大酒店 | 長白山鬆花江第一漂流風景區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佈吉林鬆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 “八·一八”鬆花江沉船事故 | 哈爾濱鬆花江凱萊花園大酒店 | 鬆花江凱萊商務酒店(哈爾濱) | 吉林省鬆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 | 吉林省鬆花江三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鬆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 | 次韻樂順之司理新釋花鬆花江及上元不張燈二絶句 | 黑竜江省鬆花江藥業有限公司 | 哈爾濱市鬆花江飯店鬆花江鉸子城 | 黑竜江省鬆花江林業管理局廣播電視大學 | 哈爾濱鬆花江紡織有限責任公司 | 鬆花江航運局勞動服務公司勞保服裝廠 | 哈爾濱市鬆花江鞋業製品有限公司 | 哈爾濱鬆花江林業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