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浦銀鯽又稱鬆浦鯽,學名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 songpu (bloch)
該品種是黑竜江水産研究所采用生物技術——人工誘導雌核發育和性別控製,使方正銀鯽産生基因突變,再從突變個體中定嚮培育而成的。它與方正銀鯽的區別在於,體較高,側綫上、下鱗比方正鯽多1個,體色青灰色帶緑色,腹部薑黃色。體長為體高的2.20~2.43倍,鱗式31(7/7)32,鰓耙數47~53個。由於其側綫上鱗與側綫下鱗各為7個,因此易與其他鯽魚(普通鯽側綫鱗一般為6個)區別。屬三倍體雌核發育種群。其含肉率、肥滿度均高於同齡方正鯽。改變了銀鯽生長慢的缺點,加快了生長。在華北地區以南,當年可培育成150~400剋的商品魚。
鬆浦銀鯽在北方地區池塘養殖中,既可主養,也可套養。在鯉魚池中每667平方米(1畝)套養100~200尾鬆浦銀鯽,當年可養成150剋以上的商品魚。主養鯽魚,每667平方米放700~1000尾,當年可養成100剋左右的秋片魚種,翌年秋季可養成200剋以上的商品魚。鬆浦銀鯽在南方推廣以後,由於延長了生長期,比北方地區養殖效果顯著得多,無論是主養,還是套養,當年均可養成可上市的商品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