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鬆江唐經幢投訴電話上海旅遊投訴電話:021-643936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上海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建於唐大中13年(859年)。這座唐經幢共有21級,高9.3米。幢身8面,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全文,並有題記。其餘各級,如托座、束腰、華蓋等部分,雕刻精緻,有海水紋、寶相蓮花、寶珠、捲雲、力士、天王、菩薩、供養人及盤竜、蹲獅等。整個建築高大美觀,雕刻細膩,綫條洗煉圓熟,人獸以至花卉均有豐滿之感,具盛唐風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鬆江區中山東路小學內電話:57822157(事先預約,免費參觀) |
|
鬆江唐經幢
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現存上海最古老的地面建築。位於鬆江鎮中山小學內。建於唐大中十三年(859年),用大青石雕刻壘砌而成。現存21級,高9.3米。幢身8面,刻有《尊勝陀羅尼經》全文,並有題記。據幢上題記中有“立於通衢”等語,可見立幢之地,原為通衢大道。
解放前,經幢無人管理,近一半埋在土中,僅有11級露在地面,幢身殘損剝蝕,各級均顯傾斜。1962年,公佈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0月,市文管會正式批準修復經幢。1963年5月動工,修復工程由上海博物館修復工場負責。對斷裂岩石雕刻品采用聚丙烯酸酯類、環氧樹脂類材料粘結應用工藝技術,經過拆卸,清理地下文物,擡高基礎1.6米,並用考古發現的唐代磚砌池坪散水。內部加架用不銹鋼材料。1963年5月,經幢上部的較小雕刻部件開始進行膠合;逐步取得經驗後,再將大部件進行膠合。接着,幢身通體噴射硅橡膠,以防青石吸水風化。全部工程於1964年11月完成。
經幢經過整修,雄偉秀麗,各層配置及雕刻的圖案都煥然一新,更顯出造型的優美和諧以及雕刻技術的洗練圓熟、細膩生動。如海水紋、山竜束腰、四天王像、菩薩石窟、雄獅、蓮座等,都表現得簡潔明快。經幢頂部一級,周身刻着16個佛像,郡主在二女官扶持下前去禮佛,人物動感和面部表情自然生動,顯示了盛唐的藝術風格。 |
|
Songjiang Tang Jing Chuang鬆江唐經幢Sutra Pillar of the Tang Dynasty in Songjiang 中國唐代佛教石經幢。在上海市鬆江縣鬆江鎮中山小學內。唐大中十三年 (859)建於華亭縣衙前十字街口,是現存唐代經幢中較高大且完整的一座,具有唐代中期石刻藝術風格。1962年,清理地面以下部分,並加固修復。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幢現高 9.3米,八角形,下部為三層八角須彌座。第一層須彌座底部石側刻海口紋,束腰浮雕盤竜;第二層束腰浮雕蹲獅;第三層束腰浮雕坐菩薩。在三座須彌座之上,設勾欄一周以承托幢身。第一層幢身可分上下兩段,八面,直徑76釐米。下段高46釐米,刻捐助錢財物品人姓氏;上段 177釐米,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其上為寶蓋,飾獅首銜環,承托雕有聯珠紋的第二層幢身。再上置捲雲紋托座承第三層幢身。此層浮雕四天王。其上為八角攢尖式檐,檐上是雕有盤竜的第四層圓柱形幢身。 此層浮雕郡主禮佛圖。 其上仍為八角攢尖式檐,最上是八角形平石,頂部已殘缺。全幢造型美觀、雕刻細膩。 楊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