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杭錦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西北部,地跨鄂爾多斯高原與河套平原,黃河自西嚮東流經全旗242公裏,庫布其沙漠橫亙東西,將全旗自然劃分為北部沿河區和南部梁外區。梁外區以草原和天然林保護區為主,草原遼闊,草質優良,並盛産多種野生緑色食品,是自治區重要的草原生態畜牧業基地;沿河區屬於黃河衝積平原,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是自治區高效農牧業基地。全旗轄12個蘇木鄉鎮,總面積1.89萬平方公裏,總人口13.2萬,其中蒙古族2.3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少數民族地區。
杭錦旗地域遼闊、資源富集、物華天寶,具有廣阔的開發前景。
水資源:地下水儲量豐富,年可利用2.9億立方米,開採潛力大。境內有黃河、摩林河兩大水係,其中黃河年過境水量310億立方米,沿黃河242公裏灌區經國傢黃委批準的用水量為4.1億立方米,通過實施節水工程年可置換工業用水1.38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現有耕地88萬畝,宜農宜林待開發土地500萬畝,有可利用草牧場1600萬畝。
煤炭資源:塔然高勒煤田總面積約2200平方公裏,其中已取得探礦權681平方公裏,探明儲量50億噸,目前地質普查已全部完成,265平方公裏完成詳查,見煤深度平均在400米左右,煤層平均厚度在5米左右,詳查區儲量17.04億噸,已經國土資源部核準備案,神華集團將在年內開工建設1000萬噸煤田礦井。該區域煤質優良,為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的“三低一高”不粘結煤,非常適宜於發展煤電、煤化工項目。
天然氣資源:境內天然氣區塊面積9800平方公裏,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500億立方米,是鄂爾多斯大氣田的主要組成部分,中石化華北局大牛地至杭錦旗天然氣管輸工程末站建在錫尼工業園區,年可嚮杭錦旗供氣3—5億立方米。
礦産資源:已探明石膏儲量6500多萬噸;食????儲量505萬噸,天然鹼儲量700多萬噸,芒硝儲量5000萬噸,成為精細化工、醫藥化工的主要原料;是陶土儲量極其豐富,其中“杭錦2#土”性能獨特,已探明儲量3.4億噸,遠景地質儲量10億噸。
植物資源:野生植物374種,其中飼用植物309種,有霸王、沙鼕青、四合木、蒙古扁桃等珍稀植物,現有檸條保存面積230萬畝。
藥材資源:境內有甘草、麻黃、枸杞等139種藥用植物,以甘草、枸杞、苦參儲量最大,其中現有野生甘草保存面積239萬畝,人工甘草65萬畝,總儲量1.95億公斤,是馳譽中外的甘草之鄉,特別是梁外甘草,以其皮色紅、粉性足、酸質多被譽為“中藥之王”。苦豆子保存面積30多萬畝,荒儲量近7000萬公斤。蒙古黃芪人工試種面積1000多畝,正在嚮規模化方向發展。
農畜産品資源:年産糧食穩定在6000萬公斤左右;油葵種植面積32萬畝,年産量5500萬公斤;飼草種植面積達10萬畝;牲畜頭數175萬頭衹,以杭錦白絨山羊和鄂爾多斯肉羊為主,均屬優良品種,年産優質羊絨20.6萬公斤,羊毛150萬公斤,羊肉1500萬公斤,皮張70萬張。
杭錦旗基礎設施完善,區位優勢明顯,投資環境優越。交通條件:杭錦旗地處包頭至銀川中心地段,距包頭機場200公裏,距鄂爾多斯機場100公裏,包蘭鐵路途經杭錦旗,並設杭錦旗站。109國道、110國道、丹拉高速公路縱貫東西,旗級六大幹綫公路全部完成黑色化改造,總里程達727公裏。境內有浮橋兩座,初步形成了以錫尼鎮為中心縱貫南北、連接東西、水旱相通的交通網絡。電力條件:全旗有220千伏變電站1個,110千伏變電站2個,35千伏變電站8個,縣級調度實現自動化,88%的嘎查村通電,全旗供電能力已達到54萬千瓦。另外,北方聯合電力公司建設的6×60萬千瓦火力發電廠正在可研編製階段,年內開工建設;天然氣發電、熱電聯産等電力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實施。通訊條件:城鄉電話普及率達到92%,移動通訊覆蓋全旗。小城鎮建設:全旗擁有1個中心城鎮、7個建製鎮、2個重點工礦區、3個工業園區,城鎮總人口達4萬人,全旗城鎮人均緑地面積達到5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鎮為核心、工業園區為骨幹的功能互補的城鎮網絡群。其中中心城鎮錫尼鎮鎮區面積12平方公裏,公共緑地7.6萬平方米,道路46萬平方米,社會服務和居住服務功能完善,輻射帶動能力較強。
近年來,勤勞勇敢的杭錦幹部群衆不斷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團结拼搏,艱苦創業,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到2003年底,全旗國內生産總值為14.4億元,財政收入為11312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6200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800元。經過幾年的結構調整,工業已成為全旗的主導産業,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農畜産品加工、醫藥加工為主的産業格局,經濟總量以年均20%的速度提升。
“十五”期間是杭錦旗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杭錦人民將繼續用光輝業績鑄造“團结創新、務實爭先”的杭錦精神,按照“強工業、重生態、調結構、鎮拉動”的發展思路,實施科教興旗、工業立旗、開放帶動、資源轉換、小城鎮發展五大戰略,積極推進農牧業産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着力建設錫尼鎮、????海子、巴拉貢三大工業園區,加快建設以農畜産品資源為依托的緑色産業基地,以甘草等資源為依托的中藥材産業基地,以石膏、陶土資源為依托的建材産業基地,以????、鹼、硝等資源為依托的化工基地,培育發展化工、建材、醫藥、林沙、農畜産品加工、高載能等重點支柱産業,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為實現山川秀美、興旗富民、走進前列三大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杭錦旗十三萬各族人民衷心感謝所有關心、支持杭錦旗建設和發展的海內外各界朋友,真誠希望大傢繼續關心、支持、參與杭錦旗的建設與發展,攜手共繪美好藍圖。 |
旗情概況 Overview flag conditions |
杭錦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西北部,地跨鄂爾多斯高原與河套平原,黃河自西嚮東流經全旗242公裏,庫布其沙漠橫亙東西,將全旗自然劃分為北部沿河區和南部梁外區。梁外區以草原和天然林保護區為主,草原遼闊,草質優良,並盛産多種野生緑色食品,是自治區重要的草原生態畜牧業基地;沿河區屬於黃河衝積平原,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是自治區高效農牧業基地。全旗轄7個蘇木鄉鎮,總面積1.89萬平方公裏,總人口13.2萬,其中蒙古族2.3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少數民族地區。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杭錦旗轄5個鎮、1個鄉、1個蘇木:錫尼鎮、巴拉貢鎮、吉日嘎朗圖鎮、呼和木獨鎮、獨貴特拉鎮、伊和烏素蘇木、杭錦淖爾鄉。
杭錦旗地圖自然資源 杭錦旗地域遼闊、資源富集、物華天寶,具有廣阔的開發前景。
水資源:地下水儲量豐富,年可利用2.9億立方米,開採潛力大。境內有黃河、摩林河兩大水係,其中黃河年過境水量310億立方米,沿黃河242公裏灌區經國傢黃委批準的用水量為4.1億立方米,通過實施節水工程年可置換工業用水1.38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現有耕地88萬畝,宜農宜林待開發土地500萬畝,有可利用草牧場1600萬畝。
煤炭資源:塔然高勒煤田總面積約2200平方公裏,其中已取得探礦權681平方公裏,探明儲量50億噸,目前地質普查已全部完成,265平方公裏完成詳查,見煤深度平均在400米左右,煤層平均厚度在5米左右,詳查區儲量17.04億噸,已經國土資源部核準備案,神華集團將在年內開工建設1000萬噸煤田礦井。該區域煤質優良,為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的“三低一高”不粘結煤,非常適宜於發展煤電、煤化工項目。
天然氣資源:境內天然氣區塊面積9800平方公裏,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500億立方米,是鄂爾多斯大氣田的主要組成部分,中石化華北局大牛地至杭錦旗天然氣管輸工程末站建在錫尼工業園區,年可嚮杭錦旗供氣3—5億立方米。
礦産資源:已探明石膏儲量6500多萬噸;食????儲量505萬噸,天然鹼儲量700多萬噸,芒硝儲量5000萬噸,成為精細化工、醫藥化工的主要原料;是陶土儲量極其豐富,其中“杭錦2#土”性能獨特,已探明儲量3.4億噸,遠景地質儲量10億噸。
植物資源:野生植物374種,其中飼用植物309種,有霸王、沙鼕青、四合木、蒙古扁桃等珍稀植物,現有檸條保存面積230萬畝。
藥材資源:境內有甘草、麻黃、枸杞等139種藥用植物,以甘草、枸杞、苦參儲量最大,其中現有野生甘草保存面積239萬畝,人工甘草65萬畝,總儲量1.95億公斤,是馳譽中外的甘草之鄉,特別是梁外甘草,以其皮色紅、粉性足、酸質多被譽為“中藥之王”。苦豆子保存面積30多萬畝,荒儲量近7000萬公斤。蒙古黃芪人工試種面積1000多畝,正在嚮規模化方向發展。
農畜産品資源:年産糧食穩定在6000萬公斤左右;油葵種植面積32萬畝,年産量5500萬公斤;飼草種植面積達10萬畝;牲畜頭數175萬頭衹,以杭錦白絨山羊和鄂爾多斯肉羊為主,均屬優良品種,年産優質羊絨20.6萬公斤,羊毛150萬公斤,羊肉1500萬公斤,皮張70萬張。 |
|
杭錦旗基礎設施完善,區位優勢明顯,投資環境優越。
交通條件:杭錦旗地處包頭至銀川中心地段,距包頭機場200公裏,距鄂爾多斯機場100公裏,包蘭鐵路途經杭錦旗,並設杭錦旗站。109國道、110國道、丹拉高速公路縱貫東西,旗級六大幹綫公路全部完成黑色化改造,總里程達727公裏。境內有浮橋兩座,初步形成了以錫尼鎮為中心縱貫南北、連接東西、水旱相通的交通網絡。
電力條件:全旗有220千伏變電站1個,110千伏變電站2個,35千伏變電站8個,縣級調度實現自動化,88%的嘎查村通電,全旗供電能力已達到54萬千瓦。另外,北方聯合電力公司建設的6×60萬千瓦火力發電廠正在可研編製階段,年內開工建設;天然氣發電、熱電聯産等電力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實施。通訊條件:城鄉電話普及率達到92%,移動通訊覆蓋全旗。
小城鎮建設:全旗擁有1個中心城鎮、7個建製鎮、2個重點工礦區、3個工業園區,城鎮總人口達4萬人,全旗城鎮人均緑地面積達到5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鎮為核心、工業園區為骨幹的功能互補的城鎮網絡群。其中中心城鎮錫尼鎮鎮區面積12平方公裏,公共緑地7.6萬平方米,道路46萬平方米,社會服務和居住服務功能完善,輻射帶動能力較強。 |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
近年來,勤勞勇敢的杭錦幹部群衆不斷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團结拼搏,艱苦創業,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到2006年底,全旗國內生産總值為28.9億元,財政收入為2.0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9554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4997元。經過幾年的結構調整,工業已成為全旗的主導産業,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農畜産品加工、醫藥加工為主的産業格局,經濟總量以年均20%的速度提升。十五”期間是杭錦旗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杭錦人民將繼續用光輝業績鑄造“團结創新、務實爭先”的杭錦精神,按照“強工業、重生態、調結構、鎮拉動”的發展思路,實施科教興旗、工業立旗、開放帶動、資源轉換、小城鎮發展五大戰略,積極推進農牧業産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着力建設錫尼鎮、????海子、巴拉貢三大工業園區,加快建設以農畜産品資源為依托的緑色産業基地,以甘草等資源為依托的中藥材産業基地,以石膏、陶土資源為依托的建材産業基地,以????、鹼、硝等資源為依托的化工基地,培育發展化工、建材、醫藥、林沙、農畜産品加工、高載能等重點支柱産業,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為實現山川秀美、興旗富民、走進前列三大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
|
杭錦旗,商周時為方、羌方、竜方和獫狁等民族遊牧之地。約在公元前十世紀,西伯姬昌派大將南仲北逐獫狁,並在杭錦旗北境修築朔方城,加強了北部邊境的軍事防禦。
春秋戰國時期,杭錦旗境為匈奴遊牧地。1973年,在杭錦旗紅巴拉和阿魯柴登發現春秋晚期和戰國晚期的匈奴墓葬,出土有以各種動物紋為特徵的金銀妝飾品和鐵器,即當時匈奴的遺物。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在全國推行郡縣製。當時,匈奴仍遊牧於河套,經常侵襲秦朝北境。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將蒙恬發兵30萬,北擊匈奴,迫其北退700餘裏,河套地區歸秦所領。秦朝在河套北部設置九原郡,杭錦旗當時屬於九原郡。秦朝廷徙內地民戶到河套地區居住生産,充實邊防。秦末,政局動蕩,戰亂頻繁,所徙居民散,匈奴復居河套地域。
漢初,與匈奴和親修好,雙方相安無事。漢武帝時,國力強盛,開始對匈奴主動徵戰。公元前127年,將軍衛青率大軍出雲中西進,擊敗匈奴,收復河套,漢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議,决計把河套地區經營為抵禦匈奴的“攘外之本”,動用10餘萬人,耗費“數十百巨萬”,於杭錦旗沙日召地區再建朔方城,為朔方郡治。現旗境悉歸朔方郡。朔方郡領數縣,錫尼鎮北庫布其沙漠中有廣牧縣,沙日召一帶為朔方縣,巴拉亥一帶為活野縣,浩繞柴達木一帶為大城縣,毛布拉孔兌溝下遊地區則有渠搜縣和呼遒縣,勝利鄉帶為修都縣。沃野縣還設有????官。
初始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權,建立新朝,改朔方郡為溝搜郡。東漢光武五年(公元29年),割據者盧芳在匈奴的支持下稱帝於五原,戰據朔方、雲中等郡。建安七年(公元31年),盧芳建製的朔方郡太守投降東漢。
東漢初期,將朔方郡直屬並州,郡治移到臨戎縣,杭錦旗仍屬朔方郡。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為南北二部,南匈奴附東漢,入居朔方等郡地,助漢防守。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平息北方割據勢力,但仍無法維持有效統治,減朔方等郡。杭錦旗復為匈奴、鮮卑、烏桓、羌等民族的遊牧地。
兩晉十六國時期,杭錦旗先後歸屬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燕、大夏等國。
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太安二年(公元456年),於杭錦旗東北部置代名郡,領呼遒、渠搜二縣。漢廣牧縣、臨戎縣故城此時仍存留,被稱做甘草城、賀葛真城。其時,東鬍後裔柔然強盛於大漠南北。為拱衛首都單城,防止柔然南進,北魏在北境設6個軍事據點,稱“六鎮”。其中,沃野鎮位於杭錦旗北部巴拉亥地區(北魏中期遷到漢朔方故城,北魏末年遷到今五原北)。
隋朝,杭錦旗北部和西北部分屬五原郡之九原縣、永豐縣。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將隋時的郡改為州,杭錦旗為豐州地。豐州城位於格更召蘇木境內的庫布其沙漠(時稱庫結沙)中,為當時地北交通要衝。豐州漢族人口約萬人,還有大量突劂、吐𠔌渾人。
北宋初年,在豐州居住的民族有藏纔部、突劂人和吐𠔌渾人。其首領王承莫,受宋封號為豐州防御史。與宋交往甚多,常嚮宋朝獻馬、賣馬。率所屬各族人,與契丹人作戰多次,後來又幾次與西夏軍對抗,皆不屈。王承莫還加築舊豐州城。其後,豐州終為西夏所並。宋朝豐州遷到今府𠔌以北。豐州古城被廢棄。
元代,杭錦旗境域屬陝西行省的延安路和甘肅行省的烏刺海路。
明朝於洪武、永樂年間(公元1368—1424年),屢次對退居漠北的故元勢力實行“犁庭掃穴”式的徵戰,在沿邊一帶設立許多軍事衛所,鄂爾多斯地區屬東勝左、右二衛管轄。嗣後,明朝又沿長城一綫陸續設置9個軍事重鎮,稱為“九邊”,鄂爾多斯地區屬“九邊”之一的榆林鎮(今陝西省榆林)。十五世紀六十年代始,蒙古韃靼部所屬各部先後入居鄂爾多斯地區,明朝為保障西北邊境安全,屢次對鄂爾多斯地區蒙古各部用兵,稱為“剿套”、“搜套”、“復套”,然而徒然靡兵費餉,不能達到目的,衹好修築1000多裏長的邊墻,自此倚邊墻而守,放棄河套。
公元1510年,巴圖孟剋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為便於統轄,恢復萬戶組織。鄂爾多斯萬戶此時為右翼三萬戶主幹,駐牧河套。1551年,鄂爾多斯袞必力剋莫日濟農將部衆一分為九,分給九個兒子統領,第三子“衛達爾瑪據右翼達拉特杭錦,墨日更巴罕二部”。
清太宗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清軍渡黃河西察哈爾部林丹汗 兒子額哲,鄂爾多斯部給清軍獻千戶,濟農額璘臣與清軍訂立盟約,承認是清朝藩屬。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鄂爾多斯部大紮木蘇等人叛變清朝,濟農額璘臣和同族固魯岱青善丹、小紮木蘇等沒有參與。受到清朝嘉許,被封爵差位。是年,清朝在鄂爾多斯設旗,衛達爾瑪的第四代後裔小紮木蘇,受任鄂爾多斯右翼後旗(又名杭錦旗)第一任札薩剋。鄂爾多斯諸旗屬內札薩剋,同屬伊剋昭盟。各旗札薩剋輪流擔任盟長、副盟長職務。除理藩院外,還受綏遠城將軍及陝西神木縣理事司員、寧夏理事司員的監督控製。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劃定各旗邊界。杭錦旗境域北至五加河,包括現在杭錦後旗大部、五原縣、烏拉特前旗、臨河市的一部分,面積約8.37萬平方裏。清朝中期,有漢民零星墾種於後套。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實行“旗廳並置”,析置五原廳,管理後套墾務及漢民事務。1914年,伊剋昭盟各旗隸歸綏遠特別區(1929年改省)。在後套地區,五原、臨河等縣相繼設立。1941年,橫跨杭錦旗和鄂托剋旗的“桃力民辦公室”(縣級建置,1943年改為桃力民辦事處)設立,轄杭錦旗黃河以南的近1/3面積。1942年夏,傅作義將軍在後套地區實行新縣製,杭錦旗衹管理後套轄地日漸減少的蒙民及其事務。1949年9月19日,綏遠省和平解放。12月,杭錦旗臨時人民政府成立(後改為杭錦旗人民自治政府、杭錦旗人民政府)。1951年9月,桃力民中心區(由桃力民辦事處改設)被撤銷,所轄地區依照歷史隸屬關係分別劃歸杭錦旗和鄂托剋旗。同年,中共伊剋昭盟盟委派人參加後套地區的土地改革,杭錦旗後套轄區大部劃歸米倉縣(1953年9月改為杭錦後旗)。到1953年8月,杭錦旗的後套轄區全部歸入杭錦後旗、臨河縣、安北縣和五原縣。至此,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旗縣並存”問題得以解决。1954年6月綏遠省撤銷,杭錦旗隸屬內蒙古自治區伊剋昭盟。1956年,達拉特旗十三區的二圪旦灣、芒哈圖二鄉劃入杭錦旗。此後杭錦旗建置,境域未做大變動。 |
|
“庫布齊”為蒙古語,意思是弓上的弦。庫布齊沙漠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脊綫的北部,內蒙古自治區伊剋昭盟杭錦旗、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的部分地區。西、北、東三面均以黃河為界,地勢南部高,北部低。南部為構造臺地,中部為風成沙丘,北部為河漫灘地,總面積約145萬公頃,流動沙丘約占61%,形態以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幹旱、半幹旱區,氣溫高,溫差大,氣候乾燥,年大風天數為25—35天。東部屬於半幹旱區,雨量相對較多;西部屬於幹旱區,熱量豐富;中東部有發源於高原脊綫北側的季節性川溝十餘條,沿岸土壤肥力較高;西部地表水少,水源缺乏,僅有內流河沙日摩林河嚮西北消失於沙漠之中。沙漠西部和北部因其地靠黃河,地下水位較高,水質較好,可供草木生長。庫布齊沙漠的植物種類多樣,植被差異較大。東部為草原植被,西部為荒漠草原植被,西北部為草原化荒漠植被。主要植物種類為東部的多年禾本植物,西部的半灌木植物,北部河漫灘地鹼生植物,以及在沙丘上生長的沙生植物。在北部的黃河成階地地區,多係泥沙淤積土壤,土質肥沃,水利條件較好,是黃河灌溉區的一部分,糧食産量較高,嚮來有“米糧川”之稱。 |
|
- n.: Hangjin Qi
|
|
|
|
杭錦旗站 | 杭錦旗中學 | 杭錦旗蒙醫院 | 杭錦旗防疫站 | 杭錦旗蒙醫醫院 | 杭錦旗人民醫院 | 杭錦旗????務管理局 | 杭錦旗衛生防疫站 | 杭錦旗婦幼保健所 | 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竜子心小學 | 杭錦旗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金穗飯店 | |
|
|
獨貴塔拉鎮 | 呼和木都鎮 | 呼和木獨鎮 | 獨貴特拉鎮 | 四十裏梁鎮 | 錫尼鎮 | 巴拉貢鎮 | 吉日嘎朗圖鎮 | 杭錦淖爾鄉 | 伊和烏素蘇木 | 巴音烏素鎮 | 伊和烏素鎮 | 塔然高勒鄉 | 阿門其日格鄉 | 浩繞柴達木蘇木 | 哈拉淖農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