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木字部 : 姓氏 > 
目錄
繁異體: 拼音: yáng部首: 
 
總筆畫: 7部外筆畫: 3UTF-8: E6 9D A8
 
UTF-16: 6768UTF-32: 00006768GB 2312: 4978
 
倉頡: DNSH四角碼: 4792一字全碼: yang2muyang
 
一字雙碼: yamuya一字單碼: ymy漢字結構: 左(中)右
 
漢字層次: 4筆畫: 一丨丿㇏????丿丿筆順編號: 1234533
 
筆順讀寫: 橫竪撇捺折撇撇他人筆順: 1234533
 
部件組構: 木(十(一丨)八(丿㇏))????(????(丿丿))
 
簡單解釋
杨柳
  
  (
  yáng
  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柔荑花序,種類很多,有白,大葉,小葉等多種,木材可做器物:柳。
  姓。
  poplarYang
  
  筆畫數:7;
  部首:木;
  筆順編號:1234533


  Yang (Yang) yáng deciduous tree, leaves alternate, ovate or ovate-lanceolate, catkins, many types, poplars, big leaf Yang, Yang and a variety of leaf, wood artifacts do: willow. Name. poplarYang stroke: 7; radicals: wood; stroke order number: 1234533
詳細解釋
  
  
  yáng
  【名】
  (形聲。從木,昜(yáng)聲。本義:植物名。落葉喬木)
  柳科屬植物的泛稱〖poplar〗
  ,木也。——《說文》
  ,蒲柳。——《爾雅》
  與柳別。,枝勁脆而短,葉圓闊而尖;柳,葉長而狹,枝軟而韌。——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披針形,柔荑花序,種類很多。又如:白;赤
  姓
  
  
  yángliǔ
  〖poplarandwillow〗∶樹和柳樹的合稱
  〖willow〗∶專指柳樹
  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
  古麯名,即“折柳”〖atune〗
  羌笛何須怨柳。——唐·王之渙《涼州詞》
  
  yángméi
  〖redbayberry〗梅屬(Myrica)常緑灌木或喬木,葉子狹長,花褐色,雌雄異株。果實表面有粒狀突起,紫紅色或白色,味酸甜,可以吃
  
  yángshù
  〖aspen〗∶幾種樹(尤指歐洲的歐洲山Populustremula、北美的顫P.tremuloides和大齒P.grandidentata),它們的葉由於它們的扁平葉柄能在微風中搖動
  〖poplar〗∶屬(Populus)的各種喬木的任一種
  
  yángtáo
  〖carambola〗
  東印度一種喬木,在熱帶廣泛栽培
  桃的果實,由緑色至黃色,通常略有酸味,中國烹調中用得很多


  Yang
  Yang
  yáng
  【Name】
  (Phonetic. From wood, Yang (yáng) sound. Original meaning: the botanical name. Deciduous tree)
  Salicaceae Populus poplar Pan said〗 〖
  Yang, Aspen too. - "Said the text"
  Yang, Pu Liu. - "ELEGANCE"
  Yang and Liu do not. Yang, Chi Jin crisp and short, broad, rounded leaf tip; willow, long, narrow leaves, branches soft and tough. - Qing Zhu Jun sound, "said Wen Tong training _set_ sound"
  Deciduous tree, leaves alternate, ovate or lanceolate, catkins, many types. Another example: Poplar; alder
  Name
  Willow
  yángliǔ
  〗 〖Poplarandwillow: poplar and willow together
  〗 〖Willow: willow specifically refers to
  Willow bank Xiaofeng moonlight. - Song Liuyong "Yue Ling Ling"
  Old Names, or "off willow"〗 〖atune
  Why should we complain willow bamboo flute. - Tang Wang Zhihuan "Liangzhou word"
  Bayberry
  yángméi
  〗 〖Redbayberry Myrica (Myrica) evergreen shrubs or trees, narrow leaves, flowers brownish, dioecious. Fruit surface granular processes, purple or white, sweet and sour taste, you can eat
  Poplar
  yángshù
  〗 〖Aspen: several poplar (especially in Europe, and Populus Populustremula, North America, and large teeth chatter Yang Yang P.tremuloides P.grandidentata), their flat leaf petioles as they can shake in the breeze
  〗 〖Poplar: Populus (Populus) Any of various trees
  Carambola
  yángtáo
  Carambola〗 〖
  East Indian tree widely cultivated in the tropics
  Carambola fruit, from green to yellow, usually slightly sour, China used a lot in cooking
更多簡解
  
  (形聲。從木,?
  柳科屬植物的泛稱
  ,木也。--《說文》
  ,蒲柳。--《爾雅》
  與柳別。,枝勁脆而短,葉圓闊而尖;柳,葉長而狹,枝軟而韌。--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披針形,柔荑花序,種類很多。又如白;赤
  姓
  )yáng樹,落葉喬木。有白~、響葉~、大葉~等多種。木材供製器物及造紙等用。洋yáng
  ⒈比海更大的水域太平~。大西~。
  ⒉外國的,外來的~貨。~為中用。~錢(銀幣。舊時銀幣曾經從外國來,故名)。
  ⒊充滿,盛大~溢。
  ⒋
  ①水大河水~ ~。〈引〉盛大,衆多~ ~萬言。
  ②美好,高興得意喜~ ~。
  ③無傢可歸焉~ ~而為客(焉於是。客客居在外的人)。


  Yang (phonetic. From wood? Salicaceae Populus, said Yang Pan, Aspen too. - "Said the text" Yang, Pu Liu. - "Ya" Yang and Liu do not. Yang, Chi Jin crisp and short, leaves broad, round tip; willow, long, narrow leaves, branches soft and tough. - Qing Zhu Jun sound, "said Wen Tong training _set_ sound" deciduous tree, leaves alternate, ovate or lanceolate, catkins, many types . Another example is the Alamo; alder folks (Yang) yáng poplar, deciduous trees. white ~, ring leaves ~, ~, and other big leaves. wood for making paper and other objects and purposes. Yang yáng ⒈ more than the sea Pacific waters of a large ~. Onishi ~. ⒉ foreign, exotic ~ goods. ~ was used. ~ money (coins. old coin had come from abroad, hence the name). ⒊ full, grand ~ overflow. ⒋ ① large water River ~ ~. <argument> grand, many ~ ~ thousand words. ② beautiful, happy proud of hi ~ ~. ③ ~ ~ and for the homeless off Yan (Yan So. off a guest out of people).
更多詳解
   yang
  部首 木 部首筆畫 04 總筆畫 07
  
  poplar;yang;
  
  (1)
  
  yáng
  (2)
  (形聲。從木,昜(yáng)聲。本義植物名。落葉喬木)
  (3)
  柳科屬植物的泛稱 [poplar]
  ,木也。--《說文》
  ,蒲柳。--《爾雅》
  與柳別。,枝勁脆而短,葉圓闊而尖;柳,葉長而狹,枝軟而韌。--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4)
  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披針形,柔荑花序,種類很多。又如白;赤
  (5)
  姓
  
  yángliǔ
  (1)
  [poplar and willow]∶樹和柳樹的合稱
  (2)
  [willow]∶專指柳樹
  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
  (3)
  古麯名,即折柳”[a tune]
  羌笛何須怨柳。--唐·王之渙《涼州詞》
  
  yángméi
  [red bayberry] 梅屬(myrica)常緑灌木或喬木,葉子狹長,花褐色,雌雄異株。果實表面有粒狀突起,紫紅色或白色,味酸甜,可以吃
  
  yángshù
  (1)
  [aspen]∶幾種樹(尤指歐洲的歐洲山populus tremula、北美的顫p.tremuloides和大齒p.grandidentata),它們的葉由於它們的扁平葉柄能在微風中搖動
  (2)
  [poplar]∶屬(populus)的各種喬木的任一種
  
  yángtáo
  (1)
  [carambola]
  (2)
  東印度一種喬木,在熱帶廣泛栽培
  (3)
  桃的果實,由緑色至黃色,通常略有酸味,中國烹調中用得很多
  
  (
  yáng ㄧㄤˊ
  (1)
  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柔荑花序,種類很多,有白,大葉,小葉等多種,木材可做器物~柳。
  (2)
  姓。
  鄭碼fyod,u6768,gbkd1ee
  筆畫數7,部首木,筆順編號1234533


  Yang yang
  Radical wood radical strokes 07 strokes 04 total
  Yang
  poplar; yang;
  Yang
  (1)
  Yang
  yáng
  (2)
  (Phonetic. From wood, Yang (yáng) soun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plant names. Deciduous tree)
  (3)
  Salicaceae Populus Pan said [poplar]
  Yang, Aspen too. - "Said the text"
  Yang, Pu Liu. - "ELEGANCE"
  Yang and Liu do not. Yang, Chi Jin crisp and short, broad, rounded leaf tip; willow, long, narrow leaves, branches soft and tough. - Qing Zhu Jun sound, "said Wen Tong training _set_ sound"
  (4)
  Deciduous tree, leaves alternate, ovate or lanceolate, catkins, many types. Another example is the Alamo; alder
  (5)
  Name
  Willow
  yángliǔ
  (1)
  [Poplar and willow]: poplar and willow together
  (2)
  [Willow]: specifically refers to willow
  Willow bank Xiaofeng moonlight. - Song Liuyong "Yue Ling Ling"
  (3)
  Old track, which discount willow "[a tune]
  Why should we complain willow bamboo flute. - Tang Wang Zhihuan "Liangzhou word"
  Bayberry
  yángméi
  [Red bayberry] Myrica (myrica) evergreen shrubs or trees, narrow leaves, flowers brownish, dioecious. Fruit surface granular processes, purple or white, sweet and sour taste, you can eat
  Poplar
  yángshù
  (1)
  [Aspen]: several poplar (especially in Europe, and aspen populus tremula, North America, and large teeth chatter Yang Yang p.tremuloides p.grandidentata), their flat leaf petioles as they can shake in the breeze
  (2)
  [Poplar]: Populus (populus) Any of various trees
  Carambola
  yángtáo
  (1)
  [Carambola]
  (2)
  East Indian tree widely cultivated in the tropics
  (3)
  Carambola fruit, from green to yellow, usually slightly sour, China used a lot in cooking
  Yang
  (Yang)
  yáng ㄧ ㄤ
  (1)
  Deciduous tree, leaves alternate, ovate or ovate-lanceolate, catkins, many types, poplars, big leaf Yang, Yang and a variety of leaf, wood artifacts do ~ Liu.
  (2)
  Name.
  Zheng code fyod, u6768, gbkd1ee
  7 number of strokes, radical wood, stroke number 1234533
康熙字典
辰集中 Chen focused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說文】木名。【爾雅·釋木】,蒲柳。詳柳字註。 又【詩·秦風】隰有。【崔豹·古今註】白葉圓,靑葉長,栘圓葉弱蔕,微風大搖。又有赤,霜降則葉赤,材理亦赤。 又黃。【埤雅】黃性堅緻難長,歲長一寸,閏年倒長一寸。 又【博雅】白刀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縣屬河東郡。 又姓。【姓苑】出弘農、天水二望。 又葉以徵切,音盈。【馬融·廣成頌】珍林嘉樹,建木叢生。椿梧栝柏,櫃柳楓


  Tang and Zhang Yun】 【cut 【】 【Ji Yun Zhang Yun will cut more than】】 【Rhymes Chapter shift cut, ???? sound positive. Wen】 【said wood name. Wood】 【Mailyard Yang, Pu Liu. Long Liu word note. Xi Qin Feng】 【poetry and a Yang. 【Note】 Cui ancient poplar leaves leopard round, Celadon Young leaf length, Yi Yang Di rotundifolia weak, wind shake. There are alder, frost the leaves of red, material management are also red. And boxwood. Pi Ya】 【Kennedy To slow growth of boxwood, old one inch long, long leap down an inch. And liberal arts】 【Topol knife also. Another county. Geography】 【Former Han Yang Dong-gun county. Another name. Court】 【name out Hongnong, Tianshui expectations. Also leaves to sign cutting, sound earnings. 【Malaysia】 Zhen Rong Guang Cheng Chung Lin Jiashu, built of wood clusters. Chun Wu Trichosanthes Park, willow maple cabinets.
說文解字
楊 Yang  木也。從木昜聲。與章切


  Wood. From the sound of wood Yang. Chapter cut with
Alex楊 Yang  

No. 9
  楊姓起源參考之一
歷史來源 Historical Source
  姓譜牒修撰的歷史相當悠久。漢代劉歆在《七略》中提到與他同時的雄有《傢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傢牒》片斷涉及雄身後世。《世說新語》劉孝標註提到數十種南朝士族傢譜,其中有《氏譜》。《隋書經籍志·譜係類》錄有:《氏血脈譜》2捲,《氏傢譜狀並墓記》1捲,《氏支分譜》1捲,《氏譜》1捲。此外,古籍中還提到北齊有佚名的《愔傢傳》。以姓和王姓等為多,南北朝時的姓大族,已有編撰傢譜之風。宋至元明時期,私修的姓傢譜為數不少。元末戰亂,氏衰落,譜也殘缺。明初,分別任司倉、通判的氏兄弟罷官傢居,商量采擷文獻重修傢乘,但不久即相繼去世。為繼承先輩遺志,士奇與從兄思貽遍訪博求,雖為片紙也謹慎過錄,積十多年努力,編成《氏傢乘》。《氏傢乘》第一部分為族譜,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為傢譜,以示尊重親人;以後依次為氏人物事實、哀鞔文字、氏人物遺文、贈答之作;末附有助於旁考氏行事的名賢文字,總共20捲。清代為私修傢譜的大發展的時代,雍正皇帝撰寫了《聖諭廣訓》,下令在各地方宣講,敦促各宗族“修族譜以聯疏遠”,各級官僚及地方士紳起而應之,各宗族聞風仿效,傢譜之盛,遂為空前。民國時期,篤宗族、勤譜事之風未曾稍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譜之風稍歇,20世紀80年代後,因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推動,許多族姓又興起續修、重修之風,如重慶萬州、湖北荊門等地的姓組織了不少修譜委員會或理事會,分別緻書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請同鄉同姓寄去生平業績,以便輯人族譜。這時的傢譜,傳統的功能已相當淡化,聯絡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徑發展鄉裏經濟,成為新修傢譜族譜的主要目的。久離鄉裏的姓成員,則通過參與修譜來寄托慎終迫遠的尋根情懷,當然也不排斥衣錦還鄉的驕傲之情。傢譜修好後,要定期續修,一則續上後出子孫,二則根據傢族內部調節和整閤族人的需要,適當修改族規。續修傢譜,並不單是循例而行,也是調整族內關係的需要。傢譜保存族譜印好後,譜版安置在小宗祠內,各版片之間用紙搪隔,以免損傷,外用木箱封裝,擱置在高架上,以免受潮。族中如有需要加印族譜的,要經管理小宗祠者問清來歷,如果確是嫡派子孫,備辦好紙張後即到祠中印刷,不得搬到別處,以防版片散失。各房領出傢譜多少本,管理小宗祠者要作登記,註明領取時間及領譜人,以便稽查。各傢領回的傢譜要用木匣裝載,置放在香火之上,或密藏於書房之中,每逢伏天取出曬晾,不能讓其稍有蛀爛之跡。凡逢歲時祭祀,各傢帶上原本,到小宗祠集中驗看一次,如發現有鼠嚙、油污、墨浸及磨壞字跡等現象,族中長輩,要在祖宗牌位前對持譜人嚴厲申飭,並當衆罰銀三兩,歸人祠內,以充日後修譜之資。拒不從命的,不得參與祭祀。傢譜不得謄抄,不能傳與外人,更不能出售,如有不肖子孫瞞衆覓利,族衆共同驅逐他,從此不許人祠。這類規定,在不少姓傢譜中,都有或詳或略的交代。傢譜的內容體例根據現存的氏傢譜來看,主要包括:1.譜序,主要記述族姓的來源,先世德行、宗族的遷徙和本傢譜的編修、續修情況。譜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請當時的社會名人執筆,詳細敘述族姓的起源、發展和遷徙的全過程。以使後代子孫知道祖先源流和他們輾轉遷徙的艱辛。2.譜例,也稱凡例,說明傢譜編修的基本原則,傢譜的作用和編修傢譜的必要睦。3.世傢,記述本族的名人事跡。4.誥敕,記錄當朝政府對本族人的旌奬文書。5.像贊,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畫像,在其後寫上贊語,歌頌其功德。6.世係,這是傢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本傢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女名都按輩分寫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繼承關係。7.傳志,記述先祖名人仕宦的傳記,以教育後代子孫。8.傢訓,對子孫的教育準則。9.祠規,記述本族祭祀的規矩。10.祠堂,記載墳墓、義莊等財産情況。
  一 ; 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據《元和姓纂》 。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於唐邑 (山西翼城 )。出公子齊,生伯僑,天子封為侯,以國為氏。
  二 ; 為五鬍十六國時氐族姓氏,據《晉書》 ; 氐有氏,世居仇池 ( 甘肅仇池山 )。
  三 ;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有代北姓「莫鬍蘆」氏,後改為漢字單姓「」氏。
  四 ; 出自「揚」姓。以邑為氏。古時有「揚氏邑」。
傢族名人 Family Celebrity
  玉環 (貴妃):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太真,是唐玄宗的貴妃,又稱貴妃。她體態豐腴,肌膚細嫩,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給唐玄宗的兒子李瑁為妃,後因為美貌被唐玄宗召進宮中,封為貴妃,深受寵愛。氏一傢因此而顯貴,堂兄國忠操縱朝政,敗壞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馬嵬驛,兵士嘩變,貴妃被迫自縊而死。
  堅:馮翊(今陝西省大荔)人,南北朝時北周丞相。公元581年殺周靜帝自立,建立隋朝,他勵精圖治,改革兵製,於公元589年滅陳,結束了東晉十六國以來270餘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廣:隋文帝堅的次子。荒淫奢侈,急功好利,慘酷猜忌,遠征高麗,開鑿運河,賦役繁苛,終激亂敗國,為宇文化及弒於江都。謚煬。
  行密 (852~905):字化源。五代吳國開國君主。廬州合肥人。少為群盜,占據廬州,唐昭宗拜為淮南節度使,封吳王,悉有淮南江東地,在位十五年。後其子溥稱帝,追尊為太祖武皇帝。
  業 :宋朝太原人。初事北漢,驍勇善戰,賜姓劉,名繼業。北漢亡,歸宋,刺代州,積功遷雲州觀察使,後潘美以忠武軍節度使北徵,業副之,連拔應、寰、朔各州。會契丹國母蕭氏率衆南下,復陷寰州,業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逼業赴敵,既戰而敗,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後氏幾代延昭, 文廣一直為北宋王朝捍衛疆土,傢將的忠勇事為後人傳誦。
  延昭:民間俗稱“六郎”,業之子,久經沙場,智勇兼備,防守邊關20餘年,因操勞過度,57歲時死於軍前。
  秀清 (?~1856):原名嗣竜,清朝廣西桂平人。因與洪秀全約為兄弟,故改名秀清。與秀全同起事,屢敗清兵,封東王,太平軍號令幾全出自秀清,權勢頗盛,故世並稱洪,後為韋昌輝所殺。
  振寧 (1922~):安徽合肥人。華裔美籍物理學家,西南聯合大學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近代物理研究院研究員。一九五七年與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學奬。
  尚昆 前中國國傢主席。
   炯:華州華陰人,初唐四傑排名第二,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初唐四傑”。於顯慶四年(659年)舉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製舉及第。補校書郎,纍遷詹事司直。武後垂拱元年(685年)坐從祖弟神讓參與徐敬業起兵,出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於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後遷盈川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於官。世稱盈川。《舊唐書》本傳謂其有文集30捲,《郡齋讀書志》著錄《盈川集》20捲,今均不傳。明萬歷中童□搜輯匯編有《盈川集》10捲,附錄1捲。崇禎間張燮重輯為13捲。其詩尤以描寫軍事題材的邊塞詩影響最大,有《炯集》傳世。
  深秀(1849-1898):清末維新變法人士。字漪村或儀村,山西聞喜人。光緒進士,精通中西數學。授刑部主事,纍遷郎中,後授山東道監察御史。1898年3月,與宋伯魯等在北京成立關學會,又列名保國會。6月上疏請定國是,彈劾禮部尚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許應騤阻撓新政事。維新派湖南巡撫陳寶箴被人脅製時,他上疏辯護。戊戌政變中,不避艱危,援引古義,請慈禧撤簾歸政,遂遇害,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漪村侍禦奏稿》、《虛聲堂詩抄》、《聞喜縣新志》。其獄中詩為世人所傳誦。
  地望分佈:河南弘農郡,甘肅天水郡,河南河內郡。
起源參考 Origin of Reference
  姓起源參考之二
  姓是當今中國第六大姓,人口衆多,分佈廣泛,在臺灣排名第十。姓出自姬姓,出自西周。周宣王姬靜之子尚父,被周幽王封在一個名叫的地方,建立了國。到春秋時期,國被晉國所滅,國的後人就以國為姓,從此姓。而晉國滅以後,將分給了晉武公的孫子突,突被稱為“羊舌大夫”。突的孫子叔嚮,生了個兒子叫伯石,字食我。食我以封邑作為自己的姓氏,人稱石,又叫食我。 發展和演變:石於晉國六卿之亂時被殺,他的後裔逃到弘農、華陰,逐漸發展,成為現在姓的最主要的一個支派。此外,姓也有一些是少數民族的姓或由少數民族改姓形成的。姓一開始在陝西,河南一帶發展,從西晉末年開始遷入福建,並於元朝遷入廣東。姓的主要聚居地有:華陰,修武,河內, 扶風,梅縣等。其他名人尚有:振寧。
  姓起源參考之三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於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 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時被封為侯,春秋時晉國滅成為晉國羊舌脄的封地。晉武公 (燮的第10世孫)時封次子伯僑於,稱侯,是為姓人的受姓始 祖。伯僑之孫突食采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突之孫脄, 字叔嚮,又稱叔脄,因戴晉有功,被分封於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 為氏,稱氏。公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𠔌 ,遂居華陰,稱為氏,史稱氏正宗。
  2、出自賜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 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姓。如福建林姓遷居廣東梅州後改姓。《北 史》載,義臣本姓尉遲,後改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有代 北三字姓莫鬍盧氏改為氏。
  5、以封地為姓。周武王之子(姓姬)叔虞,字子於。周滅唐 (今山西翼城西)後,把唐封地給他。並賞給他懷姓九宗。叔虞(又 稱唐叔)的兒子燮繼位以後,因唐地南臨晉水,就改稱晉侯。這樣, 叔虞就成了周代晉國的始祖。叔虞的後裔有封於者。,在今山西 洪洞東南。春秋時滅於晉國,成了晉國大夫羊舌脄的封地。被封於 地者的後代就用封地名“”作為姓氏。
相關詞 Related words
  poplar;yang;
  
  (1)yáng
  (2)(形聲。從木,昜(yáng)聲。本義:植物名。落葉喬木)
  (3)柳科屬植物的泛稱 [poplar]
  ,木也。╠╠《說文》
  ,蒲柳。╠╠《爾雅》
  與柳別。,枝勁脆而短,葉圓闊而尖;柳,葉長而狹,枝軟而韌。╠╠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4)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披針形,柔荑花序,種類很多。又如:白;赤
  (5)姓
  柳yángliǔ
  (1)[poplar and willow]∶樹和柳樹的合稱
  (2)[willow]∶專指柳樹
  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
  (3)古麯名,即“折柳”[a tune]
  羌笛何須怨柳。╠╠唐·王之渙《涼州詞》
  梅 yángméi
  [red bayberry] 梅屬(myrica)常緑灌木或喬木,葉子狹長,花褐色,雌雄異株。果實表面有粒狀突起,紫紅色或白色,味酸甜,可以吃
  樹 yángshù
  (1)[aspen]∶幾種樹(尤指歐洲的歐洲山populus tremula、北美的顫p.tremuloides和大齒p.grandidentata),它們的葉由於它們的扁平葉柄能在微風中搖動
  (2)[poplar]∶屬(populus)的各種喬木的任一種
  桃 yángtáo
  (1)[carambola]
  (2)東印度一種喬木,在熱帶廣泛栽培
  (3)桃的果實,由緑色至黃色,通常略有酸味,中國烹調中用得很多
  ) yáng ㄧㄤˊ
  (1)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柔荑花序,種類很多,有白,大葉,小葉等多種,木材可做器物:~柳。
  (2)姓。
  鄭碼:fyod,u:6768,gbk:d1ee
  筆畫數:7,部首:木
  ==================================================================================
  《中華萬姓溯源》杜建春 山東人民出版社
  【】(yáng)
  1.出自姬姓,周宣王有子名尚父,封於(今湖北襄樊一帶),其後以地為氏。
  2.出自姬姓,周成王之弟叔虞之後有封於者,其後以地為氏。
  3.隋初有義臣,本為尉遲氏,因其族有為亂者,改姓氏。
  /朱:戰國初魏人,為先秦諸子之一,主張“貴生”、“重己”。堅:(541—604)隋朝開國皇帝,即隋文帝,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仕周為隨州刺史,襲隋國公,周靜帝時以大丞相輔政,後代周稱帝。
   拼音:yáng 繁體字:
  部首:木,部外筆畫:3,總筆畫:7
  五筆86&98:snrt倉頡:dnsh
  筆順編號:1234533四角號碼:47927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768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說文】木名。【爾雅·釋木】,蒲柳。詳柳字註。 又【詩·秦風】隰有。【崔豹·古今註】白葉圓,靑葉長,栘圓葉弱蕂,微風大搖。又有赤,霜降則葉赤,材理亦赤。 又黃。【埤雅】黃性堅緻難長,歲長一寸,閏年倒長一寸。 又【博雅】白刀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縣屬河東郡。 又姓。【姓苑】出弘農、天水二望。 又葉以徵切,音盈。【馬融·廣成頌】珍林嘉樹,建木叢生。椿梧栝柏,櫃柳楓
  《說文解字》
  【捲六】【木部】
  --------------------------------------------------------------------------------
  木也。從木昜聲。與章切
  《漢語大詞典》
  1[yánɡ ㄧㄤˊ]
  [《廣韻》與章切,平陽,以。]
  “ 1 ”的繁體字。
  1.柳科,屬植物的泛稱。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雌雄異株,柔荑花序。種子有毛。常見的有銀白、毛白等。《易·大過》:“枯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清陳夢雷 《松樹為風雨所拔嘆》詩:“歲寒老樹尚如此,何況朽木與枯。”
  2.桃的省稱。
  3.指 朱 及其學派。《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 ,則歸 墨 。” 唐韓愈 《原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於 ,則入於 墨 ,不入於 老 ,則入於佛。”
  4.鳥名。即白鷢。俗呼白鷂子。 晉崔豹 《古今註·鳥獸》:“,白鷢也。似鷹,尾上白。”《爾雅·釋鳥》“鶊,白鷢” 清郝懿行 義疏:“按,白鷢,即今白鷂子。似雀鷹而大,尾上一點白,因名焉…… 王照圓 《詩小紀》雲:‘鶊,俗字當作。’”
  5.古國名。故治在今 山西省洪桐縣 東南。《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叔侯 曰:‘ 虞 、 虢 、 焦 、 滑 、 霍 、 、 韓 、 魏 、皆 姬 姓也, 晉 是以大。’” 伯峻 註:“此八國皆先後為 晉 所滅…… 國 ,一云 周宣王 子 尚父 , 幽王 時封為 侯 ;一云 唐叔虞 之後,至 晉武公 ,遜於 齊 ,生 伯僑 ,歸 周 天子,封 侯 。”《國語·鄭語》:“當 成周 者……西有 虞 、 虢 、 晉 、 隗 、 霍 、 、 魏 、 芮 。” 韋昭 註:“八國, 姬 姓也。”
  6.通“ 陽 ”。 漢王充 《論衡·骨相》:“ 衛青 父 鄭季 與 信 公主傢僮 衛媼 通,生 青 。” 劉盼遂 集解:“ 孫詒讓 曰:‘ ,《漢書》本傳作 陽 ,字通。’”
  7.通“ 揚 ”。參見“ 子 ”。
  8.通“ 煬 ”。參見“ 豚 ”。
  9.姓。
  【子】1.指 朱 。《孟子·盡心上》:“ 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韓非子·說林上》:“ 子 過於 宋 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貴,美者賤。” 宋億 《淚》詩之二:“枉是 荊王 疑美璞,更令 子 怨多岐。”2.指 西漢揚雄 。 晉左思 《詠史》之四:“寂寂 子 宅,門無卿相輿。” 唐杜甫 《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三十韻》:“ 子 淹投閣, 鄒生 惜曳裾。” 宋王安石 《雄》詩之一:“ 子 出其後,仰攀忘賤貧。”3.俗稱米中生的小黑蟲。4.古津渡名。即 子渡 。也寫作“揚子”。,通“ 揚 ”。 唐李白 《長幹行》之二:“五月南風興,思君下 巴陵 。八月西風起,想君發 子 。”參見“ 子渡 ”。5.古地名。古為 真州 治所,故址在今 江蘇省儀徵市 東南。 宋梅堯臣 《逢曾子固》詩:“ 子東園 頭,下馬情眷眷。”《資治通鑒·隋煬帝大業元年》:“ 淮南 民十餘萬開 邗溝 ,自 山陽 至 子 入江。” 鬍三省 註:“ 子 ,今 真州 。”
  【子江】本指今 江蘇省揚州市 附近 長江 河段,後通稱 長江 為 子江 。,通“ 揚 ”。 唐韋莊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詩:“卻愁宴罷青蛾散, 子江 頭月半斜。” 清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捲下:“《雲溪外史畫册》……第三頁題雲:‘ 子江 中渡 子 ,雲帆圖褃指雲帆。’”
  【子津】即 子渡 。,通“ 揚 ”。 明高啓 《憶遠麯》:“ 子津 頭風色起,郎帆一開三百裏。”參見“ 子渡 ”。
  【子院】 唐 ????鐵轉運使在 子縣 所置巡院。 清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新舊唐書二一·子院》:“ 子院 ,????鐵轉運之委藏也。”,一本作“ 揚 ”。
  【子渡】古津渡名。在今 江蘇省邗江 南有 子橋 ,古時在 長江 北岸,由此南渡 京口 ,為 江 濱要津。今距 江 已遠,僅通運河。 宋葛立方 《韻語陽秋》捲一:“﹝ 唐許渾 ﹞《寄盧郎中》並《贈閑師》皆以 庾 樓對 蕭 寺。見於其他篇詠,以柳對蒹葭,以 子渡 對 越王臺 者甚多。”
  【叉】見“ 擇 ”。
  【太真】即 貴妃 。 宋王灼 《碧雞漫志》:“《霓裳羽衣麯》,說者多異。予斷之曰: 西涼 創作, 明皇 潤色,又為易美名。其他飾以神怪者,皆不足信也……按 唐 史、諸傢小說, 太真 進見之日,奏此麯導之,妃亦善此舞。” 清洪升 《長生殿·重園》:“月中嚮有《霓裳》天樂一部,昔為 唐皇 貴妃 太真 於夢中聞得,遂譜出人間。”參見“ 貴妃 ”。
  【公忌】舊俗迷信以農歷正月十三日始,以後每月提前兩天為百事禁忌日。相傳其說始於 宋 堪輿術士 救貧 ,因稱該日為 公忌 。《協記辨方書·辨訛》:“世俗多畏 公 忌,通書亦多載之,謂其日不宜出行舉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為所惑耳。今按,其說乃是室火豬日。其術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次序順數,值室宿之日,即為 公 忌。” 清梁章鉅 《浪跡續談·公忌》:“《軌論》雲:‘ 宋 術士 救貧 ,習堪輿術,為時俗所推,其說一年有十三日,百事禁忌,名曰 公 忌’……今人所傳 公 忌,以正月十三日為始,餘每月皆隔前一日,惟七月有兩日,一為初一日,一為二十九日,亦隔前一日也,故合為十三日。”亦省稱“ 忌 ”。 清翟灝 《通俗編·藝術》:“《軌論》: 宋 術士 救貧 習堪輿術,為時俗所推,其膚製一年有十五日,百事禁忌,名曰 忌。”
  【氏果】本指梅。 唐 人因 貴妃 嗜食荔枝,亦偶稱之。 唐張祜 《送蘇紹之歸嶺南》詩:“珠繁 氏 果,翠耀 孔 傢禽。無復天南夢,相思空樹林。”參見“ 君傢果 ”。
  【左】 明 末 漣 與 左光鬥 的並稱。 漣 與 左光鬥 劾 魏忠賢 ,兩人同被誣陷入獄。 明李清 《三垣筆記·弘光》:“時 阮少司馬大鋮 輩方用事,嫉 左 如仇。” 清方苞 《李剛主墓志銘》:“觀 朱子 《上孝宗書》,雖晚 明左 之直節,無以過也。”
  【生黃雀】見“ 雀銜環 ”。
  【禾】高粱。《太平御覽》捲八三九引 晉郭義恭 《廣志》:“禾似藋,粒細也。折右炊,停則牙生,此中國巴禾--木稷也。”
  【白花】1.樂府雜麯歌辭名。 北魏名將 大眼 之子 白花 ,容貌瑰偉, 鬍太後 逼通之。會父 大眼 卒, 白花 懼及禍,改名 華 擁部麯降 南朝梁 。太後追思不已,為作《白花歌》,使宮人晝夜連臂蹋足歌之,聲甚凄婉。見《梁書·華傳》、《南史·王神念
  傳》。歌辭載《樂府詩集》捲七三。2.指柳絮。亦喻指薄幸之人。 唐柳宗元 《白花》詩:“白花,風吹渡 江 水。坐令宮樹無顔色,搖蕩春光千萬裏。” 明高啓 《白花》詩:“白花,太輕薄,不嚮宮中飛,卻度 江 南落。”
  【白歌】白花。 元維楨 《海鄉竹枝歌》之三:“海頭風吹白花,海頭女兒《白歌》。”參見“ 白花 ”。
  【令公】對 北宋名將 業 的譽稱。 業 初為 五代北漢 將領,善騎射,人稱“無敵”。歸 宋 後,任知 代州 兼 三交 駐泊兵馬都部署。屢敗 契丹 ,戰功卓著。 雍熙 三年(公元986年) 宋 軍北徵, 業 因矢盡援絶,被俘,絶食死。《宋史》有傳。後來小說、戲劇中以 業 事跡為引綫演為 傢將故事。 元徐大焯 《燼餘錄》甲編:“ 興國 五年, 太宗莫州 之敗,賴 業 護駕,得脫險難。 業 , 太原 人,世稱 令公 。” 明秦淮墨客 《<傢將演義>序》:“ 宋 起鼎沸之後,一時韜鈐介胄之士,師師濟濟,忠勇如 令公 者,蓋舉世不一見雲。”《傢將》第七回:“ 太宗 封賞畢, 令公 等謝恩出。”參見“ 傢將 ”。
  【擇】亦作“ 叉 ”。
  一種叉禾草的農具,長柄,歧頭如丫。 清李調元 《卍齋瑣錄》捲一:“ 蜀 人呼擇禾上架之丫曰擇,以為之,狀如丫字。”《中國諺語資料·一般諺語》:“叉打兔子,盡在空裏落。”
  【回】相傳為神話人物 西王母 的姓名。 唐段成式 《酉陽雜俎·諾臯記上》:“ 西王母 姓 ,諱 ,治 昆侖 西北隅,以丁醜日死。一曰 婉妗 。” 清方以智 《通雅·姓名》:“ 回 即 王母 。《集仙傳》言: 王母 姓侯,而《酉陽雜俎》言: 王母 姓 名 ,字 婉妗 。”
  【朱泣】1.在歧路悲泣。 南朝梁蕭統 《十二月啓·中呂四月》:“臨路他鄉,非無 阮籍 之悲,誠有 朱 之泣。” 金雷琯 《古意》詩:“對酒不能飲,拊劍自度麯……朝為 朱 泣,暮作 阮籍 哭。”2.指臨歧感傷之淚。 唐杜甫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茫然 阮籍 途,更灑 朱 泣。”參見“ 朱泣岐 ”。
  【朱泣岐】《荀子·王霸》:“ 朱 哭衢途曰:‘此夫過舉蹞步而覺跌千裏者夫!’哀哭之。”謂在十字路口錯走半步,到覺悟後就已經差之千裏了, 朱 為此而哭泣。後常引作典故,用來表達對世道崎嶇,擔心誤入歧途的感傷憂慮,或在歧路的離情別緒。 三國魏阮籍 《詠懷》之二三:“ 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絲。” 唐李商隱 《荊門西下》詩:“ 洞庭湖 闊蛟竜惡,卻羨 朱 泣路岐。” 五代李翰 《蒙求》:“ 墨子 悲絲, 朱 泣岐。”
  【朱陌】見“ 朱路 ”。
  【朱哭】臨歧路而哭。 宋孔武仲 《捨轎馬而步》詩:“戶樞勞乃久,金礦鍜方熟。聊歌以自娛,不作 朱 哭。”參見“ 朱泣岐 ”。
  【朱淚】泛指歧路感傷之淚。 唐駱賓王 《初春邪嶺送益府竇參軍宴序》:“晨風軫 孫楚 之情,岐路下 朱 之淚。” 唐瀋佺期 《送盧管記仙客北伐》詩:“餞途予憫默,赴敵子英威。今日 朱 淚,無將灑鐵衣。” 唐杜甫 《鼕深》詩:“易下 朱 淚,難招 楚 客魂。風濤暮不穩,捨棹宿誰門?”參見“ 朱泣岐 ”。
  【朱路】泛指歧路、分別的路。 北周庾信 《別張洗馬樞》詩:“君登 蘇武 橋,我見 朱 路。” 唐唐彥謙 《離鸞》詩:“塵埃一別 朱 路,風月三年 宋玉 墻。” 元湯式 《普天樂·友人為人所誣赴杭》麯:“袖拂 庾公 塵,人上 朱 路。”亦作“ 朱陌 ”。 五代梁嵩 《代母作倚門望子賦》:“ 朱 陌上,蕭條而恨淚潸潸; 漢武 臺邊,宛轉而殘霞漠漠。”參見“ 朱泣岐 ”。
  【舟】木製的船。《詩·小雅·菁菁者莪》:“泛泛舟,載瀋載浮。” 毛 傳:“木為舟。載瀋亦瀋,載浮亦浮。”
  【州鶴】《淵鑒類函·鳥三·鶴三》引 南朝梁殷蕓 《小說·上揚州》:“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 揚州 刺史,或願多貲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 揚州 。’欲兼三者。”後因以“州鶴”為典,比喻難以實現的願望或不可能出現的好事。,通“ 揚 ”。 宋王十朋 《林下十二子·竹子修》詩:“世間寧有 州 鶴,休訝平生肉食難。” 宋萬裏 《吳春卿郎中餉臘豬肉戲作古句》詩:“公子 彭生 初解縛,糟丘輓上 凌煙閣 。卻將一舕配兩螯,世間真有 州 鶴。”
  【妃】見“ 貴妃 ”。
  【妃一捻紅】牡丹花品種名。 清鈕琹 《觚賸·牡丹述》:“花之以人名者,十有七……妃沉醉、健白、貂蟬輕醉、飛燕妝、醉玉環、妃初浴、軟枝醉妃、妃一捻紅、藴秀妝、孟烈紅、碧玉紅妝。”
  【妃山茶】即妃茶。 清曹寅 《竹村大理寄洋茶滇茶二本置西軒中花開索詩漫題》之一“瑤島春寒碧纈衣, 馬嵬 塵土踐 妃 ”自註:“本地單瓣者呼為 妃山 山茶,開易謝。”參見“ 妃茶 ”。
  【妃春睡】投壺遊戲的一種名稱。《金瓶梅詞話》第二七回:“ 西門慶 與婦人對面坐着,投壺耍子。須臾,過橋、翎花倒入、雙飛雁、登科及第、二 喬 觀書、 妃 春睡、烏竜入洞、珍珠倒捲簾:投了十數壺,把婦人灌的醉了。”
  【妃垢】銅鏡上生成的氧化物的俗稱。《正字通·金部》:“又,銹,鏡銹,鏡上緑也,俗名 妃 垢。”
  【妃茶】山茶花品種名。 清陳渂子 《花鏡·花木考類·山茶》:“妃茶,單葉花,開最早,桃紅色。”《廣群芳譜·花譜二十·山茶》:“ 張新 《妃茶》:‘曾將傾國比名花,別有輕紅暈臉霞。’”
  【妃粉】傳說為一種可潤澤肌膚的粉狀土。 清俞樾 《茶香室叢鈔·妃粉》:“國朝 趙學敏 《本草拾遺》雲:妃粉,産 馬嵬坡 上,取之者必先祭,然後掘之,去浮土三尺,有土如粉,膩滑光潔,於女子最宜,澤肌有效。”
  【妃醉舞】菊花品種名。 清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蓋京師之菊種極繁,有陳秧、新秧……緑柳黃鹺、妃醉舞。”
  【花】指柳絮。 北周庾信 《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花滿路飛。” 唐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竜標遙有此寄》詩:“花落盡子規啼,聞道 竜標 過 五溪 。” 宋陳偕 《滿庭芳·送春》詞:“榆莢拋錢,桃英胎子,花已送春歸。”《西湖佳話·六橋纔跡》:“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隨花落綉裵。”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花!多麽輕的花呀!”
  【花水性】柳絮飄揚,水性流動,因以“花水性”比喻輕薄女子等用情不專。 清李玉 《一捧雪·誅姦》:“花水性隨風折,怎顧得生離死別。喜孜孜覓個悄寃傢,把姻緣重來接。”《再生緣》第六十回:“咳!這個呢,世上貞節的原有一半,那褃就個個花水性,人人敗俗傷風?” 姚雪垠 《燕遼紀事》:“他對妓女和孌童一類的人嚮來衹作為玩物看待,認為他們是生就的花水性,最不可靠。”
  【花心性】比喻輕薄浪漫,用情不專。 明孫柚 《琴心記·當垆市中》:“[副浄]榆葉當不得錢使,那滾地花怎喫我當了錦褥眠。[浄]雖則花心性,你也睡不穩些。” 明汪廷訥 《獅吼記·奇妒》:“為風流招愆惹眚,這來人言語難憑,你花心性渾無定。”
  【花枕】內裝柳絮的枕頭。 宋陶𠔌 《清異錄·陳設》:“ 盧文紀 有玉枕骨,故凡枕之堅實者,悉不可用。親舊間作花枕贈之,遂獲安寢。自是縫青繒,充以柳絮,一年一易。”
  【花雨】形容紛紛墜落如雨的柳絮。 宋賀鑄 《宿芥壙佛詞》詩:“開門未掃花雨,待晚先燒柏子香。”
  【花落】詞牌《謁金門》的異名。雙調四十五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參閱《詞譜》捲五。
  【花粥】古代寒食節的一種食品。 唐馮贄 《雲仙雜記·洛陽歲節》:“ 洛陽 人傢……寒食裝萬花輿,煮花粥。”
  【花夢】猶春夢,美夢。 南唐馮延巳 《菩薩蠻》詞:“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花夢。”
  【吳】 五代十國 的 吳國 。因其建立者為 行密 ,故稱。 宋徐鉉 《稽神錄·徐善》:“ 江 南偽中書捨人 徐善 ,幼孤,傢於 豫章 , 吳 之寇 豫章 , 善 之妹為一軍校所虜。”
  【岐】謂歧途。喻錯誤的道路。 明王衡 《鬱輪袍》第七出:“兄弟也,我替你磨穿 墨 踵,你為人莫守 岐。”參見“ 朱泣岐 ”。
  【伴】同“ 叛兒 ”。
  《舊唐書·音樂志二》:“《伴》,本童謠歌也。”
  【伴兒】即叛兒。詳“ 叛兒 ”。
  【忌】見“ 公忌 ”。
  【枝】1.柳的枝條。舊俗於分別之際常折以送行。 元戴表元 《昨日行》:“枝不耐秋風吹,薄交易結還易離。” 清王士秅 《枝紫雲麯》之一:“名園一樹緑枝,眠起東風踠地垂。”2.梵語,譯曰齒木。取柳等之小枝,將枝頭咬成細條,用以刷牙,故又稱枝。 晉法顯 《佛國記》:“出 沙祇城 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枝。”《隋書·南蠻傳·真臘》:“每旦澡洗,以枝浄齒,讀誦經咒。”3.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 。 樊素 善唱《枝麯》,故以麯名人。後常用以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戀的女子。 唐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綽綽有歌舞態,善唱《枝》。人多以麯名名之,由是名聞 洛 下。” 宋蘇軾 《朝雲詩》:“不似 枝 樂天 ,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 清袁枚 《隨園詩話》捲一:“ 李尚書雍熙 學道,散遣歌姬…… 阮亭 亦云:‘萬種心情消未盡,忍辭駱馬遣 枝 ?’” 清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驚心薄俗太支離,失笑高門半守雌。一紙巵詞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枝 。” 鬱達夫 《相思樹》詩之三:“我去 蓬萊 覓棗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嚮 瑤池 見,記取 枝 舞影斜。”
  【枝水】佛教喻稱能使萬物復蘇的甘露。《晉書·佛圖澄傳》:“ 勒 ( 石勒 )愛子 斌 暴病死……乃令告 澄 。 澄 取枝沾水,灑而呪之,就執 斌 手曰:‘可起矣!’因此遂蘇。” 元張翥 《送謨侍者還江陰》詩:“枝偏灑缾中水,貝葉時繙笈內經。” 歐陽予倩 《買賣》:“我不過是在緊急的時候請你幫忙,我不到午時三刻……决不來求你這一滴枝水。”
  【枝麯】見“ 柳麯 ”。
  【枝肘】《莊子·至樂》:“ 支離叔 與 滑介叔 觀於 冥伯 之丘, 昆侖 之虛, 黃帝 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惡之。” 郭慶藩 集釋引 郭嵩燾 曰:“柳,瘤字,一聲之轉。”後因以“枝肘”泛指人生病。 唐王維 《鬍居士臥病遺米因贈》詩:“色聲何謂客,陰界復誰守。徒言蓮花目,豈惡枝肘。”
  【枝浄水】古代 印度 風俗,凡邀請賓朋,先贈枝及香水等祝其健康,以表懇請之意。故修法時亦用以奉請菩薩。《法苑珠林》捲七四:“我今已具枝浄水,惟願大慈哀愍攝受,願救我厄……我今稽首歸依奉請。”
  【枝魚】生活在海水中的一種魚。又名海竜。身體細長,表面有環狀的骨片,有背鰭而無腹鰭。可供藥用,有健身、催生、止痛、強心等功效。
  【虎圍匡】《史記·孔子世傢》:“﹝ 孔子 ﹞將適 陳 ,過 匡 …… 匡 人聞之,以為 魯 之 陽虎 。 陽虎 嘗暴 匡 人, 匡 人於是遂止 孔子 。 孔子 狀類 陽虎 ,拘焉五日。”,通“ 陽 ”。後因以“虎圍匡”指因貌似而産生誤會。 明梅鼎祚 《昆侖奴》第三折:“你見鬼了,是什麽 崔千牛 與你傢 紅綃 ,那些似 虎 圍 匡 ,空省識 明妃 畫像……你可也敢錯認 紅綃 樣,試開取鏤金箱。”
  【門】即蔽簹。本為車簹,用以蔽塵。也做門扉。一說,門名。《管子·小稱》:“死十一日,蟲出於戶,乃知 桓公 之死也,葬以門之扇。” 尹知章 註:“謂用門扇以掩屍也。”《呂氏春秋·知接》:“﹝ 桓公 ﹞蒙衣袂而絶乎 壽宮 。蟲流出於戶,上蓋以門之扇。” 高誘 註:“門,門名。” 陳奇猷 校釋:“門,疑為蔽簹門之通稱,故《左傳》、《南史》、《釋名》、《廣雅》皆有門之名。此‘門’在 壽宮 ,則是 壽宮 中蔽簹之門也。”
  【陓】見“ 紆 ”。
  【柳】1.泛指柳樹。《詩·小雅·鹿鳴》:“昔我往矣,柳依依。” 唐溫庭筠 《題柳》詩:“柳千條拂面絲,緑煙金穗不勝收。” 明慎 《錦津舟中對酒別劉善允》詩:“青青柳故鄉遙,渺渺徵人大荒去。” 豐子愷 《柳》:“昔年我住在 白馬湖 上,看見人們在湖邊種柳,我嚮他們討了一小株,種在寓屋的墻角裏……因此常取見慣的柳為畫材,所以就有人說我喜歡柳。”2.樹和柳樹的並稱。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柳》:“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蓋一類二種也……又《爾雅》雲:‘,蒲柳也。旄,澤柳也。檉,河柳也。’觀此,則可稱柳,柳亦可稱,故今南人猶並稱柳。”3.藉指侍妾、歌姬。 唐白居易 《別柳枝》詩:“兩枝柳小樓中,嫋嫋多年伴醉翁。”參見“ 枝 ”。
  【柳戶】 晉陶潛 《五柳先生傳》描寫隱士 五柳先生 門前植五柳樹,後因以“柳戶”指隱逸之士的傢。 宋吳文英 《繞佛閣·贈郭季隱》詞:“長閉翠陰、幽坊柳戶。看故苑離離,城外禾黍。”
  【柳麯】樂府《近代麯·柳枝》的別稱。 唐白居易 《和韋庶子遠坊赴宴未夜先歸之作兼呈裴員外》:“銀燭忍拋《柳麯》,金鞍潛送石榴裙。” 唐崔塗 《讀<庾信集>》詩:“唯有一篇《柳麯》, 江 南 江 北為君愁。” 清梁章鉅 《歸田瑣記·楹聯賸話》:“ 梁應來紹壬 為撰楹帖雲:‘一闋《荔支香》,聽玉笛吹來,徧傳 南海 ;雙聲《柳麯》,問金尊把處,憶否 西湖 。’”亦稱“ 柳歌 ”、“ 枝麯 ”。 唐孟郊 《折柳》詩之二:“樓上春風過,風前《柳歌》,枝痚緣別苦,麯怨為年多。” 明劉基 《過蘇州》詩之四:“陌上清歌最可聽,誰知此是斷腸聲。就中更有《枝麯》,恨殺昏鴉及曉鶯。”
  【柳身】形容女子苗條輕柔的身段。 清元瓃 《北京風俗雜詠·節節高》:“華堂一簇綺羅春,桃靨鶯喉柳身。”
  【柳青】1.鎮名。在 天津市 西南。以所出豐富多彩的民間木版年畫而著名,因又為柳青木版年畫的代稱。 清黃景仁 《舟過柳青感舊》詩:“此地尚餘‘柳青’,昔年獻賦記曾經。”2.民間麯調名。五句二十八字,依麯調襯字可適當增減。第一、二、五句通常為七字,第三句必須唱“柳青”,第四句必須唱“哎哎喲”。 元張昱 《戊戌題》詩:“海中又見 蓬萊 淺,門外空傳《柳青》。”《清明》1982年第4期:“姑娘們常常用銀玲般的嗓子,唱起《柳青》小調。”
  【柳枝】1.樂府近代麯名。本為 漢 樂府橫吹麯辭《折柳》,至 唐 易名《柳枝》, 開元 時已入教坊麯。至 白居易 依舊麯作辭,翻為新聲。其《柳枝詞》之一云:“古歌舊麯君休聽,聽取新翻《柳枝》。”當時詩人相繼唱和,均用此麯詠柳抒懷。七言四句,與《竹枝詞》相類。參閱 宋王灼 《碧雞漫志》捲五、《樂府詩集》捲八一。2. 唐白居易 有妓 樊素 ,善唱《柳枝》,因以麯名人,代稱 樊素 。 唐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駱馬兮放 柳枝 ,掩翠黛兮頓金羈;馬不能言兮長鳴而卻顧, 柳枝 再拜長跪而致辭。”參見“ 枝 ”。
  【柳陌】路旁栽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別之處。 唐盧照鄰 《首春貽京邑文士》詩:“寒辭柳陌,春滿鳳皇城。” 唐王維 《觀別者》詩:“青青柳陌,陌上別離人。”
  【柳風】謂春風。 前蜀牛嶠 《更漏子》詞:“香閣掩,杏花紅,月明柳風。” 元劉庭信 《一枝花·春日送別》套麯:“絲絲柳風,點點梨花雨。” 清吳偉業 《永和宮詞》:“柳風微春試馬,梧桐露冷暮吹簫。”
  【柳宮眉】細長秀美如柳葉的宮妝畫眉。藉指美女。 元劉時中 《朝天子·同文子方鄧永年泛洞庭湖宿鳳凰臺下》麯:“柳宮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緣。”
  【柳浪】形容柳枝隨風飄拂,起伏如浪。 宋劉過 《滿江紅·同襄陽帥泛湖》詞:“拚冰壺瀋醉,晚涼歸去。侵岸一篙柳浪,過雲幾點荷花雨。”
  【柳姬】體態輕盈的女子。 唐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見招早出赴會馬上先寄六韻》:“素書傳好語,絳帳赴佳期。續藉桃花馬,催迎柳姬。”
  【柳細】腰的歇後語。 元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三折:“我騎上那驢子,忽然的叫了一聲丟了箇撅子,把我直跌下來,傷了我這柳細,好不疼哩!”
  【柳夢】即花夢。 高旭 《懷實丹白門》詩:“鐵馬嘶驚柳夢,杜鵑啼斷海棠魂。”參見“ 花夢 ”。
  【柳腰】1.形容女子苗條的腰肢。 元張可久 《梧葉兒·席上有贈》麯:“芙蓉面,柳腰,無物比妖嬈。”《兒女英雄傳》第六回:“衹見他芙蓉面上挂一層威凜凜的嚴霜,柳腰間帶一團冷森森的殺氣,雄赳赳氣昂昂的一言不發。”2. 唐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櫻桃 樊素 口,柳 小蠻 腰。”後藉指 唐白居易 歌妓 小蠻 。《西湖佳話·白堤政跡》:“衆親友聽了,俱又驚又笑道:‘聲色場中,脂脂粉粉,老先生亦可謂司空見慣矣。況櫻桃口、柳腰尚在身邊,盡可消遣,為何一個 商玲瓏 ,便鍾情至此?’”
  【柳歌】見“ 柳麯 ”。
  【柳樓】猶青樓,妓院。《全元散麯·鬥鵪鶉·元宵》:“愛柳樓心殢酒,喜芙蓉帳褃藏鬮。”
  【柳鞭】柳樹枝做的馬鞭。折柳作鞭為古代春遊的一種習俗。 宋晏幾道 《浣溪沙》詞:“白紵春衫柳鞭,碧蹄驕馬杏花韉,落英飛絮冶遊天。”
  【骨槌】 宋景宗 的綽號。 宋魏泰 《東軒筆錄》捲二:“ 景宗 ,即 章睿太後 弟也……既貴,而肥晳如玉,性恣橫,好以木檛擊人,世謂之 骨槌 雲。”
  【風】見“ 風子 ”。
  【風子】 五代凝式 的別號。風子,瘋子。《舊五代史·周書·凝式傳》:“ 凝式 長於歌詩,善於筆札……時人以其縱誕,有‘風子’之號焉。” 宋高宗 《翰墨志》:“ 凝式 ,在 五代 最號能書,每不自檢束,號 風子 ,人莫測也。”亦省稱“ 風 ”。 宋蘇軾 《和何長官六言次韻》:“學道未逢 潘盎 ,草書猶似 風 。”自註:“ 風 , 凝式 也。”
  【叛】同“ 叛兒 ”。
  《樂府詩集·清商麯辭六·<叛兒>之八》:“《叛》西隨麯,柳花經東陰。”
  【叛兒】樂府西麯歌名。本為童謠。相傳 南朝齊隆昌 時,女巫之子 昮 隨母入內宮,長大後,為 何後 所寵。當時童謠雲:“ 婆兒 ,共戲來。”訛傳為“伴兒”、“叛兒”,並演變而為西麯歌的樂麯之一。 南朝梁武帝 《叛兒》詩:“桃花初發紅,芳草尚抽緑。南音多有會,偏重《叛兒》麯。” 唐李白 《叛兒》詩:“君歌《叛兒》,妾勸 新豐 酒。”參閱《樂府詩集》捲四九。
  【穿三葉】《戰國策·西周策》:“ 楚 有 養由基 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原謂射技高超。後亦喻兄弟三人相繼科舉及第。 唐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詩:“自知羣從為儒少,豈料詞場中第頻。桂折一枝先許我,穿三葉盡驚人。”自註:“始予進士及第, 行簡 次之, 敏中 又次之。”
  【紆】亦作“ 陓 ”
  古澤藪名。確址舊說不一,不可考。《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 冀州 ,其山鎮曰 霍山 ,其澤藪曰 紆 。” 鄭玄 註:“ 霍山 在 彘 , 陽紆 所在未聞。” 孫詒讓 正義:“ 紆 、 陓 、 陽華 、 陽紆 、 陽盱 聲類並相近, 惠 ( 惠士奇 )說以為一地,義似可通,惟所在地域則舛互殊甚…… 紆 所在, 漢 時已不可考,故 班鄭 並闕而不言,而舊說多強為傅合,悉無塽證,謹從蓋闕,以竢知者。”
  【班】 漢揚雄 與 班固 的並稱。,通“ 揚 ”。《文選·瀋約<宋書·謝靈運傳論>》:“ 屈平 、 宋玉 導清源於前, 賈誼 、 相如 振芳塵於後…… 王褒 、 劉嚮 、 、 班 、 崔 、 蔡 之徒,異軌同奔,遞嚮師祖。” 李善 註:“ 揚 , 揚子云 。 班 , 班孟堅 。” 清顧炎武 《答原一公肅兩甥書》:“隨廚俊之後塵,步 班 之逸躅。”
  【荷】古代 楚 地流行的歌麯名。
  【桃】古代稱五斂子和獼猴桃等植物及其果食。 晉庾闡 《揚都賦》:“果則黃柑朱橙,桃枇杷。” 北魏賈思勰 《齊民要術·果蓏》:“《臨海異物志》曰:桃,似橄欖,其味甜,五月、十月熟……其色青黃,核如棗核。”
  【畔】同“ 叛兒 ”。
  《南史·袁廓之傳》:“夫《畔》者,既非典雅,而聲甚哀思。”
  【息】出聲長嘆。 清柴紹炳 《苦婦棄兒嘆》詩:“拘囚空墻屋,息徒銜寃。”
  【浮】飄浮翻動貌。 北周庾信 《和張侍中述懷》:“鼕嚴日不暖,歲晚風多朔。浮有怪雲,細凌聞災雹。”一本作“ 揚浮 ”。 倪璠 註:“浮有怪雲者,言當此秋鼕殺物之候,見怪雲遨翔而起也。”
  【傢將】文藝作品中塑造的 北宋業 、 佘太君 、 延昭 、 宗保 、 穆桂英 等祖孫數代男女英雄藝術群像。據《宋史·業傳》, 傢一門忠勇,父、子、孫相繼守邊,抗 遼 保 宋 ,尤以 業 、 延昭 、 文廣 功勳卓著,受廣大人民崇敬。後人據史演義,在戲麯、小說中逐漸豐富其形象,美稱為“傢將”。
  【傢嶺】地名。在 陝西省延安市 西北。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為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所在地。 賀敬之 《放歌集·回延安》:“ 傢嶺 的紅旗呵高高的飄,革命萬裏起高潮!” 周立波 《一個偉大文獻的誕生》:“ 傢嶺 ,這個黃土群山裏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山峁,從三十年代後期到四十年代,是全國人民仰望的政治中心,是領導全國抗 日 戰爭的真正的總司令部。”
  【剝皮】 五代思恭 的綽號。《資治通鑒·後晉齊王天福八年》:“ 殷 國小民貧,軍旅不息。 思恭 以善聚歛得幸,增田畝山澤之稅,至於魚????蔬果無不倍徵,國人謂之‘剝皮’。” 宋路振 《九國志·思恭》:“ 思恭 , 建州建陽 人,少俊爽好學,有心計……為僕射錄國事,增山澤壠畝之稅,魚????蔬果,皆倍其算,道路側目,號‘剝皮’。”
  【執戟】 漢揚雄 的別稱。,通“ 揚 ”。語本 三國魏曹植 《與德祖書》:“昔 子云 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 唐李白 《古風》之四六:“當塗何翕忽,失路長棄捐。獨有 執戟 ,閉關草《太玄》。”
  【梅】1.常緑喬木,葉互生,長橢圓形,花褐色,雌雄異株。核果球形,表面有粒狀突起,味酸甜,可食。 漢司馬相如 《上林賦》:“梬棗梅,櫻桃蒲陶……羅乎後宮。”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梅》:“梅,樹葉如竜眼及紫瑞香。鼕月不凋,二月開花結實,形如楮實子,五月熟。” 清陳渂子 《花鏡·花果類考·梅》:“每遇雨肥水滲下,則結實必大而甜,若以桑樹接梅則不酸。”2.這種植物的果實。 唐李白 《敘舊贈江南宰陸調》詩:“ 江 北荷花開, 江 南梅熟。” 清王士秅 《廣州竹枝》詩之三:“杏子枇杷都上市,玉盤三月有梅。” 老捨 《二馬》第三段七:“晚上 李子榮 來了,給 馬老先生 買了一把兒香蕉,一小筐兒梅。”3.方言。草莓。4.見“ 梅瘡 ”。
  【梅瘡】梅毒所發之瘡,色紅,似梅。亦指梅毒。《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梅瘡》:“梅瘡生有二般,精化氣化是其源。” 清俞正燮 《癸巳類稿·持素證三》:“ 正德 時 九江 知府 汪穎 ,作《食物本草》,言 廬山 溫泉,方士教患梅瘡者,飽食入池久浴,汗出為度,旬日即愈。”《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那一個鼻子上紅暗暗的,要長梅瘡的,姓 鹿 ,名字叫 鹿亞元 。”亦省稱“ 梅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疳瘡》:“生梅時,或誤用熏、搽等藥以致腐爛如臼者,名梅疳。”
  【雀銜環】 南朝梁吳均 《續齊諧記》載, 東漢弘農 人 寶 少時救了一隻黃雀,後有一黃衣童子送白環四枚相報,謂當使其子孫顯貴,位登三公。後因以“雀銜環”為報恩典實。 唐李商隱 《謝座主魏相公啓》:“孔龜效印,未議於酬恩; 雀銜環,徒聞於報惠。”亦作“ 生黃雀 ”。 五代李翰 《蒙求》:“ 生 黃雀, 毛子 白龜。”
  【豚】佳餚名。即烤乳豬。,通“ 煬 ”,炙,烘烤。
  【越】即 揚越 。 中國 古族名。 百越 的一支。,通“ 揚 ”。 戰國 至 魏晉 時亦為對 越 人的泛稱。其居地說法不一:一說因曾廣泛散布於古 揚州 (約今 江淮 及以南地區)而得名,一說居 嶺 南,一說居 江漢 一帶地區。《史記·南越列傳》:“ 秦 時已並天下,略定 越 ,置 桂林 、 南海 、 象郡 。”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 州 之 南越 也。” 張守節 正義:“ 夏禹 九州本屬 州 ,故云 越 。”
  【葉弓】可百步穿的弓。形容好弓。 南朝陳後主 《劉生》詩:“遊俠 長安 中,置驛過 新豐 。係鐘蒲璧磬,鳴弦葉弓。”
  【葉竄兒】一種淡水小魚,俗稱竄條魚,因形狀細長似柳葉,故稱。《紅樓夢》第八一回:“ 探春 把絲繩拋下,沒十來句話的工夫,就有一個葉竄兒,吞着鈎子,把漂兒墜下去。”
  【貴妃】 唐蒲州永樂 人。小名 玉環 。曉音律,善歌舞。初為 壽王 妃,後為女道士,號 太真 。入宮後,得 玄宗 寵,封為貴妃。 安祿山 亂起, 玄宗 出奔。至 馬嵬坡 ,軍士嘩變, 貴妃 被迫縊死。後人在詩歌、小說、戲麯中演為故事。《舊唐書·後妃傳上·玄宗貴妃》:“ 玄宗貴妃 ……父 玄琰 , 蜀州 司戶。妃早孤,養於叔父 河南府 士曹 玄璬 。” 清洪升 《長生殿·傳概》:“ 唐明皇 歡好《霓裳》讌, 貴妃 魂斷 漁陽 變。” 蔡東藩 《唐史演義》第四七回:“ 玄宗 入內,又往 貴妃 宮中, 貴妃 竟不出迎。”亦省稱“ 妃 ”。 唐白居易 《上陽白發人》詩:“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 妃 遙側目。”《初刻拍案驚奇》捲五:“喘籲籲氣不齊,戰兢兢驚神未定,頭垂發亂,是個醉扶上馬的 妃 。” 魯迅 《花邊文學·女人未必多說謊》:“關於 妃 , 祿山 之亂以後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謊, 玄宗 逍遙事外,倒說是許多壞事情都由她。”
  【無敵】對 北宋名將 業 的譽稱。《遼史·聖宗紀二》:“ 宋 將 繼業 初以驍勇自負,號 無敵 。” 清黃遵憲 《李肅毅侯輓詩》之二:“平生自詡 無敵 ,諸將猶誇石敢當。”參見“ 令公 ”。
  【絮】柳絮。《中國諺語資料·農諺》:“絮落,栽山藥。”
  【榡】木做的盾牌。《左傳·定公六年》:“﹝ 樂祁 ﹞獻榡六十於 簡子 。” 伯峻 註:“古代盾或以木為之,此木非水……則此榡之或即黃,木材黃色,質堅緻,故以為盾。” 宋徐晉卿 《春秋經傳類對賦》:“ 孟莊子 為橁琴而示暇, 宋樂祁 獻榡以貽辜。”
  【溝】1.指 長安 禦溝。《三輔黃圖·長安禦溝》:“ 長安 禦溝謂之溝,謂植高於其上也。” 唐駱賓王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詩:“溝連鳳闕,槐路擬鴻都。”2.指 陝北米脂縣傢溝 。 陳毅 《失題》詩:“小住 溝 一月長,評衡左右費思量。”
  【榣】果名。 北魏賈思勰 《齊民要術·果蓏》:“《臨海異物志》曰:‘榣,有七脊,子生樹皮中。其體雖異,味則無奇。長四五寸,色青黃,味甘。’” 石聲漢 註:“‘榣’,據所描寫的果實看來,可能仍是‘五斂子’。”
  【瘌子】雀甕蛾的幼蟲。體黃緑,表面有硬毛,毛具酸性毒,喜食果木葉,是一種害蟲。
  【邁金】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對上等黃金的俗稱。《南齊書·東南夷傳·林邑國》:“ 宋永初 元年, 林邑王範邁 初産,母夢人以金席藉之,光色奇麗。中國謂紫磨金,夷人謂之‘邁’,故以為名。” 宋李石 《續博物志》捲十:“華俗謂上金為‘紫磨金’,夷俗謂上金為‘邁金’。”
  【震關】 東漢震 為 潼關 西 華陰 人,好學博覽,時稱“ 關 西 孔子 。”後因別稱 潼關 為“震關”。 前蜀韋莊 《秦婦吟》:“前年又出 震關 ,舉頭雲際見 荊山 。”參閱《後漢書·震傳》。
  【墨】1. 戰國 時 朱 與 墨翟 的並稱。《莊子·胠篋》:“削 曾史 之行,鉗 墨 之口。” 成玄英 疏:“ 朱 、 墨翟 秉性宏辯。”《孟子·滕文公下》:“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 唐韓愈 《上宰相書》:“ 、 墨 、 釋 、 老 之學,無所入於其心,其所著皆約六經之旨而成文。”2.指 墨 的學說。 朱 主張為我, 墨翟 主張兼愛,是 戰國 時期與儒傢對立的兩個重要學派。《孟子·滕文公下》:“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 墨 ,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 漢揚雄 《法言·吾子》:“古者 墨 塞路, 孟子 辭而闢之,廓如也。” 宋陳亮 《與應仲實書》:“近世 張給事 學佛有見……其為人心之害,何止於 戰國 之 墨 也!” 清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 昌黎 以道自任,因 孟子 距 墨 ,故終身亦闢佛 老 。”3.藉指儒傢以外的各學派。 唐李白 《送於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詩:“炎炎四真人,攡辯若濤波。交流無時寂, 墨 日成科。” 王琦 註:“《通典》: 開元 二十九年,始於京師置 崇玄館 ,諸州置道學生徒有差,謂之道舉……習《老》、《莊》、《文》、《列》,謂之四子。蔭第與國子監同。”
  【劉】 宋億 與 劉筠 的並稱。 宋歐陽修 《詩話》:“蓋自 劉 唱和,《西昆集》行,後進學者爭效之,風雅一變,謂之昆體。”《宋史·劉筠傳》:“ 筠 , 景德 以來,居文翰之選,其文辭善對偶,尤工為詩。初為 億 所識拔,後遂與齊名,時號‘劉’。”
  【劉體】即西昆體。 宋 初以 億 、 劉筠 等為代表的一派詩體。 元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一》:“我 宋 盛時,首以文章著者 億 、 劉筠 ,學者宗之,號‘劉體’。然其承襲晚 唐 、 五代 之染習,以雕鎸偶儷為工,又號曰‘西昆體’。”
  【檖】即山梨。 三國吳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捲上:“檖,一名赤羅,一名山梨,今人謂之檖。其實如梨,但實甘小異耳。一名鹿梨,一名鼠梨。” 清周亮工 《次清風店詠黃芽菜》:“莫教????豉分檖,略帶冰霜薦蜀薑。”參見“ 山梨 ”。
  【顔】 唐五代 書法傢 顔真卿凝式 的並稱。 宋惠洪 《次韻王覺之裕之承務》之一:“屬秥新詩追 鮑謝 ,抗行醉墨似 顔 。”
  【櫨】落葉灌木,葉對生,卵形而尖,有鋸齒,花冠合瓣,可供觀賞。見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櫨》。
現狀 Status
  姓是中國第六大姓氏,在“百傢姓”中排第16。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此姓氏在越南亦有分佈,約占當地人口1%。在做自我介紹時,通常會將“”稱作“木易”;但實際上“”字的右邊並非“易”,而是“昜”(yáng)。的繁體是“木 昜 ”,而非“木易”
楊姓族譜 Yangxing Genealogy
  姓譜牒修撰的歷史相當悠久。
  漢代劉歆在《七略》中提到與他同時的雄有《傢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傢牒》片斷涉及雄身後世。《世說新語》劉孝標註提到數十種南朝士族傢譜,其中有《氏譜》。《隋書經籍志·譜係類》錄有:《氏血脈譜》2捲,《氏傢譜狀並墓記》1捲,《氏支分譜》1捲,《氏譜》1捲。此外,古籍中還提到北齊有佚名的《愔傢傳》。以姓和王姓等為多,南北朝時的姓大族,已有編撰傢譜之風。宋至元明時期,私修的姓傢譜為數不少。元末戰亂,氏衰落,譜也殘缺。明初,分別任司倉、通判的氏兄弟罷官傢居,商量采擷文獻重修傢乘,但不久即相繼去世。為繼承先輩遺志,士奇與從兄思貽遍訪博求,雖為片紙也謹慎過錄,積十多年努力,編成《氏傢乘》。《氏傢乘》第一部分為族譜,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為傢譜,以示尊重親人;以後依次為氏人物事實、哀鞔文字、氏人物遺文、贈答之作;末附有助於旁考氏行事的名賢文字,總共20捲。清代為私修傢譜的大發展的時代,雍正皇帝撰寫了《聖諭廣訓》,下令在各地方宣講,敦促各宗族“修族譜以聯疏遠”,各級官僚及地方士紳起而應之,各宗族聞風仿效,傢譜之盛,遂為空前。民國時期,篤宗族、勤譜事之風未曾稍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譜之風稍歇,20世紀80年代後,因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推動,許多族姓又興起續修、重修之風,如重慶萬州、湖北荊門等地的姓組織了不少修譜委員會或理事會,分別緻書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請同鄉同姓寄去生平業績,以便輯入族譜。這時的傢譜,傳統的功能已相當淡化,聯絡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徑發展鄉裏經濟,成為新修傢譜族譜的主要目的。久離鄉裏的姓成員,則通過參與修譜來寄托慎終迫遠的尋根情懷,當然也不排斥衣錦還鄉的驕傲之情。傢譜修好後,要定期續修,一則續上後出子孫,二則根據傢族內部調節和整閤族人的需要,適當修改族規。續修傢譜,並不單是循例而行,也是調整族內關係的需要。傢譜保存族譜印好後,譜版安置在小宗祠內,各版片之間用紙搪隔,以免損傷,外用木箱封裝,擱置在高架上,以免受潮。族中如有需要加印族譜的,要經管理小宗祠者問清來歷,如果確是嫡派子孫,備辦好紙張後即到祠中印刷,不得搬到別處,以防版片散失。各房領出傢譜多少本,管理小宗祠者要作登記,註明領取時間及領譜人,以便稽查。各傢領回的傢譜要用木匣裝載,置放在香火之上,或密藏於書房之中,每逢伏天取出曬晾,不能讓其稍有蛀爛之跡。凡逢歲時祭祀,各傢帶上原本,到小宗祠集中驗看一次,如發現有鼠嚙、油污、墨浸及磨壞字跡等現象,族中長輩,要在祖宗牌位前對持譜人嚴厲申飭,並當衆罰銀三兩,歸人祠內,以充日後修譜之資。拒不從命的,不得參與祭祀。傢譜不得謄抄,不能傳與外人,更不能出售,如有不肖子孫瞞衆覓利,族衆共同驅逐他,從此不許人祠。這類規定,在不少姓傢譜中,都有或詳或略的交代。
  歷史名人
  子:即朱,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傢.
  雄:西漢著名文學家。
  震:東漢著名文學家。
  彪:(142~225)字文先,弘農華陰人,東漢光祿大夫,臨晉侯。
  修:(175~219)字德祖,弘農華陰人,東漢丞相主簿,是彪之子。
  儀:(?~235)字威公,荊州襄陽人,官至蜀漢中軍師。
  洪:(?~228)字季休,益州犍為武陽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騎校尉、關內侯。
  大眼:北魏名將.
  纂:北周名將.
  堅(公元541-604年):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開皇之治”。
  廣(569~618年):隋朝末代皇帝(隋煬帝).戰功顯赫,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製.
  素:隋朝名臣,詩人,傑出的軍事統帥.
  炯:唐代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巨源:唐代詩人.
  國忠(?-756年),:唐朝天寶年間著名權臣.
  玉環:唐玄宗的貴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體態豐盈,容貌美豔。“安史之亂”中,在馬嵬坡兵諫時,貴妃被逼賜死,年方38歲.
  行密:五代吳國開國君主.
  業(?-986年):北宋抗遼名將,“傢將”之首.
  延昭(958—1014年):北宋抗遼名將,“傢將”第二代.
  文廣(?-1074):北宋抗夏名將,“傢將”第三代.
  再興:南宋抗金名將.
  幺:南宋農民起義領袖.
  輝:南宋傑出數學家.
  萬裏: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
  時:南宋思想傢,洛學大傢.
  文:南宋抗蒙名將.
  志:水泊梁山好漢,號稱“青面獸”排行17。
  雄:水泊梁山好漢,號稱“病關索”排行32。
  春:水泊梁山好漢,號稱“白花蛇”排行73。
  憲:明初名臣.
  (明代“三”)士奇,榮,溥:
  明朝前期三大姓政治傢,文學家.
  “仁宣之治”時期的治世名臣;“臺閣體”詩文代表人物.合稱“三”.
  洪:明朝前期戍邊名將.
  一清:明朝中期軍事傢,戍邊名將.
  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內閣首輔,文學家.
  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詩人,文學家.
  繼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以死彈劾權臣嚴嵩父子.
  璉:明代東林黨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遇春:清朝前期戍邊名將.
  近代名人
  秀清:太平天國傑出領袖之一,東王.
  輔清:太平天國重要將領.
  深秀:清末維新派重要人物,“戊戍六君子”之一.
  銳:清末維新派人物,“戊戍六君子”之一.
  守敬:清末歷史,地理學家,書法傢.
  子榮:東北人民解放軍牡丹江軍分區軍官
  靖宇:東北抗日聯軍領導人,抗日名將.
  虎城:抗日愛國名將,“西安事變”發動者之一.
  懷:抗日名將.
  (共産黨“三”)得志,勇,成武,新中國三大姓上將,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時稱“三”.
  尚昆:已故中共國傢領導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開慧:新中國開國元勳毛澤東同志的夫人,1930年11月14,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長沙瀏陽門外。“我失驕君失柳,柳輕颺直上重霄九。”毛澤東的這首寫於1957年的詞《蝶戀花•答李淑一》,在中國早已傢喻戶曉。詞中熱情懷念的“驕”就是他的夫人和戰友開慧。 也可以說,開慧在毛澤東的心中,有着不可磨滅的記憶!
  白冰:原名尚正,尚昆和闇公烈士的弟弟,原籍:重慶潼南,上將軍銜,曾擔任中央軍委委員兼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
  得志:原名敬堂,1911年1月3日生於湖南省醴陵南陽橋(今屬株洲)三望衝一個鐵匠家庭。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將領,上將軍銜,1980至1987年擔任總參謀長職務。
  傳廣:臺灣體壇第一人,“亞洲鐵人”,十項全能運動冠軍獲得者.
  利偉:航天英雄,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德昌:臺灣著名電影導演,“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臺灣大師之一”.
  朔:當代著名作傢.
  晨:央視著名主持人.
  琨:央視社教節目中心記者
  國強:當代企業傢,“中國首富”.
  樂:現代數學家,證明了“張揚定理”.
  振寧:美籍華人,著名物理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奬
  紫瓊:馬來西亞華人影星,1992年成為亞洲最富知名度和片酬最高的女影星.
  坤:當代著名歌手.
  丞琳:臺灣歌手
  睿智:中華職棒大聯盟 - 誠泰Cobras隊野手
  騏嘉:中華職棒大聯盟 - 誠泰Cobras隊投手
  鬆弦:中華職棒大聯盟 - 統一獅隊外野手
  博超:中華職棒大聯盟 - 統一獅{二軍}隊捕手
  鐵梁:香港終審法院前任首席大法官
  受成:香港企業傢,英皇集團主席
  森: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民主黨成員
  孝華:前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自由黨成員
  永強:香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前任局長
  潔恩:香港無綫新聞外電記者兼主播
  采妮:香港歌手
  幂:演員
  謹華:臺灣演員
  千嬅:香港歌手
  宗緯:臺灣歌手,星光幫成員。
  恭如:香港藝人,前任亞洲小姐
  玉梅:香港藝人,前任亞洲小姐
  怡:香港藝人
  思琦:香港藝人,前任香港小姐
  愛瑾:香港歌手,偶像樂隊Cookies前任成員
  淑君:臺灣女子跆拳道選手,代表出戰北京奧運
  雲:當代著名體操運動員,奧運冠軍.
  威:當代著名體操運動員,奧運冠軍.
  致遠:雅虎創始人之一
  蕊:演員
  金貴: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經濟合作部副主任,跨國商務精英俱樂部秘書長,著有《微利時代-新思路决定新出路》等作品。
  瀾: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著名主持人!
  啓明:湖南懷化元翁公派下端玉公房下祖實公房下思錦公裔孫
  豪:湖北人氏,當今社會的創業頭目及詩人.
  波:廣東揭西人氏,字潛浪,號舒桐、柯迪,當代詩人。
起源參考 Origin of Reference
  1、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據《元和姓纂》雲:“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於唐邑 (山西翼城 )。出公子齊,生伯僑,天子封為侯,以國為氏。”建立了國。虞於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 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時被封為侯,春秋時晉國滅成為晉國羊舌肸的封地。晉武公 (燮的第10世孫)時封次子伯僑於,稱侯,是為姓人的受姓始 祖。伯僑之孫突食采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突之孫肸, 字叔嚮,又稱叔肸,因戴晉有功,被分封於氏邑,其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作為自己的姓氏,人稱石,又叫食我。公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𠔌 ,遂居華陰,稱為氏,史稱氏正宗。 姓一開始在陝西,河南一帶發展,從西晉末年開始遷入福建,並於元朝遷入廣東。姓的主要聚居地有:華陰,修武,河內, 扶風,梅縣等。
  2、出自賜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 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姓。如福建林姓遷居廣東梅州後改姓。《北 史》載,義臣本姓尉遲,後改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有代北姓「莫鬍蘆」氏,後改為漢字單姓「」氏。
  5、以封地為姓。周武王之子(姓姬)叔虞,字子於。周滅唐 (今山西翼城西)後,把唐封地給他。並賞給他懷姓九宗。叔虞(又 稱唐叔)的兒子燮繼位以後,因唐地南臨晉水,就改稱晉侯。這樣, 叔虞就成了周代晉國的始祖。叔虞的後裔有封於者。,在今山西 洪洞東南。春秋時滅於晉國,成了晉國大夫羊舌肸的封地。被封於 地者的後代就用封地名“”作為姓氏。
  6、為五鬍十六國時氐族姓氏。據《晉書》 ; 氐有氏,世居仇池 ( 甘肅仇池山 )。
  7、出自「揚」姓。以邑為氏。古時有「揚氏邑」
英文解釋
  1. :  prurigo
  2. n.:  poplar,  Yang,  willow, poplar, aspen,  surname,  (surname)
  3. adj.:  Young
相關詞
植物樹木柳科洪澤木材
物理百科布衣神相鬍定欣湖南醴陵
包含詞
L楊楊吳白楊楊樹楊柳楊梅
垂楊黃楊楊桃楊木飄楊膠楊
頌楊楊崗石楊楊渡楊辛大楊
楊升楊恩楊溪楊名楊司楊太
葛楊楊河田楊楊井楊莊楊竹
鄧楊楊範楊西楊珂楊璇楊諤
楊邁楊廣楊堅楊初鞠楊楊流
楊縣楊翊楊牛楊植傅楊楊白
楊蕓楊儉楊侖楊詔楊宵楊德
楊婕楊湜楊瑾楊涓楊甜楊根
路楊楊檸秦楊楊霽楊千楊湘
楊菁楊岷楊戀楊角楊央楊綰
楊品楊鍇楊盼楊原楊端楊葵
楊言楊橚楊幹楊澍楊韻楊禹
楊有楊降楊嗣楊芝楊覃楊澈
楊灝楊昶楊蒼楊醒楊見楊舉
楊浪茂楊楊褫楊晃楊放楊鈺
楊延楊芬楊岫楊琨邱楊楊閩
楊邦楊鎰楊鬥楊扣楊梵楊賽
楊澎楊迎楊軼楊禦趙楊楊懿
楊淳楊汭楊蛟楊翠楊際楊溫
楊好楊佗楊強楊斐楊嬿楊崴
楊爍楊季彭楊楊理楊軻童楊
楊蔭楊瑞楊竣楊燚楊琮楊瀚
楊勤楊祺楊循楊育楊樟楊澤
卞楊楊焜楊宛楊觀荀楊楊胤
尹楊楊嬋盛楊楊瑜楊淼楊瀟
楊羽楊涌楊馳楊繩楊準楊稷
楊戈楊立楊為楊述楊驊楊望
武楊談楊吳楊楊口楊岸何楊
楊泗楊川楊收楊異楊損楊冠
楊佐楊翺楊樸楊滔楊裕楊授
楊煚楊假楊姮楊堉楊峂楊湄
楊鐳楊翎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