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福建 >竜岩 > 李氏大宗祠
顯示地圖
目錄
旅遊
  李氏大宗祠投訴電話竜岩市旅遊投訴電話:0597-2336649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李氏大宗祠坐落在上杭稔田鄉官田村河𠔌盆地,四面環山疊翠,黃潭河蜿蜓而過,風景十分秀麗。宗祠係三進四直的磚木結構建築,有三個大廳和26間大小客廳,住房有104間,占地5600平方米。正面牌坊式樓門上刻着“恩榮”兩字,兩邊對聯是:“丞相將軍府,忠臣孝子門”。正廳前的屏風上刻有明代名儒所撰寫的《李氏火德翁傳》。宗祠結構嚴謹,氣勢非凡,充分體現了客傢宗法制度下的建築藝術,是八閩大地上極為珍貴的建築文物。李氏大宗祠始建於清道光16年,是為紀念其入閩始祖李火德而建築的。從李火德入閩至今800餘年,其後裔遍布閩、臺、粵、桂、贛及東南亞各國。近年來,海外到此尋根謁祖的絡繹不絶。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
  李氏大宗祠,坐落在上杭稔田鄉官田村河𠔌盆地,四周群山疊翠,風景秀麗。李氏大宗祠係三進四落式的磚木結構建築。有大廳二棟、大小客廳26間,住房104間,占地5600平方米。這座結構嚴謹、氣勢非凡的宗祠造型,充分體現了客傢宗法制度的建築藝術,在八閩極為罕見。
  正面牌坊式樓門上刻着“恩榮”兩字,兩邊對聯是:“丞相將軍府,忠臣孝子門”。正廳前的屏風上刻有明代名儒所撰寫的《李氏火德翁傳》。宗祠結構嚴謹,氣勢非凡,充分體現了客傢宗法制度下的建築藝術,是八閩大地上極為珍貴的建築文物。
  李氏大宗祠始建於清道光16年。是李氏後裔為紀念其入閩始祖李火德公建造的宗祠。從李火德入閩至今 800餘年,其後裔遍布閩、臺、粵、贛、桂及東南亞各國。近年來海外李氏子孫到此尋根謁祖者絡繹不絶。
浙江
  浙江省永嘉縣岩頭鎮以北的蒼坡村,是一個比較單純的宗族式村落,是李姓的聚居地。李氏大宗祠,史蒼坡村、方巷村的宗族聚會赫舉行重大族事慶典的場所。宗祠的祠規是兩句話:“耕為本務,讀可容身。”這實際上是中國所有鄉村千年不變的共同理想。宗祠裏設有戲臺,使村民平時舉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李氏大宗祠有一個特點,它位於蒼坡村中仁濟苗後。按中國古代建築風俗的習慣,祠堂不近廟堂,但李氏大宗祠卻為利外。據說,在古代,凡是參加三試“金榜題名”的族人均要披紅戴花到這裏祭拜列祖列宗。在李氏大宗祠的牌匾上,“氏”字一旁多了一個點兒,但這不是筆誤,而是因為村中還有幾個非李姓氏的人傢,這一點兒表示接納相容外姓人的意思。
廣東
  在廣東化州長岐鎮旺嶺村聚居着一個唐朝王族李晟後裔的古老村落。華山李氏大宗祠就坐落在這裏。他祠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是一座具有嶺南地方特色的祠堂建築,對於研究粵西客傢民居生活、建築藝術提供了寶貴實物。古祠為四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硬山頂,灰雕屋脊,穿鬥式,梁架結構,占地面積達2900多平方米,保留了明清建築風格。李氏大宗祠歷經明、清兩代及民國期間多次修葺,是李氏子弟進修的傢塾學堂。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至萬歷十年(1582)的191年中,旺嶺李氏連續出了李福壽、李富、李幫直、李剋由、李學曾、李泰初、李一迪、李一桂、李元暢等九位舉人,其中李幫直、李學曾、李一迪、李元暢四人還高中了進士。李幫直纍官至太僕寺正卿,欽差提督,著有《東洲稿》等傳世;李學曾纍官至大理寺少卿,吏部都諫,為官剛正清廉,著有《鶴林遺稿》20捲等傳世;李一迪纍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著有《掘官存稿》等傳世;李元暢纍官至內閣首輔,下二品俸官。從此旺嶺華山李氏“一門九舉四進士”成為嶺南地區文化史上的傳奇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