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網絡用語 : 名人 : 乒乓球 : 歌麯音樂 : 流行歌麯 : 歌手 : 中國 > 北京 >北京高等院校 >北方民族大學 > 李曉東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1.20世紀90年代中國校園民謠的領導人物。四川人,代表作《青春》、《歲月》。
  2.李曉東 《看東方》主持人,第四屆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大賽亞軍。
  教授的簡介
  一、個人情況綜述
  1980年從部隊復員後考入內蒙民族大學中文係,1984年畢業留校講授外國文學,1992年考入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專攻埃及學,1997年畢業回校到世界古代史·埃及史研究所認教兩年,1997年考入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畢業獲博士學位留所任教。2000年至今在研究所從事埃及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現為副教授。
  二、主要學習、工作簡歷
  1976年12月—1980年1月 山東膠南37393部隊40分隊戰士。
  1980年9月—1984年7月 內蒙民族大學中文係讀書,於1984年7月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1984年7月—1992年9月 內蒙民族大學中文係教師,1990年調入世界古代史·埃及史研究所。
  1992年9月—1995年7月 東北師大古典所 碩士研究生,1995年7月獲得碩士學位。
  1995年7月—1997年9月 內蒙民族大學世界古代史·埃及史研究所。
  1997年9月—2000年7月 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2000年7月獲博士學位。
  2000年7月—現在 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 教師。現為該所副教授。
  三、社會學術兼職
  四、教學工作
  自2000年9月以來在東北師大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所先後為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研究生開設課程如下:
  1. 古代埃及史
  2. 古代埃及藝術
  3. 古代埃及文學與宗教
  4. 中埃及語語法與閱讀
  5. 亡靈書研究
  6. 專業英語
  自2002年以來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現指導碩士研究生2名。
  五、主要研究方向或領域
  世界古代史,埃及學
  六、科研項目
  1. 1996年-1999年,參加國傢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子項目“西方諸文明年代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承擔了其中的“古代埃及年代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的子課題的研究。
  2. 2003年—2005年,“古代埃及歷史銘文”,東北師範大學歷史學科“十五”規劃211項目,項目主持人,2。25萬元。
  七、主要研究成果
  論文
  1.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ma’at and dao,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1999,14. 對埃及人的世界觀及埃及文明産生的動力進行了研究。
  2. “古埃及年代學——材料、問題與框架”,《世界諸古代文明年代學的歷史與現狀》,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此篇論文是“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對埃及歷史的斷代,歷史時間的推定依據的原則和實用的方法做了詳盡的考察研究。
  3. “塞斯埃及王朝年代問題考證”,《世界史研究動態》(1993)這是一篇就一個年代問題的錯誤而引起的具體問題的研究,同時引出一個帶有普遍意義的現狀的分析。
  4. “六書與古埃及象形文字構字法”,《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1992),論文較早地使用了比較的方法對兩種古老語言文字的産生和發展的路徑作了認真的探究,被人大復印資料收目。
  5. “象形文字漫談”,《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1996),此文以埃及象形文字為中心,論述了象形文字的發生發展和在其承載的文化中的作用。
  6. “早期埃及文明的演進:問題與論證”,《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1995)
  7. “論小說的建構及《高老頭》的建構方式”,《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1993)。
  8. “酷刑的歷史與歷史的酷刑”,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
  9. “瑪阿特與道的哲學思考”,《東北師大學報》(2000)文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歷史動力學的觀點,即生存壓力論。
  10. “鬍夫大金字塔王後‘秘道’探密”,《阿拉伯世界》(2003,1)。人大復印資料收目。
  11. “音樂構成的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 “古埃及王銜與神”《東北師大學報》(社科版,2003,第五期),人大復印資料《世界史》全文轉載。
  13. “百年埃及學研究綜述”,《東北師大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六期。
  著作:
  1.《古代文明的金字塔——法老的埃及》,遼寧大學出版社。(此書對古代埃及的歷史、語言文字、金字塔、社會、埃及人的來生觀、埃及人的日常生活與藝術作了全面的介紹和闡釋)。
  2.《古代埃及史》,(其中第十一和十二章),商務印書館,本書獲2003年國傢歷史學二等奬(頭一次將希臘羅馬統治時期的埃及納入到古埃及的歷史中去。)
  3.《神秘的金字塔太陽船》,天津人民出版社。(通過法老鬍夫基薩大金字塔前太陽船的發現、發掘和重構的歷史的敘述,對古代埃及文明中的决定力量——埃及人對世界的看法作了深入的探究,剝開埃及文明外星來說的迷霧。)
  譯著:
  1.《人類酷刑史》,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
  2.《心靈的標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3.《天體的音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八、獲奬情況
  《古代埃及史》,(其中第十一和十二章),商務印書館,本書獲2003年國傢歷史學二等奬(其中第十一、十二章為李曉東撰寫)
  李曉東,1964年生於江蘇建湖,1985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協會員,????城市美協副主席,????城市青年書法美術傢協會主席。作品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中國文聯、中國美協等舉辦的美術作品展並獲奬,作品收入《當代中國畫掇英》、《當代中國畫壇精英》、《當代扇面書畫集》、《中國當代國畫集萃》、《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傢精品集》等大型畫册及文獻。數十傢報刊發表作品及專題介紹。
  出版個人專集:《李曉東畫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李曉東畫集.荷塘係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中國實力派美術傢.李曉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3 李曉東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建築設計研究所所長, 主持李曉東工作室
  1979-1984年 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本科
  1989-1991年 荷蘭德爾富特大學及安德毫芬大學建築係城市設計專業研究生, 獲碩士學位
  1991-1993年 荷蘭德爾富特大學及安德毫芬大學建築係建築理論研究生, 獲建築學博士學位
  1997-2004年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係, 副教授
  2004-,荷蘭德爾富特大學建築係客座教授
  2005-,奧地利維也那藝術大學客座教授
  2005-,美國華盛頓大學建築係客座教授
  
  主要學術成果:
  2005-06年度亞洲建築金奬(arcasia gold medal)
  2005聯合國教科文文化保護創新奬(uesco jury award for innovation)
  2004美國環境設計與研究協會年度最佳設計奬(best design award, edra (environment design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 places annual awards, usa.)
  2005英國“建築回顧”奬二等奬(ar+d highly recommended)
  2006美國“建築實錄”中國建築奬最佳公共建築奬(architectural records business week china awards, best public building)
  (2000)英國皇傢建築師協會主席奬, 優秀教師奬.(riba(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tutor prize, the president's medals)
  2001美國註册建築師協會教師奬(society of american registered architects, tutor prize)
  主持設計荷蘭德爾富特住宅設計獲1996年度荷蘭國傢優秀設計奬 (1994-1996)
  主持設計荷蘭阿姆斯特丹瑞士保險公司總部獲國傢競賽一等奬(1993-1995)
  發表學術專著 3本,學術論文近三十篇, 其中五篇發表在國際一流期刊上
  研究領域:
  建築歷史與理論,地域性研究,中國美學,創意性思維…等
  李曉東
  (1964,l一)江蘇建湖人。江蘇省????城師範學校美術教師。1985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係,現為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中國畫清賞》雜志執行主編、《青年書畫傢》報主編、????城市美術傢協會副主席、????城市青年書法美術傢協會主席。 國畫《蓮塘清韻》入選中國畫三百傢展、《野塘清秋》入選全國第二屆中國花鳥畫展、《荷韻》99澳門回歸中國畫、攝影作品大展優秀奬。作品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新世紀中國畫名傢精品展”、“中國畫三百傢”、“全國第二屆花鳥畫展”、“’99中國畫·攝影作品大展”、“跨世紀暨建國五十周年全國山水畫大展”、“200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二十一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200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等全國性展覽,並多次獲奬。出版有《李曉東畫集》等個人專集四種。2004年2月隨中國美協代表團出訪法國、意大利等國;2004.年6月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彩繪新三峽"中國美術名傢三峽採風活動。
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副教授
  學習簡歷
  1976年12月—1980年01月,山東膠南37393部隊40分隊戰士。
  1980年09月—1984年07月,內蒙民族大學中文係讀書,於1984年7月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1992年09月—1995年07月,東北師大古典所 碩士研究生,1995年7月獲得碩士學位。
  1997年09月—2000年07月,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2000年7月獲博士學位。
  任職簡歷
  1984年07月—1990年00月,內蒙民族大學中文係教師,
  1990年00月—1992年09月,調入世界古代史·埃及史研究所。
  1995年07月—1997年09月,內蒙民族大學世界古代史·埃及史研究所。
  2000年07月—現在 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 教師。現為該所副教授。
  教學工作
  自2000年9月以來在東北師大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所先後為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研究生開設課程如下:
  1.古代埃及史
  2.古代埃及藝術
  3.古代埃及文學與宗教
  4.中埃及語語法與閱讀
  5.亡靈書研究
  6.專業英語
  自2002年以來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現指導碩士研究生2名。
  主要研究方向或領域
  世界古代史,埃及學
  科研項目
  1.1996年-1999年,參加國傢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子項目“西方諸文明年代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承擔了其中的“古代埃及年代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的子課題的研究。
  2. 2003年—2005年,“古代埃及歷史銘文”,東北師範大學歷史學科“十五”規劃211項目,項目主持人,2。25萬元。
  主要研究成果
  論文
  1.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Ma’at and Dao,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1999,14. 對埃及人的世界觀及埃及文明産生的動力進行了研究。
  2.“古埃及年代學——材料、問題與框架”,《世界諸古代文明年代學的歷史與現狀》,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此篇論文是“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對埃及歷史的斷代,歷史時間的推定依據的原則和實用的方法做了詳盡的考察研究。
  3.“塞斯埃及王朝年代問題考證”,《世界史研究動態》(1993)這是一篇就一個年代問題的錯誤而引起的具體問題的研究,同時引出一個帶有普遍意義的現狀的分析。
  4.“六書與古埃及象形文字構字法”,《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1992),論文較早地使用了比較的方法對兩種古老語言文字的産生和發展的路徑作了認真的探究,被人大復印資料收目。
  5.“象形文字漫談”,《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1996),此文以埃及象形文字為中心,論述了象形文字的發生發展和在其承載的文化中的作用。
  6.“早期埃及文明的演進:問題與論證”,《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1995)
  7.“論小說的建構及《高老頭》的建構方式”,《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1993)。
  8.“酷刑的歷史與歷史的酷刑”,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
  9.“瑪阿特與道的哲學思考”,《東北師大學報》(2000)文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歷史動力學的觀點,即生存壓力論。
  10. 鬍夫大金字塔王後‘秘道’探密”,《阿拉伯世界》(2003,1)。人大復印資料收目。
  11.“音樂構成的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古埃及王銜與神”《東北師大學報》(社科版,2003,第五期),人大復印資料《世界史》全文轉載。
  13. “百年埃及學研究綜述”,《東北師大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六期。
  著作:
  1.《古代文明的金字塔——法老的埃及》,遼寧大學出版社。(此書對古代埃及的歷史、語言文字、金字塔、社會、埃及人的來生觀、埃及人的日常生活與藝術作了全面的介紹和闡釋)。
  2.《古代埃及史》,(其中第十一和十二章),商務印書館,本書獲2003年國傢歷史學二等奬(頭一次將希臘羅馬統治時期的埃及納入到古埃及的歷史中去。)
  3.《神秘的金字塔太陽船》,天津人民出版社。(通過法老鬍夫基薩大金字塔前太陽船的發現、發掘和重構的歷史的敘述,對古代埃及文明中的决定力量——埃及人對世界的看法作了深入的探究,剝開埃及文明外星來說的迷霧。)
  譯著:
  1.《人類酷刑史》,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
  2.《心靈的標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3.《天體的音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獲奬情況
  《古代埃及史》,(其中第十一和十二章),商務印書館,本書獲2003年國傢歷史學二等奬(其中第十一、十二章為李曉東撰寫)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
  男,教授, 博士生導師,建築設計研究所所長,主持李曉東工作室
  1979—1984年,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本科
  1989—1991年,荷蘭德爾富特大學及安德毫芬大學建築係城市設計專業研究生, 獲碩士學位
  1991—1993年,荷蘭德爾富特大學及安德毫芬大學建築係建築理論研究生, 獲建築學博士學位
  1997—2004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係, 副教授
  2004—, 荷蘭德爾富特大學建築係客座教授
  2005—,奧地利維也那藝術大學客座教授
  2005—,美國華盛頓大學建築係客座教授
  主要學術成果:
  2005-06年度亞洲建築金奬(ARCASIA Gold Medal)
  2005聯合國教科文文化保護創新奬(UESCO Jury Award for Innovation)
  2004美國環境設計與研究協會年度最佳設計奬(Best Design Award, EDRA (Environment Design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 Places annual awards, USA.)
  2005英國“建築回顧”奬二等奬(AR+D Highly Recommended)
  2006美國“建築實錄”中國建築奬最佳公共建築奬(Architectural Records business week China Awards, best public Building)
  (2000)英國皇傢建築師協會主席奬, 優秀教師奬.(RIBA(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Tutor Prize, The President's medals)
  2001美國註册建築師協會教師奬(Society of American Registered Architects, Tutor Prize)
  主持設計荷蘭德爾富特住宅設計獲1996年度荷蘭國傢優秀設計奬 (1994-1996)
  主持設計荷蘭阿姆斯特丹瑞士保險公司總部獲國傢競賽一等奬(1993-1995)
  發表學術專著 3本,學術論文近三十篇, 其中五篇發表在國際一流期刊上
  研究領域:
  建築歷史與理論,地域性研究,中國美學,創意性思維…等
江蘇省????城美協主席
  1964年1月生,江蘇建湖人。江蘇省????城師範學校美術教師。1985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係,現為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中國畫清賞》雜志執行主編、《青年書畫傢》報主編、????城市美術傢協會副主席、????城市青年書法美術傢協會主席。
  國畫《蓮塘清韻》入選中國畫三百傢展、
  《野塘清秋》入選全國第二屆中國花鳥畫展、
  《荷韻》99澳門回歸中國畫、攝影作品大展優秀奬。
  作品參加
  中國美協主辦的“新世紀中國畫名傢精品展”、
  “中國畫三百傢”、“全國第二屆花鳥畫展”、
  “’99中國畫·攝影作品大展”、
  “跨世紀暨建國五十周年全國山水畫大展”、
  “200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二十一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
  “200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等全國性展覽,
  並多次獲奬。
  出版有《李曉東畫集》等個人專集四種。
  2004年02月,隨中國美協代表團出訪法國、意大利等國;
  2004年06月,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彩繪新三峽"中國美術名傢三峽採風活動。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女,副教授,是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專業骨幹教師。
  1994年畢業於吉林師範大學,
  2003-2005年在東北師範大學研修班進修,
  2006-2007學年到北京外國語大學做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英語口譯教學。
  近5年學術研究成果:
  省級研究課題5 項:
  “民辦外語院校第二課堂活動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省級 2007年 結項
  “民辦高校英語精讀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省級 2006年 申請結項
  “東西方民辦(私立)高校教育理論與實踐比較研究” 省級 2006年11月 已經申請結項
  “實用型英語口譯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省級 2007年11月階段性成果
  “英語語言習得、美國文化學習和素質教育的交叉滲透 -- 美國村軟件建設”省級 2006年 階段性成果
  校級研究課題1項:
  “英語專業翻譯課考試內容與考試方法的改革與實踐研究” 長春大學校級2006年-2007年 已經結項
  公開發表教研方面的論文 3 篇:
  “主述位理論在口譯教學中的應用”《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報》 2005年1月第二作者
  “英漢互譯中語用意義的正確選擇”《教育資訊》 2006年11 月 第二作者
  “建構主義指導下的美國文化的教與學”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7年 獨著
  編著 1 部:
  《大學英語閱讀探索》2006年 延邊出版社 主編
  獲奬情況:
  《英語口譯》課程獲2008年校級優秀課程
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男,1954年10月生,陝西岐山人,1973年3月參加工作,198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産黨,研究生學歷,理學碩士。
  歷任
  省計劃委員會國土規劃處副處長、處長,
  省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銅川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市長,
  省發展計劃委員會主任、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兼省西部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2008年1月當選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中共十七大代表,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中共陝西省十一屆委員會委員,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民革陝西省委會主委
  男,1955年9月生,重慶人,1972年12月參加工作,1992年11月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9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産黨。
  學習簡歷
  1975年09月至1978年07月,在陝西機械學院工業自動化專業學習;
  2005年11月至2006年01月,在陝西省委黨校市廳級領導幹部進修班學習;
  任職簡歷
  1972年12月至1975年09月,西安築路機械廠工人;
  1978年07月至1988年06月,任西安築路機械廠技術員;
  1988年06月至1991年01月,任西安築路機械廠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
  1991年01月至1993年01月,任西安築路機械廠廠長助理、副總工程師;
  1993年01月至1996年08月,任西安築路機械廠第一副廠長;
  1996年08月至1997年06月,任西安築路機械廠廠長;
  1997年06月至1999年10月,任西安築路機械廠廠長,民革陝西省委會副主委;
  1999年10月至2003年04月,任西安築路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民革陝西省委會副主委;
  2003年04月至2004年06月,任西安築路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民革陝西省委會副主委;
  2004年06月至2007年07月,任陝西省交通廳副廳長,民革陝西省委會副主委
  2007年07月至2008年01月,任民革陝西省委會主委,陝西省交通廳副廳長。
  2008年01月,當選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民革陝西省委會主委,
  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大連工學院副教授
  副教授,遼寧省朝陽市人。1983年7月大連工學院化工機械專業畢業分配學校工作至今,歷任化機專業科長、教務處主任、教務處處長、院長助理。
  1998年在鄭州工學院化工部外語培訓中心培訓一年;
  1993年在北京外語學院出國人員培訓部培訓半年;
  1994年4月到1995年5月,參加原國傢教委世界銀行職教貸款項目,在澳大利亞科廷理工大學進修職業教育學,並以一個機械加工類TAFE為主實習了3個月;
  2005年在國傢教育行政學院第24期高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3個月。2005年8月,獲得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碩士學位。主要工作業績:負責學院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工作,
  2004年12月,通過遼寧省教育廳組織的評估,獲得良好第一名的評價結果;在實施性教學計劃製定過程中,主持課題研究,分別在全院推行“寬基礎、活模塊”教學計劃模式、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雙證融通”教學計劃模式、“工學交替”教學計劃模式;主持中央財政專項260萬元、省財政專項240萬元實訓基地的論證、實施、建設工作;負責學院試點專業建設工作,目前學院有國傢級試點專業1個,同時2005年評為遼寧省示範專業,省級試點專業2個;負責學院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目前學院有國傢級精品課1門,省級精品課1門。
  教學情況
  化工設備,1999.3月~2005.11月,高職學生,授課總學時320學時
  製冷空調設備,1999.3月~2006.5月,高職學生,授課總學時242學時
  化工機器檢修實習,1999.3月~2005.11月,高職學生,指導總周數16周
  製冷空調檢修安裝實訓,1999.3月~2006.5月,高職學生,指導總周數14周
  畢業設計(空調方面題目),1999.3月~2006.5月,高職學生,指導總周數12周
  教學研究
  雙嚮式教學法及幾點嘗試,國傢教委貸款辦組織、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職業教育改革與探索》,1998.9
  國內外高職課程模式比較分析與選擇,《遼寧高職學報》,2000.3
  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模式研究,《遼寧高職學報》,2002.5
  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滲透問題研究,《遼寧高職學報》,2003.1
  高等職業教育職業資格證書內涵與雙證書運行機製研究與實踐---製訂與國傢職業標準規範雙證融通的教學方案,《遼寧高職學報》,2005.1
  高職院校基礎課改革探討,《遼寧高職學報》,2006.1
  教材
  《腐蝕與防護》,主編,化工出版社,1997.10
  《化工設備》,參編,化工出版社,2001.7
  《機械設計基礎》,主審,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7
  《製冷原理與設備》,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5
  學術論文:
  管子試壓快裝接頭,《化工裝備技術》,1988.2,獨立作者
  冷彎蠃旋形盤管回彈量的計算,《石油化工設備》,1988.5,獨立作者
  浮閥安裝用簡易鉗,《石油化工設備》,1992.3,獨立作者
  一種新型防鬆蠃母,《石油化工設備》,1997.6,獨立作者
  木材阻燃浸漬處理方法及新的技術,《遼寧化工》,2005.10,獨立作者
  微波超聲波技術在阻燃劑浸漬處理木材中的應用,《化工進展》,2005.12,獨立作者
  木材構造對木材化學阻燃浸漬處理方法的影響,《廣州化工》,2000.5,獨立作者
  阻燃劑浸漬處理木材方法研究,《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05.12,獨立作者
  微波技術在木材阻燃處理過程中的應用,《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第一作者
  超聲波技術在木材阻燃浸漬處理過程中的應用,《福建林業科技》,2006.1,第一作者
  社會表彰
  聘為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傢教委重點課題《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組成員,1997.6
  職業技術教育實踐教學現狀調查分析及對策,教育部“九五”規劃重點課題《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優秀成果一等奬,1999.1
  畢業實踐環節的實驗探索,教育部“九五”規劃重點課題《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優秀成果二等奬,1999.1
  錦州市職業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大賽優秀指導奬,錦州市教育委員會,1999.6
  石油化工生産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方案,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奬,第四完成人,2002.12
  第二屆全國化工高職教指委機械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化教協發10號》,中國化工教育協會,2004.6
  錦州市優秀教師,錦州市人民政府,2004.9
  高等職業教育石油化工類石油化工生産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課程體係改革、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結題證書,遼寧省教育廳,2006.2,第2參與人
東北農業大學教授
  博士,食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畜産品加工係主任。2007-2008年被公派赴美國佛蒙特大學作訪問學者1年。主要從事乳品及畜産品加工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先後主持和參加國傢及省部級的科研項目共計22項,2000年獲黑竜江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奬2項、2001年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奬2項,主編及參編學術著作15部,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現主要從事再製幹酪、牛乳的冷殺菌技術、嬰兒配方奶粉、畜禽骨骼超微粉碎技術的研究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1989年畢業於北航動力係,
  1992年在北航獲得航空發動機專業碩士學位,
  1995年在北航獲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
  自1996年起成為美國航空航天協會會員(AIAA member)。
  自1997年以來,多次以客座科學家和訪問教授身份在德國宇航院(DLR)和柏林工業大學從事計算氣動聲學方面的合作研究,與柏林工大簽定了計算氣動聲學的雙邊合作協議。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男,1973年10月13日生,博士,副研究員。
  學習簡歷
  199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環境科學係環境學專業。
  1995年00月至1998年00月,在四川大學城環學院攻讀環境工程專業碩士。
  2003年04月至2006年03月,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攻讀環境地球化學理學博士學位,於獲得博士學位回國。
  任職簡歷
  1998年00月至2002年10月,到成都理工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從事水環境相關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2002年10月到2003年03月,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學生物地球係做訪問研究員;
  2006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境地球化學國傢重點實驗室工作,主要從事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學研究。
  研究方向: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學(氫、氧、氮、硫同位素);
  廢水處理工藝與技術
  目前研究課題:
  1.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領域前沿項目:岩溶地下水的地球化學特徵及污染機理-以水城盆地為例
  2. 973子課題:大氣輸入污染物對流域養分循環的影響-大氣幹濕沉降物質的同位素(15N,34S)組成(以普定、遵義為例)
  研究內容及意義:
  研究項目運用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理論方法,並結合常規化學分析手段,着眼於典型岩溶地質背景條件下天然和人為過程釋放的化學元素及其同位素在淺地表各圈層間的運移、循環規律及其對生態環境係統的影響,揭示岩溶地下水的地球化學特徵變化規律和導致地下水環境質量變化的自然和人為作用份額,為岩溶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服務。
  研究成果:
  1. Xiao-dong Li, Harue Masuda, Masako Ono, Minoru Kusakabe, Fumitaka Yanagisawa, and Hai-ao Zeng. Con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into groundwater in the northern Sichuan Basin, China. Geochemical Journal, 2006, 40(1): 103-119.
  2. Xiao-dong Li, Harue Masuda, Minoru Kusakabe, Fumitaka Yanagisawa, and Hai-ao Zeng. Degrad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due to anthropogenic sulfur and nitrogen contamin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 Geochemical Journal, 2006, 40(4): 309-332.
  3. Xiao-dong Li, Harue Masuda, Keisuke Koba and Hai-ao Zeng. Nitrogen isotope study on the nitrate-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07, 178: 145-156.
  4. Xiao-dong Li, Harue Masuda, and Cong-qiang Liu. 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river water in the Minjiang, a headwater tributary of the Yangtze Rive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press.
浙江大學教授
  男,生於1966年1月。199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博士學位,2000年晉升為教授。現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代用燃料分會秘書。
  主要從事:
  煤燃燒及污染控製理論及技術、廢棄物熱處理方法(焚燒、熱解及氣化)的理論及技術、氣固多相流的理論及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及開發。在所從事的研究領域,共承擔科研項目40餘項,其中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包括國傢重點基礎研究項目(973項目)、國傢高新技術産業化示範項目子課題、浙江省高新技術産業化示範項目子課題及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作為第一、二作者共發表論文50餘篇,被SCI、EI收錄10 篇。曾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奬一項、浙江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奬一項,1998年評為浙江大學優秀青年教師。通過省部級鑒定項目3項。合作完成專著一本。
深圳大學教授
  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後。博士生導師,深圳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點學術帶頭人。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心理學報》、《心理科學進展》審稿人。
  指導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15人。主要教授的課程有發展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動機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SPSS統計方法與應用,心理學科研設計,認知與教學等。
  主要研究方向為學習動機,自我概念,自我調控學習和小學數學問題解决。近年來在心理學報、教育研究、心理科學、心理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探新、東北師大學報等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全國統編教材一部。研究成果在吉林省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奬中,獲吉林省教育學會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奬,吉林省第三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二等奬一項,三等奬一項和吉林省政府設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一項。主持全國及省部級課題5項。
校園民謠歌手
  作為20世紀90年代大地唱片《校園民謠》2、3兩部專輯的主打歌手之一,曾名噪一時。據說是四川人,現在北京經營音樂酒吧。
  代表歌麯:
  《鼕季校園》(詞麯:高曉鬆)
  《關於理想的課堂作文》(詞麯:高曉鬆)
  《老屋》(詞麯:鬱東)
  《沒有想法》(詞麯:瀋慶)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李曉東 原上海東方衛視《看東方》主持人,第四屆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大賽亞軍,2006年參加中央電視臺經濟臺開心辭典魅力新搭檔選拔並獲得第一名,雖然未成為王小丫的新搭檔,卻因此留在了中央電視臺,成為節目《為您服務》主持人。
濟南市平陰縣第一中學學生
  李曉東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第一中學學生,全國平安少年,省、市、縣級優秀班幹部,班長,07級學生會紀檢部副部長,全國英語競賽2等奬,07年校運動會精神文明副主席,08年校運動會執行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