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李傢山青銅器博物館投訴電話玉溪市旅遊投訴電話:0877-96927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4608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李傢山青銅器博物館位於昆明以南,江川縣境內,距離昆明約110公裏,於1994年建成開放,是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博物館。 |
|
李傢山青銅器博物館投訴電話玉溪市旅遊投訴電話:0877-96927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4608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李傢山青銅器博物館外形為明清時代建築風格,主建材為琉璃瓦和磁磚。二層建築,共8個展室,現在有二個青銅文物展室,展室面積500﹐,共展出2790件文物,除“牛虎銅案”外,所展文物均為真品。第一展廳主要展出農業、牧畜業、漁業等生産工具,第二展廳主要展出軍事、音樂、舞蹈、裝飾等文物。除兩個青銅文物展廳外,館內還有一個書畫展廳面積250﹐,展出40幅江川縣書畫。館前有一“牛虎銅案”雕塑,高8m,底座高6m,底座為大理石四欏喇叭型(底5×5m,頂2×2m),牛虎銅案雕塑高2m、長3m。牛虎銅案真品現藏于云南省博物館。
1994年10月19日落成開館。博物館位於河邊,門前空地面積轄小;位於道路交叉口,來往車輛多,環境噪雜,灰塵濃度高;館前無緑地;建築為明清風格,展品為戰國時代,兩者不協調。
為縣級文物館。 |
|
雲南李傢山青銅器博物館共建造設置了8個展廳,現開放有兩個青銅器展廳和一個書畫展廳。書畫展廳主要陳列的是當代江川籍書畫傢的作品以及曾參觀過博物館的一些知名人士的書畫作品。青銅展廳集中陳列展出了館藏2000餘件文物中的279件,其中包括青銅器、金器、玉器等。它們按功能和用途分為生産類、生活類、軍事類、舞蹈類、裝飾類。以展廳陳列順序具體來看;主要有:
社會生産類:包括尖葉形銅鋤、梯形銅鋤、麯刃銅鋤、平刃銅鋤、條形銅鋤、鏤形銅鋤、寬刃銅鋤、彎形銅斧、蛇頭形鏤孔銅器等農具。其中鏤孔銅鋤和蛇頭形鏤孔銅器很特別,它們可能是在水中使用的農具。蛇頭形鏤孔銅器在雲南是首次發現。馴馬貯貝器、二牛扣飾、二牛交合扣飾、喂牛扣飾、銅牛頭、騎士獵鹿扣飾、八人獵虎扣飾、三人獵虎扣飾、銅孔雀、熊形扣飾、七人獵虎扣飾、五人縛牛扣飾、銅魚等體現了古滇國社會除農業生産外,畜牧業、漁業和狩獵也占較大的比重。紡織貯貝器雕鑄了在貴婦人監督下進行紡織活動的場面,可以從中瞭解當時的紡織技術水平。鎏金、鍛打、範鑄、鑲嵌、綫刻、錯金、壓膜銅器說明除失蠟法鑄造工藝外,還采用不同的工藝技術方法,青銅鑄造業比較發達。銅駑機、饕餮紋劍、獸形金飾、旋形金飾、回紋鏡、日光鏡、百乳鏡、海貝等是古滇國與外部交往的重要見證。
生活類:包括男女銅俑、銅房子模型、銅爐、銅罐、銅匜、銅釜、立牛貯貝器、祭祀扣飾、祭祀貯貝器、銅奩等,反映了古滇國社會人們的住房、衣着、發型、生活習俗等方面的情況。
軍事類:包括銅叉、銅戈、鎏金甲片、銅斧、銅鋮、銅錘、金鞘鐵劍、銅啄、銅矛、銅劍、劍鞘、吊人銅矛、銅棒、立犬狼牙棒等,從中可以瞭解古滇國的軍事裝備、兵器製作和戰鬥方式特點。鐵兵器的出現,說明古滇國的生産力水平已有很大提高,生産技術相當發達。
音樂舞蹈類:包括編鐘、鎏金銅鼓、銅鼓、蹲蛙銅鼓、鼓形貯貝器等。編鐘一套,大小共6個,可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專用於盛大慶典,並往往用銅鼓伴奏。大量的銅鼓繪有舞蹈場面,有獨舞、四人舞和集體舞。銅鼓是當時普遍的打擊樂器。從銅鼓變形而來的鎏金銅鼓、蹲蛙銅鼓、鼓形貯貝器等則失去了原來的功能和意義,賦於新的內涵。
裝飾類:包括金腰帶及銅扣飾、獸邊(猴邊、雞邊、蛇邊)長方形扣飾、動物紋(二虎噬牛、二虎噬鹿、四虎噬牛、虎豹噬羊、虎豹噬牛、虎豹噬鹿、立豹、立熊等)扣飾、銅鐲、金劍鞘、金釧、金項鏈、金發飾、杯形金飾、金花、金扳指、玉耳環、瑪瑙扣、孔雀石珠管、馬飾、杖頭銅飾等。這些裝飾品大部分是當時貴族身上佩戴的,頭飾、項飾、耳飾、腰飾、臂飾、腿飾俱全。製作材料廣泛,有青銅、金玉、瑪瑙、孔雀石、緑鬆石等。有一部分是衣飾或器物上的裝飾附件。古滇國戰爭中有相當數量的騎兵,因此對馬的裝飾同樣受到重視,包括馬銜、轡飾、帶扣、馬鈴和當盧等馬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