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品種在兩年省區試中,平均全生育期150.1d,比對照汕優63長0.3d。666.7m2有效穗15.38萬,株高115.7cm,穗長25.2cm,每穗着粒162.3粒,結實率85.1%,千粒重30.1g。一般畝産560-650kg。
苗期長勢旺,分蘖力與上林穗接近對照汕優63。抽穗後稈硬葉挺,穗大粒多,結實性好,千粒重高。後期轉色正常,落黃好。綜合豐産性與抗逆性強於汕優63。米質與汕優63相當。在省內平丘區適於汕優63高産田塊種植,易於高産。
該品種2003-2004年參加四川省區試,其中2003年11試點單産564.98kg/666.7m2,比對照汕優63增産6.35%;2004
年13試點單産563.98kg/666.7m2,比對照汕優63增産6.4%;兩年平均單産564.44kg/666.7m2比對照汕優63增産6.37%,居第二位2004年省生産試驗5個點平均單産599.98kg/666.7m2比對照汕優63增産12.85%。順利通過四川省區試。2005年4月上旬通過四川省品種審定,同時被推薦進入國傢區試。
紅優44在江油市的最佳播種期為4月上旬,培育矮健大窩多蘖壯秧。適栽秧齡45d,切忌“栽老秧”。行距27-30cm,窩距16.7cm,666.7m2栽足基本苗12萬苗以上。2、666.7m2施純n量不少於10kg,n:p2o5:k2o比例為1:0.5:0.7。如能配施農傢肥及硅、錳、鋅肥增産更大。施肥方法上下班,保水保肥田宜底追一次清;保水保肥差的田塊宜錄用底肥60%、苗肥30%(栽後10d左右)、穗肥10%(抽穗前15d左右)。切忌在缺水少肥田塊種植,並且不要栽白水秧(即不施底肥栽秧)。3、立足於預防為主,重點防治稻瘟病、紋枯病和稻麯病,並要及時防治蟲害和草害,以確保豐收。
該品種在海拔800m以下的四川中稻區種植,能穩定高産。在溫光條件好以及適於汕優 63高産的地區,如四川的攀西、雲南、貴州、重慶、湖北、廣西、江西、安徽、湖南、河南等地區種植。
該品種審定後,由綿陽新豐種業有限公司,經營推廣。2005年已推廣種植40hm2。主推區域為四川、重慶、湖北、雲南、安徽等地區。
當年社會效益:1、製種農戶0.2hm2,淨增效益3000元。2、用種農戶種植40hm2,增産糧食2.7萬kg,淨增社會效益4.05萬元。企業收種子600kg,淨增利潤4200元。
該品種審定後,由於抗性好、適應性廣、增産潛力大,用戶歡迎,因而正逐年擴大種植面積。現在主推區域為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廣西、江西、安徽、湖南、河南等地,以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傢。適於以汕優63作中稻的地區,基本上都能種植該品種。
預計推廣面積達50萬hm2。預計淨增社會效益。1、製種農戶可新增效益3000萬元。2、用種農戶可新糧食37500萬kg,可新增效益56250萬元。3、企業淨社會效益2250萬元。三項之合預計可新增社會效益61500萬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