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朱德舊居投訴電話南昌市旅遊投訴電話:0791-8609110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朱德舊居位於民德路東段花園角2號。1926底,朱德受黨的委派來南昌開展革命活動,大部分時間居住在此。1927年7月27日,周恩來自湖北抵達南昌,首先到此與朱德商談起義大計,並住宿一夜。北伐軍總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也曾在此居住,並撰寫了許多著名文章。現已按原貌恢復了朱德臥室及周恩來住過的廳堂。 |
|
位於南昌市花園角2號。這是一所磚木結構兩層樓房,坐西朝東,雕花飛檐懸於門楣,兩扇大門,內有天井,是典型的江南民居。
1926年12月,朱德受黨的指示來到南昌,包租了花園角2號,利用國共合作的形勢;創辦了軍官教育團,並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五路軍總參議兼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和南昌警備司令、公安局長。在此期間,朱德為發展和保護革命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
1927年7月下旬,周恩來肩負着組織和領導起義的重任,從武漢來到南昌的第一天起,就住在這所住宅的廳堂裏。舊居的一樓北側是朱德的臥室,南、北前房及正房是警衛員的住房。二樓北側是郭沫若的住房,他曾在此寫下《請看今日蔣介石》。現已按原貌恢復了朱德臥室及周恩來住過的廳堂。 |
|
座落在儀隴縣馬鞍鎮西一公裏的琳琅山下朱傢大灣,是一座清代嘉慶末年(公元1820年),修建的四合院(現為三合院)農捨。坐北面南,占地面積3637平方米,建築面積336平方米,是朱德的先輩來馬鞍落戶的第二個住地。
朱德同志故居為土木結構的懸山式建築,由正房東西廂房組成。土築墻體、雙檁、木屋架、小青瓦屋面、黃土地面。
正房(北房)為明三間暗五間(兩端帶耳房)。明間正中堂屋。正端鑲嵌着兩道花格窗,堂屋門楣上懸挂一道黑漆金色匾額,上刻“朱德同志舊居”六個行書大字,是1965年夏天,郭沫若同志親筆書贈之珍品。堂屋墻壁正中是供奉朱氏祖先的神龕,上面原有一道書寫着“移居發達”的木匾,後已毀去。現書寫着“開源節流”,配其兩幅對聯:“一粥一飯常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堂屋是全家人會聚的地方,屋內陳設有朱德傢中原使用過的方桌、板凳、賣零酒案櫃、婦女紡棉用的手搖車和18級高座桐油燈等遺物。
堂屋西次間用木板鋪就的樓屋,樓下是朱德祖父母朱邦俊夫婦當年的臥室,現陳列着平板木床、床架、蚊帳、被蓋、木櫃、箱子、木椅、條桌、油燈、紡車等。沿木扶梯上樓,是一間黑得幾乎見不到陽光的小屋,那就是朱德當年的臥室兼書房。室內按原貌陳列着朱德當年用過的條桌、木椅、木平床、床被、蚊帳和桐油燈盞等遺物。朱德臥室的前墻壁,如今還留存着他少年時為使室內通風透光,自己動手鑿的一個高54釐米,寬49釐米的長方形小窗口。
西轉角是廚房,其土竈、鼎鍋、鐵鍋、鍋蓋、小方桌、小板凳、碗櫃、罎子、案板及廚具等,陳設如舊。朱德少年時,經常抽空進廚房幫助母親生火煮飯;門外還有朱德替母親擔水用過的石水缸。
西廂房是朱德的養父母(大伯父母)、朱世連夫婦的臥室,現按原樣陳列着木床、蚊罩、被蓋、木椅、木櫃、箱子、條桌和桐油燈盞等。
兩廂房南側為豬圈和牛欄,木結構草屋鑲板墻。
堂屋東次間,是朱德三叔朱世和夫婦的臥室,木板樓,屋內仍按原樣陳列着木床、木櫃、木椅、條桌、油燈等甕具。
東耳房為儲藏室,按原樣陳列着大木櫃、酒櫃、犁等農用工具。
東梢間較大,是煮酒酢房,陳列着酒缸、煮酒的甕竈及晾酒糟和發酵等用具。
東廂房第一間是朱德幺叔朱世祿夫婦的臥室,屋內仍陳列着木平床、蚊罩、被蓋、木櫃、木椅、條桌、油燈等遺物。東廂外梢間是蠶房,蠶房裏保存展出朱德在傢養蠶的調溫天窗和繅絲的“東洋車”、蠶簸、蠶架、紡車、織布機等。外梢間屋後敞棚屋陳列着大磨。
水晶宮紅花巷4號舊居,坐北朝南,中式土木結構四合院。正房二層,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屋檐下有廊。耳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到座面闊五間,建築面積約380平方米。原是雲南陸軍講武堂教官馬標的私人房産。1090年朱德由川來滇,以蒙自籍身份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習武,與馬標有師生之情誼,1911年畢業,在雲南辛亥“重九”起義、護國運動、靖國戰爭中屢建功績,步步晉升。 1921年朱德出任雲南省警察局長。馬標將此房轉讓給朱德,同時還購得房後空地和幾間舊房,由朱德與其摯友李雲𠔌設計建成中西式外走廊磚木結構樓房一幢。樓東面一間為朱德當年住房,樓後建一小花園,建成小梅園巷3號。小梅園巷3號宅院為兩層磚木結構樓房,樓上樓下全有走廊連接貫通,渾然一體,錯落有緻。樓房後是一高坡,坡前還有一空地。花園遍植主人喜愛的梅、蘭、竹、菊。朱德把這座花園住宅題名為“潔園”。這個看來普通的命名是有其深意的,既表達了朱德對當時軍界官場腐敗黑暗的種種現象的不滿,寄托了潔身自重的理念,也表達了他對革命理想的嚮往與追求。“潔園”,是朱德在戰亂時期一個溫馨的傢,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1957年朱德和康剋清同志來滇視察工作時,曾回舊居並在紅花巷4號院中留影存念,李先念夫人林佳眉同志及朱德親屬來昆時也曾到此瞻仰看望。
1895年農歷臘月三十天,因地主奪佃,朱傢被迫連夜分居,年方9歲的朱德隨祖父母、養父母(大伯父母)從佃居的李傢灣倉房遷往這座房屋,直到1908年末朱德離開傢門,遠去雲南,在這裏整整住了14年之久。院壩外老杏樹下石碾,大磨和牛欄外側的手碾,是他幫助傢中碾米、磨面使用過的原物;門前的四方田是他養過魚的地方;西側田埂上,有他在順慶府(今南充市)中學堂讀書放寒假後親自購運回來栽在傢園土地上的“嘉陵桑”;東側田傍岩,有他和左鄰右捨的小兄弟們在天旱時共同開鑿的“琳琅井”;屋後東側竹林旁,有他鍛煉身體用作翻單杠的“雙柏樹”。這些珍貴的紀念物現在保存完好,歷歷在目,是研究朱德光輝生平歷史的重要資料。
朱德同志舊居原分給朱德的幺叔所有。1979年由政府撥款收歸國有,經整修恢復原貌。
1973年11月28日,儀隴縣革命委員會公佈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7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經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年久失修,朱德同志故居墻體傾斜,檁桷挑梁等木具結構朽欄斷裂,安全防範配套設施陳舊等,影響了教育功能的發揮。2004年8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傢主席鬍錦濤參觀後作出重要指示。“一定要把朱德故居保護好,一定要把朱德故裏建設好。”當年10月14日,四川省委、省政府聯合嚮中共中央辦公廳呈報“關於保護修繕朱德故居和朱德故居紀念館的請示。”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聯合以中秘文發(2005)11號文復函“關於同意對朱德故居和朱德故居紀念館進行修繕。”朱德故居紀念園區保護建設指揮部按照“保存原有建築形式,保存原有建築結構,保存原有建築材料,保存原有工藝技術”的原則,當年6月23日啓動維修工程,對傾斜不穩定的墻體拆除後用原材料,按原工藝,原式樣進行重新夯築;對大部分脫落土坯墻體采取清除脫落泥層,按原泥土材料重新抹製,至11月底主體工程完成。接着對屋面殘缺破損的瓦件按原規格補配進行重新鋪挂;對朽爛的檁桷、挑、梁、樓板等木構件按原規格,原式樣,原材料予以更換,並用桐油進行油飾處理;對所有新增材料都進行了“防火、防蟲、防腐”和做舊處理(色調和原構件一致);對室內不平的地面回填素土夯實;對風化嚴重和下沉的階沿石進行了更換;對周邊環境按照當時的歷史原貌進行了恢復;故居北面和東面設置了室外條石砌置排水溝體,按原建築佈局的形式整修了臺階式條石堡坎。盡量保持川北農村的田園風貌,至2006年3月,保護與修繕全面完成,並於2006年5月對外開放。 |
|
南昌朱德舊居 | 雲南昆明朱德舊居 | 紅四軍司令部舊址朱德舊居 | 紅四軍司令部舊址、朱德舊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