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故居紀念館
朱德故居紀念館坐落在儀隴縣馬鞍鎮琳琅山下。距縣城36公裏, 占地2734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597平方米,展室使用面積905平方米。其中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德故居和市、縣文物保護單位朱德誕生地、朱德父母故居等八處。朱德故居紀念館於1978年12月13日經中共中央批準興建,1982年8月1日落成開館,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館名。1988年,國務院公佈朱德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表達人民對朱德同志的無限崇敬之情,1996年12月11日, 在朱德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又在展廳內壩塑起了一尊高3.6米的朱德委員長漢白玉像。
紀念館坐東嚮西,與四川儀隴朱德故居遙遙相望。主體建築1818平方米,融合了古典民族傳統技芑和現代建築風格,古樸典雅。正門懸挂的黑漆大匾“朱德故居紀念館“七個燙金大字,為鄧小平手記。
紀念館由五個展廳組成。豐富的圖片,翔實的史料,珍貴的文物,展示了朱德元帥偉大的一生。
第一展廳為:“勤勞刻苦的佃農子弟”,介紹了朱德同志青少年時代在家乡的23年生活、學習、勞動的情況。
第二展廳為“投筆從戎”、“護國討袁”、“尋求真理”、“旅歐求學”和“回擊英艦”,介紹了朱德同志討袁護國、參加辛亥革命的活動史。
第三、第四展廳為“南昌起義”、“井岡會師”、“萬裏長徵”、“抗戰八年”、“解放戰爭”,是整個陳列的重點,通過展覽,真實地再現了南昌起義、湘南起義、井岡山會師、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竜源口戰鬥、四渡赤水、創建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據地以及指揮“三大戰役”時總司令朱德同志的光輝形象。
第五展廳為“國務活動”,展出了朱德同志建國以後領導軍隊建設、主持國務活動和回家乡視察的情況。
紀念館右側有“懷念朱德同志字畫陳列廳”,展出了鄧小平、宋慶齡、鄧穎超、李鵬等黨和國傢領導人的題詞,以及著名書法傢作品530餘幅。
紀念館為了使環境更加優美,還修建了五個古典亭榭。其中“海量亭”、“丹心亭”、“山河志亭”分別取朱德同志“度量大如海”、“丹心為人民”、“大志壯山河”之意。此外,還有“滴翠亭”、“飲水思源亭”、“泰安亭”等。
為了紀念朱德生前樂於種菜賞蘭,該館於1985年還建起名為“國香苑”的蘭草園,種植蘭草1000多個品種。
朱德故裏群山環抱,翠柏青鬆,緑樹成蔭,道路縱橫,交通十分方便。館內的亭臺樓閣、池館水榭,貫以寬闊的石板大道和環形公路連接各紀念點,把朱總司令的崇高形象與優美的自然風光渾然融為一體,吸引着衆多的中外觀衆,從1982年開館至今,已接待觀衆600餘萬人次。
朱德故居紀念館直屬儀隴縣委宣傳部、縣文體局領導。館內編製30人,現有職工16人。設辦公室、“群工宣教科”、“保衛科”、“資料陳列科”和“園林緑化科”等5個中層管理機構。
該館開館18年來,始終堅持把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工作的主體,熱情、主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待工作産生了使“觀衆來館有親切感,在館有文明感,離館在留戀感”的情感效應,多次被省、市、縣授予“先進集體”,1994年被省委命名為“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1995年又被省、市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獲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貢獻奬”,1996年被國傢教委總政、共青團中央等六部委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雲南朱德故居
雲南朱德故居,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水晶宮小梅園巷3號,主體建築為土木結構中西合璧式的兩層樓房。1921年,朱德在雲南參加“護國運動”之後買下這座房宅,並題名“潔園”,親自在園內種植勁竹和菊花。新中國成立後,朱德將“潔園”交給雲南省人民政府,1954年被定名為“昆明第6幼兒園”。
1987年,該故居被列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對故居進行維修。在修葺一新的故居內新建名為“雲南人民懷念朱老總”的陳列室。陳列室展出圖片、書畫、拓片、衣物等100多件,內容分為:推翻封建王朝的勇士;革命的英雄、人民的領袖;心係雲南的人民公僕三個部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