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又稱黑木耳”。擔子菌亞門,層菌綱,木耳目∶氣性腐生真菌。一般生長在闊葉樹的朽木或倒木上。子實體形似人耳或葉子,初為紅褐色,乾燥後深褐至近黑色。可用闊葉樹段木或木屑人工培養。營養豐富,可供食用和藥用。 |
|
即“黑木耳”。一種廣泛分佈的生長在朽木上、食用真菌( Auricularia auricula ) |
|
中國烹調中用的幾種真菌的任一種 |
|
菌的一種,生於朽木上,亦可人工栽培,形狀如人耳,褐色,膠質,可供食用及藥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菹藏生菜法》:“木耳菹,取棗、桑、榆、柳樹邊生,猶軟溼者。”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三·木耳》:“木耳各木皆生,其良毒亦必隨木性,不可不審。” |
|
木耳,別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學分類屬擔子菌綱,木耳目,木耳科。國內有8個種,雲南現有7個種。文山、紅河、保山、德宏、麗江、大理、西雙版納、麯靖等地州市都有分佈,是中國木耳的生産區,産量居全國第2位。生長於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單生或群生。
木耳子實體膠質,成圓盤形,耳形不規則形,直徑3-12釐米。新鮮時軟,幹後成角 質。口感細嫩,風味特殊,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類、蛋白質10.6剋、脂肪0.2剋、熱量306焦、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益氣、充饑、輕身強智、止血止痛、補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膠體,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礦山工人、紡織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還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療心血管疾病功能。 |
|
木耳
【別名】黑木耳
【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木耳科木耳屬植物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 underw.,以子實體入藥。夏秋采收,曬幹。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補氣血,潤肺,止血。用於氣虛血虧,四肢搐搦,肺虛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高血壓病,便秘。
【用法用量】 1~2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簡介: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素可葷,不但為中國菜餚大添風采,而且能養血駐顔,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功效: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係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同時,它還有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功能,對無意中吃下的難以消化的頭髮、𠔌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有溶解與烊化作用,因此,它是礦山、化工和紡織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它對膽結石、腎結石等內源性異物也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等病的發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它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經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適合人群:所有人都可食用。
適用量:每次15
溫馨提示:幹木耳烹調前宜用溫水泡發,泡發後仍然緊縮在一起的部分不宜吃。鮮木耳含有毒素不可食用。黑木耳有活轎抗凝的作用,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宜食用。孕婦不宜多吃。 |
|
1.對血液係統的影響 (1)抗凝血作用 300%木耳煎劑1ml/100g灌胃,連續20d,實驗結果表明,木耳能延長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12.06s,提高血漿抗凝血酶Ⅲ活性,具有明顯的抗凝血作用。黑木耳多糖50mg/kg給小鼠靜註、腹腔註
射、灌胃,均有明顯的抗凝血作用;在體外實驗中,黑木耳多糖亦
有很強的抗凝血活性。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黑木耳的磷酸緩衝????水提取物在試管內明顯抑製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並阻斷低於16μmol/l的adp激活血小板釋放5-羥色胺,黑木耳抗血小板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水溶性的。人口服70g黑木耳後3h內即開始出現血小板功能降低,並持續24h。木耳菌絲體酸提取物體內(大鼠靜註10g/kg或灌胃10g/kg連續15d),體外(25mg/ml,50mg/ml及100mg(菌絲體)/ml)能明顯抑製adp誘導大鼠血小板聚集。醇提取物5g/kg,7g/kg灌胃,共15d,能明顯縮短紅細胞電泳時間。黑木耳酸性雜多糖小鼠腹腔註射試驗結果表明,該多糖具有促進白細胞增加,抗凝血和降低血小板的作用,其活性隨着多糖分子量和糖醛酸含量降低而增大,即生物活性依賴於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
(3)抗血栓形成 兔口服木耳多糖18.5mg/kg,可明顯延長特異性血栓及纖維蛋白血栓的形成時間,縮短血栓長度,減輕血栓濕重和幹重,減少血小板數,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液粘度,並可明顯縮短豚鼠優球蛋白溶解時間,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升高纖溶酶活性,結果表明,木耳多糖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
(4)升白細胞作用 小鼠腹腔註射黑木耳多糖2mg/衹,連續7d,有較好地對抗環磷酰胺引起的白細胞下降的作用。
2.對免疫功能的促進作用 黑木耳多糖能增加小鼠脾指數、半數溶血值(hc50)和玫瑰花結形成率,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細胞轉化等。木耳菌絲體250mg/kg,連續7d小鼠腹腔註射能明顯提高外周血t淋巴細胞百分率;400mg/kg、
800mg/kg皮下註射,共7d,使環磷酰胺引起的半數溶血值hc50減少恢復正常。
3.對核酸和蛋白生物合成的影響 黑木耳多糖100μg對人淋巴細胞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合成有顯著促進作用。黑木耳多糖給小鼠腹腔註射100mg/kg連續4d,對3h亮氨酸摻入小鼠血清蛋白有較弱的促進作用。
4.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木耳煎劑30g/kg,連續灌服20d,木耳多糖28mg/kg,連服8d,均可明顯降低高脂血癥大鼠血清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和血清總膽固醇(tc)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總膽固醇比值,且有降膽固醇作用。木耳多糖180mg/kg灌服可防止高膽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膽固醇血癥的形成。每日在喂膽固醇同時,加喂黑木耳2.5g/衹,共90d,有降低兔血漿膽固醇、過氧化脂質(lpo)、血栓素a2(txa2)的含量,提高前列環素/血栓素a2(pgi2/txa2)比值,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5.延緩衰老作用 每日給傢兔黑木耳2.5g/衹,共90d,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傢兔氧自由基,肝、心、腦組織脂褐質,血漿過氧化脂質,血漿膽固醇含量及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作用。提示黑木耳可能通過降血漿膽固醇,減少脂質過氧化産物脂褐質的形成,以維護細胞的正常代謝,顯示有延緩衰老作用。運用化學發光分析法,研究了2.5%黑木耳水提取物50μl,800μl,1000μl對h2o2或由酶體係及非酶體係産生的超氧化物自由基(o-2)有清除作用,清除能力與用量之間呈量效關係,提示黑木耳水提取物中含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黑木耳多糖100mg/kg,腹腔註射,連續7d,可使小鼠在水中平均遊泳時間延長50.40%,有增強小鼠抗疲勞的能力;還能明顯降低小鼠心肌組織脂褐質含量;能明顯增加小鼠腦和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比活力;對小鼠離體腦中單胺氧化酶b(mao-b)活性有明顯抑製作用,抑製強度隨濃度增加而加強,並能增加果蠅飛翔能力。黑木耳多糖能明顯延長果蠅平均壽命,為對照組的1.26倍,口服黑木耳多糖40d後,果蠅脂褐質含量有所降低。
6.抗輻射及抗炎作用 小鼠腹腔註射木耳多糖100mg/kg,連續7d對60coγ射綫照射有拮抗作用,使小鼠存活率提高1.56倍,腹腔註射60mg/衹,對大鼠由雞蛋清引起的足蹠腫脹有一定的抗炎癥作用。
7.抗潰瘍作用 黑木耳多糖以每日70mg/kg灌胃,連續2d,能明顯抑製大鼠應激型潰瘍的形成;以每日165mg/kg灌胃,連續12d,能促進醋酸型胃潰瘍的愈合,對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無明顯影響。
8.降血糖作用 木耳多糖33mg/kg或100mg/kg灌胃,能明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口服多糖後4~7h降血糖作用最顯著;還能減少糖尿病小鼠飲水量。
9.抗生育作用 黑木耳多糖8.25mg/kg給小鼠腹腔註射,抗着床和抗早孕效果最明顯,終止中期妊娠作用略差些,但對孕卵運輸則無效。
10.抗癌、抗突變作用 木耳熱水提取物對瑞士小鼠肉瘤s180抑製率為42.5%~70%,對艾氏腹水癌抑製率為80%。黑木耳多糖200mg/(kg·d),連續10d有對抗環磷
酰胺所致小鼠骨髓微核率增加的作用。
11.抗菌作用 木耳中分離的黑刺菌素有抗真菌作用。
12.毒性 黑木耳多糖小鼠腹腔註射的ld50為789.60±92.19mg/kg。 |
|
1.木耳 含木耳多糖。從子實體分離的一個多糖,相對分子質量為155000,由l-岩藻糖(fucose),l-阿拉伯糖(l-arabinose),d-木糖(d-xylose),d-甘露糖(d-mannose),d-葡萄糖(d-glucose),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等組成,其摩爾比為.14:0.045:0.17:1.00::.61::.44。菌絲體含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還含麥角甾醇(ergosterol),原維生素d2(provitamin d2),黑刺菌素(ustilaginoidin)。生長在棉子殼上的木耳含總氨基酸11.50%,蛋白質(protein)13.85%,脂質(lipid)0.60%,糖66.22 %,纖維素1.68 %,鬍蘿蔔素(carotene)0.22mg/kg,維生素(vitamin)a 1.76u/g,維生素b1 0.88mg/kg,維生素b2 11.4mg/kg及各種無機元素:鉀1.98%,鈉0.055%,鈣0.28%,鎂0.23%,鐵0.0017%,銅6.3×10-6,鋅12×10-6,錳26×10-6,磷392mg%等。
2.毛木耳 含植物血凝素(lectin),相對分子質量約23000。含木耳毒素(auritoxin)Ⅰ、Ⅱ,係蛋白結合多糖。從子實體中得到2個多糖,appa和appb,前者的相對分子質量約120000,後者約70000。
3.皺木耳 在液體培養中生長,産生膜復合體,其中有地衣酚(orcinol),荔枝素(atranorin),苔色酸(orselinic acid),藻紋苔酸(salazinic acid),紅粉苔酸(lecanoric acid)和反丁烯二酸原冰島衣酸酯(fumaprotocetraric acid)。
功效
補氣養血;潤肺止咳;止血;降壓;抗癌 |
|
出自《神農本草經》。
1.《藥性論》:蕈耳,古槐、桑樹上者良。能治風,破血,益力,其餘樹上多動風氣,發痼疾,令人肋下急,損經絡背膊,悶。次柘木者良。
2.《唐本草》:楮耳人常食,槐耳用療痔,榆、柳、桑耳此為五耳。軟者並堪啖。
3.《綱目》:木耳各木皆生,其良毒亦必隨木性,不可不審,然今貨者,亦多雜木,惟桑、柳、楮、榆之耳為多。按《生生編》雲,柳蛾補胃,木耳衰精。言老柳之蛾,能補胃理氣,木耳乃朽木所生,有衰精冷腎之害也。
科屬分類
木耳科
拉丁文名
fructificatio auriculariae auriculae;fructificatio auriculariae polytrichae;fructificatio auriculariae delicatae
主治
氣虛血虧;肺虛久咳;咳血;衄血;血痢;痔瘡出血;婦女崩漏;
高血壓;眼底出血;子宮頸癌;陰道癌;跌打傷痛 |
|
1.生於櫟、榆、楊、槐等闊葉樹腐木上。
2.生於楊、柳、桑、槐等闊葉樹腐木上。
3.生於闊葉樹腐木上。 |
|
1.孟詵:利五髒,宣腸胃氣擁毒氣。
2.《日用本草》:治腸癖下血,又涼血。
3.《綱目》:治痔。
4.《藥性切用》:潤燥利腸。
5.《隨息居飲食譜》:補氣耐饑,活血,治跌僕傷。凡崩淋血痢,痔患腸風,常食可廖。
采收和儲藏
夏、秋季采收,曬幹。 |
|
1.分佈於全國各地,各地還有人工栽培。
2.分佈於全國大部分省區,各地有人工栽培。
3.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用藥禁忌
虛寒溏瀉者慎服。 |
|
1.木耳 子實體叢生,常覆瓦狀疊生。耳狀。葉狀或近林狀,邊緣波狀,薄,寬2-6cm,最大者可達12cm,厚2mm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基部固着於基質上。初期為柔軟的膠質,粘而富彈性,以後稍帶軟骨質,幹後強烈收縮,變為黑色硬而脆的角質至近革質。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絨毛。絨毛基部褐色,嚮上漸尖,尖端幾無色,(115-135)μm×(5-6)μm。裏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脈狀皺紋,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鎖狀聯合的菌絲組成,粗約2-3.5μm。子實層生於裏面,由擔子、擔孢子及側絲組成。擔子長60-70μm,粗約6μm,橫隔明顯。孢子腎
形,無色,(9-15)μm×(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μm×(4-7)μm,無色,常生於子實層表面。
2.毛木耳 子實體初期杯狀,漸變為耳狀至葉狀,膠質、韌,幹後軟骨質,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皺褶,直徑10-15cm,幹後強烈收縮。不孕面灰褐色至紅褐色,有絨毛,(500-600)μm×(4.5-6.5)μm,無色,僅基部帶褐色。子實層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並稍有皺紋,成熟時上面有白色粉狀物即孢子。孢子無色,腎形,(13-18)μm×(5-6)μm。
3.皺木耳 子實體群生,膠質,幹後軟骨質。幼時杯狀,後期盤狀至葉狀,(2-7)cm ×(1-4)cm,厚5-10mm,邊緣平坦或波狀。子實層面凹陷,厚85-100μm,有明顯的皺褶並形成網格。不孕面乳黃色至紅褐色,平滑,疏生無色絨毛;絨毛(35-185)μm×(4.5-9)μm。孢子圓柱形,稍彎麯,無色,光滑,(10-13)μm×(5-5.5)μm。
功效分類
涼血藥;止血藥 |
|
生物學特性 黑木耳屬於腐生性中溫型真菌。菌絲在6~36℃之間均可生長,但以22~32℃最適宜;15~
27℃都可分化出於實體,但以20~24℃最適宜。菌絲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長,子實體形成時要求耳木含水量達70%以上,空氣相對濕度90%~95%。菌絲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長,子實體生長期需250~1000 lx的光照強度。為好氣性真菌,ph5~5.6最適宜。
栽培技術 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與代料栽培等多種,現主要介紹段木栽培。①製種:菌種有鋸木屑菌種與枝條菌種,前者用鋸木屑與麥麩等配製成培養基;後者用直徑1cm的枝條切成1.5cm長,加入蔗糖、米糠等營養成分,裝瓶後高壓滅菌,接入母種,在25~28℃下培養1個月,菌絲即可長滿瓶。②耳木準備:栽培場地選好後就應準備耳木,常用的耳木種類有完鬥科和樺木材的樹種,選胸高處直徑10~12cm的耳樹,砍伐後截成1~1.2m長段,截面用新石灰塗刷,然後置於通風嚮陽處架曬。③接種:接種用的工具應預先用乙醇消毒。先在耳木上;用電鑽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鋸木屑菌種則應填滿穴,按緊後蓋好預製的樹皮蓋。枝條菌種插入接種孔後用錘敲緊,使之與段木表面平貼、無孔隙。④定植管理:首先應上堆發菌,將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內溫度以20~28℃為宜,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當菌絲已伸延到木質部並産生少量耳芽時,應及時散堆排場。一般采用平鋪式排場,用枕木將耳木的一端或兩端架起,整齊地排列在栽培場上,經過1個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采用“人”字形方法,先埋兩根有杈的木樁,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橫放一根橫木,耳木斜立在橫木兩側。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約45°為宜,晴天或新耳木角度可大些,雨天或隔年耳木角度應小些。起架階段栽培場的溫、濕、光、通氣條件必須調節好,但管理中心是水分問題。起架後最好隔
3d有一場小雨,半月有一場中、大雨,幹旱時應人工噴水,解决幹幹濕濕的問題,保持相對濕度在90%~95%左右。噴水應在早晨和傍晚進行。
病蟲害防治 危害黑木耳的主要雜菌有環紋炭團菌、麻炭團菌、韌草茵、朱紅栓菌、絨毛栓菌等。主要蟲害有偽步行蟲、蛀枝蟲、四斑麗(蟲甲)、薊馬等。可用生石灰(1:100倍液)、退菌特(1:100倍液)、氯化鋅(1:50倍液),防治雜菌污染。另外也可采用除蟲菊、雷公藤等生物農藥防治蟲害。 |
|
性狀鑒別 (1)木耳子實體呈不規則塊片,多皺
縮,大小不等,不孕面黑褐色或紫褐色,疏生極短
絨毛,子實層面色較淡。用水浸泡後則膨脹,形似
耳狀,厚約2mm,棕褐色,柔潤,微透明,有滑潤
的粘液。氣微香,味談。
(2)毛木耳 子實體較木耳厚,不孕面絨毛濃密、較長。餘與木耳類同。氣微,味淡。
(3)皺木耳 不孕面乳黃色至紅褐色,疏生絨毛;子實層面有明顯網絡狀皺縮。氣微,味淡。 |
|
木耳
(《本經》)
【異名】樹雞(《韓昌黎集》),黑木耳(《聖惠方》),木檽(《證類本草》),木樅、木蛾(《綱目》),雲耳(《藥性切用》),耳子(《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實體。
【植物形態】木耳
子實體形如人耳,徑約10釐米.內面呈暗褐色,平滑;外面淡褐色,密生柔軟的短毛。濕潤時呈膠質,乾燥時帶革質。不同大小的子實體簇生一叢,上表面子實層中的擔子埋於膠質中,擔子分隔,通常由4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有1孢子梗伸出,孢子梗頂端各生1擔孢子。
寄生於陰濕、腐朽的樹幹上。可人工栽培。分佈四川、福建、江蘇等地。
【採集】夏、秋季采收,曬幹。
【藥材】乾燥的木耳呈不規則的塊片,多捲縮,表面平滑,黑褐色或紫褐色;底面色較淡。質脆易折斷,以水浸泡則膨脹,色澤轉淡,呈棕褐色,柔潤而微透明,表面有滑潤的粘液。氣微香。以乾燥、朵大、肉厚、無樹皮泥沙等雜質者為佳。
産於四川、福建等地。
【性味】甘,平。
①《藥性論》:"平。"
②孟詵:"寒,無毒。"
③《飲膳正要》:"苦,寒,有毒。"
④《綱目》:"甘,平,有小毒。"
⑤《本草求原》:"甘,溫,小毒。"
【歸經】入胃、大腸經。
①《得配本草》:"入足陽明經。"
②《本草求真》:"入大腸、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腎三經。"
【功用主治】涼血,止血。治腸風,血痢,血淋,崩漏,痔瘡。
①孟詵:"利五髒,宣腸胃氣擁毒氣。"
②《日用本草》:"治腸癖下血,又涼血。"
③《綱目》:"治痔。"
④《藥性切用》:"潤燥利腸。"
⑤《隨息居飲食譜》:"補氣耐饑,活血,治跌僕傷。凡崩淋血痢,痔患腸風,常食可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兩;或研末服。
【宜忌】《藥性切用》:"大便不實者忌。"
【選方】①治新久泄利:幹木耳一兩(炒),鹿角膠二錢半(炒)。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日二。(《御藥院方》)
②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痾痛,心神麻悶:黑木耳一兩,水二大盞,煮木耳令熟,先以????、醋食木耳盡,後服其汁,日二服。(《聖惠方》)
③治崩中漏下:木耳半斤,炒見煙,為末。每服二錢一分,頭髮灰三分,共二錢四分,好酒調服出汗。(《孫天仁集效方》)
④治眼流冷淚:木耳一兩(燒存性),木賊一兩。為末。每服二錢。以清米泔煎服。(《惠濟方》)
⑤治一切牙痛:木耳、荊芥等分。煎湯漱之,痛止為度。(《海上方》)
【臨床應用】用於創面肉芽過剩
取平柔、肥厚而無缺損的木耳,用溫開水浸透漲大後,酒精消毒。傷口周圍及肉芽用????水清洗消毒後,將木耳平貼於肉芽上,紗布包紮,3~4天拆開觀察1次。治療2例,均於3天後痊愈。木耳疏鬆易收縮,吸水性強,能將肉芽中的水份大量吸收,使肉芽開始幹萎;加之木耳乾燥後,收縮皺凸,給與肉芽均勻壓力,使肉芽過剩部分退平,上皮細胞隨着嚮中心生長,傷口易於愈合。 |
|
地栽黑木耳
圖片:地栽黑木耳生産過程
別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學分類屬擔子菌綱,木耳目,木耳科。東北,湖北,浙江,雲南都有分佈,是中國木耳的生産區,生長於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單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為主。
木耳子實體膠質,成圓盤形,耳形不規則形,直徑3-12釐米。新鮮時軟,幹後成角 質。口感細嫩,風味特殊,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類、蛋白質10.6剋、脂肪0.2剋、熱量306焦、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益氣、充饑、輕身強智、止血止痛、補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膠體,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礦山工人、紡織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還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療心血管疾病功能。
黑木耳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別名很多,因生長於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雞肉鮮美,故亦名樹雞、木機(古南楚人謂雞為機):重瓣的木耳在樹上互相鑲嵌,宛如片片浮雲,又有雲耳之稱。人們經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稱毛木耳(通稱野木耳);另一種是兩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稱為光木耳。毛木耳朵較大,但質地粗韌,不易嚼碎,味不佳,價格低廉。光木耳質軟味鮮,滑而帶爽,營養豐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種,本書所稱黑木耳即指光木耳。
地栽黑木耳木耳
【別名】黑木耳
【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木耳科木耳屬植物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 Underw.,以子實體入藥。夏秋采收,曬幹。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補氣血,潤肺,止血。用於氣虛血虧,四肢搐搦,肺虛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高血壓病,便秘。
【用法用量】 1~2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簡介: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素可葷,不但為中國菜餚大添風采,而且能養血駐顔,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功效: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係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同時,它還有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功能,對無意中吃下的難以消化的頭髮、𠔌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有溶解與烊化作用,因此,它是礦山、化工和紡織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它對膽結石、腎結石等內源性異物也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等病的發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它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經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適合人群:所有人都可食用。
適用量:每次15
溫馨提示:幹木耳烹調前宜用涼水泡發,泡發後仍然緊縮在一起的部分不宜吃。鮮木耳含有毒素不可食用。黑木耳有活轎抗凝的作用,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宜食用。孕婦不宜多吃。 |
|
分佈於黑竜江、福建、臺灣、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
|
1. 木耳中鐵的含量極為豐富,故常吃木耳能養血駐顔,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2. 木耳含有維生素K,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癥的發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3. 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係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
4. 它對膽結石、腎結石等內源性異物也有比較顯著的化解功能;
5. 它還有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功能,對無意中吃下的難以消化的頭髮、𠔌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有溶解與烊化作用,因此,它是礦山、化工和紡織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
6. 木耳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經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
|
黑木耳下地1.對血液係統的影響 (1)抗凝血作用 300%木耳煎劑1ml/100g灌胃,連續20d,實驗結果表明,木耳能延長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12.06s,提高血漿抗凝血酶Ⅲ活性,具有明顯的抗凝血作用。黑木耳多糖50mg/kg給小鼠靜註、腹腔註
射、灌胃,均有明顯的抗凝血作用;在體外實驗中,黑木耳多糖亦
有很強的抗凝血活性。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黑木耳的磷酸緩衝????水提取物在試管內明顯抑製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並阻斷低於16μmol/L的ADP激活血小板釋放5-羥色胺,黑木耳抗血小板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水溶性的。人口服70g黑木耳後3h內即開始出現血小板功能降低,並持續24h。木耳菌絲體酸提取物體內(大鼠靜註10g/kg或灌胃10g/kg連續15d),體外(25mg/ml,50mg/ml及100mg(菌絲體)/ml)能明顯抑製ADP誘導大鼠血小板聚集。醇提取物5g/kg,7g/kg灌胃,共15d,能明顯縮短紅細胞電泳時間。黑木耳酸性雜多糖小鼠腹腔註射試驗結果表明,該多糖具有促進白細胞增加,抗凝血和降低血小板的作用,其活性隨着多糖分子量和糖醛酸含量降低而增大,即生物活性依賴於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
(3)抗血栓形成 兔口服木耳多糖18.5mg/kg,可明顯延長特異性血栓及纖維蛋白血栓的形成時間,縮短血栓長度,減輕血栓濕重和幹重,減少血小板數,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液粘度,並可明顯縮短豚鼠優球蛋白溶解時間,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升高纖溶酶活性,結果表明,木耳多糖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
(4)升白細胞作用 小鼠腹腔註射黑木耳多糖2mg/衹,連續7d,有較好地對抗環磷酰胺引起的白細胞下降的作用。
2.對免疫功能的促進作用 黑木耳多糖能增加小鼠脾指數、半數溶血值(HC50)和玫瑰花結形成率,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細胞轉化等。木耳菌絲體250mg/kg,連續7d小鼠腹腔註射能明顯提高外周血T淋巴細胞百分率;400mg/kg、
800mg/kg皮下註射,共7d,使環磷酰胺引起的半數溶血值HC50減少恢復正常。
3.對核酸和蛋白生物合成的影響 黑木耳多糖100μg對人淋巴細胞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合成有顯著促進作用。黑木耳多糖給小鼠腹腔註射100mg/kg連續4d,對3H亮氨酸摻入小鼠血清蛋白有較弱的促進作用。
4.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木耳煎劑30g/kg,連續灌服20d,木耳多糖28mg/kg,連服8d,均可明顯降低高脂血癥大鼠血清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和血清總膽固醇(TC)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總膽固醇比值,且有降膽固醇作用。木耳多糖180mg/kg灌服可防止高膽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膽固醇血癥的形成。每日在喂膽固醇同時,加喂黑木耳2.5g/衹,共90d,有降低兔血漿膽固醇、過氧化脂質(LPO)、血栓素A2(TXA2)的含量,提高前列環素/血栓素A2(PGI2/TXA2)比值,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5.延緩衰老作用 每日給傢兔黑木耳2.5g/衹,共90d,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傢兔氧自由基,肝、心、腦組織脂褐質,血漿過氧化脂質,血漿膽固醇含量及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作用。提示黑木耳可能通過降血漿膽固醇,減少脂質過氧化産物脂褐質的形成,以維護細胞的正常代謝,顯示有延緩衰老作用。運用化學發光分析法,研究了2.5%黑木耳水提取物50μl,800μl,1000μl對H2O2或由酶體係及非酶體係産生的超氧化物自由基(O-2)有清除作用,清除能力與用量之間呈量效關係,提示黑木耳水提取物中含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黑木耳多糖100mg/kg,腹腔註射,連續7d,可使小鼠在水中平均遊泳時間延長50.40%,有增強小鼠抗疲勞的能力;還能明顯降低小鼠心肌組織脂褐質含量;能明顯增加小鼠腦和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比活力;對小鼠離體腦中單胺氧化酶B(MAO-B)活性有明顯抑製作用,抑製強度隨濃度增加而加強,並能增加果蠅飛翔能力。黑木耳多糖能明顯延長果蠅平均壽命,為對照組的1.26倍,口服黑木耳多糖40d後,果蠅脂褐質含量有所降低。
6.抗輻射及抗炎作用 小鼠腹腔註射木耳多糖100mg/kg,連續7d對60Coγ射綫照射有拮抗作用,使小鼠存活率提高1.56倍,腹腔註射60mg/衹,對大鼠由雞蛋清引起的足蹠腫脹有一定的抗炎癥作用。
7.抗潰瘍作用 黑木耳多糖以每日70mg/kg灌胃,連續2d,能明顯抑製大鼠應激型潰瘍的形成;以每日165mg/kg灌胃,連續12d,能促進醋酸型胃潰瘍的愈合,對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無明顯影響。
8.降血糖作用 木耳多糖33mg/kg或100mg/kg灌胃,能明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口服多糖後4~7h降血糖作用最顯著;還能減少糖尿病小鼠飲水量。
9.抗生育作用 黑木耳多糖8.25mg/kg給小鼠腹腔註射,抗着床和抗早孕效果最明顯,終止中期妊娠作用略差些,但對孕卵運輸則無效。
10.抗癌、抗突變作用 木耳熱水提取物對瑞士小鼠肉瘤S180抑製率為42.5%~70%,對艾氏腹水癌抑製率為80%。黑木耳多糖200mg/(kg·d),連續10d有對抗環磷
酰胺所致小鼠骨髓微核率增加的作用。
11.抗菌作用 木耳中分離的黑刺菌素有抗真菌作用。
12.毒性 黑木耳多糖小鼠腹腔註射的LD50為789.60±92.19mg/kg。 |
|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合心腦血管疾病、結石癥患者食用,特別適合缺鐵的人士、礦工、冶金工人、紡織工、理發師食用;
2. 有出血性疾病、腹瀉者的人應不食或少食;
3. 孕婦不宜多吃。 |
|
木耳不宜與田蠃同食,從食物藥性來說,寒性的田蠃,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痔瘡出血。
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蘿蔔和木耳不能一起涮
羊肉性溫熱,吃多了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涮羊肉時最好搭配些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
涼性的蔬菜一般有鼕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而紅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莖葉類的蔬菜如油菜、小白菜、菠菜等,一般含維生素C和鬍蘿蔔素豐富,最好涮的時間短些,否則會破壞其中的營養物質。菠菜中含有草酸,會妨礙食物中鈣、鐵的吸收,最好不要長時間和其他食物一起涮,略焯一下就可以了。蘿蔔、鬍蘿蔔、芋頭、土豆等塊根類蔬菜,由於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營養損失少,涮時時間可以長一些。
此外,涮火鍋時多種食物一起吃,難免造成一些食物搭配不當,吃的時候一定要註意避免。比如,涮蘿蔔時就不要再吃木耳,二者一起食用可能導致皮炎;土豆是涮火鍋中很受歡迎的蔬菜,但是,如果將香蕉作為餐後水果,可能會導致面部生斑。 |
|
鮮木耳含有毒素,不可食用。黑木耳以做輔料為主,食用方法很多,葷素皆宜,炒菜、燴菜、做湯等輔以木耳,味道異常鮮美。
木耳清洗:
1. 在溫水中放入木耳,然後再放入????,浸泡半小時可以讓木耳快速變軟;
2. 溫水中放入木耳,然後再加入兩勺澱粉,之後再進行攪拌。用這種方法可以去除木耳細小的雜質和殘留的沙粒。 |
|
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
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止血、澀腸、活血、強志、養容等功效;
主治氣虛或血熱所致腹瀉、崩漏、尿血、齒齦疼痛、脫肛、便血等病癥。 |
|
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實體。又稱黑木耳、木蛾、耳子。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野生或栽培。夏、秋季采收,曬幹備用。亦可用鮮品。
[性能]味甘,性平。能涼血止血,潤肺益胃,利腸道。
[參考]含糖、蛋白質、粗纖維、磷、鈣、煙酸、鬍蘿蔔素,維生素B1、B2,麥角甾醇、卵磷脂、腦磷脂、鞘磷脂、黑刺菌素等。糖中有甘露聚糖、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多糖等。
熱水提取物對瑞士小鼠肉瘤180有抑製作用,所含黑刺菌素有抗真菌作用,黑木耳多糖有抗放射作用。
[用途]用於吐血,便血或血痢、痔瘡出血,崩漏;肺燥咳嗽,或胃陰不足,咽幹口燥。
[用法]煎湯,煮食或研末服。
[註意]大便不實,易於腹瀉者不宜。
[附方]
1,木耳羹:木耳15~30g,濕水浸泡,洗淨,以水煮爛後,加白糖適量服。
本方主要取木耳止血和養陰的功效。用於吐血、便血,痔瘡出血,或婦女崩漏失血,而咽幹口燥者。
2,木耳散:木耳60g,炒至見煙為度,加血餘炭10g,共研細末。每次服6~10g,溫開水或淡醋送下。
《孫氏集效方》有木耳、頭髮灰兩味,今以血餘炭取代頭髮灰。本方配以血餘炭增強木耳的止血作用,前者又能化瘀,止血而不留瘀血。用於婦女崩中漏下,或有瘀血者。
現在中國的很多保健常識裏說到的五黑,其中就包括黑木耳 |
|
1. 鮮木耳含有一種卟啉的光感物質,人食用後經太陽照射可引起皮膚瘙癢、水腫,嚴重的可致皮膚壞死。幹木耳是經暴曬處理的成品,在暴曬過程中會分解大部分卟啉,而在食用前,幹木耳又經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餘卟啉會溶於水,因而水發的幹木耳可安全食用;
2. 優質木耳表面黑而光潤,有一面呈灰色,手摸上去感覺乾燥,無顆粒感,嘴嘗無異味。假木耳看上去較厚,分量也較重,手摸時有潮濕或顆粒感,嘴嘗有甜或鹹味(一般用糖或????水浸泡過);
3. 木耳的品質要求:耳片烏黑光潤,背面呈灰白色,片大均勻,耳瓣舒展,體輕乾燥,半透明,脹性好,無雜質,有清香氣味。質量好的幹木耳,0.5千克能脹發5千克左右。
黑木耳炒肉做法一:
原料:木耳500g洗淨,豬肉150g洗淨切絲,青、紅辣椒各半個切絲,薑、蔥各少許切絲、碎
做法:1、鍋內放油燒到8成熱,下薑絲爆出香。2、下豬肉爆炒變色。 3、下青、紅椒,木耳,加????、少許辣椒油大火快炒至熟。4、起鍋前加蔥即可。
註意:1、木耳不容易洗淨,一定要一片片仔細擦幹淨。2、所有的材料一樣不能少,每種都有它特有的味。3、這個菜主要是要大火快炒,炒出來菜纔嫩。
黑木耳炒肉做法二:
原料:黑木耳(已經泡好的)、銀耳(也是泡好的)、西紅柿、蒜苗、肉絲
做 法:1、肉絲用????、十三香、醬油、料酒腌製 2、把泡好的黑木耳和銀耳洗淨,切好備用 3、蒜苗剝好,洗淨,切成小丁 4、西紅柿切成小塊 5、鍋內放油,油熱後,放一些蒜苗、隨即放腌製好的肉絲,爆炒道肉絲顔色變後,放西紅柿、在炒一會後放黑木耳和銀耳,不斷炒,直至熟。 |
|
黑木耳節作為貿易洽談和交流的合作舞臺,氣勢一屆比一屆恢弘,彰顯出食用菌行業行業迅猛發展的可喜勢頭,更成為企業拉動今春“簽單”高潮的“主戰場”,藴含着無限的市場商機。尤其是隨着本屆展會主題的更加鮮明,展團區域優勢更凸顯專業特色,這些與參展企業的展前精心籌備工作緊密相連。經過反復的篩選,參展産品不但代表了彰顯地方特色的“名優新特”,更是代表了地方以及城市特徵的鮮活“名片”,其參展陣容和規模都力創新高。如通過國傢認定的雪梅牡丹江食用菌研究所等權威研究機構的食用菌菌種、木耳省錢增産王、平菇省錢增産王等係列産品,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名品精品相互輝映、互緻精彩。 |
|
黑木耳中鐵的含量極為豐富,故常吃木耳能養血駐顔,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還可防治缺鐵性貧血;鬍蘿蔔素進入人體後,轉變成維生素A,有潤澤皮膚毛發的作用。卵磷脂在體內可使體內脂肪呈液質狀態,有利於脂肪在體內完全消耗,帶動體內脂肪運動,使脂肪分佈合理,形體勻稱。纖維素促進腸蠕動,促進脂肪排泄,有利於減肥。 |
|
又稱黑木耳。真菌門,擔子菌亞門,木耳科。木耳的擔子果薄,有彈性,富於膠質,半透明,中凹,常呈耳狀、杯狀或葉狀,平滑或有脈絡狀皺紋,紅褐色,乾燥後收縮。生長在山林或庭園中的櫟、榆、楊等闊葉樹的腐木上。中國的木耳産地很文,以四川和貴州為最著名。人工栽培木耳在中國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人工栽培木耳有段木栽培和塑料袋栽培等方法。段木栽培即在段木上接種栽培。塑料袋培即按一定要求製作聚丙烯薄膜袋,袋口上套硬塑料環。用雜木屑、米糠、白糖等原料配製成培養料裝入袋中,經滅菌後,接上原種,加以培養管理。待木耳子實體長到耳邊展開,富有彈性時即可采收。木耳是中國重要的食用菌,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種維生素,脆嫩可口,風味獨特,營養價值很高。由於木耳有潤肺和清滌胃腸的作用,所以是紡織工人和礦山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對痔瘡出血、子宮出血、腰腿疼痛、抽筋麻木以及誤食毒蕈等都有一定療效。 |
|
mu□er
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
一種食用菌。真菌門擔子菌綱木耳目 (Auricula-riales)木耳科(Auriculariaceae)木耳屬。又名黑木耳。中國常見的除黑木耳外,還有褐黃木耳 (A.fuscosuc-cinca)、毛木耳(A.polytricha)和皺木耳(A.delicata)3個種。
木耳用作食品已有1000年以上的歷史。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用木耳做菜的技術;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了它的藥用價值。中國是木耳的主要生産國,産區主要分佈在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北、黑竜江等地。亞洲部分國傢和地區也有生産。
形態 木耳的營養器官菌絲體無色透明。繁殖器官子實體可供食用,為富彈性的膠質,單生、聚生或簇生,耳狀或貝殼狀;新鮮時黃褐到紅褐色,幹時黃褐色、橄欖色到近黑色;無柄或略有柄。耳片剖面中間無髓層;背面為毛層,密生無色短毛;腹面為子實層,表面光滑,厚約150微米;潮濕時紅褐或近咖啡色,着生圓柱形擔子;其上着生4個臘腸形擔孢子。
生理特性和栽培 木耳是腐生性真菌。人工栽培時靠培養基質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為碳源,蛋白質等各種含氮物質為氮源生長。一般用栓皮櫟、麻櫟、蒙古櫟等枝幹作培養材料,在上面打眼並接入菌種,進行段木栽培;也可利用木屑、棉子殼等為袋料進行生産。優良的菌種和合適的培養基質是决定木耳産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菌絲體生長的溫度範圍為5~35℃,最適溫度為22~28℃。子實體發生的溫度範圍為16~32℃,適溫為20~28℃。經常保持耳場空氣流通,可促進木耳的生長發育和避免黴菌、嫌氣性雜菌蔓延。菌絲體的生長完全不需光綫;但光綫對子實體的發生卻必不可少。木耳喜濕潤環境。小耳發生時要供水充足,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95%時生長發育快、耳片大、耳肉厚;低於80%會影響産量和質量。
用途 木耳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0%,且富含鈣、磷、鉀、鐵等礦物質。除作蔬菜食用外,中國醫藥學認為具有益氣強身、補血鎮靜等功效。木耳所含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有清潔腸胃的作用,是紡織及礦山工人的保健食品。
(劉日新) |
|
- : Mu-er, fungus, dried edible fungus, dried fungus
- n.: agaric, Jew's ear, treeear, edible tree fungus
- lat.: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
|
- n. oreille de Judas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champignon noir
|
|
黑木耳 木耳村 木耳鎮 木耳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