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木奶果(baccaurea ramiflora lour)每年六、七月間,在植物園的百果園入口處,你都會看到這樣的奇跡:一串串指頭般大小的扁圓形果子挂滿了幾株大樹,從樹幹基部連到樹頂,甚至墜彎枝條,由生至熟,或緑或黃或紅,或似緑玉雕成的小球,或似乳黃的瑪瑙珠子,或似鮮紅的珊瑚念珠,煞是招人喜愛,若摘下一粒剝開來嘗一嘗,果肉多汁,酸甜可口,生津止渴,消暑解熱。
原來,這就是著名的熱帶野生水果——木奶果。 木奶果屬,大戟科,約70種,分佈於印度、馬來西亞至我國西南部,其中木奶果b.sapida muell.-arg. 、b. ramiflora lour. 和b. cavaleriei levl. 3種,我國西部和海南亦有分佈、灌木或喬木;葉互生,全緣或有淺波狀鋸齒,羽狀脈;花單性異株,稀同株異序,無花瓣,圓錐花序由多個總狀花序或穗狀花序組成;雄花:萼片4-5,常不等大,覆瓦狀排列;雄蕊4-8,花絲短,分離;退化雌蕊被毛;雌花:萼片4-6,遠較雄花的為大;子房2-5室,每室有胚珠2顆,花柱2-5,極短;蒴果卵狀、球形或紡錘形,通常不開裂,稀遲裂,外果皮肉質,後變硬殼質或革質;種子少數或通常1顆,有假種皮。
【藥名】:木奶果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大戟科植物木奶果的木、皮。
【功效】:止咳平喘,解毒止癢。
【主治】:用於肺氣不降, 喘咳,痰稠,胸痞,香港腳,稻田皮炎。
【性味歸經】:苦、辛,寒。肺、脾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剋。外用:煎水調塗患處。
【別名】:枝花木奶果(《海南植物志》)、哥麻飛(雲南西雙版納傣語)、蒜瓣果(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廣東、廣西、雲南南部。
【拉丁名】:木奶果 baccaurea ramiflora lour.
【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
|
木奶果(Baccaurea ramiflora Lour) 每年六、七月間,在植物園的百果園入口處,你都會看到這樣的奇跡:一串串指頭般大小的扁圓形果子挂滿了幾株大樹,從樹幹基部連到樹頂,甚至墜彎枝條,由生至熟,或緑或黃或紅,或似緑玉雕成的小球,或似乳黃的瑪瑙珠子,或似鮮紅的珊瑚念珠,煞是招人喜愛,若摘下一粒剝開來嘗一嘗,果肉多汁,酸甜可口,生津止渴,消暑解熱。
原來,這就是著名的熱帶野生水果——木奶果。 木奶果屬,大戟科,約70種,分佈於印度、馬來西亞至我國西南部,其中木奶果B.sapida Muell.-Arg. 、B. ramiflora Lour. 和B. cavaleriei Levl. 3種,我國西部和海南亦有分佈、灌木或喬木;葉互生,全緣或有淺波狀鋸齒,羽狀脈;花單性異株,稀同株異序,無花瓣,圓錐花序由多個總狀花序或穗狀花序組成;雄花:萼片4-5,常不等大,覆瓦狀排列;雄蕊4-8,花絲短,分離;退化雌蕊被毛;雌花:萼片4-6,遠較雄花的為大;子房2-5室,每室有胚珠2顆,花柱2-5,極短;蒴果卵狀、球形或紡錘形,通常不開裂,稀遲裂,外果皮肉質,後變硬殼質或革質;種子少數或通常1顆,有假種皮。
木奶果 常緑喬木,高6-12m。樹皮灰褐色。單葉互生;葉柄長1-4cm;葉倒披針形,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10-15cm,寬4-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有淺波狀的小腺齒,兩面光滑無毛;側脈每邊5-7條。花小,單性,雌雄異株,無花瓣;花序狹圓錐狀,生於老枝上;雌花序花後逐漸延長,果序長達
30cm;苞片卵形或披針形,長2-4mm,棕黃色;雄花萼片4-5,密被短柔毛;雌花萼片4-6,子房密被銹色糙狀毛,花柱極短或無,柱頭扁平,2裂。果卵狀或近球形,長2-2.5cm,直徑約1.5-2cm,黃色或後變紫紅色,不開裂;種子1-3顆,扁橢圓狀或近圓狀,長1-1.3cm。花、果期l-10月。
【藥 名】:木奶果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大戟科植物木奶果的木、皮。
【功 效】:止咳平喘,解毒止癢。
【功效分類】:止咳平喘藥
【主 治】:用於肺氣不降, 喘咳,痰稠,胸痞,香港腳,稻田皮炎。
【性味歸經】:苦、辛,寒。肺、脾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剋。外用:煎水調塗患處。
【 名】:枝花木奶果(《海南植物志》)、哥麻飛(雲南西雙版納傣語)、蒜瓣果(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廣東、廣西、雲南南部。
【拉丁名】:木奶果 Baccaurea ramiflora lour.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各傢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木、皮:有止咳,平喘,解菌毒的功能。用於産後消瘦,香港腳,稻田皮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