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木衛二
目錄
簡介
  木衛二europa (英語發音"yoo roh puh")是木星的第六顆已知衛星,並是木星的第四大衛星,在伽利略發現的衛星中為離木星第二近。木衛二比地球的衛星月球稍微小一點。
  公轉軌道: 距離木星 670,900 千米
  衛星直徑: 3138 千米
  質量: 4.80e22 千克
  歐羅巴是腓尼基公主,宙斯化成一頭白色的牛,將她誘拐至剋裏特島,並生下了米諾斯。
  伽利略號還發現了一些木衛二擁有微弱磁場的證據(相當於木衛三的四分之一)。
  木衛二由伽利略和marius於1610年發現。
  木衛二與木衛一的組成與類地行星相似:主要由硅酸????岩石組成。但是與木衛一不同,木衛二有一個薄薄的冰外殼。最近從伽利略號發回的數據表明木衛二有內部分層結構,並可能有一個小型金屬內核。但是木衛二的表面不像一個內層太陽係的東西,它極度的光滑:衹能看到極少的數百米高的地形。凸出的記號看來衹是反照率特性或是一些不大的起伏。
  木衛二上的環形山很少;衹發現三個直徑大於5千米的環形山。這表面它有一個年輕又活躍的表面。然而,旅行者號做了一小部分的表面高清晰度地圖。木衛二的表面精確年齡是一個懸而未决問題。
  木衛二的表面照片與地球海洋上的冰的照片相似。這可能是因為木衛二表面的冰以下有一層液態的水,或許有50千米深,由引潮力帶來的熱量保持液態。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將是除地球之外,太陽係中唯一一個有大量的液態水存在的地方。
  木衛二最醒目的外觀是遍布全球的一串串十字條紋。較大的一個嚮外擴散到淡色物質地帶,長近20千米。最近的有關它們的起源理論是:它們由一連串火山噴出物或噴泉産生。
  最近的哈博望遠鏡觀察揭示出木衛二有一個含氧的稀薄大氣(1e-11巴)。太陽係中63個衛星裏衹知道有4顆衛星(木衛一,木衛三,土衛六和海衛一)擁有大氣層。不像地球的大氣中的氧,木衛二的並不是生物形成的。它最可能是由於太陽光中的電荷粒子撞擊木衛二的冰質表面而産生水蒸氣,然而分成氫氣和氧氣。氫氣脫離,留下了氧氣。
  旅行者號並沒有好好觀察木衛二,因為它是伽利略號探索的主要任務。來自伽利略號兩次接近木衛二發回的圖片看來驗證了早期的理論:木衛二的表面相當年輕,衹看到很少的環形山,一些活動很顯然正在發生。有些區域看來很像春天到來時,兩極的海洋處冰塊融化的情景。木衛二表面和內部的確切性質還不很清楚,但有一個表面“海洋”的確切證據。
  木衛二(europa)是太陽係中另一顆與衆不同的衛星。木衛二是太陽係中最明亮的一顆衛星,幾百年來它以它的獨特性使一批又一批的科學家對它着迷。它之所以顯得如此明亮是由於它表面有一層厚厚的冰殼,這層冰殼上布滿了隕石撞擊坑和縱橫交錯的條紋。木衛二的內部很可能是非常活躍的,在冰殼下面很可能隱藏了一個太陽係中最大的液態水海洋,這個海洋中極有可能存在着生命。
  木衛二(europa):<希臘神話>腓尼基(phoenicia)公主歐羅巴(europa),阿革諾耳(agenor)的女兒。大神宙斯(zeus)化作一頭公牛將其劫至剋裏特島(crete),並與她生下了三個兒子:彌諾斯(minos)、剌達曼堤斯(rhadamanthys)和薩耳珀鼕(sarpedon)。
木衛二上的冰川
  木星的第一顆衛星上有火山,而第二顆衛星木衛二上卻有冰川,與木衛一截然相反,這使科學家們感到睏惑不解。木衛二是一個寧靜的世界。它的地勢非常平坦,最高的丘陵纔50米。它的表面覆蓋着一層晶瑩剔透的冰層。科學家收到了宇宙探測器“旅行者”2 號發回的照片,通過研究,推測木衛二有一個帶冰殼的固體核心,而且在冰殼和核心之間,可能有一層液態水。正是這樣的構造,形成了木衛二平坦的地形,並使它承受了隕星的撞擊而不變形。天文學家史蒂文森等人計算了木衛二的熱耗散,證實在核心和冰殼之間確實存在一個液態水層。他們通過幾種不同模式的實驗,得出了木衛二在25千米深的冰層下,存在着一個地下海洋的結論。
木衛二的海洋
  美國航宇局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最新發回的圖像表明,木星的衛星木星二上有大量的液態水,它表面上的冰幔衹有1~2公裏厚,並有內部火山熱源存在。這是迄今為止關於某個地外天體上有液態水存在的最強有力的證據,也增大了人們搜尋到地外生命的可能性。如果木衛二真如科學家們設想的那樣還存在着有機化合物,那麽它就滿足了生命
  伽利略探測器在離木衛二僅586公裏處飛過時拍攝的照片顯示,似乎有是一些冰山漂浮在被冰覆蓋的海面上。這些冰山最大的有13公裏寬,可以明顯地看出是從帶溝槽的地帶上斷裂下來的。科學家們對於照片上的特徵與地球北極區照片的相似程度感到吃驚。伽利略早先發回的圖像曾表明木衛二有表面運動現象,但運動特徵的尺度約有80公裏,可能歸結於無液體參與的板塊運動。這次發現的冰山是漂浮在液體上,而不是在具有可延性的地幔上。
  從冰山投下的陰影可以算出它們比周圍的冰海高出100~200米。假定同地球上一樣,冰的密度比液態水低約10%,那麽冰山約90%的部分應在冰面以下。這就是說,冰山的厚度應在1~2公裏。
  目前在照片上這片凍結的海面上衹找到了兩處撞擊坑,說明這裏的形成年代可能還不到100萬年。這增加了這片區域是新形成的、目前還存在液態水的可能性,而且這種現象在木衛二的其它地方可能也存在。新發現的證據表明,木衛二的整個表面可能比去年剛剛做過的估計年輕幾個數量級。去年的估計是利用分辨率不足1公裏的大範圍圖像,根據大型撞擊坑(直徑約10公裏左右)的數目做出的,但某些這種 “撞擊”坑的近視圖像顯示它們實際上是由木衛二內部現象引起的表面再造過程形成的。例如,在70米分辨率的近視圖像上看得很清楚的一個多邊形凹陷在大範圍圖像上就被錯認為是一處撞擊坑。
  高分辨率還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數出數量較多的小型撞擊坑(直徑0.1~1公裏)的數目,這些數據使撞擊坑尺寸/ 密度分佈比按10億年表面壽命估計的數值低3個數量級。這意味着該衛星的某些區域比原來估計的年齡低1000倍。要把撞擊坑數目轉化為木星表面年齡數據不是件容易的事,原因是人們對木星附近流星通過量的瞭解不像對地球附近那樣充分。
為什麽木衛二表面那麽光滑?
  木衛二是不是像木衛一一般被引潮力“磨擦”加熱?多少程度?是不是在冰下隱藏了什麽火山作用呢? 據英國有關媒體報道稱,為了更深入地研究這顆木星的天然衛星,科學家們還計劃在近期發射探測器前往木衛二進行近距離觀測研究。科學家們之所以對木衛二存在着濃厚的研究興趣,是因為他們認為木衛二厚密的冰層底下存在着大量的液態水。美國科學家們繪製出的這張木衛二地質圖將幫助科學家們更多地瞭解這顆衛星的地質演化史和確定今後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的基本方向。這張地質圖是科學家們依據“伽利略”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獲取的資料繪製的。
  衆所周知,1998年-2003年,“伽利略”號和“旅行者-2”號分別對木星及其衛星進行了較近距離的探測研究。 根據目前獲取的資料科學家們推斷稱,木衛二表面的地質歷史相對年輕但富於變化,同時木衛二上很少有火山活動。它上面存在的諸多巨型裂𠔌很可能是木星強大的引力所致。據亞利桑那大學行星地質學教研室主任勞恩-格裏利表示,繪製木衛二地質圖最大的睏難在於科學家們是否信任探測器發回的有關探測資料。
  “旅行者-2”號探測器所拍攝的木衛二表面照片清晰度為每像素2公裏。而“伽利略”號在圍繞木星及其衛星飛行時所拍攝的照片清晰度可達每像素12.6-0.23公裏。在繪製這張木衛二地質圖時科學家們綜合了這兩枚探測器提供的數據資料。 認為木衛二上存在有關生命的科學家們還持有這樣的觀點,木衛二擁有生命誕生所必需的一切條件,那就是它上面存在着液態水、豐富的能源(主要指木星的強大引力)和有機化合物。如果木衛二上真存在生命,那麽這些生命將類似於地球深海熱水條件下生存的有機體。 2015年後科學家們將嚮木星及其衛星發射一枚專門的探測器。勞恩-格裏利和來自美國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羅伯特-帕帕拉爾多將率領數十名天文專傢來研究如何去探測木星係統,包括探測器沿怎樣的飛行軌道飛行、將搭載哪些科研儀器和設備等。 科學家們還希望嚮木衛二發射一枚配備有機器人的探測器,以便於能夠深入木衛二冰層以下研究其地下水。不過,這一想法實施起來非常睏難,因為木衛二表面覆蓋的冰層可能達20公裏厚。
  據英國科學家們約翰-紮爾涅茨基稱,欲研究木衛二必須得先發射軌道探測器以探知冰層以下到底是什麽,然後再利用其它探測器去探個究竟。
簡介
  木衛二Europa (英語發音"yoo ROH puh")是木星的第六顆已知衛星,並是木星的第四大衛星,在伽利略發現的衛星中為離木星第二近。木衛二比地球的衛星月球稍微小一點。
  公轉軌道: 距離木星 670,900 千米
  衛星直徑: 3138 千米
  質量: 4.80e22 千克
  歐羅巴是腓尼基公主,宙斯化成一頭白色的牛,將她誘拐至剋裏特島,並生下了米諾斯。
  伽利略號還發現了一些木衛二擁有微弱磁場的證據(相當於木衛三的四分之一)。
  木衛二由伽利略和Marius於1610年發現。
  木衛二與木衛一的組成與類地行星相似:主要由硅酸????岩石組成。但是與木衛一不同,木衛二有一個薄薄的冰外殼。最近從伽利略號發回的數據表明木衛二有內部分層結構,並可能有一個小型金屬內核。但是木衛二的表面不像一個內層太陽係的東西,它極度的光滑:衹能看到極少的數百米高的地形。凸出的記號看來衹是反照率特性或是一些不大的起伏。
  木衛二上的環形山很少;衹發現三個直徑大於5千米的環形山。這表面它有一個年輕又活躍的表面。然而,旅行者號做了一小部分的表面高清晰度地圖。木衛二的表面精確年齡是一個懸而未决問題。
  木衛二的表面照片與地球海洋上的冰的照片相似。這可能是因為木衛二表面的冰以下有一層液態的水,或許有50千米深,由引潮力帶來的熱量保持液態。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將是除地球之外,太陽係中唯一一個有大量的液態水存在的地方。
  木衛二最醒目的外觀是遍布全球的一串串十字條紋。較大的一個嚮外擴散到淡色物質地帶,長近20千米。最近的有關它們的起源理論是:它們由一連串火山噴出物或噴泉産生。
  最近的哈博望遠鏡觀察揭示出木衛二有一個含氧的稀薄大氣(1e-11巴)。太陽係中63個衛星裏衹知道有4顆衛星(木衛一,木衛三,土衛六和海衛一)擁有大氣層。不像地球的大氣中的氧,木衛二的並不是生物形成的。它最可能是由於太陽光中的電荷粒子撞擊木衛二的冰質表面而産生水蒸氣,然而分成氫氣和氧氣。氫氣脫離,留下了氧氣。
  旅行者號並沒有好好觀察木衛二,因為它是伽利略號探索的主要任務。來自伽利略號兩次接近木衛二發回的圖片看來驗證了早期的理論:木衛二的表面相當年輕,衹看到很少的環形山,一些活動很顯然正在發生。有些區域看來很像春天到來時,兩極的海洋處冰塊融化的情景。木衛二表面和內部的確切性質還不很清楚,但有一個表面“海洋”的確切證據。
  木衛二(Europa)是太陽係中另一顆與衆不同的衛星。木衛二是太陽係中最明亮的一顆衛星,幾百年來它以它的獨特性使一批又一批的科學家對它着迷。它之所以顯得如此明亮是由於它表面有一層厚厚的冰殼,這層冰殼上布滿了隕石撞擊坑和縱橫交錯的條紋。木衛二的內部很可能是非常活躍的,在冰殼下面很可能隱藏了一個太陽係中最大的液態水海洋,這個海洋中極有可能存在着生命。
  木衛二(Europa):<希臘神話>腓尼基(Phoenicia)公主歐羅巴(Europa),阿革諾耳(Agenor)的女兒。大神宙斯(Zeus)化作一頭公牛將其劫至剋裏特島(Crete),並與她生下了三個兒子:彌諾斯(Minos)、拉達曼堤斯(Rhadamanthys)和薩耳珀鼕(Sarpedon)。
為什麽木衛二表面那麽光滑?
  木衛二是不是像木衛一一般被引潮力“摩擦”加熱?多少程度?是不是在冰下隱藏了什麽火山作用呢? 據英國有關媒體報道稱,為了更深入地研究這顆木星的天然衛星,科學家們還計劃在近期發射探測器前往木衛二進行近距離觀測研究。科學家們之所以對木衛二存在着濃厚的研究興趣,是因為他們認為木衛二厚密的冰層底下存在着大量的液態水。美國科學家們繪製出的這張木衛二地質圖將幫助科學家們更多地瞭解這顆衛星的地質演化史和確定今後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的基本方向。這張地質圖是科學家們依據“伽利略”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獲取的資料繪製的。
  衆所周知,1998年-2003年,“伽利略”號和“旅行者-2”號分別對木星及其衛星進行了較近距離的探測研究。 根據目前獲取的資料科學家們推斷稱,木衛二表面的地質歷史相對年輕但富於變化,同時木衛二上很少有火山活動。它上面存在的諸多巨型裂𠔌很可能是木星強大的引力所致。據亞利桑那大學行星地質學教研室主任勞恩-格裏利表示,繪製木衛二地質圖最大的睏難在於科學家們是否信任探測器發回的有關探測資料。
  “旅行者-2”號探測器所拍攝的木衛二表面照片清晰度為每像素2公裏。而“伽利略”號在圍繞木星及其衛星飛行時所拍攝的照片清晰度可達每像素12.6-0.23公裏。在繪製這張木衛二地質圖時科學家們綜合了這兩枚探測器提供的數據資料。 認為木衛二上存在有關生命的科學家們還持有這樣的觀點,木衛二擁有生命誕生所必需的一切條件,那就是它上面存在着液態水、豐富的能源(主要指木星的強大引力)和有機化合物。如果木衛二上真存在生命,那麽這些生命將類似於地球深海熱水條件下生存的有機體。 2015年後科學家們將嚮木星及其衛星發射一枚專門的探測器。勞恩-格裏利和來自美國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羅伯特-帕帕拉爾多將率領數十名天文專傢來研究如何去探測木星係統,包括探測器沿怎樣的飛行軌道飛行、將搭載哪些科研儀器和設備等。 科學家們還希望嚮木衛二發射一枚配備有機器人的探測器,以便於能夠深入木衛二冰層以下研究其地下水。不過,這一想法實施起來非常睏難,因為木衛二表面覆蓋的冰層可能達20公裏厚。
  據英國科學家們約翰-紮爾涅茨基稱,欲研究木衛二必須得先發射軌道探測器以探知冰層以下到底是什麽,然後再利用其它探測器去探個究竟。
  木衛二可能存在高智慧生命
  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解密的文件稱,幾年前,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的“伽利略”號探測器在木衛二海拔400公裏的上空掠過時,敏感的無綫電探測器上感應到,木衛二厚厚的冰層下方傳出一種吱吱的叫聲。美國當局的高層人士當時曾對NASA下過命令,要他們對“伽利略”號所獲得的資料嚴加保密。
海豚是木星一個衛星上的老住戶
  經過近年來的電腦分析,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吱吱聲竟然與海豚發出的聲音十分相似,誤差率僅為0.001%。雖然說不清在木衛二海洋中“講話”的到底是什麽生物,但科學家大膽猜測,如果木衛二上真的存在某種形式的生命,它們最有可能與地球上的海豚相似。
  這個假設是肯尼迪航天中心工作人員西蒙·剋拉剋提出來的。根據他的說法, 海豚是木星一個衛星上的老住戶。剋拉剋在新聞記者招待會上曾說:“別再提那些‘藍色小精靈’了,除了人類,太陽係就數海豚最聰明。”
  在美國佛羅裏達的秘密海洋實驗室裏,生物學家進行了一項最復雜的試驗。他們讓海豚們聽用磁帶從木衛二錄下來的那些神秘的聲音,試圖讓它們能聽懂這些地外生物的語言。等到下一次再赴木星考察,還打算將海豚的“談話”錄音帶去,用無綫電發射機將信號發射到木衛二
  木衛二表面以下發現液態水
  科學家們發現木衛二的極地旋轉軸偏移了近90度,像這樣的極端變化表明在木星冰殼表面之下藴藏着液態海洋,這將進一步說明木衛二很可能孕育着地外生命體。這項研究是由卡內基研究所、月球和行星研究協會和加州大學聖剋魯茲分校的科學家聯合負責的,該研究報告發表在5月15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
  卡內基研究所地磁部的伊薩姆・馬特蘇亞馬是該聯合研究小組成員之一,他使用“航行者”號、“伽利略”號和“新地平綫”號宇宙飛船拍攝的圖片繪製了木衛二表面上直徑超過500公裏的大型弧狀盆地。據悉,木衛二的半徑為1500公裏,略微地比月球要小一些。
  通過對比木衛二極地旋轉軸偏移施壓形成的盆地斷裂地形特徵,研究人員測量極地旋轉軸偏移了80多度,之前旋轉軸位於當前赤道旁10度左右位置。
  木衛二極地旋轉軸猛烈的偏移很可能是由於極地表面以下存在着厚厚的冰層。馬特蘇亞馬說,“旋轉體需要在最大程度的旋轉軸變化基礎上尋求穩定平衡。對於木衛二而言,其外殼的厚度不一致將導致很大程度上的不平衡,因此木衛二在運行中必須改變旋轉軸尋求新的穩定狀態。”
  像這樣的變化被稱為“真實極地偏移”,並不像由於板地築造學上的視覺漂移。在地球、火星和土星的土衛二上也存在着真實極地偏移。馬特蘇亞馬稱,目前我們的研究也將木衛二列入其中,這說明我們需要對這顆行星進行更多的重新定位研究。
  同時這項研究暗示着木衛二內部有液態水存在,科學家基於宇宙飛船拍攝的照片曾猜測這顆行星有廣阔的地下海洋,這些照片揭示木衛二表面以下有斷裂的冰表面。木衛二重力作用形成的潮汐力可將地下冰殼海洋加熱成為熱態水,即使地下海洋切斷了太陽能來源,但是熱量和液態水也有可以孕育生命。
木衛二可能存在高智慧生命
  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解密的文件稱,幾年前,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的“伽利略”號探測器在木衛二海拔400公裏的上空掠過時,敏感的無綫電探測器上感應到,木衛二厚厚的冰層下方傳出一種吱吱的叫聲。美國當局的高層人士當時曾對NASA下過命令,要他們對“伽利略”號所獲得的資料嚴加保密。海豚是木星一個衛星上的老住戶
  經過近年來的電腦分析,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吱吱聲竟然與海豚發出的聲音十分相似,誤差率僅為0.001%。雖然說不清在木衛二海洋中“講話”的到底是什麽生物,但科學家大膽猜測,如果木衛二上真的存在某種形式的生命,它們最有可能與地球上的海豚相似。
  這個假設是肯尼迪航天中心工作人員西蒙·剋拉剋提出來的。根據他的說法, 海豚是木星一個衛星上的老住戶。剋拉剋在新聞記者招待會上曾說:“別再提那些‘藍色小精靈’了,除了人類,太陽係就數海豚最聰明。”
  在美國佛羅裏達的秘密海洋實驗室裏,生物學家進行了一項最復雜的試驗。他們讓海豚們聽用磁帶從木衛二錄下來的那些神秘的聲音,試圖讓它們能聽懂這些地外生物的語言。等到下一次再赴木星考察,還打算將海豚的“談話”錄音帶去,用無綫電發射機將信號發射到木衛二
  木衛二表面以下發現液態水
  科學家們發現木衛二的極地旋轉軸偏移了近90度,像這樣的極端變化表明在木星冰殼表面之下藴藏着液態海洋,這將進一步說明木衛二很可能孕育着地外生命體。這項研究是由卡內基研究所、月球和行星研究協會和加州大學聖剋魯茲分校的科學家聯合負責的,該研究報告發表在5月15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
  卡內基研究所地磁部的伊薩姆・馬特蘇亞馬是該聯合研究小組成員之一,他使用“航行者”號、“伽利略”號和“新地平綫”號宇宙飛船拍攝的圖片繪製了木衛二表面上直徑超過500公裏的大型弧狀盆地。據悉,木衛二的半徑為1500公裏,略微地比月球要小一些。
  通過對比木衛二極地旋轉軸偏移施壓形成的盆地斷裂地形特徵,研究人員測量極地旋轉軸偏移了80多度,之前旋轉軸位於當前赤道旁10度左右位置。
  木衛二極地旋轉軸猛烈的偏移很可能是由於極地表面以下存在着厚厚的冰層。馬特蘇亞馬說,“旋轉體需要在最大程度的旋轉軸變化基礎上尋求穩定平衡。對於木衛二而言,其外殼的厚度不一致將導致很大程度上的不平衡,因此木衛二在運行中必須改變旋轉軸尋求新的穩定狀態。”
  像這樣的變化被稱為“真實極地偏移”,並不像由於板地築造學上的視覺漂移。在地球、火星和土星的土衛二上也存在着真實極地偏移。馬特蘇亞馬稱,目前我們的研究也將木衛二列入其中,這說明我們需要對這顆行星進行更多的重新定位研究。
  同時這項研究暗示着木衛二內部有液態水存在,科學家基於宇宙飛船拍攝的照片曾猜測這顆行星有廣阔的地下海洋,這些照片揭示木衛二表面以下有斷裂的冰表面。木衛二重力作用形成的潮汐力可將地下冰殼海洋加熱成為熱態水,即使地下海洋切斷了太陽能來源,但是熱量和液態水也有可以孕育生命。
  木衛二可能存在類魚生命
  2009年11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科學家理查德-格林博格等人經研究發現,木衛二可能存在類似於魚類的生命。
  木衛二可能存在類魚生命 如今許多科學家都相信,木衛二表面沒有陸地,而在厚厚的冰層之下存在着一個覆蓋全球的海洋,海洋深度大約為160公裏。格林博格的最新研究表明,木衛二的海洋正在吸收大量的氧氣,它所吸收的氧氣量比此前的模擬預測結果還要多得多。科學家認為,這些氧氣足夠支持多種生命形態的存在,從理論上講,目前木衛二海洋中至少應該存在300萬噸類魚生物。格林博格解釋說,“儘管目前還不能說那裏肯定存在生命,但我們至少知道那裏的物理環境支持生命的存在。”
  美國伍茲海爾深海生態學家蒂莫西-尚剋認為,木衛二的海底環境與地球海洋底部的“熱液出口”具有極大的相似性。衆所周知,地球海底熱液出口處存在着許多生命形態。因此,尚剋堅持認為,“如果木衛二上沒有生命,那纔是奇怪的事。”
對木衛二的探索
  有關木衛二的大多數知識都獲取自旅行者和伽利略兩次任務中的飛掠觀測(flyby)。雄心勃勃的木星軌道器計劃已於2005年取消,但是還有各種各樣針對木衛二的未來探索任務的議案被不斷的的提出。
  2006年NASA(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的預算中編列了應美國國會的口頭提請為未來的環航木衛二計劃而建立基金。在設想中,該計劃的任務包括:通過重力和高度的測量手段確認木衛二的表面冰殼下是否存在海洋;大範圍地對地表進行高解析拍攝,通過光譜分析以確認其表面物質的化學成分;以及利用穿冰雷達對冰層進行穿透探測等。該計劃甚至考慮讓飛船攜帶一個小型的着陸裝置,利用此裝置直接分析木衛二表面的化學成分,同時採集地震波數據以確定冰層的厚度和活躍程度。然而目前不可確知該計劃是否有切實啓動的可能,NASA2007年度的預算編列中就沒有這項資金。
  另一個可行的計劃是使用與深度撞擊(DI)計劃相似的撞擊器。用撞擊器猛烈撞擊木衛二表面以激起碎屑煙霧,讓一艘小型飛船穿過煙霧收集碎屑。因無須從木星或木衛二的環航軌道上發射着陸器——當然也省略了從衛星上重新起飛的步驟——燃料的消耗將大大縮減,故而該設想被看成是最經濟的方案之一。
  還有一些更大膽的設想,比如發射一個着陸器尋找凍結在冰殼淺層的可能的生命跡象,或者直接深入內部對冰下海洋進行探查。提案之是派遣一個被稱作“融探”(Melt Probe)的巨型核動力探測器(穿冰機器人——cryobot),用它融冰打孔,一直鑽入到冰下海洋,接觸到水後再釋放一個自主運行的水下行走器(涵泳機器人——cryobot)。這個裝置可以將收集到信息傳送回地球。穿冰和涵泳機器人都要經過嚴格的消毒,以避免將可能從地球攜帶的有機質誤認作當地的生物,並杜絶對冰下海洋的污染。這一議案尚未進入嚴肅籌劃的階段。
  Cryobot在南極洲經過了測試。隨着鑽頭通過産生的熱量融化冰層,探測器會“越陷越深”。融化冰層從理論上講是個不錯的概念,但如果探測器碰到冰層深處的東西,比如大塊石頭,它將陷入其中不可自拔。如果不能融化冰層,那麽探測任務將就此走嚮終結。 香港理工大學和匈牙利格拉茲威爾特勞姆福斯特研究所設計出將鑽探技術和融化方法完美融為一體的創新方法。他們提出的“熱鑽”(thermal drill)係統原型機在實驗中表現不俗,實驗結果刊登在2008年7月出版的《行星和空間科學》雜志上。
  高校空間研究協會(Universities Space Research Association)於2006年南出版了一册《太陽係探索指南》(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Roadmap)作為NASA的决策參考。該手册將對木衛二的探索排在前列,建議於2008年啓動一係列有關旗艦級木衛二任務的策劃項目,並期望飛船能在2015年升空。
相關詞
天文木星神話地理語言探測器
包含詞
木衛二十木衛二十三木衛二十四
木衛二十六木衛二十五木衛二十二
木衛二十七木衛二十一木衛二十九
木衛二十八木衛二的海洋木衛二上的冰川
木衛二-木星係任務歐洲宇航局計劃2016年上木衛二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