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科幻小說 : 防火 : 美容 > 朦朧
目錄
《朦朧》
詩人: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

No. 2
  ①凝不清月色朦朧|暮色朦朧朦朧的往事。②神志迷糊的樣子醉眼朦朧|意識朦朧
No. 3
  ①模糊不清:月色朦朧|暮色朦朧朦朧的往事。
  ②神志迷糊的樣子:醉眼朦朧|意識朦朧
méng lóng méng lóng
  月光不明;看不清
No. 5
  朦朧的月色
No. 6
  看不分明;沒有鮮明輪廓或細節;勉強看得見
No. 7
  朦朧景色
No. 8
  在感情或直覺的意義上微微感覺到或覺察到
No. 9
  朦朧的意識
No. 10
  微明貌。 唐 徐昌圖 《臨江仙》詞:“今夜畫船何處,潮平 淮 月朦朧。” 宋 張先 《少年遊》詞:“碎霞浮動曉朦朧,春意與花濃。”《水滸傳》第四二回:“是夜月色朦朧,路不分明, 宋江 衹顧揀僻靜小路去處走。” 清 蒲鬆齡 《聊齋志異·公孫五娘》:“既而生歸,則暮色朦朧,不甚可辨。” 巴金 《傢》十五:“門檐下的燈籠依舊發出朦朧的紅光,在寒冷的空氣中抖着。”
No. 11
  模糊不清貌。 唐 王昌齡 《西宮春怨》詩:“斜抱雲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 昭陽 。” 宋 周密 《甘州·燈夕書寄二隱》詞:“敧枕聽新雨,往事朦朧。”《西遊記》第八回:“衹殺得:昏漠漠,星辰燦爛;霧騰騰,天地朦朧。” 清 唐孫華 《簾》詩:“未辨朦朧影,纔通笑語聲。” 陶斯亮 《一封終於發出的信》一:“許多朦朧的往事一下子涌到眼前。”
No. 12
  神志迷糊貌。 唐 溫庭筠 《寒食前有懷》詩:“殘芳荏苒雙飛蝶,晚睡朦朧百囀鶯。”《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 劉官人 酒量不濟,便覺有些朦朧起來。”《二刻拍案驚奇》捲十五:“﹝ 徽 商﹞一覺睡倒,直至天明,朦朧中見一個金甲神人,將瓜錘撲他腦蓋一下。” 清 李漁 《奈何天·軟誆》:“無心墮落姦人彀,醉朦朧,一番僝僽。”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她疲憊的朦朧的意識已經分辨不清,衹是下意識地從那個人的臂彎裏掙脫出來,無力地倒在沙灘上。”
No. 13
  猶言糊塗。 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四折:“我待要題箇話頭,又不知他可也甚些機彀,倒不如衹做朦朧,為着東君,奉勸金甌。”《西遊記》第三回:“我 老孫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麽朦朧,又敢來勾我?”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初集·雙縊廟》:“盈盈弱女,僭稱冠帶之雄;渺渺丈夫,反襲裙釵之飾,陰陽顛倒,堪嗟兩老之朦朧。”
No. 14
  含糊。 元 無名氏 《鴛鴦被》楔子:“如今被 左司傢 朦朧劾奏,官裏聽信讒言,差金牌校尉拿我赴京問罪。”《水滸傳》第八一回:“他折了許多軍馬,廢了朝廷許多錢糧,回到京師,必然推病不出,朦朧奏過天子,權將軍士歇息。”
No. 15
  物理實體意義上的朦朧朦朧
  ménglóng
  [dim (hazy) moonlight]∶月光不明;看不清
  朦朧的月色
  [dim;hazy;obscure]
  看不分明;沒有鮮明輪廓或細節;勉強看得見
  朦朧景色, 一般指人剛剛起床。
  在感情或直覺的意義上微微感覺到或覺察到
  朦朧的意識
  詞典裏的解釋①:月光不明。如描寫快要入睡或剛剛醒時,兩眼模糊。
  ②:不清楚,模糊。
  美學意義上的朦朧文學上的朦朧(ambiguity)有兩種意思,一是指詞語含有多層不確定的意義;二是指一種美學境界【近義詞】:模糊
  【反義詞】:清楚
  【詞語搭配】:月光朦朧、睡眼朦朧、景色朦朧……
  【造句】:1.夏天朦朧的月色裏,青蛙突破那個單調了聲音,詠唱着一首富有情趣的歌麯。夢幻美意義上的朦朧
  2.雖然60年過去了,80歲的張大爺還能朦朧地記起年輕時的事。
英文解釋
  1. :  obscuration
  2. n.:  cloudiness,  gloom,  haze,  mist,  nebulosity,  obscurity,  shadowiness,  hazy,  dim (hazy) moonlight,  blur
  3. v.:  bedim
  4. adj.:  dim,  obscure
  5. adv.:  cloudily
法文解釋
  1. adj.  obscur, vague
  2. adj.  obscur / vague
相關詞
詩歌艾米莉·狄金森
包含詞
朦朧詩朦朧的朦朧地變朦朧使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