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詞彙 : 伊斯蘭教詞彙 : 伊斯蘭教禮儀 : 中國 >新疆 > 朝覲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①臣下拜見君王可在朝覲時稟奏。②阿拉伯文h·djdj的意譯。伊斯蘭教五功之一。即穆斯林赴麥加朝拜剋爾白的宗教禮儀活動。伊斯蘭教規定,凡身體健康有經濟能力的穆斯林,不分性別,在道路安全的情況下,一生應去麥加朝覲一次,作為必遵的功課。
cháo jìn cháo jìn
  ∶指教徒拜謁聖像、聖地等
No. 3
  ∶伊斯蘭教用語,指伊斯蘭教徒到麥加的朝拜
No. 4
  ∶朝見
No. 5
  謂臣子朝見君主。《禮記·樂記》:“朝覲,然後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後諸侯知所以敬。”《文選·曹植<應詔詩>》:“嘉詔未賜,朝覲莫從。” 李善 註:“毛萇 《詩傳》曰:覲,見也。” 唐 李肇 《唐國史補》捲上:“淮西 賊將僭竊,問儀註於 魯公 。公答曰:‘老夫所記,唯諸侯朝覲之禮耳。’” 章炳麟 《論式》:“經術已不行於王路,喪祭尚在,冠昏朝覲,猶弗能替舊常,故議禮之文亦獨至。”
No. 6
  伊斯蘭教徒拜謁聖像、聖地,為教徒五項基本功課之一,該教規定凡身體健康有經濟能力的穆斯林,在道路安全的情況下,一生應去 麥加 朝覲一次。
朝覲的意義
  穆斯林在麥加朝覲
  “朝覲”是伊斯蘭教為信徒所規定的必須遵守的基本制度之一,每一位有經濟和有體力的成年穆斯林都負有朝拜麥加的宗教義務。所有穆斯林,無論是男是女,都會盡最大努力爭取一生至少要前往麥加朝覲一次。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國建立後,麥加被稱為“宗教之都”,來此朝覲的人更加摩肩接踵,目前已經有70多個國傢說着不同語言的穆斯林來到此地朝覲。每年在伊斯蘭教歷的第12個月,數以百萬計的穆斯林都會聚集在沙特的麥加,參加一年一度的朝覲。朝聖期間,他們聚集在“聖城”麥加周圍,一起祈禱、吃飯、學習。“麥加朝聖”是每年伊斯蘭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動。
  朝覲是伊斯蘭教的第五個基柱。 凡屬穆斯林, 不管男女, 如具備下列條件, 一生中最少朝覲一次是當然的主命: 精神健全, 體格康健, 身無債務, 旅費備足, 傢人生活無缺。 在往返麥加之行程中, 更應顧及他的財物和他本身的安危。 真主在古蘭經裏說:「凡能行此路程的人們, 都應當因為安拉去巡禮天房。」(古蘭經第三章九十七節)
  假若一個穆斯林已達到上述條件, 卻未朝覲而歸真了, 他的傢人或他們所選派的人, 都可以替死者代行朝覲。 殘疾者, 除健康外, 達到上述其它條件時, 也可請別人代朝。
  阿拉伯語「哈芝」(Hajj)的意義是為指定目的而出發, 尤其是指到阿拉伯麥加城的「卡亞巴」(Ka’aba)天房朝覲及指定的月份中舉行某種典禮。 朝覲天房的儀式是根據古蘭經(第二章一九六至二零三節, 第五章九十八至一零零節, 又第廿二章廿七至三十二節)的指示及穆罕默德(Muhammad)聖人(求主賜福他)的行為而舉行的, 是紀念易布拉欣(亞伯拉罕)聖人, 他的妻子夏芝蘭(夏甲)和他們的兒子(Ismail)聖人(求主賜福他們)的偉大事跡。 朝覲的目的正如伊斯蘭其它敬拜真主的形式一樣, 在於培養我們、 樂於順從真主的命令。 所以穆聖說:「舉行朝覲或副朝(’umra)的人, 就是等於來探訪真主(意即誠心誠意, 衹為拜主而來。)如果他們嚮主求助, 真主定會答應的; 如果他們嚮真主求恕, 真主也會准許的。」
朝覲的宗旨
  朝覲的精神就是完全犧牲的精神; 換句話說, 是要把個人的安逸, 世俗的享樂, 財帛的收穫, 戚友的情誼, 外表的虛榮, 出身的貴賤, 種族的優劣, 個人的成就, 社會上的地位等全部放棄。 這種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 衹有伊布拉謙聖人才能達到最高的境界, 所以他被稱為「真主的朋友」(Khalil-ul-Allah)。
  伊布拉謙聖人所做的自我犧牲事跡, 古蘭經敘述如下:
  「(易布拉欣說:)『我的養主啊! 你把一個清廉的(兒子)賞給我吧!』 我(真主)就以一個堅忍的童子(易司馬儀)給他報喜訊。 及那小兒達到隨他工作(的年齡), 他說:『我的兒子呀! 我夢見必須犧牲你, 你考慮, 你的見解如何?』 那小兒說:『父啊! 你奉命行事吧! 若是安拉意欲, 你就見我是忍耐的。』 當他父子順從, 他(伊布拉謙)使他(易司馬儀)前額觸地的時候, 我(真主)曉諭他:『伊布拉謙! 你已實踐夢象了。』 我(真主)就這樣的善賞一般為善的人。 這確是一個顯着的試驗。 我用大的犧牲救贖他了。 我把(贊揚)他遺在後人之間, 給伊布拉謙道平安。」(古蘭經第三十七章一零零至一零九節)
  雖然這事發生在公元前二千多年, 它依然對我們有着明確的顯示。 伊布拉謙愛其兒子勝於一切, 但真主的命令一到, 他卻毅然肯犧牲愛子。 這件事足以清楚地證明, 伊聖對服從主命, 是較對世上任何其它事物, 更為重要的。 想表示出順主的精神, 除這例子外, 恐怕難以找到更好的例證。
  朝覲實在是一個最偉大的國際性集會, 因為在集會中, 穆斯林的手足之情, 就能從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 如果把誠意朝覲的精神, 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那幺全球穆斯林必能成為一個團结的整體。 這時人類間的優劣和歧見, 也會一掃而空。 穆斯林縱使是來自不同的種族, 有不同的膚色、 語言、 文化、 背境、 社會形式、 經濟狀況和教育水準, 然而都是為了遵從主命而來。 他們穿著同一簡單的服式(用兩塊不聯縫的白布作衣服), 以同一動作, 同一方法, 同一目標來贊美全能真主的光榮。 這種同一表現和共同目標, 使朝覲者能深深瞭解到在真主御前人類是一律平等的; 而我們一切的行為都要嚮主負責。 從這一點看來, 朝覲的另一意義是警惕穆斯林在審判日來臨時, 人人都會平等地站在真主御前, 接受賞罰。
  朝覲也象徵着有關伊斯蘭教的復興和擴展; 放棄偶像的崇拜, 竪立侍奉獨一真主的宗教; 認識穆聖和早期穆斯林的睏難和成就。
朝覲地點
  麥加
  麥加是伊斯蘭的聖城, 位於阿拉伯半島上。 全城隱藏在長形而不規則的山𠔌裏, 周圍有小山繞着, 隱約露出信道。 雖然麥加的氣候, 極度炎熱和乾燥, 是片草不生的不毛之地, 因而不適合人類居住, 但很久以前它是阿拉伯的商業和文化中心。 由於天房之所在和伊布拉謙聖人與他的妻兒及其後裔的關係, 所以麥加在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麥加位於默地那(Medina)東南二百二十五哩。 穆聖生於麥加, 葬於默地那。 除短暫旅行外, 穆聖畢生都在這兩城渡過。 所以, 兩地都成為穆斯林最珍貴的城市。
  卡阿巴天房
  「卡阿巴」(Ka’aba)的字義是一座立方形的建築物。 它是指麥加城中用石塊和灰泥建成的立方形建築物, 高四十五呎, 闊三十三呎, 長五十呎, 平時蓋着一幅上面有用金綫刺綉的一些古蘭經章節的黑布。 卡阿巴天房被稱為「最古老的建築物」(Baitul-Atiq)、 「禁寺」(al-Masjid al-Haram)和「真主的屋宇」(Baitu-Allah)。 各地穆斯林每日五次的拜功全是嚮着天房舉行, 因為古蘭經第二章一四四節有載:
  「你就面嚮禁寺吧! 你們處在不論那裏, 你們應面嚮那一方向(作禮拜)。」
  地球上各地朝着卡阿巴天房的方向稱為「朝嚮」(Qiblah)。
  卡阿巴天房是人類為朝拜獨一真主而建造的第一所建築物, 它是由伊布拉謙聖人和兒子易司馬儀聖人建立的。 關於天房的建設, 古蘭經中有下列的敘述:
  「昔日, 我(安拉)為伊布拉謙指定天房的基址 ……..」(古蘭經第二十二章二十六節)
  「當伊布拉謙和易司馬儀起高了殿基的時候說:『我們的主啊! 求你悅納: 你實是能聞的, 深知的。』」(古蘭經第二章一二七節)
  「我(安拉)曾命令伊布拉謙, 易司馬儀:『你們為巡遊的人, 常住的人, 鞠躬叩頭的人, 清潔我的殿。』」(古蘭經第二章一二五節)
  「昔時, 伊布拉謙說:『我的主啊! 你把平安賜給這個城市, 你保護我和我的子孫不拜偶像。』」(古蘭經第十四章三十五節)
  可是, 隨着時間的逝去, 人們對主的獨一信念, 對主的遵從, 對卡阿巴天房的特殊意義及朝覲的精神都漸漸遺忘了, 他們並且回覆拜偶像及迷信異端之習俗。 在穆聖以前, 天房內有三百六十個偶像, 人們到來朝覲衹不過是當作出會遊行而已。 直至回歷八年, 麥加人歸信伊斯蘭, 穆聖把天房內所有偶像清除, 並奉主命使朝覲之真正精神重新復興過來。
  天房不是穆聖的出生地點。 我們要強調的是, 往天房朝覲絶不是拜穆聖或其它任何人物, 這是有異於別教的朝聖。 天房和其它聖地所以受尊重者, 全因其社會組織和歷史背景之故, 而非因其本身的價值, 這一點讓我們再強調聲明, 朝覲和其它伊斯蘭的崇拜形式一樣, 都是為了侍奉至高的真主。
朝覲的種類
  朝覲可分為正朝和副朝。
  正朝又可分為三種: 瞻禮朝、 聯朝和單朝。
  (甲)瞻禮朝: (又稱分段朝)
  首先在朝覲的季節裏(回歷十及十一月的整個月和十二月份的首七天)為副朝(Umrah)而受戒; 完成副朝後即開戒; 然後在同年的十二月八日在麥加再受戒作正朝(天命的朝覲Hajj)。
  (乙)聯朝:
  是為副朝和正朝一起立意受戒, 直到十二月十日(即宰牲日)纔開戒。
  (丙)單朝:
  朝覲者若帶同宰牲用的牲口往朝覲, 無論在何處受戒(即在指定戒關受戒, 或如在麥加居住的人在麥加的居處受戒或在離指定戒關最近處受戒), 須保持受戒至宰牲日。 如沒有帶同牲口往朝覲, 他便須在巡遊天房和奔跑後(即完成副朝後), 剪發開戒, 到十二月八日再次受戒(即為正朝而再次受戒), 這是穆聖為那些沒有帶同牲口往朝覲的人所作的規定。 作聯朝的人, 如沒有帶同牲口, 亦應依這個規定, 在副朝後開戒。
  副朝:
  不管什幺時日, 凡穆斯林都可以到訪麥加和舉行副朝, 其中包括受戒(ihram), 遊天房(tawaf即繞天房步行七周的典禮)和奔跑(sa’ai來往兩小丘間急步而行)。 奔跑之後, 脫下戒衣, 這樣副朝就算完成了, 但不能代替正朝。
朝覲儀式
  朝覲的第一道程序是受戒。朝覲者在進入麥加禁地前,必須在其外圍的5大關口受戒。首先要舉意,即立意受戒朝覲、祈求真主保佑朝覲順利進行並認可朝覲者所完成的這項功課。其次,洗小淨和大淨,將身體局部和全部沐浴幹淨,以淨潔之軀進入淨潔神聖之地。再次,男子更換戒衣,上身、下身各披一塊未經縫製的白布,不着內衣,不戴帽子,不穿襪子,不穿縫製之履;婦女可穿平時的衣服,不蒙面,不化妝,不裸足。這套程序可以理解為兩重:人赤條條來,赤條條去,非以赤子之身、赤子之心不能完成聖潔之旅;造物主面前人人平等,皆為凡夫俗子,不以衣冠服飾而顯現尊卑貧富等人為差別。伊斯蘭學者還認為,朝覲本身也是審判日的預演,任何今生不修、鬍作非為者必將在來世接受造物主的審判和懲罰。 進入受戒狀態則須慎言謹行:不得殺生,不得理發、剃須、剪指甲,不得砍伐花草樹木,不得心生邪念,不得爭吵鬥毆,不得進行房事。儘管世界各地存在着各種種族矛盾、土地紛爭、政治分歧甚至衝突、仇殺和戰爭,但是,朝覲之時必須消弭一切人間恩怨,不得從事任何政治活動,保持寧靜,心懷善意,嚮往和平共處,祈求自己、傢人和世界平安、吉慶。
  朝覲的第二道程序是舉行瞻禮。進入麥加城後,稍息片刻即去禁寺,觀瞻天房並盛贊真主,逢人少的時候,可以上前親吻黑石。其意義在於表示自己應召而來,謙恭而殷勤地侍奉真主。
  朝覲的第三道程序是環遊天房。進入禁寺中央廣場,按逆時針方向,圍繞天房行走7圈,前3圈快步走,4圈保持正常速度。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方向、同一節奏、同一呼喚、同一動作、同一目標,幾十萬朝覲者構成一個巨大的漩渦,合成一麯雄宏的旋律,表達他們對信仰的忠誠,並體現他們團结、有序、守紀的精神風貌。
  結束天房環遊時,朝覲者在當年易卜拉欣立足處按照穆罕默德師表的規儀進行兩拜,以紀念這位天房的修建者。接着,朝覲者必須在相距一裏路程的兩座小山薩法和麥爾臥之間奔走,以紀念當年易卜拉欣之妻哈吉爾為尋水救子而往返奔波的事跡,並品嚐著名的“贊穆贊穆”聖泉之水。
  朝覲的第四程序是站駐阿拉法特山。伊斯蘭歷12月9日被稱為“阿拉法特日”,也是朝覲活動至為關鍵的一天。屆時,朝覲者先於頭日離開麥加到7公裏外的米納山𠔌過夜,然後到位於麥加東南25公裏處的阿拉法特山停留一天,紀念人類友好團聚,紀念穆罕默德發表臨終演說,同時懺悔過失、罪孽,並祈求得到寬恕。
  朝覲的第五道程序是射石。伊斯蘭歷12月10日是宰牲節,朝覲者必須在黎明前返回米納山𠔌,在一個叫做阿格白的地點用碎石擊打3處象徵魔鬼所在位置的地方,表達人類不受魔鬼和邪惡誘惑,堅守既定信仰的决心。
  朝覲的第六道程序是宰牲。朝覲者打鬼歸來便屠宰牛羊獻祭,進入宰牲節。這一天,全世界的穆斯林傢傢宰牲,部分留下自己食用,其餘分散給街坊四鄰和窮睏之人。這項儀式既是對先祖捨身取義精神的紀念,也體現了有福同享、患難與共的仁愛之心。至此,朝覲者基本結束受戒狀態,並於次日再巡遊天房7圈,結束全部的朝覲功課。
  在離開麥加前,朝覲者往往還要再巡遊天房,被稱為辭朝。有條件親吻天房門檻、撫摸天房幔帳的朝覲者都面對天房,倒退離開禁寺,以示無限崇敬和依依惜別之意。
  大多朝覲者會到麥地那(Medina)探訪穆聖的陵墓和「聖寺」(al-Masjid al-Nabawi), 也有些人探訪在耶路撒冷的「遠寺」(al-Masjid al-Agsa), 該寺建在所羅門王聖廟的舊址。 由於穆聖夜遊(Lailat al-Isra)及在此登宵(al-Mi’raj)的事跡而聞名, 並為穆斯林所重視。 不過, 探訪聖跡(ziara, 到麥地那及耶路撒冷), 並不是主命, 也不是朝覲典禮中之一部份。
重要提示
  舉行正朝或副朝的詳情是很復雜和冗長的, 可以參考有關的書籍, 例如阿密卡瑪(Ahmad Kamal)所編着的「神聖旅程」(The Sacred Journey)或白蓮父所着的「朝覲南針」。 任何穆斯林欲在舉行正朝或副朝前, 必須取得沙地阿拉伯大使發出的有效簽證。 朝覲者可雇用沙地阿拉伯政府授權的專業嚮導, 以照顧朝覲中一切事宜, 並可作翻譯。
英文解釋
  1. n.:  hajj,  make a pilgrimage,  have an audience with an emperor
法文解釋
  1. v.  se présenter devant un monarque (地名)
包含詞
朝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