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服飾 > 服飾色彩
目錄
No. 1
  用色彩來裝飾自身是人類最衝動、最原始的本能。無論古代還是現在,色彩在服飾審美中都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中,色彩心理效應的研究已不局限於少數心理學家、藝術傢的範圍,隨着商品競爭的發展,它也越來越受到商業界尤其是服裝設計界人士的關註。
  古代受陰陽五行學說影響,《史記·歷書》:“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秦滅六國,“以為獲水德之瑞,……色上黑。”後長期以黃色為最貴重,象徵中央;青色象徵東方;紅色象徵南方;白色象徵西方;黑色象徵北方。青、 紅、皂、白、黃等五種顔色被視為“正色”。有些朝代規定,正色服裝衹有帝王官員可穿,百姓衹能穿間色。上古時,服裝色彩較單純、鮮豔,和同時期的陶罐裝飾色彩大體雷同。以後紅緑、黃紫、藍橙等對比色調逐漸減弱,紅黃、黃緑、緑藍等臨近色彩大量采用,色調日趨穩重、凝煉,整體調和,局部對比。現代服飾色澤五彩皆備,以間色為多。
  【一】、色彩本質
  色彩是由於光的作用而産生的。太陽的色光照射到不同的物體上,由於光的作用和不同物體對光的不同吸收率和反射率,因而産生了豐富的色彩,也就是我們所見到的物體色彩。色彩、款式、材質是構成服裝的三大要素。在這三個要素中,色彩是首個要素,可見色彩在服裝設計學中的重要性。服裝色彩的構成有以下三種屬性①:①實用性:保護身體,抵抗自然界的侵襲。②裝飾性:色彩本身對服裝具有裝飾作用,優美圖案與和諧色彩的有機結合,能在同樣結構的服裝中,賦予各自不同的裝飾效果。③社會屬性:它不僅能區別穿着者的年齡、性別、性格及職業,而且也表示了穿着者的社會地位。
  【二】、影響服飾色彩的幾種因素
  我們通過對色彩視覺規律和色彩視錯覺的利用研究,達到膚色、體態和色彩美的整體統一,以實現服裝設計的世界性和個性化。服裝色彩和自然界色彩相比較而言,服裝色彩的選用局限性很大,要因人、因地、因時而宜,所有的服裝都是為人服務的。所以,服裝色彩和人的關係概括起來可以分為服飾色彩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服飾色彩與社會生活的關係、服飾色彩與人的特點的關係。
  1. 服飾色彩與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是客觀存在的,它不受人們的主觀意願所製約,因此人們在着裝時衹能自覺地與環境相協調或相對比②。大自然、城市、建築形成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不同的環境不僅産生相異的情緒和感受,而且也使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改變着自己的裝束,以保持同周圍環境相協調。在城市、鄉村、海濱、室內、戶外等環境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色調,因此也相應産生了不同的服裝色調。由於光的作用而産生了色彩,因此不同的環境光源色能使色彩産生不同的色彩傾嚮。在服裝配色中,應考慮到服裝與環境光源色的關係,例如在強烈陽光照耀下的遊泳衣、海濱服裝等就應選擇高彩度的暖色,如中黃、紅、橘黃、白等色,以便在強烈的日光的照耀下,顯得更鮮豔。
  2服飾色彩與社會生活
  人文環境主要是指人們的生活、工作、休閑、社交等參與社會活動的小區域環境。由於活動的環境有差異,人們對服飾色彩的選擇也具有一般性的分類和習慣上的用色定式。一般情況下,傢居休閑係列選擇與環境相和諧的中性色彩,以顯示雅緻與樸素;而工作服則有更多的職業特徵,如與環境相協調的“白衣天使”、“緑色郵差”等,也有與環境相對立的需要有奪目的效果的,如火警、交警、環衛工人等職業服裝。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流行時尚因素的影響。作為最具時尚導嚮性的流行色已深入人們的頭腦,影響了社會主流消費心理。通常流行因素影響服裝色彩有多種情況③:一是自然産生的情況。因為流行色能符合社會主流消費心理,為大衆所接受,印證了人們喜新厭舊的心理。二是必然發生的情況。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審美趣味也必然變化,如工業運動、政治變革勢必會影響人們的着裝觀念。三是偶然發生的情況。在社會生活中,某些偶然的科學或文化事件也會引起服裝色彩的某種流行趨勢,如太空科技、重大的運動會,甚至一部風行的電影都可能引起時尚潮流。
  3. 服飾色彩與人的特點
  ⑴ 服飾色彩與體型
  服裝穿着於人體,與人的體型有密切關係。從體態上來進行服裝色彩語言的表達,主要利用色彩視錯覺來考慮具體的人體體態,采用適當的服裝色彩,使其與着裝後的人的精神氣質構成一種整體美感。在選擇服裝色彩時,針對胖型的人應避免采用擴張感強的高明度色,如雪白、鮮黃、橘紅等,應使用統一色彩。而體型瘦小的人,宜穿着擴張感強的明亮色調,使比例得到相對調整,産生視覺上的美感。
  ⑵ 服飾色彩與膚色
  在服裝設計過程中,膚色也是服裝色彩中不可忽視的條件色。服裝色彩的美,是人體着裝後默契配合而形成統一美感的一種狀態。在設計時,必須對人的膚色與服裝色作整體的思考,這樣纔是整體、科學、藝術的構思方式。正確地運用服裝配色,還能起調節膚色、發色,達到襯托健美膚色和掩飾那些因蒼老而粗糙膚色的作用。考慮膚色與服裝色彩的協調和美感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註意拉開兩者顔色之間的明度差、純度差、色度差的距離,即拉開對比度。總之,在配色時,應掌握好服色和膚色的協調關係。
  ⑶ 服飾色彩與心理、性格
  服裝設計的色彩在體現人們的年齡、性格、消費心理上各自有所不同。在年齡心理上的反映差異是非常大的④。如青年人對色彩要求鮮豔、明快、活潑、對比強,以適應他們那種單純、直觀、活潑的心理要求。中年人對色彩要求漂亮而引人註目,要柔和含蓄、鮮明而不俗氣、高雅而又大方,這是一種主觀理智的色彩。老年人對色彩的要求是穩重、含蓄、漂亮、高雅。在考慮服裝配色時,也應對不同穿着對象的個性進行具體分析,以達到色彩個性和人個性相協調。同時,色彩運用得當,又能使人的精神面貌更健康。例如,性格開朗的人,宜穿白色或暖色係的高明度、低彩度的服裝,不適宜穿黑色和寒色係的低明度、低彩度的服裝;性格溫和的人,適宜穿柔和而彩度較低、中明度的服裝,卻不宜穿高明度、高彩度的服裝;理智的人,適宜選用柔和的冷色或黑色、白色,不宜選用溫暖而強烈的色。
  【三】、總結
  服裝色彩是服裝設計中一項單獨的要素,由於服裝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服裝色彩的審美與整個社會審美意識有着內在聯繫。通過研究影響服裝色彩的各因素,把繪畫色彩藝術融合到服裝設計中,設計師就能按不同消費者定位,從色彩影響因素與消費心理的共鳴點入手創作出被不同人群認同的作品。
包含詞
傳統服飾色彩西蔓服飾色彩趨嚮搭配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