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 有機體
目錄
有機體的定義
  定義1:
  目前,在心理學界較為流行的定義是:認為廣義上的“學習”乃是“有機體適應環境的手段”,“它泛指有機體因經驗而發生的行為的變化”。
  1,其中的有機體是指人和動物,而據現代漢語詞典。
  2,有機體是具有生命的個體的統稱,包括植物和動物,例如最低等、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最高等、最復雜的人類。
  定義2:
  一、行政主體是一個有機體《辭海》中對“有機體”的定義是:“‘有機體’又稱‘機體’,指自然界有生命的生物體的總稱,包括任何一切動植物。”
  定義3:
  從這一點說,經營者市場應稱為“有機體”,作為生産要素市場重要組成“經營力”市場、産品、更是能叫得響的名牌産品,或許這樣說更能讓衆企業為使自己的産品,尤其是名牌産品的生産廠傢,紛紛從價接受。
  定義4:
  大多數自然生成的材料(稱為“有機體”)並不需要重複它們的模式,但並五苯會重複。
  “新技術檔案係統”(NTFS: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 ,電腦用語)提供內置安全性特徵,它控製文件的隸屬關係和訪問。
  定義5:
  視詩歌為“有機體”的觀點,始於古希臘哲學家亞裏斯多德(公元前384—322),風行於十九世紀西方浪漫主義時期。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柯爾律治(1772—1834)認為,詩與有機物一樣,其生命起始於詩人靈感的“種子”或“胚胎”,它的生長是一種無意識地吸收和綜合外界自然作用於人腦的不同成分的過程,其結果是一個內容與形式、思想與感情、一般概念與特殊意象對立統一的有機實體。 在西方現當代詩評中,“有機”被用於描繪詩歌整體結構與局部成份間的矛盾統一關係。英美新批評派和結構主義批評認為,一首詩是一個“有機的矛盾統一體”,其審美價值在於它所包容的各種對立成份間的和諧與統一。詩歌整體結構的意義源於各局部份的綜合,而局部成份的意義以及它在詩中的功能,則取决於它在整體結構中的地位和關係。
  參見:“詩的結構”、“肌理”、“統一”。
  定義6:
  又稱“機體”。泛指一切有生命的、能實現全部生命活動的生物個體。包括:病毒、原核生物、真核原生生物、植物和動物等。
英文解釋
  1. n.:  economy,  organism,  organization,  living being
法文解釋
  1. n.  organisme
近義詞
生物域, 細胞體, 生命, 生物, 生活力, 生物體, 個體, 生命體, 活物, 機體
包含詞
有機體的有機體係超有機體
消費有機體生産有機體使成有機體
社會有機體微小的有機體有機體的行為
社會有機體論可變為有機體的具有機體構造的
有機體內營養料的某些單細胞有機體有機體出現前進化
誘導有機體突變的物質社會有機體與社會結構有機體內排出放射性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