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月山寺投訴電話焦作旅遊投訴電話:0391-3992511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月山寺位於博愛縣城西北6.5公裏處的明月山上,“月山寺”就座落在這青鬆翠柏,層巒疊嶂,四山環抱之中。月山寺始建金大定17年(1177年),原名“清風庵”。大定二十年,賜名“大名禪院”。元至正六年,永樂三年,都曾重修,天順戊寅賜名“寶光”。清代以後更名“月山寺”。民國17年改為“中山公園”。月山寺原貌規模宏大,分東、西、中三個院落,房捨千餘間。有將軍柏、望景臺、大士閣、課密泉、蒼公洞、清風殿、連環井、鳳凰臺八大景;此外還有金雞叫、玉碑亭、迎風壁、藏經樓、小淺井、水竜頭、鐘鼓樓七小景。寺內僧侶最多時達500餘名。建有文武義學,收絡貧苦百姓子弟學文習武。是“八極拳”的發源地。月山寺山巒秀麗,景色宜人。清乾隆皇帝曾巡遊於此,留下“此處美景觀不盡,天緣有份再遊”的佳句。抗日戰爭時期,屢遭破壞,後由於戰亂,毀為廢墟。現僅存有玉碑亭、課密泉、連環井、蒼公洞、金雞叫、餘利塔八處。 |
|
中原古剎月山寺位於河南焦作博愛縣境內,面積9平方公裏。景區內仙山瓊閣,勝跡薈萃,景緻奇異,是一處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旅遊勝地。月山寺始建於唐代,時名“清風寺”。明永樂三年改為月山寺,沿用至今。月山寺依山而建,雄偉壯觀,主要有連環井、七星塔、望景臺等景點。月山寺歷史上曾與白馬寺、少林寺並稱為中原三大名寺,為豫北地區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八極拳”即發源於此,武林中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優美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的八極拳術,曾引得不少帝王將相到此觀光朝聖,文人墨客前來駐足賞景。明永樂皇帝、大樂律學家朱載育以及乾隆皇帝都曾到此遊歷,並留有“日曬青色色愈翠,月照禪堂寺更明。麯徑幽雅賞不盡,不辭勞苦晚登程”名句。
歷史上,月山寺為中原四大佛教寺院之一。即東有開封相國寺,西有洛陽白馬寺,南有嵩山少林寺,北有月山寶光寺(月山寺原名)。月山寺鼎盛時期是明、清兩代。當時寺院規模宏大,有房捨千餘間,寺僧數百名。除正寺外,在寺東山坡上(即現在的鐵路學校,月山火車站一帶),還修有東西下院,興辦義學。東下院習文、學醫,西下院習武,傳授“八極拳”。整個寺院除山水秀美,環境優雅外,寺內還有“清風殿、連環井、鳳凰臺、蒼公洞、大士閣、望景臺、將軍柏、課蜜泉”等8大景和“迎風壁、七皇塔、鐘鼓樓、水竜頭”等7個小景。因此,歷代文人墨客,甚至皇帝常來此遊覽,拜佛者甚多。傳說元末朱元璋遭厄運時曾在此為弟子,其四子朱棣亦在此屯兵(現尚存藏兵洞);明末大書法傢、政治傢王鐸也曾為“大士閣”題匾“極目中原”。清乾隆皇帝與聖母皇太後也曾到此遊覽、拜佛,曾賜匾額和對聯。對聯為:功德水周環金客印月,吉祥雲飄渺寶界凝香。匾額為:慈意雲垂,無盡光明,六通圓滿。並題詩一首,即有詩為證:“月地由來號月山,蜿蜒一徑入雲關。真成七寶光無定,消受三秋趣以閑。平野色含菁峭外,飛泉聲在翠微間。心疑開土幽居處,欲辨殘碑蘚已斑。”“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