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麯園投訴電話蘇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2-65223377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麯園門票價格門票:1.5元
麯園位於蘇州馬醫科巷中,原為清末著名學者俞樾的故居。
麯園內有一座春在堂,據說俞樾30多歲時在北京保和殿參加翰林考試,試卷中有詩題“澹煙疏雨落花天”。俞樾依題作詩,開頭有“花落春仍在”之句,深得主考官的贊賞,並因此名列前茅。俞樾自己也很得意,所以在麯園中還以此題作堂名,他的詩集也叫《春在堂集》。此外還有樂知堂、認春軒。在長廊中有麯水亭,廊下有一泓清水,名麯水池。園中假山之上有回峰閣、在春軒。1954年,俞樾的曾孫、著名紅學家俞平伯先生,親自赴蘇州,將麯園捐贈給蘇州政府。 |
|
麯園是俞樾故居,位於人民路馬醫科43號,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麯園占地共2800平方米,正宅居中,自南而北分五進,其東又建配房若幹,與正宅之間以備弄分隔有相互溝通。其西、北為亭園部分,形成一麯尺形,對正宅形成半包圍格局。正宅門廳和轎廳皆為三間。第三進為全宅的主廳,名“樂知堂”,面闊三間,進深五界,為全宅唯一大木結構采用扁作擡梁式的建築,用料較為粗壯,裝飾樸素簡潔。這裏為俞樾當年接待貴賓和舉行生日祝壽等喜慶活動的場所。第四、五進為內宅,即居住用房,與主廳間以封火山墻相隔,中間以石庫門相通;均面闊五間,以東西兩廂貫通前後,組成一四合院。樂知堂西為春在堂, 面闊三間,進深四界。堂前綴湖石,植梧桐,為俞樾當年以文會友和講學之處。 南面為“小竹裏館”,為當年俞樾讀書之處,館南小院栽竹。春在堂北突出一歇山頂小軒,名“認春軒”。軒北雜植花木,疊湖石小山為屏,中有山洞蜿蜒。穿山洞有折,東北隅為面闊兩間的“艮宦”,乃昔日琴室。循廊西行,有書房三間,名“達齋”。出達齋沿廊南行,有一小亭,三面環水,池名“麯池”,亭名“麯水”。池東假 山上有"回峰閣"與亭相對,假山中原有小門與內宅相通。亭南麯廊通春在堂。小園面積僅200平方米,建廊置亭,結構佈局麯折多變,頗有小中見大之奇。
1954年,俞樾曾孫著名學者俞平伯先生將曾祖故居捐獻歸公。1957年整修樂直堂、春在堂、小竹裏館等廳堂及小園。故居先後由市文聯、戲麯研究所、評彈 團、科學之傢等單位使用。十年動亂中,廳堂損壞嚴重,園中假山、亭閣、麯廊、水池及花木被毀殆盡,並於其間建三層居民住宅樓一棟。1980年俞平伯、顧頡剛、葉聖陶等知名人士聯名呼籲修復。1982年由市園林局實施對故居廳堂建築的 維修,至1983年完成了樂知堂、春在堂等主要廳堂的修復工作。1986年由市區文物保護管理所按名人故居進行陳設佈置,並於當年10月開放,供人參觀。1989年又動遷居民20餘戶,拆除園內三層住宅樓,修復門廳、轎廳和園中亭、廊、齋、閣等建築及麯池。1990年繼續恢復假山,補栽花木。目前俞樾故居的廳堂及小園已全面開放,供人參觀。所餘兩進內宅上房及東側配房,仍為居民使用,將列入下一步整修規劃。 |
|
- : Qu Park
|
|
麯園村 |